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娘家村

九月菊967289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为女儿身,大多数都有俩个家,一个是娘家,称之为故乡;一个是婆家,称之为家乡。如果在娘家村找到合适的另一半,那她就是同一个地方,但也有不同的俩个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故乡是一个带有温度情感牵挂的词语,不管在何时何地看到这个词,脑海里立刻就出现了一幅清晰亲切的画,熟悉的院子里有窑洞,随即故乡的山山水水、老老幼幼一下子都在脑海里活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出生在晋西北吕梁山上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里,我们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一条玉带般的小溪水绕村流过。村庄整个坐北向南如半月牙形状环抱在黄土半高坡间,温柔的黄土山如同一个巨人张开双臂把家家户户揽在自己的怀抱中,整个村庄如同一个巨婴一般依偎着慈祥的大山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们村对面、周围也是一座座黄土山,村庄正对着的山称作椿树梁,透过窗外,或者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它,在椿树梁顶的中间生长着一株巨大的椿树,它枝繁叶茂,树冠圆圆的像一把巨伞,树干需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住,非常高大俊美。它是我村的标志和象征,也是我村的一道靓丽风景。不管居住的高低,家家开门都能从不同方位望见椿树。站在椿树梁居高临下也能看到我们村的家家户户。围绕这棵巨大的椿树还有故事流传着。相传它是二百多年前我村一个村民年轻时栽下的,这个村民年老时这株数已具规模,他想把这株数砍倒做成棺材。因为在当时就是现在椿木也是上等木料,一般人故去有椿木棺材放是非常体面荣耀的,他的想法立即遭到全体村民的反对,大家都舍不得,最后村长提议给他别处买一口上等椿木的,据说有四寸厚,他才作罢,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奢侈的,足以说明村民对这株树的厚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初,大武木业社又看中了这株树进村准备砍,据说刚砍了几下,发现砍开处渗血,惊得伐木人只好罢休。从此之后再没有人敢打这株树的主意,才得以幸存下来。在我们周围的村庄里高处都能望见它,它就是我们村的标志。小时候去20里之外的外婆家,一路翻山越岭走着去,边走边回望椿树,好像我们村就在我们身边一样亲切。从外婆家回来时,翻过山就看见了我们的椿树巍然挺立着,一下子高兴起来了,仿佛马上就能回去,脚板底也轻快了许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记忆中我曾两次爬上对面的椿树梁纯粹的近距离看椿树,久在一个地方呆着,再美的风景一般都会习以为常。打我生下来懂事起,天天抬头就看见它,对高大挺拔的椿树情有独钟。小时候,我幼稚地认为:椿树顶一定就是天,总想近距离看一次,摸摸天,无奈我家在那边没有地。我们村人住的低,一种地就爬坡登山,谁还有雅兴专门登山,我自己一个人总觉得胆小不敢去。我外公是个非常有眼力惜才爱才人,他来我家总对对面的椿树赞不绝口,八十年代中期我终于和外公一起去看,太壮观了!椿树长在梁上的一块平底里,树冠非常大,树下周围就不耕种,底下随处可见落下的椿苔苔,踏上去软绵绵的,抬头仰视黑压压的不见天空,一片阴凉,只听见风呼呼地吼着。我和外公张开双臂还抱不住树,随手拣下他的腰带才得以环绕,紧挨树干的树枝也比普通的大树粗。站在树下望全村一览无遗,鸡鸣犬吠,人影往来,远处的村庄也清晰可见,令人心旷神怡,山高人为峰!外公不住地赞叹:真是好树,好树!树干中间掏个棺材也绰绰有余!我随手拣了几颗散落的椿苔苔一路回家。上初中时还陪同学肖小林又一次攀梁,像导游一般围绕椿树的传说一路解说,在树下我们畅想未来,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椿树作证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我因这一风景自豪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娘家村在久远以前一直是叫蛤蟆窝,这在我们村庙上的碑文落款处都能印证,现在在老百姓中间也还这样称呼着,据年长者说在1958年官方更名为水源村。从名字上就能想到我们村水资源的丰富。在我们村周围一圈的村里他们都居住在山上,吃水非常困难,就是他们下了沟也挖掘不出水,而在了我们村的界面上沟里,挖不了多就能掘出清凌凌的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抱着一瓶水被后面凶狠的天神追赶着,跑到我们村时,姑娘累了一急绊倒了,瓶里的水就倒了出来,从此我们村就有了丰富的水资源。