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庆的美篇

孟国庆

寻梦六盘水(四) <p>所谓的“水城古镇”,实际上就是把半个世纪前的老水城县城,我们称之“老城”的地方,把民居全迁出,仅仅留下几幢原县政府的砖砌楼房,再加以“仿古美化”,就成了现在的古镇。</p><p>当年,我们位于土桥的设计院南面是一条小河,过小河就是水城县农机厂。然后顺一条小路,约走20分钟就到水城县城(就是“老城”)。到老城的半路上,有一座新建的水城化肥厂,化肥厂里有我一位上海朋友,姓朱,是华东化工学院70年毕业的大学生。</p><p>沿途有不少通往山上的小叉路,我们经常在小路口等山上下来的老乡,买她们的鸡蛋和老母鸡。</p><p>快到县城时有一个很漂亮的池塘,老乡都在那里洗衣服。不过,如今这一切都Disappear(找不到)了。</p><p>虽我多方努力,我们设计院的确切位置都无法考证了,连我们设计院北面水城气象站所在的小山包(当时在水城算是制高点,标高为海拔1815米)都找不到了。这个气象站的几位年轻人常年孤独地坚守在这个山上,为祖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当年一直是全国先进单位。</p><p>以我的眼光,古镇建设得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和三线建设博物馆有机结合在一起,把三线建设的元素揉和进去,创意和效果都不错。</p><p>如果要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话,就是各景点前面缺乏文字介绍,否则连我这个“老水城”都搞不清。</p><p>我们去的时候,古镇上人不多,偌大的古镇略显冷清。</p> <p>水城古镇的“标准照”</p> 古镇和古镇里的博物馆 <p><b>古镇内的主要景点就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号称是国内唯一的以“三线”命名的博物馆,也是六盘水和水城的“卖点”之一。不过据我所知,四川还有一个“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不知道这个“唯一”是怎么“论”的?</b></p><p><b>所谓三线,是指在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b></p><p>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中西部省区和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后方腹地部分。</p><p>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p><p>“三线建设”是指从1964年开始,因国家战略需要,中央决定在“三线”地区展开规模巨大的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重大经济战略调整。</p><p>在历时17年的大三线建设中,数百万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成我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p><p>我是1965年9月到水城的。</p><p>意义深远的三线建设,是一首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历史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乐章,对中国西部,乃至全中国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p><p>六盘水是“三线建设”西南地区的主战场,重要的煤炭基地、钢铁基地,是“三线建设”滚滚浪潮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既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三线文化底蕴,如今更是三线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弘扬者。</p> <p>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全景</p> <p>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40余亩,现已建成主楼博物馆、还原馆、市情馆三个室内展区及三线广场、工业雕塑广场、思源广场三个室外展区,主要包括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育才壁,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p><p>博物馆主楼展区分为序厅、人民礼堂、主楼展厅三大区域,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p><p>其中,三层主楼展区又分为七个展厅。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9502件,已展出图片1128张,实物1380件,档案资料200余份,音像资料时长1080分钟;室外展区主要展出大型实物,包括蒸汽机车、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卡车、龙门刨床、钢水包等珍贵文物18件。</p><p>博物馆里有当时做饭的炊具,施工的铁锤,运载煤炭的灰车,制造产品的车床……一个个饱蘸历史笔墨的实物元素,构成了一段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和岁月长廊。</p> <p>当时煤矿供矿车运行的铁轨。</p> <p>煤矿井下的模拟巷道</p> <p>照片上的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馆舍,原为原水城县委办公大楼,长68米、宽26米、高8.6米。该楼曾为“三线建设”指挥部,1966年彭德怀同志曾在此处理公务。</p> <p>摄于“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前。