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名师+”】名师专业引领,共同体潜心探究——“落实有效课堂”之教学设计分享(第二期)

高新区牛妮“名师+”研修共同体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师者,至乐无如带领学生在浩瀚的学海求索,至安无如带给学生无尽的触动和启发!</p><p class="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了进一步深化有效课堂,促进研修体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牛妮“名师+”研修共同体以“落实有效课堂”为主题,开展教学设计分享活动,本次教学设计分享的教师是西安高新第六小学五年级的张晓春老师!</p><p><br></p> 研修共同体成员风采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p>1.同学们,你们正值少年。有人说,少年是一首诗,浪漫隽永,明秀悠长;也有人说,少年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早在120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少年中国说》。</p><p>2.理解课题,少年中国是什么意思?“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是议论。</p>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p>1.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读课文,你们听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听完之后学生试读。)</p><p>2.出示自学要求:</p><p>(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p><p>(2)圈画生字并自学,注意会认的字中“鳞”的笔画较多;“哉”的字形要注意右上一点和右下一撇要同时存在。</p><p>3.再读课文,注意停顿</p><p>(1)现在我们来分组PK,看看哪组读得更好。</p><p>(2)一起来读读吧。</p> 赏析课文,体会语言 <p>1.结合搜集的背景资料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从这字里行间你读懂了什么?</p><p>2.同学们,请再读这段话,体会它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p><p>(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个句子里的每个分句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都一样,是排比。</p><p>(2)意思层层递进。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就“雄于地球”。</p><p> 总结:同学们,请再读这个句子,细细体会它的表达作用。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p> 品读内容,感受画面 <p>1.结合注释和课前查阅的资料,读一读第二自然段。</p><p>2.同学们,在这一部分当中,你觉得哪些句子,哪些地方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p><p>3.再读,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难以理解呢?</p><p>4.读着这些句子,你还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试着说一说。</p><p>5.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p><p>从“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我好像看到了_________,感受到了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p><p>从“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中,我好像看到了_________,感受到了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从“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中,我好像看到了_________,感受到了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从“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中,我好像看到了_________,感受到了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从“鹰隼试翼,风尘吸张”中,我好像看到了_________,感受到了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从“奇花初胎,矞矞皇皇”中,我好像看到了_________,感受到了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从“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中,我好像看到了_________,感受到了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p><p>6.全班交流汇报</p> 结合写法,体悟情感 <p>1.自读第二自然段,这一部分作者写了哪些事物?你能快速圈画出来吗?圈一圈。圈画好的同学用坐姿告诉老师,谁来说?</p><p>孩子们,咱们一起轻声读一读这些事物,想一想单纯的这样几种事物,他们有什么特点?(很有力量,很威风,出生就很强大)</p><p>2.能不能换“潜龙腾渊”“乳虎啸谷”为“巨龙腾空”“猛虎啸谷”,试着说一说你的理由。</p><p>3.出示背景资料,体会情感。</p><p> 1900年,英法等八国联军大肆侵入中国,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任人宰割,当时中国的城市危机四伏,硝烟四起,枪声响彻,当时的百姓更是水深火热,所有外国人都说这样的中国就是“老大帝国”,就是东亚病夫,就是一盘散沙,甚至一些不求上进的中国人都在说:中国必亡,任何一个列强国家3天内就能把当时的中国给灭掉,就在这样的时候,梁启超为了振奋国家,振奋百姓,他洋洋洒洒写下了这一篇文章。现在来看,这样的新生事物,他其实是在象征少年中国——灿烂的前程,光辉的前景……</p><p>4.师生合作读</p><p>师:这样的少年中国是顶天立地的,少年中国像个屹立在东方的巨人,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p><p>齐读:天戴其苍,地履其黄。</p><p>这样的少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广阔的疆域。</p><p>齐读:纵有千古,横有八荒。</p><p>这样的少年中国他是前途无量,他是必将崛起的。</p><p>齐读:前途似海,来日方长。</p><p>5.再自己读读,体会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感受押韵的节奏感。</p><p> 小结: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这种四言韵语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情赞颂和无限向往的感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和鼓舞。现在我们深入地体会这些文字。再次齐读,读出气势。</p><p> 是啊,这样的少年中国他积蓄着力量,这样的少年中国他蕴藏着无限的希望。(板书:少年中国)孩子们,课文的课题是中国少年说,这个“说”本来指议论,谈论。相信,读了第三段,你对这个“说”会有新的认识。</p> 激情赞颂,升华情感 <p>1.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我们的少年吧!课件出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男女分读,齐读)</p><p>2.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永远发光。</p><p>3.孩子们,这里出现两个词,一个是“中国少年”,一个是“少年中国”,请你联系全文,说一说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同桌说一说。(板书:中国少年)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p><p>4.配乐朗诵(《我爱你,中国》)</p><p>少年是国家的脊梁,而国家是少年的依仗,孩子们,120年前的中国落魄不堪,摇摇欲坠,风雨飘摇,12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中国,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今日的中国,它的发展好似乘上飞驰的高铁,中国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老百姓在这一片土地上安居乐业,这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让我们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前,请大家搜集了一些为强国梦而不断奋斗的故事,你来说一说,为实现强国梦而不断努力的还有谁?充分交流资料,体会中国少年的巨大声威。</p><p>5.齐读全文,升华情感</p><p> 这是一代又一代奋发的中国人,就是这连续不断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能忘记那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他们是:少年孙中山,少年毛泽东,少年周恩来,少年钱学森……是这一个又一个少年,他们从小立志,他们报效祖国,让我们的国家如此繁荣,如此昌盛。</p><p> 现在请大家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梁启超先生的这一篇《少年中国说》。</p><p> 让我们牢记梁启超先生在开篇就提到的这句话:</p><p>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p> 布置作业,情景表达 <p>1.课后请搜集《少年中国说》全文,尝试着读一读。</p><p>2.课下请再读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等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p> 有效课堂  亮点赏析 <p>1.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如何让今日少年感受到那种悸动人心的力量,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让学生重温1840年后中国的屈辱历史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尝试让学生多读多悟,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朗读给理解文章带来的益处。所谓“品读易达情”在这一课得到了很好的验证。</p><p>2.课前让学生查找和写作背景有关的资料,查找了在强国梦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的人物故事,还观看了梁启超的视频,给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交流汇报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p><p>3.抓住关键性的问题突破教学重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便进入了情绪高涨的辩论理解之中,情感立刻在思维碰撞中得到感染和升华。再次激发学生: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为中华之繁荣昌盛而努力的志向已扎根心中,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p> 高新区牛妮“名师+”研修共同体 <p>  本研修共同体以教育科研理论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交流为载体,博彩教育精华,建设师生成长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名校辐射、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团队。</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文字来源:张晓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编辑:宋全梅 陈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审核:牛妮</p><p><br></p>

少年

中国

课文

学生

体会

感受

齐读

我们

梁启超

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