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丹桂飘香,秋风习习。2020年10月13日,我们迎来了为期两天的“华宁县2020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几乎所有华宁县语文教师齐聚一堂,为探求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而不懈努力着。参赛教师准备充分,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评委与其他语文老师们也都认真聆听,汲取精华。华宁三中校长和华宁教科所所长亲临赛场听课,给本次赛课增加了几份严肃气氛,这也是他们对教研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期待。</p> <p> 第一堂课,由华宁六中董春丽老师带来的《散步》。董老师的这堂课,《让爱住我家》歌曲导入,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读文生情,品文入理,锻炼学生读写能力。董老师设计问题具有灵动性和启发性,抢答创意性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体会到浓浓的亲情,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中华美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p> <p> 第二堂课,由华宁三中毕冉老师带来的《散步》。毕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匠心独运地设计课堂:通过几个简单小问题,让学生读懂文章,一读课文,感受内容美;二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三读课文,感受情感美。在读中品味文章,在品味中渗透情理,由浅入深,而再深入浅出;再延伸到课外亲情,看亲情图片,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图文并茂读亲情。课堂容量充足,布局合理,为本次课赛画上圆满句号。</p> <p> 第三堂课,由华宁八中廖春玉老师带来的《记承天寺夜游》。廖老师用苏轼词《水调歌头》导入课题,既让学生回顾了作者,又为本课学习创设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廖老师用“读”“品”“悟”“情景再现”四个步骤,引领学生积累重点词句,品月色之美,悟闲人之心境。廖老师气场强大,课堂设计别出心裁,独具特色,教师助手和希沃白板交汇使用,变文字为视听,直观感强。</p> <p> 第四堂课,由华宁二中刘文带来的《咏雪》,《咏雪》是一篇动人的散文,描绘了一幅美妙多姿的雪景图,刘文老师整堂课以诵读为主,贯穿始终。学生齐读、散读、师范读,每一次朗读,教师都有目的的安排,明确的要求。刘老师善于创造条件用“盐”和“柳絮”实物展示课堂,促进学生的课堂观察与品评思维的发展,真正贯彻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也真正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新理念。</p> <p> 第五堂课,由华宁七中杨晶老师带来的《新闻写作 怎样写消息》,杨晶老师这堂课环节清晰、完整具体、能活化教学内容使之生活化。疫情新闻视频引路,知识回顾,思维导图讲解标题作用类型和导语作用及写法,搜集剪辑新闻报道,精心准备,精讲精练,当堂达标,及时反馈,有效调控,给从未接触过新闻知识的八年级学生呈现一堂既兼顾方法指导又开展当堂写作训练的课,杨晶老师每一环节都剖析透彻,给学生一个看新闻写消息的兴趣点,学生能够掌握了消息标题和导语的写法。</p> <p> 第六堂课,由华宁九中豆景洪老师带来的《乡愁》,豆景洪老师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对文章初读、再读到深读,朗读方式多样,从朗读中读出文章意思及人文情怀,给学生语文语言美的享受。层层深入,慢慢感知文章的思乡之情和深深的家国情怀。豆老师精心设计最后一问数量词和叠词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发展学生思维。课外拓展仿诗,悟其神,把同学们带进了文学的天地。豆老师课件制作精美新颖,能吸引学生眼球。</p> <p> 第七堂课,由华宁十中翟连松带来的《故乡》,翟连松老师:首先,进行新旧知识勾连,引导学生回忆作者及学过的作品,回忆小说三要素等文体知识,让学生生依据资料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其次,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小说的线索和脉络,理清故事情节。再次,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这堂课思路清晰,环节齐全,课堂最后,通过“闰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着力描写这些变化?”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适当、适时的点拨,体现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人”的思想。翟老师教态自然亲切。</p> <p> 第八堂课,由华宁五中陈晴泉带来的《乡愁》,陈晴泉老师由名言曲调引入“乡愁”,步步走进作者走进作品。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增智,以读代教,读中悟出,悟中读,层层深入。对于没有背井离乡感受初中生来说,浓浓的乡愁,深深的国恨这种抽象情感很难理解,而陈老师巧设问题,背景铺垫,环环相扣,循循善诱教学引导下,开启学生灵动思维智慧,学生机智借助诗人四个具体物象把浓浓的乡愁诉诸笔端,内容分析透彻,达到读者与作者情感融为一体。陈老师语言丰富生动,语文素养较好。</p> <p> 最后一堂课,由华宁四中孙俊老师带来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孙俊老师巧妙导入,与学生达成共频,也与本诗作者遭遇吻合,教学设计细致而实在,赏析方法简洁而有效,教给学生实实在在中考知识,指导学生做笔记,千古佳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素养,这是一堂扎实、朴实、真实的课。孙老师范读、诗歌意境讲解很有大家风范。</p> <p> 华宁县初中语文教研员李永丽老师,对本次课赛进行总结,同时进行了一次“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教研。语文课堂现状,过程倒置,有人无己,重心失当,僵化少变,照搬教参与教辅,没有做到真正的阅读文本。真正文本阅读是进行下面三个阶段阅读:第一阶段,陌生阅读;第二阶段,立体阅读;第三阶段,智慧阅读。</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课赛结束后,评委们分别从课件的制作、教案、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p><p> 首先总结各位老师优点:1、能把目标具体化;2、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层层递进;3、注重朗读,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4、注重音频、视频的挑选。5、重视板书设计,多谋体操作熟练。其次也提出了几个不足的地方:1、教师的主导性太强;2、有些课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3、幻灯片设计过多,希沃白板闯关抢答搞得华而不实。4、文本解读深度不够。</p><p> </p><p> </p><p><br></p> <p> 华宁县教科所李芬副所长,站在高度谈发展,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拓宽教育教学思维,前方的路还很远,未竟的事还很多,为了那个不变的誓愿,我们心怀梦想,砥砺前行,一起走来,一路提升,静静的守候,那桃李芬芳满园。未来可期可待,终将不负韶华。</p> <p> 华宁三中副校长汪杰老师提出殷切希望: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道,要用语言感染学生,在以后教学中要研究学生,激励学生,雕塑学生。</p> <p> 所有参赛选手及评委合影留念。无论名次如何,选手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