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萧里如湘

<p>  看到书名,便觉得这是一本很温暖的,能治愈教师心灵,给予教师勇气的书。亲爱的老师们,你们是否还记得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呢?这个职业很平凡,平凡到大家都可以去考教资,但这份职业又很伟大,教师会影响孩子的未来进而影响祖国的命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伟大出自平凡,处平凡岗位,行伟大之事。”这应该是教师这份职业的真实写照了。让我们跟着帕克·帕尔默一起,来一场心灵旅行,获得更大的教学勇气,成为真正的勇士!</p> <p>作者简介</p><p> 帕克·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Fetzer研究所高级顾问。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著有《教学勇气:教师漫步心灵》、《以我们熟悉的方式认知:作为精神之旅的教育》、《悖论的承诺》等书。</p> <p>内容简介</p><p> 本书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探讨教师的内心世界。观念发人深省,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启发。</p><p><br></p> <p>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p><p> 这本书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善。”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参加面试中被提问到的“你认为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当时的我机械地遵循着答题的一般套路,认为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并给出了如下理由:首先,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需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功底,因此教学自然是一门技术。 其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创造性、整体的示范性都决定了教学是一门艺术。最后,由于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对教学要心怀敬仰,练好专业本领,做一个既有技术又有艺术的老师。</p><p> 现在再细想这个问题,如果能将其与教师自身的认同与完整联系,是否会更好呢?书中解释到:“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比起依赖我采用的方法,更依赖我了解和相信我自己,并愿意使其在教学中运用,且敏于接受其影响的程度。”确实,当优秀教师能把他们和生活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才是教学的幸运。使用的方法虽有不同,但是殊途同归。</p><p> 试着相互讨论“我们作为教师的真我和身份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吧,一件奇妙的、不寻常的事就可能发生:我们不再死守各自的教学观点,为此争论不休,这样自身认同和完整就会在我们自身内部和我们之间成长起来。</p> <p>你为什么选择教师</p><p> 也许你和我一样是一名师范生,觉得师范生出来肯定是当老师啊,被固有的观念局限了视野。我与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有点小插曲,由于高考分数不够,所以大学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因为有着明确的转专业目标,大一结束,我经过不懈的努力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小学教育的师范生。可以说,我是大半个师范生,大学期间和小教结缘三年,所以研究生继续攻读小教。</p><p> 我的大学老师也曾经告诉我们:“在你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就请你做好告别财富的准备,如果你想要发财,请你赶快转专业。”《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老师也说:“踏入教师的大门,未来的日子将充满艰辛。”既然,教师又累,又穷,为什么每年高考还是有这么多人选择报考教育专业呢?使得师范类分数一直居高不下。还有那么多跨专业考研教育类的和参加教师编制考试的社会考生也对老师这份职业很向往。在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就曾经问过我们这一问题。我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人是为了那两个长长的假期;有的人是为了图个稳定的工作,好让自己在这个社会站稳脚跟;有的人是受到了家长的“胁迫”;但是大部分的人,是因为对孩子,对教学的那份热爱。当然这也包括我在内。可以说,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p> <p>教师的职业倦怠期</p><p> 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最开始选择这份职业的时候,都是怀揣着极大的教书育人的抱负。但是我们渐渐从热爱到疑惑再到疲倦,能否跨过倦怠期呢?要看各位老师们的决心了。我们的教学现状是越来越多的教师正麻木地看着自己远远离开自己喜爱的课堂。社会、专家、上级要求我们做不同的教学,把亲爱的老师逼上了职业倦怠期。</p><p> 我的周围有很多平凡的老师,作为实习老师的我,看着他们逐渐丧失着热情,他们平常很少闲聊教学和工作。即便聊起,也基本都是为了彼此考试成绩的评定。他们很少谈对于教学理念的认识,似乎每一个人都躲避着这样的话题,看的出来面对这些他们的内心充满恐惧。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常量,教师忙于应付其他事的话留给教学的时间必定少了。有老师戏称:“我们太难了,我们的主业是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副业是教书,还要教的不错。”</p><p> 要是这样中规中矩地坚持下去,他们可能也会熬过倦怠期,但是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放弃。听指导老师说起他们学校有一个A老师,本来是在镇上教书,好评满满,凭借获得的各项荣誉成功调到了市区。可是在市区的几年里,她的人生完全颠倒了,学生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家长、同事、领导也不待见他,任何一个人,甚至是刚入职的新老师都对她进行质疑。基于这样的情况,校长认为她不适合再担任教学工作,派她去图书馆整理图书,活生生地成为了一个图书馆管理员。迫于压力,她离开了这所之前她梦寐以求想来的学校。</p><p> 我不知道她后来的去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能从人人好评到人人唾弃,市区的家长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确实不如乡镇,但是领导和同事都来质疑她,是否她自身也存在问题呢?我没有亲眼见过所以不予评价,仅仅猜测可能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期来了吧。</p> <p>来一场心灵的旅行</p><p> 在你困惑时,在你疲倦时,在你想放弃时,来一场心灵的旅行吧!翻开《教学勇气》,跟着帕克·帕尔默一起,你便会发现他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他的处境,你也正在经历;他的困惑,也是你的困惑。</p><p> 教师需要心灵旅行,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清醒地与他的自我意识深层对话,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才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p> <p>  每个选择从师的人都是勇士,愿你、愿我、愿大家勇敢地走下去!待到白头回首时,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呼。</p>

教师

教学

老师

心灵

职业

一门

师范生

我们

平凡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