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我的印象中,坡上的苞谷开始花壳,或许还要早一点的时候,山上的野葱就开始生长了。</p><p> 刚长出来的野葱,叶子细细的,嫩黄嫩黄的。太阳晒几天,就变成绿绿的了。</p><p> 我们放牛的土坎坎上、石旮旯里、苞谷土头,都有野葱生长。土坎坎和石旮旯的野葱,数量多一些,有些甚至是一饼饼家,但这种往往是看到闹热,莽棵的并不多,基本都是细秧秧。包谷土头的,数量少一些,一处一两三棵,但是一棵是一棵的,比较肥壮,肉计计的。</p><p> 放牛撬野葱,是我们望牛娃儿很喜欢干的事。</p><p> 撬野葱,开始的时候基本都是用手扯。野葱的茎叶很细,根系发达。长得深的,板土里的,根本就扯不起来,都是扯断。遇到长得浅的,土松的,石块盖起的,才能够全部扯得起来。</p><p> 扯断的野葱,没有白噜噜的葱头,不好看,蔫得快。这种只有莽棵的我们才要。没扯断的,细的也会留着。</p><p> 扯断的野葱多了,我们就会设法把树枝弄断来撬。这样既省力,又方便,特别是包谷土里的野葱,一插一撬就是一棵,一哈时间就可以撬一大把。小伙伴们在苞谷地头分散寻找,并用最快的时间撬起来,每每找到一棵大的,就大声高气的炫耀:“看!我这得有一棵大家什!”</p><p> 随着撬的野葱越来越多,手拿不到了,大家就开始有肉嫌豆腐了。先是丢掉扯断的,留下完整的。接着又把细的选甩了,留下莽棵的。反正就是一边撬,一边把不好的甩丢了,最后保留一把好的野葱带回家。</p><p> 带回家的野葱,我会按照母亲的吩咐,放在水缸脚,这里里面湿润的,野葱不会蔫,而且可以管两三天。</p><p> 在野葱生长的季节,我上坡放牛,都会隔三岔五的撬些野葱回来,我家水缸脚随时都有野葱甩在那里。</p><p> 在那个季节,我家不管是化辣椒水,还是吃活菜,母亲都会放些野葱,味道很香。最特别的,是母亲用猪油炒渣豆腐时,放上一些野葱,那味道,不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