</p><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48, 48, 48);">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战略决策即三线建设的由来,反映三线建设刚开始创业时,建设者在生活生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艰苦创业的精神;</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48, 48, 48);">二层主要反映贵州三线建设,用展板展示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的大事件,展厅内再现三线建设的支柱产业如煤炭、交通建设、钢铁、电力、建材等生产场景;三层则主要是展示六盘水的辉煌成果、领导的关怀以及六盘水取得的成绩等内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48, 48, 48);">里面有一块展板专门介绍我们水城煤矿设计院,其中还介绍了各设计队,包括我所在第八设计队。</span></p> <p>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批国有重点企业如水城矿业集团公司(原水城矿务局)、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钢)、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和贵昆铁路,包括我们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等,在毛主席的“三线建设”区域中应运而生,落户水城。</p><p>既然这样恶劣的环境,为什么要把国家的重要工厂建在这里呢?这就是它的神秘之处。</p><p>20 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1960 年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国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发生争端以至中方被迫自卫还击;美国在台湾海峡进行了核战争演习,并疯狂扩大侵越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 而且美国驻军当时的***和日本岛。</p><p>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毛主席全盘考虑后认为,我国东北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全部在美、苏可携带核弹头的中、短程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打 击范围之内,沿海工业城市处在美蒋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内,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在苏、美核武器威胁之下。战争阴云密布,一触即发。一旦战争爆发,即使敌方不使用核武器,我国大部分工业基 础也将毁于一旦,无力应对。而如果敌方使用核武器,后果会更加严重。</p><p>我国西部地区则处于苏联和美、蒋军事火力打击之外。当时,无论是苏联还是美、蒋的武器装备,都还打不到西部地区,特别是打不到西南地区。西南地区还有青藏高原作屏障,这就是“三线”建设产生的历史背景。</p><p>作为西南地区的贵州六盘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具备了建设备战基地的优势。为了防止战争的伤害,中央当时决定立即把我国东部大城市的重要工厂能迁就迁,不能立即迁走的保持和缩小规模,新建企业则尽量建在西部。迁往西部或新 建的原则是“靠山、隐蔽、分散”。</p><p>贵州西部包括六盘水的很多企业也是依此而建的,当时属国家特级保密建设单位。当年,我们设计院对外叫“杨树农场”,今天的水城矿业公司的前身水城矿区指挥部叫大河农场,水钢对外叫水城青杠林林场,工程代号 603;水城水泥厂叫 125 厂,水城发电厂建在汪家寨的陡峭山沟里,叫 300 号信箱,发电机就安装在山洞里。其实,如今想来都是多此一举。</p><p>我们面前的这栋建筑,就是“三线建设”遗址博物馆。</p><p>根据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的加快“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1964 年 7 月,西南“三线建设”长远规划(西昌)会议,规划了建设以六盘水为中心的西南煤炭基地,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重庆为中心的军工项目,建成(都)昆(明)、川黔(重庆至贵阳)和滇黔(昆明至贵阳)三条铁路,形成西南环线。 </p><p>煤炭工业部为配合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把六盘水矿区作为煤炭工业“三线建设”的重点。1964 年 11 月,为重点开发六盘水煤田,国务院决定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六枝、盘县、水城矿区的煤炭工业建设。</p><p>把六盘水建设成以煤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在六盘水矿区煤炭工业建设的同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结合贵州电力潜力大,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情况,本着六盘水与攀枝花两地煤(炭) 矿(石)交流的原则,国家确定建设水城钢铁厂(人员全部来自鞍钢),作为大西南的一个重要的钢铁基地。</p><p>为适应“三线建 设”需要和满足六盘水矿区及水城钢铁厂建设的电力、水泥供应,国家又规划建设水城发电厂、水城水泥厂和其他一批配套服务项目。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集中力量承担了围绕矿井和洗煤厂为中心及三 个机修厂和机械制造厂、矿灯厂、火药厂以及相应的配套工程,加上铁路、公路、电力、通讯、文 教、科研、医疗、仓库等配套项目共 115 个,“三五”期间建设项目共 200 个。