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景德镇

陈小翠

<p>每次来景德镇都是我最开心的事,这次自驾车一千多公里,又一次来到瓷都,喜欢瓷器也是我血液里的遗传。</p><p>景德镇制瓷业始于东汉,以前主要生产白瓷,没有图案和色彩。景德镇的命名在宋真宗(1004)年改变的,当时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落款“景德年制”四个字,因光致茂美,四方则效,于是天下人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因此得名,延续至今。以前景德镇原名叫(昌南)。景德镇瓷文化基本都集中在浮梁县,景德镇可不仅是瓷器出名,茶叶也很好,还有风景秀丽古朴的,瑶里古镇。</p> <p>这次到了景德镇先去了,古窑民俗博览园,这是全国唯一的,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游览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来这里能感受到,流淌千年的瓷之韵味,在这里仿佛可以看到,那千年不灭的窑火。</p> <p>古窑博览园不仅能看到瓷文化的发展史,景色也非常优美,楼台,水榭,小桥流水,一派江南而又古朴的风情,到处能感受到瓷都的优雅</p> <p>他叫童宾,从小投师学艺,从事烧瓷行当。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奉皇命抵景德镇督造大龙缸,烧造许久,终不成功。潘相急煞,加倍逼迫和残害瓷工。童宾为抗议朝廷,一日纵身跳入烈火熊熊的窑内,以骨作薪。翌日开窑一看,龙缸竟出奇地烧成功了。瓷工们为纪念这位秉性刚直的英雄,称颂童公为"风火仙师",并在御窑厂的左侧建了一座"风火仙庙",每次烧窑前都要供奉。</p> <p>风火仙师庙</p> <p>十月的景德镇下着小雨,天气有些凉,我们一直打着伞,但这一切都不会影响我心情</p> <p>在丝丝的小雨中,撑着伞走在小桥上,穿梭在竹林小路里,路上所有的景观都有瓷器的韵味,我得到了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p> <p>狮子窑</p> <p>各种窑,有清代的镇窑、明代的葫芦窑、元代的馒头窑、宋代的龙窑……虽然都是近几年复建的,但能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景德镇千年的制瓷史。</p> <p>这些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瓷艺术家</p> <p>第二天迫不及待的去了,在景德镇的,中国陶瓷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陶瓷博物馆,在这里细细品味每一件瓷器,这才是我的精神大餐。</p> <p>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牡丹纹梅瓶。元青花瓷气度恢宏,一改宋瓷的精巧秀雅,但元青花出现在陶瓷史上短短100年左右后,一度在中国绝迹。明清600年间,无人知晓世上有元青花的存在。这件梅瓶由上而下分为五层,颈肩部覆莲八宝纹,缠枝莲纹;腹部主体缠枝牡丹纹;腹下至足部卷草纹和仰莲垂珠纹装饰,层次非常分明。最突出的腹部主题纹饰为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此瓶是用进口苏麻尼青料绘制青花,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青料深入胎骨,幽靚典雅。</p> <p>明代永乐年,青花开光双桃纹执壶。</p><p>虽然伤痕累累,但在我眼里残缺之美是上等之美。余秋雨在《废墟》中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一种事物过于完美,就给人不真实,就脱离了大众的实际,与人们意念中的感觉不契合。而残缺美是一种幻想美,一种弥补美,一种在心灵里重塑的艺术。</p> <p>这个青花瓷扁,就是和我们前面说的童斌有关,童斌跳身火海后,激起瓷工愤怒,为平息风波,官府为童斌修建祠堂,题为“佑陶灵祠”,此扁长135,宽43.5,烧制成四块瓷板,拼接而成。一般匾额都为木制,这瓷匾额估计只此一个。2008年重修祠堂,此扁真品也就放在了,中国陶瓷博物馆。</p> <p>清,康熙,麻姑献寿图盘</p> <p>清,康熙,素三彩海马纹觚</p> <p>清,乾隆,金地粉彩莲纹葫芦瓶</p> <p>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p> <p>清,乾隆,斗彩缠枝莲兽耳瓶</p> <p>清,乾隆,青花蓝地黄云龙纹盘</p> <p>清,乾隆,粉彩八宝贲巴瓶</p> <p>清,烛台</p> <p>清,釉里红四方瓶</p> <p>民国,古彩黑地梅花凤尾瓶</p> <p>民国,粉彩菊花双耳瓶</p> <p>民国,天清釉莲口堆螭瓶</p> <p>民国,炉钧釉堆蚩刻菊瓣纹瓶</p> <p>景德镇历史上著名的,最神秘,最难得的“7501”瓷,是专为毛主席制作的生活用品,1975年1月开始制作,称为7501工程,国家拨款35000,由轻工业部在景德镇的陶瓷研究所,组织最优秀的技师制作,图案是毛主席喜欢的,梅花和水点桃花。这批陶瓷只有两套。</p> <p>现代瓷器制品,采取先进工艺,现代的审美,更加精美绝伦</p> <p>此次景德镇之行我不孤单,也是因为国庆节,不论是古窑博览园,还是“佑瓷灵祠”,还是中国陶瓷博物馆,都是人满为患,让我欣慰的是,年轻人居多,他们和我一样,认真的观看每一件瓷器,关心这些瓷器的历史和发展史。</p> <p>景德镇陶溪川创意广场,这是个很不错的文创场所,这是一个艺术区,博物馆,陶器店,餐厅,酒店集合的一个综合型艺术园区。当地人也都喜欢晚上来,很大,拍照很漂亮,是在原有的遗址上加以艺术性的修建,可以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和发展。主要是陶瓷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自己创业,像其他院校的美术生一样,他们在学校学美术,毕业后向制瓷方向发展,还要再拜师学艺,学习传统的技艺,拉坯,烧窑也都要懂,这里都是他们的原创作品,有点像北京的798,每到周末还有集市,都是学生的作品,价格不算贵,很值得来。</p> <p>这女孩专门画粉彩,她大姑姐专门画青花,她两个都是陶瓷大学毕业,又去拜师学艺两年。她正在画的是釉下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