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人老了,就怀旧,曾经的往事象被熏染过的画卷,越来越模糊。回忆曾经看过的风景,走过的旅途,特别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值得珍惜,令人留恋。以杨明国老大哥为首的老同学,提出了“结缘四十载,相约在金秋,重温校园梦,再叙同学情”活动,正合我意,积极响应!</p><p>期盼着老同学早日相见!快来签到吧!</p> <p>杨明国,杨老大,这头牛,这头孺子牛,对学生,对同事,对上级,对下级,对家人,对外人,对谁都有一颗火红的心,真的是老不欺,少不哄,堪为表率!</p> <p>张学兵,原九班的帅哥,篮球场经常出现他矫健的身影,是难得的中锋,在诸多女生眼中,是白马王子哟!毕业后弃教从政,官至处级,且清正廉洁,我常以有这样的老同学感到骄傲!</p> <p>周鹏,我们同学中的领袖,读书时就是党支部书记,一言一行,皆规规矩矩,堪为楷模!从教师到校长,从校长到教委副主任,一路芳华!有口皆碑!看起来板着面孔,令人生畏,其实严肃中不乏幽默、诙谐,我们爱戴你!(照片中的另一个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省沭中科技楼前合影。)</p> <p>张立达,出生于张圩乡名门望族,天资聪颖,为人忠厚,特别是教子有方,四个儿子,个个优秀,金榜题名,国家栋梁!回忆起在胡集做校长的那个时候,隔三差五,和已故老大哥赵祥松在一起喝山芋稀饭,叙同窗友情,真是太幸福了。遗憾的是祥松老大早早抛开我们去了天国,惜哉!痛哉!</p> <p>陈军田,潼阳人,毕业后曾在农村小教任教三十余年,任中小校长多年。后调任县实验小学,至退休。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深受广大人民的一致好评。退休后偕夫人畅游古城西安,留下了美好的记忆。</p> <p>葛绍彩君,人帅得一踏糊涂,国字型脸,浓浓的眉,大大的眼,双眼皮子,帅得让人嫉妒。曾经任贤官镇一把手校长多年,后调沭阳县实验小学,至退休。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硬笔书法,功底深厚,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在淮师硬笔书法获奖者当中,我最佩服他!</p> <p>吴润碧,国字型脸,要不是长着一双狡猾的三角眼,应该是一个美男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每天涂鸦,倒也有些成就,官至督学,有点份量!就有一点不大好,欺负弱小,在淮教院时,强借了我一把芭蕉扇子,至今未还!也不好要!</p> <p>方胜利,班中的小老弟,人品好,素质高,学识渊博,淮阴师范、淮阴教院两度同班,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一直是我望尘莫及的。</p><p>工作后,从一名教师成长为主政一方教育的乡镇校长,口碑非常好!我为有这位好同学而感到骄傲!</p> <p>胡义珊,出生于书香门第,为人师表,令人敬重,算个老实头。在县实小,做个工会主席,也算是最合适的人选!现长住南京,想见不易啊!</p> <p>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由张立达老同学提供,认认都是谁。</p> <p>又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三班的,看看四十年变化有多大。</p> <p>九班的集体照,虽然有点发黄,但是头像很清晰,难得难得!</p> <p>这张发了黄的老照片,真的好难得,四十年了,勾起我当年的记忆:校团委书记张柏林(前排最右边)和硬笔书法获奖者合影,葛绍彩,沈士举,胡义珊,还有我老周也在其中,看看谁能认出来。</p> <p>原九班的小青年!谁能叫出名字?</p> <p>谁能认识的,先猜猜看。</p> <p>原来六班的沭阳老同学。</p> <p>周鹏主任和陈军田校长、葛绍彩校长赴湖南省考察教育,在洞庭湖畔岳阳楼留影。</p> <p>董永岁,也可简称董永,董特(级教师),老董。原系沭城人,成家后迁至胡集华长小王庄,故是我老乡。天资聪颖,那大大的脑袋可见脑子里“货”多,从事小学教育近半个世纪,江苏省特级教师!</p><p>现随儿孙移居姑苏,常有电子传鸿,唠嗑唠嗑!因不能亲临聚会现场,发贺诗一首:</p><p>重阳盛会,憾未亲临。谨奉拙句,聊表寸心。</p><p>备考逢文革,</p><p>学教并读耕。</p><p>同登两淮榜,</p><p>共展沂水风。</p><p>廿载庆杨岗,</p><p>卌年歌沭城。</p><p>茶温骐骥志,</p><p>酒晕夕阳盟。</p><p>庚子 千里草永岁于姑苏</p> <p>张波,给我的印象是:心地善良,忠厚老实,喜欢看书,一直在省重点中学沭中任教,工作认真,深受欢迎,任中层干部。绝对是个好同志!</p> <p>孟凡宜,出生名门,孟老夫子七十四代孙,上辈与孔老夫子并称孔孟,十分荣耀!凡宜同学是我小老弟,是个聪明人,是个老实人,是个值得处一辈子的人!我佩服!</p> <p>蔡长科,塘沟镇人,印象中是退伍军人,每天衣冠毕挺,是后从教考入淮师的,毕业后一直在重点小学任教,并提干,外调东小店乡任一把手,工作和生活,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p> <p>毛善法,十字人。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教育事业。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在中学校长岗位上光荣退休。教育教学工作,作风严谨、一丝不苟,深受好评。</p> <p>范维春,西圩乡人。(照片中穿中山装者)毕业后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四十余载,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西圩乡的教育事业,任西圩中心小学校长多年,作风正派,口碑很好,深受师生爱戴!