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风瑟瑟,曾经美丽的荷花已经被一池残荷覆盖,在这片萧条的景色下,约上几个摄影老师来到了荷花池拍摄深秋的残荷。深秋荷花调谢,荷叶枯萎,却也有另外一番姿态。看,有点像老婆婆,弯着腰;有的像三角形,背挺得很直;还有的顶着小帽子,不肯枯萎,细心观察,随你想象吧。她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没有夺人之姿,却有鬼魅之态。残荷的美,让人心生敬意。你总会发现很美的东西,这些全都被我拍下来了。感谢今天一起同来的摄影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拍摄技巧,站高高或蹲低低,不同的角度能拍摄出与众不同的图片,还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收获很多,我发现只要细心观察,总会发现很美的东西,然后把它拍摄下来。</p> <p> 人生犹如荷,有嫩如情窦初开般的青荷之时,有盛若妩媚妍丽的靓荷之时,也会有苦若枯枝败叶般的残荷之时。然而,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曾经有过,曾经奋斗过,曾经成功过。</p> <p> 仼凭凄风冷雨肆意地摇曳。残荷的腰身已经折弯,叶片已经枯黄。但仍无损她清誉自风流的神韵,秋风中,她坚守着那一缕最初的纯洁。</p> <p> 残荷,残亦风流。以其残缺的枝叶守望严冬,守望来年的春天,守望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涵养。恰恰是这种貌似萧条的死亡中将生命的又一程蕴育在莲子与藕之中,冬眠在冰冷的泥塘之中,此刻新一轮的生命之芽正在悄然勃发。</p> <p> 残荷,残亦悲壮。以其残缺的躯体展示顽强,陪衬铺垫着娇美,陪衬是一种功不可没的美德。荷花用这等的反差,将大自然的神话镌刻于世,晾晒在天地间。</p> <p> 残荷,喻示着枯萎并不意味着死亡,逝去艳丽的地方必将滋生出绮艳,这里没有佻达只有厚重,没有浮躁张扬只有沉稳内敛。</p> <p>大片残荷,满池萍碎,似乎对生命的坚守还支撑着那最后的顽强,那不忍谢去的美丽,生生的多了几多娇艳,几分凄美。</p> <p>残与美、一优、一雅,生命的轮回不屈不挠,不惧狂风暴雨、天寒地冻。</p> <p>这就是生命的力量,领悟这残缺之美,甚至超出了所谓的完美无缺。清美的傲骨,残缺的韵意,在初冬的水面无意雕琢却成了一处风景。</p> <p>残荷的美,是一种抽象的美,一种醉墨狂书的美,凌乱的枯梗,看似无序,却是错落有致,具有疏密得当的布局之美。</p> <p> 看,有的残荷倒伏于水中,有的低垂着残叶,有的仍在水中傲然挺立,铁骨铮铮。残荷在阳光的映照下它依然。</p> <p>残荷余韵,残叶的美,储蓄了新的生命力,在晚霞炊烟中,在最美的清秋中,在时光的岁月里,它叙述着最美的心语,它轻抚着我们心弦,让我们闭眼聆听一曲荷韵。</p> <p>残荷更有一种骨感的美,粗细黑白的线条,简单而有风骨,枯而坚强,老而耿直,看似残破,但那却是一种刚毅的骨气。</p> <p>秋风起,夕霞映,残叶远去,只留下一幅静美的淡墨画卷,静静的……静静的……在心中收藏……</p> <p>水中那一道道瑟瑟疏密的倒影,像岁月留下的苍苍剪影,黯淡、凋零,孤立、虬曲,深深迷茫着一幅淡墨的写意。</p> <p>我喜欢残荷,更喜欢用镜头记录,被人们忽略的美,如歌,如梦,让我痴迷……残荷的魅力就像岁月中褪色的记忆,淡淡地,默默的,却又那么顽强的生功地印在那里……那曾经翠过,那曾经艳过的荷,隨着季节去了……在盛开与衰败之间,在繁华与落寞之间,我看见,生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形态,展现出的一种別样的风韵……</p> <p>杨守丽摄于闫家岗荷花池</p><p>摄影器材:索尼全画幅a7m2、镜头24——240m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