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为推进邯郸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树立示范学校先进典型,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2020年10月16日上午在邯郸市经济开发区南屯头小学对2019年度国家、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成功的学校予以授牌表彰,并组织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现场观摩会。武安市光明小学在市教体局、市应急管理局的积极指导下荣获“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两项称号,填补了武安市乃至邯郸市无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空白。</p> <p>武安市教体局将校园安全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加强校园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学校以省、市两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考核标准”为基准,根据自身科普特色的实际情况,首先成立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进行责任分解,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班子人员组成,政教处、总务处主任为防震减灾办公室主要成员,主要负责防震减灾具体事务,校长室为指挥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格局。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工作思路,使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p> <p>市教体局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各学校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武安市光明小学做到了“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注重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定期培训考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深入展开。依托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光明小学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p> <p>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光明小学注重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如:3月初进行《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安排了四项内容,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防震减灾法》宣传主题班会;班级防震减灾专题黑板报,使得《防震减灾法》家喻户晓。4月份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练。5月份开展“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周活动,安排了十项活动。即:防震减灾社区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校园宣传展活动;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防震减灾宣传到家庭;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专家报告会;防震减灾校园宣传栏;防震减灾心得评比活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6月份开展防震减灾科普黑板报比赛,特别邀请相关专家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10月13日开展“国际减灾日”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校科普特色注入了新的活力。</p> <p>光明小学配有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室,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设有科普活动宣传橱窗和宣传专栏,定期更换科普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站、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在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了“地震科普角”,藏有多种防震减灾科普读物,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资源。校园建筑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抗震设防度,安全疏散标志齐全。博创楼和博士楼东侧、中间、西侧各有一条安全通道,每层都有应急灯和消防栓。操场面积7564平方米,能够满足学校和基地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难场所,楼前有消防水池,实验楼前有水泵房,学校安全小组每周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p> <p>武安市教育体育局、武安市应急管理局将积极发挥示范学校的引领作用,宣扬防震减灾文化,传播防震减灾理念,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应急避险技能,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同时这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真正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会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