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践行“活教育”,追寻“活课堂”,以“学习力提升”为增长点,打造富有生命力量的可成长课堂。<span style="line-height: 1.5;">10月15日晚,世纪小学邀请集团科研部肖艳校长,来为全体老师们细致、系统、深入地解读课题实施方案。</span></p> <p> “活课堂”包含了“一核四维八要素”,这就囊括了我们日常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课堂维度一:学程活。 </b></p><p><b>扣标:</b>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这几个问题。通过紧扣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科学、合理、灵活地组织教学,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果。</p><p><b>问题:</b>运用斯金纳关于程序教学中的“小步子理论”,将大问题即中心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解决,来将学生一步步地引向中心问题的答案。找对、找好本课的一个中心问题,将它解决好,学生们就能够将本节课的所学理解透彻,那么这节课的学习也就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找对本课的中心问题,就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例如,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五课《玲玲的画》一课中,通过提出中心问题“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来理解课文内容,既让本课思路清晰,也能让学生理解人文主题,一举两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活课堂维度二:策略活</b></p><p><b>合作:</b><span style="line-height: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进行课内合作,也可以拓展为课外合作。课堂的合作,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及学习需要,可以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不仅仅只有小组合作这一种形式,其合作方式是灵活多样的。通过多元的合作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提高课堂参与度。</span></p><p><b>评价:</b>评价是一个长期困惑着我们世纪小学教师的问题,而肖艳校长的诠释,为我们拨走了疑云。好的评价一是要多元化,可以对内容、形式、方法等进行评价。不只是单一地称赞学生的回答内容,也要肯定他们的创新思想和方法。在评价形式方面,也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如星星榜、定期的表扬信、口头表扬、作业本上的一句话等。在评价内容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学习效果,针对学习及反馈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内化提升。评价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学习目标的达成。采用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进而促成学习目标,让课堂更加高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活课堂维度三:达成活</b></p><p><b>情境:</b><span style="line-height: 1.5;">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龄特点,汲取知识的不同方式,在课堂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重难点,也可以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当学生对于某个定义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不甚理解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较为生活化的、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继续加以理解。这就使学生更能接受这些知识点。同时,情境的创设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课堂离不开情境,命题、写作也离不开情境。例如数学,经常会创设植树、花盆摆放或围篱笆的情境;还有语文的习作练笔,都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观察、深入生活。情境创设的本质是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学习环境,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达成学习目标。</span></p><p><b>体系:</b>体系是指这节课的所讲内容的知识体系。比如教师的特色新颖的板书设计,板书所呈现的内容,就是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提炼。课堂板书的形式丰富多样,有鱼骨图、思维导图等等,设计目的在于让人一目了然。形式是多样的,可内容是概括的,且体系化的板书设计在课堂小节或单元回顾中比较常用,以体现知识的构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活课堂维度四:教师活</b></p><p><b>激情:</b><span style="line-height: 1.5;">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教学也需要激情。没有激情的课堂平平淡淡。有了激情,学生们的情绪将受到感染,身心振奋;有了激情,教学活动就会更加富有生气,富有情感。有激情的课堂,课堂效果会更好,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高。</span></p><p><b>亲和:</b>教师教态具有亲和力,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关键。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和力在老师教师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有亲和力,则学生对老师的接纳程度高,教师的一言一行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生活中。有好的亲和力,教师不用夸夸其谈的说教,也不用振振有词的指导,教师的知识和教育已经被学生接纳、学习。</p> <p> 肖校长用接地气的生动案例,从课题背景、界定、理论依据、目标策略、方法规划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她课题研究的专业程度和研究深度,让我们对“活课堂”有了更详细系统的了解。</p> <p> 专题报告结束后,蔡春凤老师提出了自己对于“活课堂”的些许疑问,肖艳校长予以解答。</p> <p> 最后,王守江校长对本次报告进行了总结,希望老师们能够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p> <p> 在“活课堂”理念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日新月异,课堂教学也逐渐开始散发活力。“活课堂”赋活了教师,更赋活了学生!</p> <p><br></p><p>撰稿:李丹</p><p>摄影:唐桂娥</p><p>审核:纪清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