我们不得不感激这位美丽善良的送水姑娘对我们村的厚爱,当然这是美丽的传说赋予的神秘色彩。要不为什么相连很近别的村没水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天一到,在洞里蛰伏了一冬的青蛙率先呱呱地响亮地叫起来,一到傍晚,万蛙齐鸣,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每天都在热情洋溢地不知疲倦地一起演奏着交响曲,霎是壮观激越。在小溪两畔随处可见咚咚地跳跃着的青蛙🐸,夏天的傍晚我们在院里纳凉,忽然间就发现了跳动着的青蛙,我们小孩一点儿也不怕,大人们不让我们捕捉,说它是一个善虫虫,不会伤害我们,青蛙与我们和谐相处着,它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沟畔的地里也时常能发现青蛙不慌不忙的身影。外村的人来我们村做客,夜静了听见青蛙呱呱地叫着,简直睡不着,而我们习以为常,觉得不叫反而缺少了什么!真是名副其实的蛤蟆窝。这种呱呱声一直要与我们相伴到深秋天冷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村前面的煤矿开始开采,地表水减少,接着包产到户村民种地的热情空前高涨,沟沟哇哇,坡坡壕壕都翻过种植,也不知是什么其他原因,青蛙越来越少,到后来静悄悄的,终于有一天大家发现多年来陪伴我们的好朋友不呱了,大家纷纷议论缘由,但都说不准,反正青蛙不见了,肯定的是生态环境恶化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天来了,村民们都不在家里洗衣服了,天晴时,10点左右吃过饭收拾住三三两两带着脸盆、脏衣服就去河里浣洗了,大家边洗衣服边聊天,愉快的嬉笑声随着欢快的溪水声传到了远方。不一会儿在岸边的草丛上就晾出了一块块五颜六色的衣服单子来。周围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男人们自行车上载着冬天厚厚的衣服、毯子也来我们村河里浣洗,附近村的人们都熟悉着,往往在半天多的洗衣服聊天中,还互相介绍说媒,成就了不少的姻缘。如果一方的洗完了,周围的还帮着没完的洗。我们小孩子也被各自的父母带去河边,那些厚实的棉衣经常让我们的脚丫子去踩,踩下去就看到一股股黑脏水渗出来,越脏越开心,小孩子们边踩边戏水,真是开心极了!但有时又因不听话,不耐心随手挨父母俩下子,有哭的有叫的热闹极了……衣服洗完了,大人们又给孩子们褪身上的“黑皮”。小时候那洗什么澡,单等夏天来个自然浴。小孩子倒好,稍大一点10来岁已懂得害羞,硬是让母亲们生硬踹下衣服坐在水里洗起来,不听话的难免挨几下,分不清是泪水还是河水流淌着,洗着洗着被暖暖的水拥抱着早忘记害羞了,洗干净了反倒又不愿出水了,累了半天多的妈妈们又生气了。出水的我们赶紧披上衣服去太阳下晒,晾得直打哆嗦。这时大人们又开始洗头,互相擦背,水真是好东西,太神奇了。赶回家时洗出的衣服大部分就干了,又开始收拾,这时大人们出动了,怕孩子们拿错了,但也时有误拿发生。又相约下次再来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冬季的小溪水结冰了,河道一下子宽阔了许多,远远望去白茫茫亮晶晶的。星期天的河面上可看见许多孩子们在溜冰,高年级的男同学动手能力真强,他们自己修的简易正方体木质冰车,底面平行穿过两条粗铁丝,减少了阻力如变形的滑轮,他们端坐在上面,两手各拿相等的尺把长的钢筋,手握处曲成环装,死劲在冰面向后一戳,就能疾行十几米,胆大的技术精的背后还坐人,嘴里还刺激地噢噢叫着从两边看的同学中冲来,怕得我们躲闪不及反而滑倒了,半天下来,冰面一片溜光。天气是那么冷,玩冰车的头上却冒着热气,前后十几个比赛似的开过来。女同学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敢加入,我一直不敢在冰面上打滑滑,是典型的“囊包”,我哥哥拉我我也不敢放脚……一般伙伴们先不敢,一会儿就熟练自如。冬天的冰面上即使滑倒了也脏不了衣服,嘴里自我调侃:跌倒爬起,锻炼身体!也有不小心滑倒冰薄处,掉在底下水里,但水很浅,一点也不危险,倒是棉裤湿了,怕回去挨娘的揍,河边捡干柴打火慢慢烘烤,也有硬是靠体温干的。尽管如此,坐冰车的热情一点也不降温。我在边上看一会然后冷得无趣地回家了,十分失落。童年的冬河是多么的诱人,那时没有升学的压力,作业也不多,回想起来就是一个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村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小车就能进了我们村,八十年代初来了勘测队测量,早早的就县里投资修公路,打通后面村庄的出行,结束他们不通车的历史,也因此更加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从此我们去外婆家告别了步行的苦,起码也能坐个骡子车,稳悠悠的舒服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村在历史上就是周围村的中心区,很早以前有完小,是区公所所在地,70年代还办有中学,七年制一贯校,我们村的孩子就近上学,有着非常优越的自豪感,天天能见到父母亲,谓之跑通生。