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杉黄枫红时,重上井冈山——记全省第四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第一期)研修之旅

清朗达人

<p>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寻着伟人的足迹,踏上井冈山培训之旅。车窗外,山峦耸立,群峰巍峨,杉黄枫红,层林尽染。细雨下,挹翠湖畔的梧桐树叶,随风摇曳,五彩斑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p> <p>  “全省第四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在井冈山茨坪教师培训中心举行,来自全省230多名培养对象欢聚一堂,共同度过为期6天的学习之旅。</p> 开班仪式 <p>  10月15日,如约而至的开班仪式拉开了研修序幕。会议由省教育厅李建江主任主持,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李石永主任、省教育厅师训中心彭勇主任分别发言,对学习任务、生活事项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希望各位培养对象增强学习意识,知行合一,共同提高。来自赣州市兴国县第二小学的黄冬英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发言。</p> <p>  开班仪式结束后,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文尚卿教授作《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讲座。</p> <p>  文教授学识渊博,激情飞扬,将井冈山斗争的全貌和井冈山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井冈山斗争从1927.10至1930.02,时间只有800多天,共牺牲了4万多名优秀儿女,而留存姓名的烈士仅15444人。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灭,生灵涂炭,惨绝人寰!</p> <p>  最深深打动我的是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烈士们。电影《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的原型——聂槐妆,四次智送食盐,牺牲时年仅21岁;伍若兰(朱德的夫人),坚贞不屈,留下永恒的誓言:“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敌人挖其腹中胎儿,砍头挂在赣州城;龙关秀巧送粮,被敌人活活冻死在野外;吴月娥抱着敌军官舍身跳下悬崖,年仅18岁……</p> <p>  每个人都被深深震撼,每个人都泪湿眼眶。“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饱含深情的歌声回荡在报告厅里,唱出了对先烈们崇敬之情,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p> <p>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烈士们不屈不挠、舍身报国,才能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无数劳动人民艰苦奋斗,才能使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p><p> 文教授在讲述毛主席去世17年后,工作人员才发现他珍藏的毛岸英遗物。“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唯有这句诗才能寄托他们的父子情深啊!</p> <p>  “什么是新时代的井冈山精神?”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时讲到:“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p><p> “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文教授喊出了大家的心声,持久的掌声是对他最大的敬仰和褒奖。</p> 户外现场教学:瞻仰烈士陵园 <p>  下午的课程采用户外现场教学形式——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参观碑林、纪念碑、雕塑园。</p> <p>  旌旗动,催人奋。怀着对先烈的无限景仰,步行几公里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苍松翠柏,安静肃穆。有幸邀请到曾为习近平总书记解说的讲解员张静女士,为我们作了深情并茂的讲解。张女士情深款款,如歌如泣,激荡人心。泪水再次打湿了大家的眼眶,不时有人发出轻微的抽泣声。</p> <p>  全体学员向革命先烈鞠躬并默哀,寄托对先烈的哀思,并将最纯洁的花圈献给最可敬的英雄。“青山一旦埋忠骨,史册千秋注英名。”烈士们的身躯虽已长眠地下,但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存于人间。烈士们用鲜血浇灌了革命胜利之花,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革命先烈永垂不朽!</p> 户外现场教学:参观革命博物馆 <p>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坐落在挹翠湖北岸,气势磅礴,雄伟宏大。馆藏文物3万余件,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珍藏墨宝珍迹千余幅。保存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上井冈山时的影视资料数百件。</p> <p>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黄洋界保卫战”“朱德的扁担”……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文物、书画、物件等呈现在大家面前。博物馆还大量采用了声、光、电、激光影像等先进科技,展现人物、事件,令参观者耳目一新。</p> 户外研修:大井红军练兵场集训 <p>  “领红军服啦,领红军服啦”人人兴奋不已,奔走相告,红军服领取处立刻排起了长龙。穿上红军褂,套上红军裤,戴上红军帽,女同志英姿飒爽,男老师威武雄壮,一个字:靓。</p><p> “雄赳赳,气昂昂,奔赴训练场!”19日早上,全体学员整装待发,集结在操场。负责此次户外集训的张教官,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从纪律事项、穿戴红军服等方面进行教导。张教官即严肃又活泼,妙语不断,“我们是团队还是团伙?”“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决心,有没有逃兵?”……在欢声笑语中登车出发。</p> <p>  这次户外集训地是“大井红军练兵场”,曾是红四军团练兵场。一下车各小组立即纷涌而至,冲向3号练兵场。