<p>大禹湖湿地公园位于卫辉市南部新城区,面积约为900多亩,其中绿地面积约为400多亩,水体面积近500亩。大禹湖以“水”为核心,以“功能、文化、环境”为主题。因地制宜,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卫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相融合。景区分为四大区:财神之乡、人文集萃、太公之乡、运河古道。分别以财神比干、宗藩文化、太公故里、运河文化为文化载体,营造出集河流恢复、自然保育、人文观光和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河湿地公园。</p><p>园区内种植有大量乔木、灌木、芦苇等草本水生植物。秋涧书声、望京踏月、三宝汇聚、星相广场、太公垂钓等景观交相辉映,园区内绿树成荫,芦苇荡漾,鸟语花香,人们置身其中流连忘返,欢声笑语时时萦绕耳畔。</p> <p>草界第一网红~粉黛乱子草。许我三千笔墨,绘你绝世倾城。景区内的粉黛乱子草,让秋天变成了童话,多了一些浪漫和梦幻。</p> <p>随着一场秋雨过后,天气也冷了,银杏叶黄了,枫叶和黄栌也渐渐变红了。</p> <p>一切美景皆情语,提醒人们珍重秋,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意正浓,且宜喜乐。</p> <p>沿栈道缓缓前行,两边芦苇荡随风而动。</p> <p>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 <p>人工饲养的白鹅和水鸭</p> <p>湿地中的小白鹭</p> <p>树鹨(学名:Anthus hodgsoni)是小型鸣禽,外形和林鹨相似,体长15-16厘米。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下体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野外停栖时,尾常上下摆动。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中。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亦集成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觅食。性机警,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边飞边发出‘chi-chi-chi’的叫声,声音尖细。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在冬季兼吃些杂草种子等植物性的食物,所吃的昆虫有蝗虫、蝽象、金针虫、蝇、蚊、蚁等。分布于西伯利亚南部、外贝加尔、阿尔泰山、蒙古,往东至太平洋沿岸堪察加半岛、远东、朝鲜、日本,往南到喜马拉雅山区、印度、克什米尔、孟加拉国、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为夏候鸟或冬候鸟。每年4月初开始迁来东北繁殖地,秋季于10月下旬开始南迁,迁徙时常集成松散的小群。</p> <p>最常见的麻雀</p> <p>小䴙䴘,湿地鸟类。小鸊鷉很怕生,你还没靠近,远远的它已经潜入水底去了,这小家伙“精”得很。</p> <p>红嘴黑水鸡,栖息于富有芦苇和水生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沼泽、湖泊、水库、苇塘、水渠和水稻田中,也出现于林缘和路边水渠与疏林中的湖泊沼泽地带。</p><p> 黑水鸡也是游泳健将,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频频游泳和潜水于临近芦苇和水草边的开阔深水面上,遇人立刻游进苇丛或草丛,或潜入水中到远处再浮出水面,能潜入水中较长时间和潜行达10米以上,能仅将鼻孔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将整个身体潜藏于水下。</p> <p>湿地里发现了成群的野斑嘴鸭,(学名:Anas poecilorhyncha)属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脸至上颈侧、眼先、眉纹、颏和喉均为淡黄白色,远处看起来呈白色,与深的体色呈明显反差。</p><p>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部、萨哈林岛、中国、朝鲜、日本、中南半岛、缅甸、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p><p><br></p> <p>白眉地鸫,少见的中型鸟儿,鸣叫声很好听。属中等体型的鸫类,体长21~24厘米。雌雄色彩差异显著。成年雄鸟整体呈暗蓝灰色,具显著的白色眉纹,腹中部白色,尾下覆羽杂有白色,外侧尾羽端部白色,飞行时翼下具白色斑。未成年雄鸟眉纹沾皮黄色,喉中部为斑驳的白色,两侧色深,外侧具皮黄色的髭纹,两胁较斑驳。成年雌鸟上体主要为褐色,具皮黄色眉纹,头侧和喉部斑驳,下体皮黄色羽毛的末端部深褐色,形成鳞状斑,腹至尾下覆羽近白色,外侧尾羽端部白色。嘴黑色,脚黄色。</p><p>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灌丛的林地,一般单独或成对活动,性隐蔽,常隐藏在树上或灌丛中,多在地面觅食,主要食物为昆虫,也吃一些浆果和草籽。甚少见的旅鸟,迁徙季节经过此湿地。</p><p>保护状况;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p> <p>棕背伯劳鸟,雀形目(Passeriformes)伯劳科(Laniidae)鸟类,约64种,体型中等,掠食性强。能用喙啄死大型昆虫、蜥蜴、鼠和小鸟。会将捕获的饵物穿挂在荆刺上,正如人类将肉挂在肉钩上,又名屠夫鸟。鸣声刺耳,灰或灰褐色,常有黑色或白色斑纹。大灰伯劳(L. excubitor)分布最广。</p><p>俗称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复返回树枝;常将猎获物挂在带刺的树上,在树刺的帮助下,将其杀死,撕碎而食之,故称其为屠夫鸟。巢呈杯状,置于有棘的树木或灌丛间。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杂斑。它们大多数为我国的候鸟。</p> <p>白头鹎和黄臀鹎</p> <p>黑眉长尾山雀</p> <p>黑眉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bonvaloti):体型纤小,体长11厘米。黑眉长尾山雀雌雄羽色相似,前额白头,头顶一条宽阔的中央冠纹亦为白色,到后部中央冠纹变为淡棕色,眼先和头顶两侧辉黑色。上体灰棕而沾橄榄色,下背和腰部暗灰棕,腰羽具浅栗色端斑形成一棕栗色狭带。两翅暗褐色,内侧飞羽羽缘灰棕色,小翼羽和初级覆羽外翈黑色,尾上覆羽暗灰色,尾羽黑褐色具蓝灰色羽缘,外侧3对尾羽先端白色,越向外白斑越大,最外侧一对尾羽几纯白色。颏和上喉灰黑色,下喉白色,上胸、颈侧和腹中部白色,胸点字、两胁、肛周和尾下覆羽沙栗色,其中尾下覆羽具灰白色羽端。 共有2个亚种,区别在于指名亚种上体灰色较显著,中央冠纹较白,下体多棕褐色,胸带亦较宽。川北亚种(obscuratus)似指名亚种,但色暗而深且褐色较重。虹膜桔黄色,嘴黑色,脚棕褐色。</p> <p>罕见的金翅雀。金翅雀(学名:Carduelis sinica),又名金翅、绿雀。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嘴细直而尖,基部粗厚,头顶暗灰色。</p><p>背栗褐色具暗色羽干纹,腰金黄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黄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块大的金黄色块斑,无论站立还是飞翔时都醒目。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中。</p><p>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活动。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和谷粒等农作物为食。</p><p>金翅雀在中国分布广泛,种群数量也较丰富,是低山平原地区常见鸟类之一。它啄食谷粒,给农作物带来一定危害;但它也吃草子和昆虫。该鸟羽色鲜艳,小巧玲珑,又易于饲养,是很好的笼养观赏鸟,可以通过适当的利用以控制其种群,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p><p>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p> <p>喜鹊</p> <p>珠颈斑鸠</p> <p>小绿翠鸟,大老远就飞了,只拍了个背影。</p> <p>一泓池水映疏桐,悠悠菊香秋意浓。</p> <p>人间深秋,清荷已残。</p> <p>残缺,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p><p>看见残缺美,是中国人对生命的一种退让。</p> <p>邻湖小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