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由于疫情的缘故,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很是无聊。偶尔翻翻手机里早先发的朋友圈,发现了那年去绍兴拍的照片,便勾起了许多回忆。</p> <p> 那是一个桃红柳绿、莺飞草长的季节,我在江南度假。闲来无事女儿便要出去走走,让我选地点。由于假期较短,时间有限,远行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就去绍兴吧。女儿说你是要去喝绍兴老酒么,我不置可否,于是我们就去了绍兴。</p><p> 绍兴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古城的模样,和大多数的中国城市一样,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城市很干净,人也不多,生活节凑应该不是很快。我们住进了鲁迅故居附近的一家名叫“百草精舍”的宾馆,名字很雅致,大概是受了百草园的启发吧。</p><p> 放下行李,在宾馆附近找了一家小饭店。可能是受孔乙己的影响,先点了一盘茴香豆,又要了一壶绍兴黄酒。不过茴香豆很难吃,远没有我忠爱的油炸花生米好吃。倒是绍兴黄酒很好喝,一壶酒很快就喝没了,由于下午要去几个关于鲁迅的景点,没敢多喝,就回宾馆小憩。</p> <p> 在鲁迅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以第一站就去了鲁迅故居。</p><p> 鲁迅的故居和大多数当年的江南民居建筑一样,室内狭小阴暗。屋后的百草园不大,只见萋萋青草,没有了紫红色的桑椹,没有了小球攒成的覆盆子,没有了人形何首乌,更不要说美女蛇了。想想我们童年记忆里的那一片青青的田野、那一方小小的水塘、那一条窄窄的小溪、那几只绿蝈蝈和红蜻蜓又在哪里呢!</p><p> 三味书屋在鲁迅故居的斜对面,一如鲁迅文章里描写的那样。进门没有孔子牌位,供的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什么原因鲁迅没说,我们更是不得而知。反正不管供什么只要能读书就行了,估计鲁迅当时可能也是这样想的。一篇《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让教书的老先生如醉如痴,至于学生们是否听的懂到是无所谓了。</p><p> 出了三味书屋,徜徉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子里,鲁迅作品里的建筑和人物迎面而来。</p><p> 咸亨酒店当街的曲尺形柜台还在,温酒的小伙计、喝酒的孔乙己不知去了何方;土谷祠还在,里面栖身的还是阿Q吗?鲁四老爷家的大门变成卷帘门,不知祥林嫂怎么出入;小巷边上的河里依然停满了乌篷船,只是摇着乌篷船去看社戏的少年变成了八方游客。</p><p> </p><p> </p> <p> 当年正是这个坐着乌篷船去看社戏的迅哥从《彷徨》到《呐喊》,最后把手中的笔当做匕首和投枪,刺向敌人,唤醒沉睡的民众,挺起民族的脊梁进行民族复兴。</p><p> 差不多一个世纪过去了,迅哥笔下的许多人物又复活了。现代版的孔乙己、阿Q、祥林嫂到处都有。阿Q精神尤甚,可谓无处不在。我本人大概就是一个阿Q,比如遇见有钱人心里就想不就是一个土鳖财主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比如说经常干一些五月端午送月饼、八月中秋送粽子的傻事;比如说被领导批评了,嘴上什么也不敢说,只在心里恨恨的骂上一句”你妈妈妈的!”就舒服无比。</p><p> 伟大的鲁迅!伟大的作品!</p><p> 有点扯远了,收收心,明天还要去大禹陵,参拜一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 <p class="ql-block"> 我这个人既不拜佛祖也不拜菩萨,至于耶稣、默罕默德什么的更是和我无缘。但到了禹陵、禹庙、禹祠却不能不参拜,因为大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说不定我的身上还流淌着他的血呢!</p><p class="ql-block"> 大禹陵位于绍兴的会稽山麓,沿着陵前神道一路前行,依次参拜了禹陵、禹祠、禹庙,最后登上石帆山顶,看到了大禹治水时亲躬劳作的形象。此时的大禹手持木耜,脚踏巨舟,眼望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 大禹虽然不是五帝之一,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确不比五帝差,他定九洲,铸九鼎,死后葬在了绍兴。他创造了许多第一。