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历经两年的修缮,武汉市文物保护建筑“平和打包厂旧址”于2019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立刻成了“文艺青年” 特别是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的地方。今年疫情之后的双节刚过(10月9日),我立马背着相机来到“平和”打卡。</p><p><br></p><p>平和打包厂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始建于1905年,是英国人在汉口开设最早的棉花打包厂,是承载武汉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历史的重要工业遗产建筑,现为市级文保单位。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加建后,平和打包厂形成了由七栋风格不尽相同的建筑单体组成的工业建筑群。不同建筑单体之间通过连廊、外挂楼梯等交通空间及顶棚连为一体。平和打包厂原始功能包括棉花打包厂及洋行办公,总建筑面积32808平方米,厂区内有大小房间百余间。当时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平和打包厂,引进来自英国的蒸汽压力系统对货物进行压缩处理,再通过汉口商埠的运输能力将货物输送到全国。1954年改为库房,后续功能变化包括厂房、临街商铺、宾馆等。在经历保护与再利用工程之后,平和打包厂成功转型为汉口文创谷中的重要文化与创意中心,集办公、会展、沙龙、公共活动、休闲与旅游功能于一体,目前已经是武汉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网红打卡地。</p><p>平和打包厂经历的是“文物保护性修缮”,施工开始前,准备工作早已着手——为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面貌,设计单位工程师们搜集老照片,反复比对;经房屋勘测后确定修复原则:“看病问诊、修旧如旧、延年益寿”。从色彩、质地到工艺工法都必须采用传统手法修复,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面貌,最大限度保留建筑历史价值。</p><p>这项由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武汉市青岛路平和打包厂保护与再利用工程 荣获<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b></p> <p>平和打包厂几乎占了青岛路从鄱阳街到洞庭街的整个街区,在青岛路10号漫步走进铁红色屋檐式的大门,青色立柱、房间众多的“车间”依稀可见,基本保留了早期工业建筑的遗迹——高高耸立的棉花运送滑梯、厚重的工厂大门、燕尾式的建筑钢梁等,还加入了空中玻璃地板、室外休闲花园、现代装置艺术品等多种现代建筑特色。其中,“车间”内部已改造成了一间间各具特色的现代办公场所。</p><p>各种几何造型和丰富多彩的光线特别适合营造摄影背景。</p> <p>2019年1月,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包括人人视频、阿里云创新中心、武汉十点半文化、知音号艺术发展中心在内的“文化创意企业”等五十多个公司入驻,人气越来越高。</p><p><br></p><p>平和打包厂B栋1楼,鹅社书店艺术馆内有安静读书的人,鹅社书店艺术馆被粉丝们昵称为“文艺创新的花园”,因为除了书店本体,这家店面里还有艺术区、沙龙区、文创市场。</p><p><br></p><p>拐到3号门,新开不久的网红咖啡店No seat接纳了众多年轻“打卡”族,转到三楼的鹤咖啡艺术实验室,这间商业摄影家和德国设计师联合创办的咖啡店,漂亮的小姑娘正坐在落地窗边自拍……而在离它不远的B栋3楼,“多牛世界共享直播基地”里,有记者直击了若干正在直播带货的年轻人。</p><p><br></p><p>妈妈们把孩子送进E栋四楼的知音号艺术发展中心,这群4-12岁的孩子在这里第一次接触舞台。</p><p><br></p><p>很快,这个有着115年历史的老建筑群迎来武汉第一家脱口秀剧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饭喜剧”演出负责人大卫提到在仁合书院结束的两场表演,“门票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卖空了,有观众跟我说,来这儿看脱口秀特别开心。”</p><p><br></p><p>将平和打包厂80%的体量用于科技文创企业的办公,另外20%,是与书店、咖啡店、手工作坊、脱口秀剧场共同组合成的“文化符号”,再根据年轻人的喜好组织移马市集、天台野餐、HOT文化祭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负责运营平和打包厂的管理人员表示,就是要“做好面子,做足里子”,“最终的落足点都是文化创意和文化内容产业。”</p><p><br></p><p>如今,每天来到平和打包厂打卡的人流量不下千余人次,可以听到不止一个年轻人表示喜欢平和打包厂的既现代又古朴的氛围。</p> <p>打包厂天台:</p> <p>(本篇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长江日报、湖北日报、中信建筑设计院等的相关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