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当我穿越过草原大漠戈壁后,才发现那些书上看过的词汇,图片上欣赏过的风景,都不足以展示自然的魅力,那些听来的,看来的,都只是冰山一角,难怪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自己真正走入,用身心去触碰,才能获得非凡的体验。生活如此,学习亦是。</p> <p>“听过,忘了;看见,会了;做过,理解了。”刘清美主任的这句话自培训会后,总是不断回想耳边。《深挖教材,促进深度学习》的培训让我对教学方式有了更新的理解。</p> <p>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导好,学生的学习应是先坠入“深渊”,而后就练就了“水上漂”的绝世轻功。只有教师有深度,才能设计出让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即:学习状态深参与,学习过程深思维,学习结果深理解。</p><p>作为一名教师,带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是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也就是深挖教材。刘主任以四篇教材内容为例,详细讲解了如何挖掘教材。备课要思考:提什么问题可以让孩子深度思考?学习内容可不可以做调整?设计怎样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学习?还要把握单元整体和阶段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知识综合及灵活运用。</p> <p>以往教学中,我也会引导学生 质疑——猜想——验证——思辨——拓展,可是却没有达到深度,问题在于,这些过程都是老师领着学生看,而不是激发学生自己要去走。</p><p>张成老师送教的《生活中的比》一课,就淋漓尽致地呈现了让学生深度思考的课。哪几张图片和A比较像?与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你想知道什么数据?动手数一数吧!几句话,就把学生带入了自己探究的思维里。当学生描述完自己的理由后追问,反过来说行吗?倍数关系怎样表示?用什么法?比较两个量还有什么方法?自然引到比上。</p><p>对比的理解是这样问的:4:2是谁与谁的比?你是怎么理解两个数的比的?比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学吧,看谁能抓住重点。比值呢?表示什么?比有时候写成分数形式,示范,突出重点。</p><p>理解比的意义,比值的意义之后,再让学生写出比较像的几个比和比值,再写出不像的图形的比并交流,发现比值相同两个图片才像。那么看笑笑的写法,比值相同啊!学生进行订正,引出写比注意什么?突破难点。</p><p>思辨环节,长方形宽与长的比是2:3,宽与长可能是多长?这样的长方形有多少个?用比表示两个量倍数关系有什么特点?这一设计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比的重要性。</p><p><br></p><p>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宽与长的比是2:3,宽是长的多少?长是宽的多少呢?把宽看作2份,长是几份?我不得不惊讶,这几个问题讲比抓得太透彻了。更精彩的是,宽与长的比是2:3,比值是0.618,这个比叫做黄金分割比,国旗就是按这个比设计的。这样吸引人的课,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p><p>下一环节生活中的比:当学生用老师的年龄和自己年龄说比时,老师马上表扬刚得到的信息就用上了,还非常幽默地说“周岁”,孩子们快乐地减少了一岁,师生之间的关系那么温暖。学生举例说了成年人身高与脚长的比,身高与臂展的比,教师又补充了钢筋混凝土的比是5:3:2,告诉学生比不只是两个量。辩论:足球比赛的比分3:1,是数学中的比吗?通过学生的正反辩论,发现比分表示相差的关系,比较高与低,不是数学中的比。引用常主任评课的话“联系生活实际,内延外展做得好”。</p> <p>在教师的深度备课后,一步步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深渊”,在学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带他们走出来,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一身轻松,数学,真是简单又奇妙的一门学科。</p> <p>将送教课和讲座融合起来,再次捋一遍思路,我又进行了一次深度学习。培训后迫不及待要把这次培训的收获应用到备课上。可是,学生学习的深度是由老师备课的深度决定的,就自身情况而言,我觉得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处理还有很多欠缺之处,特别是知识链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易错点,生活中的特例,经验不够丰富,不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那么自身对整套教材体系的深度学习迫在眉睫。看似12册教材很厚重,可是整理后,我觉得也是一条线。这就是数学的奥妙,越理解越简单。</p> <p>作为一名教师,课堂的每句话都有着深刻的思考,每句话的不同说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将这一学科理解透彻,想要让孩子们练就“水上漂”的轻功,我需要下的功夫还有很多,还有很多深渊没有坠入,更没有走出。同时,我也希望,跨过深渊的老师们能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我,哪怕这个深渊我仍要自己走一遭,可是避免漏过这个深度。</p><p>教学相长,在教与学的同时,我愿意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在一个个知识的深渊里不断提高自己,在一堂堂课上,轻松游弋,练就令人艳羡的“水上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