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第一届毕业的 初中(2)班》 一一2020.10.10~11日,同学与老师马坝聚会回忆片段(补充篇)

来生

<p>(七十年代韶钢厂试验车间)</p> <p> 前 言</p><p>&nbsp; &nbsp;</p><p> 韶钢中学1970年首届初中毕业有(1)、(2)俩个班(前后合共96名学生),当年是随同父母调到韶钢基本建设,从广州夏钢、韶关花坪、南岭煤矿、安嶶马钢等地小学66届、67届、68届,三届毕业学生统一合并升初中班(1968年10月开学至1970年7月毕业)。</p><p><br></p><p> (2)班,前后有49名同学:</p><p> 男同学有23名:刘赞红、胡国安、黄來生、罗家清、程乐洲、潘秋穗、陈友庭、刘新民、石三星、赵纯鹏、陈杰生、冯永元、林招来、戚志政、林招来、吴元霭、李志良、李小贵、王长和,解帮建、陈智民、窦新元、吴元启;</p><p> 女同学有26名:沈冬梅、李莉、戚惠珺、刘新萍、邬丽冰、邬丽仪、陈同华、马慧云、文汝萍、屈艳、蔡伍妮、罗素华、么丽华、任薇薇、吴军、钟国莺、何素云、刘新友、谢慈香、陈秀莲、祁寿华、陈永红、朱迎春、黄星丽,赵晓丽、徐玉梅;</p><p> 前后任班长:刘赞红、沈冬梅、黄来生;学习委员钟国莺,文体委员窦新元……等。</p><p><br></p><p> (2)班授过课老师有;</p><p> 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物理等)邓仕标老师;</p><p> 教 语文、政治等 徐灿辉老师;</p><p> 教化学 吴靖衡老师;</p><p> 教地理 江子煌老师;</p><p> 还有 (1)班班主任岑绍信、陈满祥、游成龙、胡克荣、何凯怡(女)……等老师。</p><p><br></p><p> 当年挂牌韶钢中学前,校名是:韶关钢铁厂职工子弟学校,</p><p> 前后任 校长: 任彻,姜秀坤(女);</p><p> 指导员:张淑平;</p><p> 工宣队:陈炳林;</p><p> ……等。</p><p><br></p><p> 组建第一届初中班的元老 :岑、邓、徐、吴、何、江、……等老师都是文革重点大学"老三届“毕业生,教课培育着文革小学"老三届“毕业生。学校由厂政工系统直接领导,文革期间学生不缺一天文化课,第一届(2)班毕业49位学生,走向社会后,涌现出许多优秀人才和骨干,为国家和韶钢建设作出了贡献!母校和老师真棒👍。学生毕业五十年了时刻牵挂着您们!谢谢您们!(见学生黄来生《校园忆旧》纪念文章》附美篇最后)</p><p><br></p><p>(九十年代韶钢厂远景)</p> <p>↓1968年10月,第一届初中班在小岗山教室开学。</p> <p>↓1969年3月搬到广东省冶金技工学校(老小江旧址),至1970年7月毕业。</p> <p>↓经过五十多年建校发展,现在是广东省级学校,韶钢一中</p> <p>韶钢二中</p> <p>  1973年,中学班与厂子弟学校分设,校名:韶钢中学;1979年,中学又分设一中、二中;一中全称是:广东省韶钢第一中学,邓仕标老师1985~1989年任代理校长、1989~1996年正式任校长……。</p> <p><br></p><p>(现在的韶钢是花园工厂)</p> <p> </p><p> </p><p> (一)聚会</p><p><br></p><p>2020年10月10日下午,秋高气爽,阳光普照,是个好日子。邓老师吹哨,同学们依约,从四面八方来到马坝,参加庆祝七0届初中毕业五十周年聚会。</p> <p>参加聚会同学有:沈冬梅、胡国安、邬丽仪、任薇薇、李莉、马慧云、陈同华、蔡伍妮、钟国莺、么丽华、文汝萍、陈秀莲、陈杰生、罗家清、潘秋穗、程乐洲、黄来生;还有;(1)班吴忠业、陈素琼,校友孙汉清学弟;一共二十名学生。</p> <p>聚会地点,马坝李福记,同学们围坐一起,首先,由老班长沈冬梅同学向聚会致词,畅谈毕业五十年人生经历,思念老师、同学、情谊永不忘…,大家掌声响起来</p> <p>沈冬梅同学(毕业后,留学校当教师至退休)</p> <p>邓仕标老师(后来,邓老师接任岑老师韶钢一中校长职务多年,又到广东省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任职至退休)</p> <p>徐灿辉老师(后来,徐老师担任韶钢二中校长,又到韶钢厂教育处处长等职务后退休)</p> <p><br></p><p>邓老师、徐老师到会,分别讲话,祝贺同学们毕业五十年,也讲起当年学校趣事,引起了大家深情回忆…</p> <p>徐老师看到(1)班陈素琼同学来敬酒,特高兴,引起部分同学善意"起哄",说徐老师偏心……,郎郎的欢声笑语从李福记传出</p> <p><br></p><p>文汝萍同学站着回忆,重演学校时邓老师的口气讲话,引来同学们阵阵笑声,徐老师还点赞文同学可以当喜剧演员</p> <p>争着与老师合影,师生情谊仍旧</p> <p>同学们开心欢聚在一起畅谈</p> <p><br></p><p>受邓老师委托,黄來生同学主持了二天的聚会</p> <p><br></p><p> (二) 