</p><p>为加强六盘水工业建设的领导,1966 年 4 月,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党委和总指挥部,对六盘水地区的工业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这就是六盘水市的前身。</p><p>1974年左右,六盘水一大批力量奔赴山东邹县开发华东煤田,就是现在的兖州煤矿,我也是那时离开六盘水的。</p><p>1978 年底,六盘水“三线建设”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六盘水基本形成以煤炭工业为主体,包括冶金、电力、建材、机械制造工业在内的综合性战略后方基地。</p><p>1978年12 月 28 日,国务院批准把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从此,六盘水市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从产生到发展、壮大,也由西南三线 建设的主战场变为中国江南煤都、西南钢城,再到现在的“中国凉都”,如今已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贵州西部现代特色都市。</p> <p>博物馆前的邓小平、彭德怀同志的塑像。</p><p><br></p> <p>1965年底邓小平总书记到六枝视察,那时候六盘水生活很艰苦,新鲜蔬菜很少,邓小平同志特意送来不少车皮的大白菜,为大家带来党中央的温暖。这一段历史,在博物馆没有提及。</p><p>1966年初,时任三线建设办公室副总指挥的彭德怀同志视察水城汪家寨(程子华为三线建设办公室总指挥),但是我没幸见到。</p><p>当时鉴于彭德怀同志的身份,上级通知彭德怀视察时大家不要拍手。想不到,彭总回去不久就碰上文化大革命。</p> <p>博物馆前一组反映三线建设初期情况的塑像,</p> <p>1964 年起,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 10 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工,随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的大军,打起背包,跋山涉水,露宿风餐,来到了崇山峻岭的六盘水。当时,六盘水号称150万军民,水城是60万军民。</p><p>博物馆前的工业雕塑广场上有一组反映三线建设初期情况的塑像,很形象也很生动。塑像表现2个知识分子乘马车刚到大三线现场,几个人在迎接他们,地上还有一个皮箱。一个女技术员模样的年轻人,刚到陌生地方可能感到很新奇,在眺望远处,老乡在忙着喂马料。</p> <p>我背后是原水城县城所剩无几的建筑物之一,原先是水城县的办公大楼。</p><p>大楼前的一个牌子是“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我到水城以后,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和铁道兵8700部队好像都不在在水城县政府里办公了。</p> <p>水城县委大院旧址。</p><p>如今的水城古镇,绝大多数是新造的仿古建筑。除了县委大院几幢砖砌楼房外,水城县原来的房子全拆了 。实际上,原先的旧房子都是歪歪扭扭的破烂瓦房,根本也无法存在到今天。</p> <p>背后是原水城县城所剩无几的老建筑物之一,原是水城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大楼。</p><p>大楼牌子是“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和“铁道兵8700部队”(照片看不清楚),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和铁道兵七师后来都有自己的地方,不在水城县政府里办公了。</p><p>1966年,彭德怀曾在这里处理公务。</p> <p>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1966年视察六枝时,为“官寨”火车站题写的站牌。</p> <p>博物馆里的介绍展板。</p> <p>“不想爹,不想妈,不出煤不回家!”</p><p>何等高尚的革命情操。不过我当时没有注意这个口号。</p><p>当时有几个著名的口号:“把三线建设好,让毛主席睡好觉”,还有“把三线建设好,把刘邓耽误的三年时间抢回来的!”</p><p>这些标语牌当时在六盘水很多山头上都有。据说,毛主席说过:“三线建设不好,我睡不好觉。”</p> <p>博物馆里的介绍展板。</p><p>那时没有奖金,没有加班费,连补休都没有。三线建设者离家别口,就凭一腔热血奋斗在这个块“穷山恶水”的土地上。</p><p>我一位同事林工(名字记不清了,是武汉煤矿设计院来的),夫妻俩都是归国华侨,就因为一个简单的“胃穿孔”死在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的水城县医院,年方五十几岁。</p><p>为修建贵昆铁路,很多年轻的铁道兵战士牺牲在铁路沿线。据说一次瓦斯气体突发,几个班的解放军都牺牲在施工隧道里。</p> <p>这是50年前的手摇计算机,一般人都没有见过。</p><p>我们工程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尺,但是因为计算精度要求高,工程概予算不能用计算尺,当时一般只能靠打算盘。当时这种手摇计算机很稀缺,我们整个设计院也只有几台。</p><p>这种手摇计算机的操作很麻烦,全是“体力活”。例如要乘768,需要用手柄先摇7转后,往左进一格再摇6转手柄,后再往左进一格,再摇8下。因为操作很容易出错,我们经常帮搞概预算的同志核算数据。</p><p>八年后我到美国看见了Caculator(计算器)和电脑,就想起当年傻呵呵帮别人摇计算机的情景。</p> <p>看到六盘水现在的高楼大厦和宽阔马路时,我不由想起当年千千万万内地的建设者、毕业生满怀一腔热血来到这里,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辛劳的汗水撬动了这片沉睡的土地。还有不少鲜活的生命例如可爱的铁道兵战士们,为了三线建设永远长眠于这片崇山峻岭之中。</p><p>光荣的三线建设者们犹如一堵不倒的丰碑,永远屹立在祖国之巅。但愿我们的后辈们不要忘记这些普普通通的英雄、永远的怀念和敬仰他们!