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铸魂,法治树人——万泉镇中心学校明德片区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活动简报

一之愚

<p>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四有”好教师的指示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020年10月12日上午文曲明德小学开展了2020年万泉镇中心校明德片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活动。由中心校高永亮校长、黎巧霞教研员、明德片区的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约20人参加会议,由明德小学王羽组长主持。</p> <p>一、研究课篇</p><p>课堂:《网络新世界》</p><p>授课教师:王梦影老师</p> <p>  首先,由万泉镇文曲明德小学的王梦影老师带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网络新世界》。</p><p> </p> <p> 在课上,王梦影老师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体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懂得要讲究网络道德,遵守网络规则,学会文明安全的上网。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了解网络游戏的利弊,掌握避免沉溺网络游戏的方法。</p><p> 课程通过自身体验、小调查、提建议、辩论赛、阅读感悟、网络游戏规则设计、情境体验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做到文明安全上网,避免沉溺网络游戏。</p> <p>二、主题教研沙龙篇</p><p> 研究课主题教研活动结束后,开展了主题教研沙龙活动。</p> <p>高永亮校长发言:</p><p>1.小学教育应当把"课程思政"贯穿始终,围绕小学教育的特点,结合传授的内容,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采用结构化模式,在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融入思政教育内容。</p><p>2.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p><p>3.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和思想品德养成融合,实现价值观引领、价值观渗透,从不同角度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p> <p>黎巧霞教研员发言:</p><p>1.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如同一列快车加速了时代的进步,引领着我们走向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网络世界丰富多彩,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电脑网络已然成了这一时代的标志,然而网络却是把双刃剑。</p><p>2.网络时代的利与弊分别是:一方面网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帮助我们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网络成瘾带来心理和躯体疾病,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甚至引发社会难题。</p><p>3.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好好使用电脑,让电脑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坚决抵制不良诱惑,学习一些上网的基本守则和方法,了解一定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p> <p>  高永亮校长和黎巧霞教研员发言之后,参与教研活动的每位老师也认真对本节课的特点积极地展开了交流。每一位老师都各抒己见,开诚布公、认真细致地评课,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活动氛围。</p> <p>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课程标准,熟悉统编教材,推进"学为中心"课堂转型,调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科命题能力。</p>

教研

网络

明德

法治

道德

教师

理论课

小学

课程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