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这个秋高气爽,丰收喜悦的季节,我们有幸聆听了卫功立老师关于课改之道《指向质量提升的课程规划和实施》的讲座。卫老师是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教育发展科科长,也是中国教育报2019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发表各类文章1000多篇,教育随笔100多篇。</p><p> 卫老师的讲座,知识丰富,内容充实,深邃的教育思想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撞击。他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他激情满怀地就课程的定义及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使我们受益匪浅,他对于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故事和教育理念也是信手拈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现在我们眼前,给讲座增添了无限趣味。</p><p> 人文底蕴深厚的他,让我们在聆听中感悟,在交流中成长。</p> 交流互动 心得体会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课程与发展</b></p><p> 贾会平</p><p> 听了卫功立老师关于《聚焦质量提升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实施》的讲座,我感悟颇深,认识颇深,也有自己的真实体会,让我充分认识到国家设置课程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新的教学活动也有了新的思考。一是教育要与时俱进,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审视,新型教师要跟上现实要求,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播,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的培养,这是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人人发展。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中心,确立“人人发展”的思想,认真做好每一项教学工作。 </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师本化校本理念 </b></p><p> 闫鹤峰</p><p> 今天卫功立老师从课程的含义及发展从国外到国内、从古至今谈起,使我们明白教育的理念从没过,有的只有创新。特别是卫老师对课改中三级管理的校本方面谈到要结合传统和优势、兴趣和需要,使校本师本化。我非常欣赏这个观点,老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人,我们充分发挥老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塑老师的多元角色,实现从“独奏者”到“伴奏者”、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完美转型。依托学科的优势,积极拓展学生学习的外延空间,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有效迁移,让学生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在活动的过程和空间上,呈现出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性,从而使学校的课程文化真正丰富起来,做到学校课程校本化、特色化、个性化,实现校本课程的华丽转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与课改共成长</b></p><p> 姚娇</p><p>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卫功立老师的讲座《聚焦质量提升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实施》。卫老师从课程的定义引入,结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引用“泰勒模式”,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方面,对国内外课程发展作了具体分析,并对基础教育课程规划提出了实施建议,为课程建设树立了新标杆。卫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p><p>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 ,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p><p>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面对新形势、在未来的路上,我将不忘教育初心,始终坚守岗位,积极投身教改,潜心教学研究,用挚爱与忠诚守望着心中那一份崇高的教育理想,追寻幸福美丽的教育人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课改的一点思考</b></p><p> 韩锦玉</p><p> 今天卫功立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聚焦质量提升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实施》的讲座。</p><p> 讲座中,卫老师首先介绍了从古代的“六艺”到当代的社会即教育,从中国的保持社会文化到外国的优质课堂教学的关于课程的观点,我们应当的辩证的从中汲取其中的精华,服务于我们今天的课程的编写和制订,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知识,道德和心理层面的帮助。其次,关于校本课程的制订,我们不应该将它视作负担,在校本课程的制订中,更应该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自己的课程。因为校本课程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更容易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情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融洽快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孩子的明天做知识,道德和心理的准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学习理论 提升自我</b></p><p> 王东霞</p><p> 今天卫功立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丰富、生动、深刻的课程——《聚焦质量提升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实施》。卫老师分三个部分对本节课进行讲解,第一部分卫老师通过举例引用阐述了不同教育阶段,教育的不同领域但都卓有成效的教育专家的各自观点来说明什么是课程,即课程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无论各个教育专家如何定义课程,提出什么观点,都不能脱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知识的价值,课程都要与目标紧密联系。我们义务教育的课程必须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服务。第二部分阐述了基础课程改革。从卫老师的解释中,我了解了课程改革的三级课程管理,聆听了卫老师对现在中学校本课程的看法,比较清楚地明白了课程改革“三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班本化(或师本化)。第三部分《中小学课程规划和实施建议》,客观陈述了其三个因素 ,用三个问题追问学校课程规划的目的,深刻剖析了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p><p> 总之,聆听了卫老师的讲座,如沐春风,胜过读了十年的改革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拨云见日 云上看“课” </b></p><p> 李晓庆</p><p> 今天听了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卫功立科长做的讲座《聚焦质量提升的课程规划和实施》,讲座对课程进行了全新全面的讲解,课程定义有多种版本,但其实质都是经验的判断,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课程的实质,教给学生应对未来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p><p> 通过对教育古今、中外的对比明白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过程,教育有法,但无定法!</p><p>对于三大课程要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话、地方课程特殊化、校本课程班本化才能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p> 通过讲座,使我拨云见日,明确了课改的明天,指引了我的教学方向!</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策划|新师者教育研究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审核|泽州县教育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制作|一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