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空杯向学组”第三天学习记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 <p> 秋,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硕果累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绚丽多姿,“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p><p> 金秋时节,我们齐聚在湖南一师二附小,迎来了本次培训第三天的学习之旅。</p> <p> 品读诗文,构想画面</p><p><br></p><p> 首先,湖南一师二附小肖阳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敕勒歌》。</p><p>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p><p><br></p> <p> 肖阳老师的课堂,干净利落的导入,引导孩子“看图话,背古诗,读诗句,想画面”。入情入境地品味“穹庐”“似”“笼盖”等词,以及渗透叠词在古诗文中的运用。让在座的老师遨游在诗文的海洋中。</p> <p> 诗文教学,落到实处</p><p><br></p><p> 紧接着,湖南一师二附小汪春秀老师主讲《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汪老师说:“古诗文的核心价值是实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要落实古诗文教学,就要做好以下三点:把握好一条主线,处理好三个关系,落实好教学环节。”</p><p><br></p><p><br></p> <p> 老师们积极的与汪老师进行探讨与交流。</p> <p> 诗文教学,层层递进 </p><p><br></p><p> 下午,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段晓宏老师主讲《统编教材古诗文设计思路与课例分析》,段老师的讲座,抓住每一个年级古诗文编排的特点和课后的习题安排一一分析,总结归纳,让我们体会到古诗文的教学需要层层递进,越掘越深。</p> <p> </p> <p> 学员精彩回眸</p><p><br></p><p> 第一组吴婷华老师进行课前分享</p> <p> 第一组肖俊庭老师进行课前分享</p> <p> 学员课后总结</p> <p> 古诗文教学的学习和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p><p> </p><p> 编辑:吴婷华 危知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