亮点</p> <p><br></p><p>胡国安同学好久好久,没有和同学、老师见面了,这次聚会特受欢迎…</p> <p>我特喜欢这几张相片,“同学情、师生情、不忘初中“,尽在其中,五十年了仍旧不改</p> <p><br></p><p>亮点二</p> <p>罗家清同学带领部分同学向狮子岩山顶进军</p> <p>我也给家清同学忽悠着带上了山顶</p> <p>5位同学也艰辛爬上狮子岩最高峰后,合影留念,陈同华同学是唯一登顶女同学,受到大家夸奖</p> <p>亮点三</p><p>要带三个孙子的“最忙奶奶“马慧云同学,也参加了这些聚会,不简单也,感动了主持人</p> <p>亮点四</p><p>大家沉醉在快乐中</p> <p>用客家方言,男女对唱山歌,引来满堂笑声</p> <p>主持人唱了一首老歌《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p> <p>  </p> <p><br></p><p><br></p><p> (三)感言(见视频)</p> <p>(我最喜欢的太阳花,当年我和赞红同学种植在学校操场中间)</p> <p>  </p><p> 二天的聚会,令人难忘。“<span style="color: rgb(255, 218, 223); background-color: rgb(143, 43, 39);">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同学们毕业后远奔各地,五十年后,聚会情怀仍旧,真的开心,谢谢老师、同学,有缘再相聚。保重!</span></p> <p> &nbsp;</p><p> &nbsp;</p><p> (四) &nbsp;</p><p> </p><p> 拾贝点滴(历史回顾片断)</p><p><br></p><p><br></p> <p>(同学的油画《菜花》作品)</p> <p><br></p><p>学生和班主任毕业照</p> <p><br></p><p>女同学毕业前在学校操场合影:</p><p>后排左起:邬丽冰、蔡五妮、沈冬梅、么丽华、刘新萍、何素云。</p><p>前排左起:马慧云、钟国莺、吴军、陈同华、邬丽仪。</p> <p><br></p><p>前排左起:徐玉梅、曹能凤、陈素琼、文汝萍,后排左起:祁寿华、彭爱云、蒋小英、林美珍</p> <p><br></p><p>当年《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红卫兵“》:前排左起:吴雅妹(吴军)、刘新萍,后排左起:钟国莺、曹能凤,70年7月毕业时,到照相馆留影</p> <p><br></p><p>男同学打球后合影</p> <p><br></p><p>窦新元、黄来生( 毕业工作后),回校与邓老师(站中间)在学校操场上合影</p> <p><br></p><p>么丽华、任薇薇 和高中同学 刘玲、潘坤旋、李娜,学妹罗家英等六人,毕业工作后,在厂俱乐部前合影</p> <p><br></p><p>窦新元、吴忠业、李志良、沈瑞光、钟国雄、贾粤东等六位同学,高中毕业工作后留影</p> <p>首任班长刘赞红同学,九十年代在长沙机场留影</p> <p>在深同学九十年代在阳光酒店聚会</p> <p>↓厂职工子弟学校首任校长任彻,1967年,从广州夏钢来韶钢的创业元老之一,是韶钢厂离休老干部</p> <p>↓1970年后,厂职工子弟学校第二任校长姜秀坤(女),南下老干部…</p> <p>(太阳花)</p> <p>附二说明</p> <p>聚会结束后,任薇薇同学制作了二个美篇都不错,我的美篇只是部分片段补充篇,供大家参考。(篇中采用了:江老师美篇、和厂网络美篇的相片,邬丽仪、陈素琼、罗家清等同学拍摄的视频、相片;和任薇薇创作的《菜花》、《友谊桥梁》二幅油画作品,在此感谢!)</p> <p>(↓薇薇同学油画《友谊桥梁》作品)</p> <p>(↓八十年代的韶钢厂高炉车间)</p> <p>(↓现在漂亮的韶钢厂)</p> <p><br></p><p> 祝阅读和收藏美篇的老师、同学、朋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p>

同学

老师

韶钢

毕业

聚会

沈冬梅

左起

美篇

钢厂

邬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