</p> <p>丁东风,当年我班的小弟弟,年龄小,很腼腆,常常是一说话就脸红,学习生活,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除了认真工作,没有不良爱好,烟酒不好,赌毒不沾,没事时,溪边垂钓,其乐无穷!</p> <p>张琳,一个典型的传统东方女性,整天脸上挂着微笑,虽言语不多,但语出惊人,总是让人听了挺舒服的。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富贵之相!幸福安康!快乐无穷!</p><p> 琳姐寄诗一首: 《贺同学聚会》</p><p>同窗聚会喜颠颠,弹指之间四十年。祝酒三杯情恰恰,赋诗一首意绵绵。当年笑貌仍依旧,今日青丝不同前。祈愿大家身体健,人生永远是春天。</p> <p>朱春梅,沭阳那届同学中最小的女生,当年扎着两个小辫子,见了人就害羞,怯生生的样子。我猜大概是春天出生的,否则怎么叫春梅呢?也许春梅与冬梅不同吧?春梅盈秀,冬梅傲骨!毕业后嫁了兵哥哥,当了军嫂,由沭阳迁移到上海市教委工作,几十年没见了,想见不易啊!因为她寄过来诗一首:</p><p>淮师别后忆相逢</p><p>弹指一挥四十秋</p><p>当年帅哥潘安貌</p><p>如今倜傥仍风流</p><p>千言万语诉不尽</p><p>同窗兄妹何所求</p><p>梅子终因不由己</p><p>二十四时难聚首</p><p>期待来日再相见</p><p>美酒斟满望乡楼</p> <p>黄建霞,现在是剑侠,本来是一位窈窕淑女,文弱书生,现舞刀弄枪,保健是也!同学中,官称小姑奶奶。淮安市健体养生界,朗诵诗文界,常常看到她的倩影!</p> <p>单兆明,老单同志塘沟镇人,为人随和,毕业后曾经和我一同在梁井学校一起任教,课余饭后,常常摔老K,偶尔遇到老骆主任和老吴,沾起了黑纸牌,觉得挺好玩的。</p><p>多年不见了,十分想念。</p> <p>孙玉璋,出生于有着浓厚教育气息的新河镇孙氏教育世家,毕业后一直在县名校实验小学任教,因为有缜密的逻辑思维,一直以来,以奥数的辅导见长,是屈指可数的一块牌子。</p><p>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我挚友也!</p> <p>张宜军,出生于书香门第,典型的文人,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育,任中学校长多年,对人坦诚心善,对事,客观公正,为人师表,口碑很好!</p> <p>周守生,原十班,后五班,毕业后一直在县实验中学任教数学,基本功扎实,中教高级,教学严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教学深受学生喜爱,他的所有生活是家与学校,两点一线,除了教学,还是教学,连老K都没有摔过。被县聘为中学数学高评委。</p> <p>姜汉锦,最明显的特征是个子高,仅次于李从浩,应该有一米九左右,印象中是颜集人,在新河工作,为人忠厚,心地善良,深受同学们爱戴!</p> <p>本人老周,名业华,大家都这样叫我,叫我业华,让我感到特别的亲,一股暖暖的流,流进了我的心田。</p><p>喜动,不安分,平平庸庸,无所建树,没有花言巧语,没有虚伪奸诈,唯有一颗善良的心!</p> <p>李春涛,毕业于淮安师范,是我们淮阴师范的挛生兄弟,胡集人,一直在胡集小教任教,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惊人壮举,但是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平凡中见精神,堪为人师!</p> <p>仲崇波,七雄西官人,基础教育战线的忠诚战士,来自农村,扎根农村教育几十载,默默奉献,不知疲倦,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为人民大众采花酿蜜,自己却在慢慢变老,演绎着无怨无悔的青春恋曲!</p> <p>刘中华,沭城人,毕业后一直在城区任教,业务水平优秀,任广州路小学副校长,是我们的好兄弟哟!</p> <p>耿志忠,汤涧人。在淮师读书时,因为是亲戚关系,经常去他宿舍玩,看他们“追猪赶羊”,毕业后他一直在汤涧镇小教默默奉献着青春,几十年相聚甚少,十分想念,盼着见面。</p> <p>杨立奇,贤官中心小学任教,酷爱文学,诗人,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有大量的诗歌、散文发表,任《新城文学》主编。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名句是:匹夫也念苍生事,老至缘何不辍休。</p> <p>宋功丰,章集人。毕业后一直在章集从事教育工作,看似平凡的工作,他总是做精做细做实,既认真教书,更注意育人,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平凡工作中见不平凡的贡献!老宋同学,我们爱你。</p> <p>胡方兵,原九班的帅哥,出生于五代教育世家,他本人是第四代传人,毕业后回扎下镇丁庙小学任教,先后任教四十多年,扎根乡村,矢志不渝。课余热爱文学,诗词创作,信手拈来,作品质量好,产量高,是一位高产“草根"诗人。</p> <p>周勤,原九班,毕业后一直坚守在西南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青春。</p> <p>2020.10.24,沭阳县上海路与临安西路交叉口南侧的喜福轩酒店,八十多位老同学齐聚一堂,畅聊阔别近四十年的思念之情,场面热烈,感情真挚,终生难忘!</p><p>签到墙上,每一位同学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留下了永恒的记忆!</p><p>酒席宴上,杯杯美酒洋溢着浓浓的千般情谊!</p><p>酒席宴间,阵阵歌声抒发着别后重逢的万般欣喜!</p><p>四十年过去,我们华发苍苍;</p><p>四十年过去,我们韶华已逝。</p><p>我们问玉皇,能否再借四十年?</p><p>我们问大帝,能否让我们好好地再相聚,挽手看夕阳?</p><p>老同学,我的老同学,珍重再珍重,青春不散场!</p><p>2020年10月24日晩于沭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