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岁月静好 研讨如歌——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br></h3> <h3> 浓情九月,浅秋阑珊,研讨季如约而至。为让全体语文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新教材,更有效地使用新教材,本学期,教科室把统编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作为重点进行了专题研讨。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安排中高学段南北校区同一年级的两位教师分别上一节读写结合课和一节习作指导课,安排低年级重点研讨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和看图写话。 忙碌之余,岁月总是被淡忘,但在研讨磨砺的时光里,总会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磨课,9月27日至30日,13位教师登上了专题研讨的舞台,展示了各校区、各级部的教研成果。</h3> <h3> 靳瑞华老师执教《jqx》拼音教学课,她通过多种形式,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景,带领学生走进拼音王国,掌握拼读规则,让学生在活动中表演、在快乐中学习。</h3> <h3> 蔡雨廷老师初出茅庐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识字课——《大小多少》。蔡老师根据教材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识字,科学识字。</h3> <h3> 张玉老师执教的《狐狸分奶酪》,也是亮点多多。张老师深知语文教学之规律,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学习朗读。</h3> <h3> 董文倩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看图写话》课,董老师以儿童的视角把动画、图片与写话内容紧密衔接,激发了学生说话、写话的强烈愿望。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一个个妙语连珠,博得了听课教师的一片赞叹声。</h3> <h3> 杜晓玉老师执教《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用“朗读”这一根主线串起了词语,联通了句子,又衔接着感悟与积累,带领学生在朗读中咀嚼语言,在品味中积累语言。</h3> <h3> 孟令华老师匠心独运,执教《搭船的鸟》(读写结合)一课,立足读中学写,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观察方法,理解词语运用的精妙,并学以致用,为我们呈现了一节高效的语文课。</h3> <h3> 张艳丽老师执教《我们眼中的的缤纷世界》(习作指导课),她将石榴带到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多角度观察,把引导学生看、说、写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h3> <h3> 耿红燕老师执教的《麻雀》是读写结合课型。耿老师用最朴素的方法、最巧妙的设计,带领学生破译了儿童从阅读走向写作的密码,为统编教材中“习作单元的阅读课怎么上”提供了路径与范例。</h3> <h3> 刘洪芹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生活万花筒》,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刘老师巧妙运用课文和习作例文,为学生搭建恰当的习作支架,引导学生“心动”“口动”“笔动”,有效突破了习作教学的难点。</h3> <h3> 陈美霞老师执教《太阳》读写结合课,紧扣说明文文体特点和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围绕“抓特点、用方法、有条理”这九字真言,从读到写,重点突出,做到了一课一得。</h3> <h3> 乔洋老师执教《汉字背后的故事》,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唤起学生表达欲望后聚焦代表性事件,以名家名篇作范文支架,获得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把重要事例写具体,学生写作水到渠成。</h3> <h3> 姜团团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彰显了他的教学智慧,他执教的《介绍一种事物》教学设计新颖,以美食征集令导入,巧妙链接生活,以挑战PK赛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了说明文布局谋篇以及写好说明文要“抓特点、分好段、用方法”的习作技巧。</h3> <h3> 王晓旭老师执教的《夏天里的成长》是一节读写结合课。王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语言的规律,按照“了解内容,领悟写法,迁移运用”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根能写作、会写作的小“拐杖”,为单元习作做好了铺垫。</h3> <h3> 时光总被岁月搁浅,不知不觉,步伐已至深秋。为了让级部研讨在反思中前行,在磨砺中成长,10月13日下午,实小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北校多功能厅开展了评课及磨课故事分享活动。</h3> <h3> 针对本次研讨的13节课,李国园、靳瑞华、孔芳、刘玉娥、杜晓玉、李静、张艳丽、徐秀芝、郭容、程曼、李世先、朱敏和庞夏13位老师分别代表级部作了精彩纷呈的磨课故事分享。从这些磨课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级部每位成员在经历了最初的迷茫之后,能够冷静地审视课堂,在“思”与“行”之间不断地摸索,一路蹒跚而行。期间有山重水复时的困惑,也有豁然开朗时的惊喜。</h3> <h3>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评课环节以年级间互评的模式展开。褚媛媛、姚丽、李阳、王丽英、丁尚旭、王艳敏、张会、李志莹、崔浩、李丽、魏翠翠、聂芬芬、彭连香13位老师结合“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针对每堂课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了中肯的分析与评价,既肯定了该堂课的优点,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h3> <h3> 邵红霞副校长、赵晨光副校长和教导处姜哲主任对学校教研活动高度重视,亲临现场,参与活动。与会的每一位语文教师也都认真倾听了代表们的发言,他们或沉思、或报以掌声,研讨气氛浓厚热烈。</h3> <h3> 孙伟主任作为公认的“低段教学的行家里手”为我们做了《低年级语文这样教》的报告。孙主任强调低段教学是语文“扎根”的时节,是语文的启蒙教育。她带领大家走进统编版教材的七大课型,解读教材的编排意图,让在场的所有老师们明白了“教师要做明白之人,任务是使人明白”的道理。</h3> <h3> 黄彦勇主任代表教科室作了题为《聚焦习作单元探索教学策略》的总结报告,他围绕着“执着”“收获”“追问”三个关键词深入分析了本次研讨活动的得与失。针对习作单元的八节课,黄主任高屋建瓴地总结出了习作单元教学的基本策略和实践框架,指出“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习作单元的基本教学策略。最后,他从“如何让习作单元教学更有效”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为我们下一次研讨活动指引了前进的方向。</h3> <h3> 最后,邵红霞副校长对本次级部研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对作课的13位教师和背后团队的忘我精神以及教科室的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希望老师们能继往开来,努力钻研学科知识,再创佳绩。</h3> <h3> 级部研讨,每次与你遇见都会成就一段美好,也唯有与你如琢如磨,方可知你隽永深长。通过本次研讨活动的开展,每位实小人都收获了真知、收获了成长。</h3> <h3>撰稿:耿红燕 李志莹摄影:耿红燕 李志莹 王珊审核:教科室<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