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赛记,提笔却难以为继。50KM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却很难用文笔来书写回忆。2020,我们都经历过了太多的不平凡。对于山野爱好者,那段日子更是难熬! </p><p> 在8月的四姑娘云间花径后,已经在家蛰伏了足足两月了。对于亚拉雪山之行,更是充满了期待。在2019年的UTMS赛道上就听朋友介绍过雅拉雪山的风景不同于四姑娘山的原始与野性,有着大草原般的壮丽无垠。那时便萌生了前去瞻仰其壮丽身姿的想法。借着此次中秋与国庆双节同庆的大假,也紧跟深行的赛事日程,亚拉雪山之行终于成行。</p><p> 双节大假开始第一天,一行四人先后经历了大堵车、大雾、雷暴等各种元素组成的出行之旅后,终于在入夜之际,到达了甘孜州道孚县八美镇。在中秋明月的陪伴下,完成了繁忙的选手报到。也正因为这一路的繁忙,反而冲淡了不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p><p> 第二天清晨,趁同伴们还在沉睡,轻装向着客栈后面的绵延的山丘跑去,途经一座略显冷清的寺庙,金顶、白塔、转经轮、经幡,无不诉说着藏族同胞们心底深切的信仰!远处绵延不断的山丘草地、偶尔从云层倾泻而下的朝阳、自由生长的各色小花、悠闲的牦牛群伴着悠悠铃铛声,更衬托出这清晨的安宁与详和。晨练结束后,与同行伙伴一起驱车前往塔公草原、塔公寺景区。一路吃吃吃、玩玩玩、拍拍拍,这才是假期应有的悠然自得、惬意无比!最后在夕阳照耀下,泡着温泉、吃着夜食,享受着赛前难得的放松。</p> 寺庙、金顶、白塔、还有多彩的经幡<br> 山上的风景<br> <p> 2020.10.3,比赛正日。5点起床,整装出发,乘坐选手摆渡车前往亚拉雪山景区(赛道起点)。看着若隐若现的亚拉雪山,听着激扬的赛前音乐,心情却很平静,做为高原越野赛的老鸟,知道赛前过度的兴奋容易让身体消耗更多不必要的能量。广场上,有很多老朋友在热情的相互打着招呼,大家都期待着与山的近距离接触,也在心里珍惜着这难得的见面机会。</p><p> 8点,发令枪准时响起。人潮瞬间冲过起跑线,带着对山野的向往一路前行。经过5KM多的景区铺装道路,迎来了越野赛道与徒步赛道的分叉点,也是CP1。越野组由此入山,徒步组继续沿着景区路线前行。进入山地后,一路沿山谷缓慢向上。谷底有很多山上滑落的碎石,磕磕绊绊前行。一路景色娟秀,风和日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越野好天气。赛道10KM左右,迎来了第一个极速爬升的赛段,不巧的是这里同时也是一片原始的高山杜鹃林。低矮弯曲的杜鹃树,把整条赛道封闭得严严实实,大家在此都不得不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弓着腰身,在里面蛇行前行。在杜鹃林内,还发现了一张前方选手被树枝挂掉的号码簿。捡起来后看着号码高喊了几声,却无人应答。想来是高手一枚,已经走远了。收起来放在裤兜里,准备到CP2时交给赛道志愿者。(不成想,还没钻出这林子,号码簿又掉了。在CP3补给时,有一选手说在林子里面捡到了该号码簿)。</p><p> 穿出林子后,视野一下子开朗了起来,眼前是齐大腿高的灌木丛逐渐向高山草甸过渡。回头看了一眼杜鹃林,感叹着如果是花开季节走这条赛道得是有多么美好的记忆。赛道逐渐开阔,大部分选手开始了奔跑,想把在杜鹃林里多花的时间给赶上来。到CP2扎玛俄尼海子时,看到了跑团的志愿者朋友青椒,开始了话家常系列。在阳光照耀下,海子显得特别圣洁漂亮。等站内的选手都出发后,拉上青椒拍上一张难得的赛道合照。打听了一下前方赛道的情况,得知到CP3还有10多公里路程,又有一个极速爬升的路段,又回补给点抓了点补给在衣兜里,才慢慢悠悠的出发。</p><p> 一路无言,速攀路段整体难度不大,偶有碎石,但是不会对前进造成太大影响。刚冒出简单的想法时,突然发现前方还有一段横切上升,右侧似乎上百米高度的落差,对有轻微恐高的我来说反而有着不小的心理压力。