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0年李慧香中原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b></p> <p> 2020年10月17日,中原名师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研修活动在商丘市第五中学拉开了序幕。李慧香中原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行人亦在秋日暖阳中,相约而来,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智慧,收获成长的感动与幸福。</p> <p> 活动开幕式由张维秀老师主持,首先由商丘市教育局局长丁峰介绍商丘市的悠久历史。然后是商丘睢阳区基础教研室主任王桂书介绍本区的中原名师培养工程,为老师们搭建好了进步的舞台。最后由省基础教研室副主任,中原名师工程负责人丁武营做重要讲话。丁武营主任从育人、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强调了教师的站位问题。号召老师要不断学习、发现、思索、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和教学主张。</p> <p> 接着,中原名师郑美玲老师为我们做了《如何写出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展示课和专题讲座。</p><p><br></p><p> 展示课从“规范的议论文标准”谈起,首先引导学生学生明白“论证思路清晰、中心论点突出、论据论证有力的文章才是规范的议论文”,然后通过以下几个环节,重点突破如何才能做到这三点。</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做中学——引思自悟</b></p><p> 1.朗读议论文《有梦,敢追》的框架结构,思悟:</p><p> ①论证思路是什么?</p><p> ②是如何做到论点明确突出,论证过程明晰,论证有力的?</p><p> 2.思悟方法总结:</p><p> ①标题和第一段必须明确中心论点,而且标志明显。</p><p> ②结尾段一定要总结全文,再次点明论点。</p><p> ③分论点要定点分布,位置和句式要保持一致,分论点要体现中心论点要素。</p><p> ④段末议论小结句定点铺排并要体现论点要素。</p><p> ⑤有一个总领下文的过渡句。</p><p> ⑥多用论证方法。</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做中学——助思扶悟</b></p><p> 阅读议论文《知道+不做=不知道》的框架,自主批注,深入理解体会如何让议论文论点突出明确,论证过程明晰,论证有力。</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做中学——反思明悟</b></p><p> 1.朗读《创新有深度》这篇文章,思悟:</p><p> ①列出行文思路框架,说说有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p><p> ②提升议论文可读性的有效做法有哪些?</p><p> 2.小结提升可读性的做法:</p><p> ①多引用古诗文、名言。</p><p> ②多在关键位置开头结尾处运用排比,可以简说事例,也可以是抒情议论。</p><p> ③标题、开头和结一定要新颖别致,先声夺人,一招致胜。</p><p> ④事例典型恰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p><p> ⑤论证方法多样。</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学中做——促思升悟</b></p><p> 1.思悟任务:阅读《留给梦想的背影》,体会如何具体运用以上所说的方法,并思考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什么?结构特点是什么?论证方法有哪些?</p><p> 2.检思纠悟: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论证思路,要关注具体内容。</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学后做——展思馈悟</b></p><p> 训练目标:论点明确突出,论证过程明晰,论证有力。并争取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在结构、布局谋篇方面多一些自己新的想法。</p><p> 读材料,然后作文:</p><p>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溃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课堂小结</b></p><p>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节课会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吗?</p> <p> 郑老师这一节课,是一节有思维含量,有提升力的课。</p><p> 本课层次清晰,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议论文,所以郑老师将这节课定位为议论文写作起始课,以学生的基础为起点,以学生的提升为目标,学生由不会写到能写出再到能写好,效果明显。</p><p> 这节写作指导课,重点是方法指导,但是郑老师从始至终把学生的能力提升放在首位,几乎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是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之后展开师生对话,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由不会说到会说再到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p><p> 本节课共有两次小结,第一次总结“写作方法”时,教师进行示范,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操作性强;第二次总结“提升可读性的做法”时,教师指导学生作结,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给每一位同学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人都为学习目标的达成助力!</p><p> 郑老师这一节课,是一节有亲和力的课。</p><p>面对学生的启而不发,她不骄不躁,再启再发;面对学生基本概念不清晰的时候,她不急不怨,而是停下来耐心讲解。</p><p> 当学生有了精彩发言,她会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当学生有了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她坚定地说:“不是别人说好就好,你熟悉的能驾驭的才是好的!”</p><p> 这一节课的开篇,郑老师问同学们:“你觉得自己可以写出一篇议论文吗?”一位女同学红着脸说:“不会!”郑老师说:“没有关系,这节课就是为你准备的!”</p><p> 到了课结束时,郑老师再次问这位女生:“现在你会写议论文了吗?”这位女同学大声说:“会!”郑老师再次告诉她:“知道+做才等于知道!”</p><p> 听完之后,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这就是一节好课,一节值得久久回味的好课!</p> <p> 郑美玲老师在讲课的基础上又做了一场讲座,题目是《让学生写出规范议论文的建构过程》。</p><p> 这是郑老师就平时的作文教学进行的一项课题研究《智慧写作之思悟课堂背景下的议论文写作有效策略研究》。郑老师从我们平时在议论文教学中出现的困境入手,针对老师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地指导,一方面是写作课型的序列化,另一方面是写作方法的易操作化。在写作课型方面,郑老师为我们讲解并展示了指导课、讲评课、评改课三种课型。</p><p> 从郑老师的展示中,我们学到了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具体方法和流程,最后郑老师总结了教授学生写规范议论文的建构过程中的核心概念:精读范文,训练框架,习作挖掘,正反示例,学生总结,常规训练,目标达成。</p><p> 郑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为我们今后进行专业的提升指明了方向。</p> <p> 名师课堂是模范,更是良方。从课堂实践到理论指导,教师们边听边记,认真领悟课堂和讲座中渗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小小的听课本上记下了大大的收获。</p><p> 期待接下来的精彩……</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