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甪直——江南水乡的典范

CXG

从苏州到甪直,没有专门客运专车,我是从苏州火车站坐2号地铁坐了1个多小时到金谷路再转乘52号公交车(差不多1个小时)共计2个多小时才到达甪直古镇。甪直很少旅游团到这里,到苏州如有时间值得到这里一游。<div>甪直与苏州古城同龄,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为江南所罕见,其萌动于春秋,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梁天监年间甪直时称“甫里”,宋、元时初具雏形,明代成为“郡东乡镇之首”,商贾云集,居民近万户,清代改称甪直,时有“昆山一个城,不及甪直半个镇”之说。<br>镇内水系纵横,素有“五湖之汀”(澄湖、万千湖、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六泽之冲”(吴凇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东塘江、大直江)之称,古镇临水而筑,悠悠的水,曲曲的河,弯弯的桥,窄窄的街,深深的巷,长长的廊,斑斑的粉墙,沉沉的黛瓦,参差万户人家,纷陈百号商贾。它的悠久的历史,秀丽的江南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名胜古迹让世人惊叹,无怪乎,费孝通先生称甪直为"神州水乡第一镇"。 “长桥短桥杨柳,人看旗出酒市前浦后浦荷花,鸥送船归钓家”,甪直聚水为镇,流水与桥梁交相辉映,总长5.6公里的河道上,鼎盛时有宋、元、明、清各式古桥“七十二座半”,现存41座。这些桥大小、形式、风格各异,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桥都”,被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 “中国古代桥梁博物馆”。古镇内主要街道10条,有古街古巷69条,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宅建筑众多,其中,萧宅、赵宅、沈宅等商贾豪门宅第,建筑考究,雕刻精细。<br></div><div>“甫里繁华照市明,况多人物负才名。”甪直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晚唐诗人陆龟蒙曾长期隐居于此,明代诗人高启、戏曲许自昌等名人雅士云集,罗隐、柳贯、倪瓒、赵孟頫、文征明、沈周、归有光、董其昌、叶圣陶、顾颉刚、郭沫若等名人都曾在甪直寓居、游历。由宋至清,小镇出进士50余人,建国以后,甪直的“一镇四院士”,更让人赞叹不已。<br></div> 甪端是汉民族神话中传说的神兽,甪端雕塑矗立在甪端广场中央。甪直古镇用甪端做镇标,为的是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染坊。 永宁桥,位于西汇河西段,南北走向。该桥始建于明代崇祯末年(1644年),清康熙年间圮,李元芳捐资重建,原为青石桥基花岗石三孔梁桥。1979年,因扩建镇区被拆;1997年,政府拨款重建,向西移位20余米,建成花岗石单孔梁桥。全长9米,中宽2米,高2.4米,跨径4.55米,桥面石4块,最宽的0.48米,桥梁两侧阳刻“永宁桥”。桥墩金刚墙条石叠彻,加有丁头石,两侧有立柱两根,镌刻桥联。东侧的联句是:“永庆升平跻盛世,宁馨富丽甲中吴。”上下联首字嵌有“永宁”两字,以鹤顶格的艺术手法嵌了桥名。西侧的联句为:“茶灶笔床鲁望隐,莼羹菰菜季鹰回。”有长系石2根,南、北引桥长2.5米,桥堍宽2米,踏步各8级。桥两侧设有方形望柱、栏杆石,四柱头上刻有“吉、祥、福、寿”字样,桥面基本保持原来风格。 香花桥。 香花桥。 香花桥。 永安桥:永安桥和永定桥,两桥相联;其义象征着永远安定。 香花桥正对着香花弄。弄堂地面中间是洁净朴实的长条石板铺地,两边青砖砌筑,长着些许苔藓。两侧人家或开或关着的脱了漆的木质门窗,外墙斑驳,尽显沧桑岁月印痕。在香花弄尽头东侧,有一单檐攒尖四角井亭,曾是电视剧《红楼梦》拍摄取景点。香花弄正对的则是建于梁天监二年(503),有着一千五百年历史,积淀了丰富文化遗存的保圣寺。 进利桥:进利桥俗称施家桥,花岗岩石砌成的拱桥,建于清亁隆之前。是一个姓施的人家出钱建造的。 进利桥。 圣递人家奥灶面馆。 圣递人家奥灶面馆。 圣递人家奥灶面馆。 圣递人家奥灶面馆。 三元桥:俗称三官桥,因位于中市上塘三官弄口而得名。明万历四十一年(1614年),周复盛募建,清咸丰十年(1860年)圮而重建,花岗石梁桥,东西两坡有石级。东桥堍与北侧之万安桥南堍相接,构成中市街的一对“三步两桥”景观。两桥一高一矮,且地处目前古镇旅游区的中段。桥身原貌基本未变。楹联石上有两副桥联。南侧联为;“东溯眠牛浮绿水;西邻斗鸭挹清风。”北侧联是:“四境濒来新瑞气;三元重见著名桥。”整桥古朴,桥身长14.2米,东堍踏步9级,西堍踏步11级,桥面宽1.7米,石梁跨度4.5米。 江南文化园。 这幅对联,描写江南女子的婉约,“三色头巾遮玉面,百花裙带缀仟腰”展示水乡女子清秀、窈窕、妩媚的形象。 甪端桥。 秀簧新韵戏台。 芦香桥。 水韵桥。 玄裕桥。 玄裕桥。 玄裕桥。 利宾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