小心翼翼的通过这段之后,到了赛道上最美的点(似乎也是赛道的最高海拔点4550米)。左侧是雅拉雪山,右侧是绵延天际的高山草地。蓝蓝的天空下,视野极其宽广,视线可及,何止千里。可惜的是左侧的雅拉雪山始终被厚厚的云层给笼罩着,不得其真容可见。一路沿着草地前行,遥远的CP点,一个又一个的小山丘,无一不在考验着选手们的体能与耐心。</p><p> 好不容易到达了27KM处的CP3中谷村,而此时已经是下午快2点的样子了。在站点内与同时进站补给的几位选手、志愿者吹吹牛,感叹着赛道风光的壮丽。在站点休整10来分钟后,与站内的几位选手一起出发。出站后穿过公路,有一条小河,然后又是现爬升。大家看到对面山上的选手,高喊着:“别上了,快下来咱们坐车回去吧!”然后一片欢声笑语中,自己也向着山上前进。然而过河时,却遇到了难题。因为河道稍宽,需要助力才能跳过去;或者需要趟水。但是天气很好,一路上大家都没有湿鞋,自然不甘心在此处湿鞋。在过河时,我后面的选手因落地位置不好,滑倒了,膝盖和手掌都受了伤。因为才出CP点不到500米,大家都劝他回CP点处理一下伤口。可能是考虑到浪费时间,再加上又要过一次河,他拒绝了这个提议。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后,继续出发。(因赛道天气变得恶劣,此选手在CP4选择了退赛。)</p><p> 这个时候,太阳越来越烈了。山顶草甸的赛道上完全无遮无挡,只能顶着烈日前行。事实证明,在CP3没有考虑到自己水袋里面的剩余水量,这让我在后方的赛道上有了惨痛的教训。烈日下前进意味着将会流失更多的水分和盐分。不过刚出发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危机。一次偶然回头发现亚拉雪山在身边默默的注视着我的前行。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状态:背靠山,迎骄阳!一步三回头的行进速度,终于再次让我看到了亚拉雪山的真容。想到之前有参赛选手为了采蘑菇而毅然退赛,而自己也不知道会有多久不会再来此处了。就找了一个观赏点,安静的坐下来,面朝亚拉,静静的看着云卷云舒,享受着阳光洒在后背的温暖。期间还有一名选手可能受到我的影响,停下来在阳光下的草甸直接睡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次休息,才发现水袋里面的水已经见底了,而此时离CP5还有近7KM的距离)。</p> <p> 过了大约有半个小时吧,阳光慢慢被云层遮住了,山风也渐渐大了起来。我收拾好心情,叫上那名选手共同再次出发。在后面的赛道,只能一点一点的吸着仅存在水管里的水润唇的方式来保持,让身体不至于出现缺水的症状!</p><p> 风越来越猛,黑云也越来越厚……结果在离CP4还有1KM左右的地方遇上了冰雹。狂风呼啸,不到一分钟,没带手套的手已经有一种冷到刺痛的感觉。赶快翻出手套带上。顶着狂风冰雹进入CP4进行补给。第一件事就是麻烦志愿者给水袋灌上了半袋水……还指着它跑完赛道的最后10KM。进行简单的补给后,冒雨翻过山脊线,进入阳光明媚的地带。回头看到了超美的双彩虹。在临近下山前,又看到了亚拉全景。请路过的选手帮忙拍了一张也是唯一一张与亚拉雪山的合照。</p> 赛道照片No.1<br> 赛道照片No.2 <p> 赛道最后的2KM速降,堪称赛道最难了。下雨之后,林地松软易滑,赛道又很窄,仅一脚掌宽而已。在瑟瑟发抖中通过这一赛段,最终以11小时11分1秒的时间完成了50KM的征程!想到最后一段赛道入夜后,其危险程度会猛增,赶紧联系在终点等候选手归来的阿尔曼老大,说明原因并建议增派安全人员关照选手下山。事实再次证明,自己的担心完全属于多余,阿总对赛道的情况了如指掌,已经安排了人员进山协助后续选手下山。想到众多选手对深行赛事的赛道安全多有称赞,心中也就了然了。</p> 完赛证书<br> <p> 结语:2020,国庆和中秋在一起!雪山和草地在一起!亚拉和亚姆也在一起!亚拉之行,完美收关!厉兵秣马,咱们11月UTMS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