外村里的孩子上学就比我们苦多了,人生地不熟,冬天住校是非常冷的,吃得也差,偏遭许多苦,有些调皮的男孩不免调侃戏惹住校生也是经常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村曾有代销店,常用物品一应俱全,还有卖药铺。我的母亲在村里还算有文化的,我妈还在代销店干过,我常记得人们称六斤盐是1.02元,为了好计算都这样来,那时我还没上学都能背下来了。我可以站在柜台里,真是很虚荣的;我妈妈还卖过药,挣队里的工分。我们村还有磨坊,附近村里的人都来我们村磨面,因为外村的一位姑娘常来我们村磨面,还和我村管磨坊的男子找成了对象,真是天大的好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村的历届村干部都比较负责任,我村是乡里的工作先进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干部带领全村劳力冬季大干快上搞农田基本建设,春秋植树造林,因此荒山荒坡全是槐数,春天槐花开了,满山遍野一片白,村里的能人们就养起了蜂。沟里前后路旁遍栽柳树,春天早早就来到了我们村。真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碧玉妆成树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久放学后,那些动作利索的十几岁男孩就上树折嫩枝加工了一个个柳笛,比赛似的鼓起腮帮吹起来,有的清脆有的低沉,汇合成了多声部的交响乐。做柳笛可真是技术活,女同学是多么羡慕啊,我也曾试着捡他们丢弃的柳枝学着做,无奈褪不下皮,即使咬牙跺脚褪皮了也早已在枝芽处漏风了根本吹不响。他们故意追着女生在耳边吹……每天放学后的时光真是欢乐无限,往往天黑了还没回家,村里到处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孩子名……回到家迎接他们的一定是劈头盖脸的斥责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到“六一”前夕排节目时,正是柳絮翻飞,放眼望去白絮飞舞,整个村子又笼罩在白色中,地上是一个个白圆球随风越滚越大,引得小朋友四处追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记忆中最热闹的是“六一”儿童节那天,周围10多个村庄的小学生都在老师的带领下来我们村一起过节,那天我们村学校周围红旗招展,墙上的黑板报上早就新出了有关节日的内容,五颜六色的彩粉笔点缀的五彩缤纷,树干上贴着彩色条状标语,到处呈现在隆重的节日气氛中。八点刚过远远的就听见各村的小学生敲锣打鼓由远及近走来了,大家身着节日的新衣服,神采飞扬。着急的我们跑出跑里,这家刚过去,那边方向又来了一家,埋怨妈妈饭做得太晚。这一天村民们都不去地里劳动了,专门就是看小学生表演节目。10点开始,各村列队站好,依次表演各自带来的精彩节目,大部分都是小学生边唱边跳,那个时候还没有录音机,没有伴唱带。无非也就是拉个二胡这就相当高级了。还有捉特务的,扮演四人帮,批林批孔的……每年最精彩的要数石门焉、阳和沟学校的,他们往往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什么三句半、秧歌演唱,夸地方名人、特产、风物人情历史。让我们大开眼界,因为那时候课外读物稀缺。我至今还记得俩句:杨六郎在杨家会点过兵,李绳俊是省级模范出了名。这些内容我都是第一次听,吸引着我慢慢去搞清楚这一切。节目演完是广播操比赛,最后是发奖。活动完毕大家又敲锣打鼓回到各自的村,走出很远了大家还余心未尽地敲打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了新时代,娘家村也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顺风车,基础设施环境大改善,原来低矮的土屋旧校址上崛起了三层楼,成为了水源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内设红白喜事宴会厅、理发铺,电磨房,洗澡处等便民服务所,村里有了手机信号接收塔,网络设施,进入办公室,现代化设备设施齐全。家家户外大门处安装着太阳能路灯,一到夜晚灯火通明,出门路面全部硬化,雨天出门也是干干净净不沾泥。田间道路也拓宽,上地开着农用摩托带挂车,耕地设备现代化,种地多的家家都有旋耕机,播种机。真正实现了我们小时候的童谣: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磨,出门走路不用脚,家家都有摩托小轿车四处兜,人人都把手机拿,聊天快手笑哈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