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行之二:焉支山、马蹄寺

海鸥

<p class="ql-block">  焉支山,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带的甘凉交界处,东西长约三十四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公里。属祁连山支脉,其地势险要,异峰突起,为古今军事要地,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与匈奴战,斩首八千余级,即为此山,自古就有“甘凉咽喉”之称,也是长期为匈奴人的领地,匈奴人还为此发出感叹:“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山上有一道观,说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进去一看,大失所望,是现代建筑。我由于没有军事方面的常识,到焉支山仅仅是打个卡而已。</p> <p class="ql-block">  千佛洞,千佛洞的石窟,依山崖的走势开凿,主要用于坐禅修行和存放舍利子的地方,大部分开凿于西夏和元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  在河西走廊,由于地质地貌的影响,较少能见的依山体雕凿的一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  马蹄寺石窟历史悠久,原有规模宏大,但建筑群多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由于时间较仓促,只看了千佛洞和马蹄寺的石窟群。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同敦煌的莫高窟与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又尤以藏佛殿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石窟而驰名,窟内造像由元代所塑,塑像的面相较为特别,与我以往所见的佛像差异很大,窟内这种“娃娃脸”的佛像较为鲜见。</p> <p class="ql-block">  这些石窟的通道是在山体内凿山而上的,真佩服先辈们的虔诚和智慧。由于我花了较多时间在藏佛殿内,故没有上去感受一下其神奇之处。</p> <p>藏佛殿的壁画,实在是美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  藏佛殿内保存下来的佛像,形态憨憨的,面相较为特别,发图请教周七月兄,他说这种“娃娃脸”的佛像罕见。</p> <p>颇受藏传佛教影响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  看完马蹄寺等一系列的佛教建筑和造像,遐想2000多年前热闹的丝绸之路,体验到了宗教的为量,这些来自民间的自发开窟造像的行为,无一不是教人向善,强烈感觉到信仰的可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