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风雅古都金陵,塑魏源故里名师 ——刘芳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南京学习之行

芳儿

<p> 缘</p><p> 两个相隔千里之远的地方,因都有魏源故居拉近距离;两个相隔千里之远的地方,因名师牵手共话教育。刘芳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的五个成员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景仰和传承之责,在隆回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安排下与隆回县其他十个名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一同来到了风雅古都——金陵(南京)。</p><p> </p><p> </p> <p>求学伊始</p> <p> 源</p><p> 冥冥之中的缘分,第一位给我们上课的朱教授开场白就是我们共同熟悉的魏源。另一位朱教授则整个讲座以魏源的精神贯穿始终,时而歌咏时而笑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地以魏源鸡鸣方睡的精神鼓励大家在教育的路上持之以恒,以魏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睿智引导大家在教育的路上敢于思索与创新。(魏源成长于湖南邵阳隆回,成就于南京小卷阿。史载:1832年魏源到南京为人做幕僚,在清凉山下乌龙谭边,购地造屋,以为休憩兼讲学之所,取名“小卷阿”(出于《诗经·大雅》“卷者曲也,阿者大也”),并在此编纂《海国图志》,成为那个时代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朱建廉教授于无痕中撩起大家对教育的憧憬、激发大家向前的动力。</p> <p>缘牵千里</p> <p>共话魏源</p> <p> 圆</p><p> </p><p> 此次金陵之行,圆了我们探寻名师工作室建设之愿。作为隆回县第一个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刘芳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如何以工作室为基地,以核心成员为辐射源,有序推进隆回县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迫在眉睫。五天的名师工作室讲座从工作室的制度建设到工作室前景规划,从工作室的名师培训到工作室的考核机制,从工作室的工作路径到工作室的有力抓手……心中豁然开朗。</p><p><br></p> <p>  此次风雅古都金陵之行,也圆了传统文化工作室成员对六朝古都深厚文化底蕴的膜拜。</p><p> 金陵的底蕴是丰厚而深邃的,史称“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紧张而有序的学习之余,我们利用午休、夜间徜徉于金陵的大街小巷:六代古韵风犹在,诉说着如梦如幻的六朝往事——秦淮河畔,秉承“学而优则仕”的江南贡院走出了唐伯虎、郑板桥、文天祥、吴敬梓、袁枚、林则徐、施耐庵、方苞、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名士;石头城下保留着武侯驻马的足迹,勾勒出一代谋士指点江山的豪气;中山路上,填湖而建的明故宫遗址诉说着“世界第一宫殿”的悠悠历史;紫金山南麓,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的明孝陵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如今在南京城内散落的六朝遗迹,可赞、可赏、可叹;明城墙雄伟壮观,号称“世界第一城垣”;朝天宫建筑精美,为明初朝拜天子礼仪的场所,漫步这座古城,随处可见明朝胜迹;民国建筑誉九州,一幢幢别致精美的楼宇,仿佛带人们走进了百年时空博物馆,看那巍峨壮观的中山陵、风云变幻的总统府、豪华静幽的美龄宫、时空交错的长江路……数不尽的文化瑰宝让传统文化工作室的成员与历史有了一次零距离接触。</p> <p>  “金陵名师设讲坛,共说魏源话教育。徜徉古都风雅地,别意与之谁短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名师工作室路上前行的我们牵手金陵名师收获颇丰。相信,隆回名师工作室在县教育局和县进修学校及各名师的齐力建设中必定精彩纷呈,为隆回教育锦上添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