“来到这里,要忘记身份、忘记年龄、忘记性别,挑战自我。”“你们穿上红军服,就是红四军团的人。你们的番号是28团、29团、31团、32团……”“井冈山美不美?教官黑不黑”……在即风趣又严肃的张教官带领下,我们的喊声回荡在山谷,我们的激情燃烧在胸中。向军旗敬礼,给团旗添彩!</p> <p>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随后各种团队游戏穿插其中,大家乐此不疲,“圆圈蹲”“教官说”“水上竹筏抢滩登陆”“雷区取水”。最让人捧腹大笑的是“教官说”游戏中出错的学员,进行所谓的“才艺表演”,快瞧一群滑稽的天鹅来啦。</p> 最激动人心的当属四大红军团汇演。四个军团各出奇谋,尽展创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专家引领 <div>田宗友: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div><div>讲座:《教育课题研究设计》</div><div> 阐述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并结合多年来从事课题研究实例和亲身体会,解读课题研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我们以后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大有裨益。</div><div><br></div> 李润州:浙江师范大学教授<div>讲座:《核心素善视域的知识教学》</div><div>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与态度的集合,是学生直面生活或专业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由创新、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往等要素构成。核心素养视域的知识教学是融会知识、深挖知识、转识成智的教学。当下,核心素养视域的知识教学主要遭遇着碎片化、浅表化与专制化的阻隔。因此,核心素养视域的知识教学需要建构知识谱系,进行通感教学;升华教学立意,践行深度教学;设计学习活动,实现共生教学。<br></div><div><br></div> 付艳芳:湖南湘南学院附属小学<div>讲座:《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教学评价》</div><div> 付老师从事小学一线教学工作,对教师日常教科研工作了然于心。从日常最基本的听课、评课入手,指出短板——跟着感觉走,缺乏研究的目光、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反思精神,缺乏专业性。付老师抛出问题:“从随感式听课走向科学的观察与诊断”的方法?以课例《螳螂捕蝉》视频片段为例,提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模式。俗说话:“光说不练,假把式。“付老师以观察教学实例沪教版《杨氏父子》进行互动,指出这份教学设计的不足。学员们积极参与,共同分析。提炼出”学生的学习是课堂观察的核心“——观察学习、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做出新的决策。再以内地和香港教师评课的迥异,强调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展示一堂德国小学体育课见闻,倡导”提问法“评课,促进课后的平等交流。</div> 陈平:南昌市豫章中学校长<div>讲座:《精细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理》——教学实践探索案例</div><div> 陈校长开篇举例二十多年前都是薄弱学校的高考大户衡水中学和竞赛强校镇海中学,逐步发展为龙头强校。他们靠的是“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育人理念,立足过程,精细化管理,从量变实现质变的突破。精细化教学管理体现在教学工作的要求(30条);教师成长的要求,具体四种意识和五种能力;学生成长的要求,具备八个方面的品质。陈校长强调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提出过程管理公式:布置+检查+反馈+整改+评价+坚持=落实100%。然后,在谈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时,要激发教师成长的欲望,要服务于教师,管理方法要多样化、艺术化。</div> 张意忠:江西师范大学教授<div>讲座:《中小学教学名师成长之道》</div><div> 张教授语言风趣、幽默,敢说真话,得到学员一致欢迎。“要成为名师,首先需要喜欢这一职业。”从谋生要转为一定的信仰。进一步提出做名师需要职业素养、专业化,并举例进行说明。对当今普通反映教师地位低,张教授强调教师入门门槛不能太低,能成为不可替代,才彰显教师的地位。举例名师魏书生老师提出的“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在讲到怎样成为教学名师时,重点提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阐述教学名师成长的历程,其间穿插民国大师的趣闻佚事:“三不讲”陈寅恪,“三不来”黄侃,“爱小脚”辜鸿铭,“不爱钱”钱钟书……学员们兴趣盎然,听得津津有味。</div> 张青云:井冈山小学校长<div>讲座:《走向“四有”好老师——名师成长故事分享》</div><div> 井冈山小学依托本地域特色,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做了不懈努力。他从自身经历出发,以博大的胸怀、机敏的智慧、会“折腾”的精神,打造一所红色基因学校。<br></div> 示范课交流 <p>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研修班第四小组24人,相聚一堂,共学习、同提高。19日上午,根据课程安排,分小组进行示范课研讨交流。</p> <p>  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探讨时感受知识的博大。来自萍乡的张威亮老师,积极参与互动,并客串主持人,将小组成员的思想凝聚在一起,共讨论,共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江市彭泽县培养对象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修班第四小组合影</p> <p>  天街小雨润如酥,丝丝沥沥。茨坪一直是绵绵细雨,时断时续。闲暇时慢步挹翠湖公园,虽已深秋,公园植被依旧繁茂,花团锦簇。穿过林阴小道,有小桥流水,有假山楼台,能凭栏观鱼。这是我第二次重游故地,时光流转,物事人非,不变的是井冈山的山山水水,永存的是烽火英雄。</p><p>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分别的日子不知不觉中已经到来,再见井冈山,再见茨坪,再见亲密的战友。</p><p> 眉角鬓已微霜,岁月的痕迹也已刻在脸庞。“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