</p><p> 这些,将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记忆。</p> <p>这个文化大革命时的标语估计是仿古的,不过标语的内容和形式都符合文化大革命那时的实际。</p><p><br></p> <p>文化大革命时,水钢(时称“青杠林林场”)的工人们是六盘水造反派绝对的主力军和“当局”的依靠力量。他们都是响当当的产业工人,造反劲头高,属当时“官方”认定的最坚定的造反派。</p><p>青杠林的钢铁工人牛高马大,又仗自己是“钢都”鞍山来的,操着一口傲人的东北话,穿一身工作服非常神气,给人的感觉“牛哄哄”的。一笑!</p><p>当时六盘水支左的解放军很支持他们,他们的造反派头头“李老闯”(名字记不清了)非常出名,曾任六盘水革委会的副主任。后来清算“三种人”时,李老闯也“进”去了。真是历史能造就人,也特别能忽悠人!</p><p>我们设计院原先有一个革命委员会,另一派造反派“革联”(以我们65届毕业生为主组成的)是对立面。六盘水地革委背地里支持“革联”,1968年4月9日,六盘水地革委发动几百个精壮的青杠林工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声势浩大地到我们设计院“秀肌肉”。如此浩浩荡荡的“革命”行动(后称4.9行动),硬把这个革委挤垮了。</p><p>这也是一段历史记忆,呜呼!</p> <p>真正的铁道兵8700部队的司令部不在这里,这仅仅是牌子而已。</p><p>8700部队是铁道兵七师,负责修建贵阳~昆明的铁路。这一段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十分恶劣,施工危险很大。不少年轻的铁道兵战士就牺牲在这里,他们长眠在这里至少54年了。可惜博物馆没有这一段历史。</p><p>向他们致敬!</p> <p>摄于原水城县委大楼前</p> <p>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纪念章,自动售货。镀金的纪念章30元,镀银的20元。我一共买了2套。</p> <p>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纪念章,铸造得很精致,创意也不错。</p><p>我想:如今不乏过去参加过三线建设的老人,像我这样来这个博物馆“寻梦”,如果博物馆能设一个“留言台”就更好了,其实这也可以进一步充实博物馆的“史料” 。</p><p>最好再设立一个介绍当年三线建设建设者目前状况的展室。这样更“接地气”,博物馆的影响也会更大。</p> <p>参观完三线建设博物馆后,肚子饿了,我们就边走边找吃饭的地方。很快,我们找到一家烙锅店——水城老字号“聚源烙锅”,这家烙锅餐馆在水城有点名气。</p><p>水城烙锅被称为“西部名小吃”,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特产。特点是香辣爽口,味道奇香,开胃可口,油大而不腻。</p><p>水城烙锅始于清代,至今有300多年历史。传说,平西王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土司,到达水西后粮草不足,官兵们只好取来屋顶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坛片架在火上,把猎获的野味和采摘的野菜放到上面烙熟后充饥。想不到当年的这一无奈之举,造就了今天这道美味。</p><p>大概到了清末,起初使用的不带边的凹状瓦片或瓷器土坛片,逐渐改制成了中间凸状的黑砂烙锅,这种带沿的中间高、边沿低的烙锅,可以让多余的油脂自动流向锅边,且随时都可以往菜料上面浇。</p><p>这时,烙食的原料在野味野菜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地特产的豆腐和臭豆腐,并且在吃的时候要蘸五香辣椒面味碟。改革开放后,烙锅以地摊的形式出现在了水城街头。</p><p>后来,人们又将凸状黑砂锅改成了平底带边的生铁锅,放到煤气炉上面加热。1992年后,水城烙锅破天荒地搬进了店堂,并很快形成了烙锅食街。</p><p>2001年水城“全有福烙锅店”被中央电视台评选授牌为中国西部特色饮食“西部一绝”。2003年又在首届中国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上,以总分第四的成绩在114个队中脱颖而出,获特别金奖。</p> <p>我们在这里吃的烙锅。</p> <p>水城烙锅就是中间凸起、周围带沿的大铁锅,锅周边底部凹部是油,锅用煤气加热,温度很高。食料就放在锅中间的凸起部分烙(如烤肉一般)。为防烙焦,经常要把锅四周的热油浇上去。</p><p><br></p> <p>如今烙锅材料也升级换代了,已经是无所不烙了——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均被放到了锅中。蘸碟也由原来单一的五香辣椒面蘸碟增加了许多,像麻辣侧耳根蘸水、烧青椒蘸水等,还有把烙熟的肉片卷到菜叶里一起吃,和烤肉一样。</p> <p>我们当年在水城时,根本没有听说什么“烙锅”。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还有心思和机会吃烙锅。</p><p>这个烙锅餐馆在水城古镇比较出名。为防油溅,客人吃的时候还要穿“防护衣”。我们2个男子汉,连2瓶啤酒一共花了110元。</p> <p>摄于水城古镇城门口,当时是否有这个城门我记不清了。</p> <p>水城古镇的街道</p> <p>水城古镇的街道</p> <p>水城古镇街上的城门</p> <p>古镇街道安放有不少当初三线建设时使用过的机床,很有沧桑感 。</p> <p>这个好像也是水城县的老建筑,但是我记不清了。</p> <p>水城古镇街景</p> <p>水城古镇街景</p> <p>这是个池塘,估计就是我们当年从土桥走小路到水城县城途径的水塘。</p> <p>水城古镇街上的窨井盖,上面铸有三线建设的图案。</p><p>水城古镇的建设突出了三线建设的主题,也融入了三线建设的元素。</p> <p>水城古镇街上的窨井盖,上面铸有三线建设的图案。</p> <p>博物馆附近</p> <p>摄于水城古镇城门口,当时是否有这个牌坊我记不清了。</p> <p>古镇街景</p> <p>古镇街景</p> <p>吃了烙锅酒足饭饱,我们在古镇街上逛了一圈就回酒店了。不知怎么搞的,我感到在六盘水走路比上海走路吃力多了,大概是海拔高的原因。</p><p>再见,美丽的水城古镇和古镇上的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