开创了第一个王朝夏,是中华民族的开国之祖;他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了公职人员的万世楷模;他深藏不露,虽然父亲因工作不力被杀,他却能隐忍不发并最后登顶,成了父传子家天下的第一人,彻底埋葬了中华民族延续千百年的民主选举制度;他的后代少康还发明了天下第一饮料———酒。</p><p class="ql-block"> 唐代李绅《禹庙》一诗就是对大禹最好的总结和赞美: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山拥翠屏朝玉帛, 穴通金阙架云霓。秘文镂石藏青壁,宝检封云化紫泥。清庙万年长血食,始知明德与天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离开大禹陵,去往兰渚山。我不懂书法,字也写的很丑,但天下第一行书的诞生地却不能不去看看。</p> <p> 在距离绍兴市十三公里的兰渚山下,是诞生天下第一行书的地方。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了,兰亭毁了建,建了毁。只是为了王羲之,只是为了《兰亭集序》。</p><p> 景区内的亭台楼阁,小巧玲珑,就和王羲之的行书一样,飘逸灵动。尤其是穿过景区的那条大溪,流水清澈见底,很像东北山区的溪流。还有一处教人们怎么制作瓷器的景点,至今我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兰亭风景区还有这样一处景点。曲水依然在流淌,但像一条小水沟,不知道还能不能漂起酒杯了。</p><p> 想想一千六百多年前,魏晋风骨那个时代,老王带领朋友圈中四十多个好友来到这条小溪边玩着“曲水流觞”,狂饮一通,那是什么情景。但那酒可真不是白喝的,必须都要发言、都要说点什么,特别是老王,借助酒力,挥毫泼墨,为大家的发言书写了序言《兰亭集序》,这一写可不得了了,不仅奠定了老王“书圣”和《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的地位,还引来无数粉丝围观,并为老王转发、点赞。这一点就是一千多年,估计还要转发点赞下去!你看人家这酒喝的,厉害吧!</p><p> 老王临终前告诉他的后人一定要把《兰亭集序》当做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兰亭集序》的真迹终究没有流传下来,不知道是被李世民带进了昭陵还是被武则天带进了亁陵,现在流传于世的大都是唐人的摹本。</p><p><br></p> <p> 《兰亭集序》的真迹没有了,兰亭还在。伊人已逝,沈园还在。到绍兴又怎么能不去沈园呢!</p> <p> 沈园位于绍兴市区,离鲁迅故居不远,原是南宋一个沈姓富翁的私家园林。</p><p> 和江南大多数园林一样,无非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奇石怪竹一类的景点,而且现有的建筑大多是近现代建设的。沈园大门上“沈氏园”三个字就是郭沫若题写的。但这些建筑大多和陆游有关,如果不是陆游和唐婉在这里邂逅,如果不是陆游在这里题写了《钗头凤》,沈园可能早就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了。</p><p> 我去沈园无非就是想去感受一下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去看看陆游书写《钗头凤》的那面墙。说到《钗头凤》就不能不说我中学时代的老师,在那个不可能让书写爱情的诗词上课本的年代,是我的老师在课余时间给我们讲解了这首词,让不解风情的我们知道了世上还有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p><p> 距沈园邂逅唐婉四十多年后,陆游又一次来到了沈园,并留下了《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伤感之情跃然纸上。</p><p> 出了沈园后我在想,唐婉之死,陆母是始作俑者,但陆游也脱不了干系,如果不是沈园邂逅,不是《钗头凤》,唐婉也不可能死的那么快。</p><p> 现录唐婉的《钗头凤》附后以示记念: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p> <p> 在离开绍兴的前一天晚上,女儿的学生请她去逛夜市,吃臭豆腐。女儿邀我一同前往,我想还是自己留在住处喝点绍兴老酒吧。于是便出去买了两瓶花雕,一包酱牛肉,还有一包茴香豆就在宾馆里自斟自饮起来。很快两瓶老酒就见了底,感觉原先很难吃的茴香豆渐渐有了味道。晕晕乎乎中想想这次来绍兴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在历史中穿行、还是在景观中行走?是为了喝绍兴老酒、还是为了吃绍兴“三臭”?亦或什么都不是。</p><p> 绍兴,也许我还会再来罢!</p><p> 2020年10月17日于江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