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村手读《论语·为政篇第二》

三樂居🕊孟樸

<p>共24章579字</p> <p>小篆缺“而”字。</p> <p>【原文】</p><p>2.1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 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p><p><br></p><p>【注释】</p><p>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p><p>②北辰:北极星。</p><p>③所:处所,位置。</p><p>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p><p><br></p><p>【翻译】</p><p>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p> <p>【原文】</p><p>2.2子曰:“诗三百①, 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p><p><br></p><p>【注释】</p><p>①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 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p><p>②蔽:概括的意思。</p><p>③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p><p><br></p><p>【翻译】</p><p>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p> <p class="ql-block">“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经》的观点。由于孔子和《诗经》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影响,人们包括当代青年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但何为“思无邪”?少年时以《诗》明德,青年时以《诗》传情的毛亨,回忆起年少时夫子所说,“思”乃心中所想,心中所愿,秉心端正,志意无邪,若敢示人,便是“思无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点出处】</p><p class="ql-block">《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朱熹《集注》曰:《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p><p class="ql-block">(2)蔽,概括。</p><p class="ql-block">(3)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孔子在此借用为“思想”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点评述】</p><p class="ql-block">“思无邪” 思无不可对人言。思,心中的愿望。心中所愿所想敢于示人,没有什么不好的。</p><p class="ql-block">朱熹把这一句放在为政第二篇, 是引用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告诉为政者,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p><p class="ql-block">“思无邪”,杨伯峻《译注》中说,“思”是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是孔子独创性的将其做作“思想”解。清人俞樾《曲园杂撰·说项》中也这样说。我在注中认同他们的观点,从其说。</p><p class="ql-block">“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p><p class="ql-block">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p><p class="ql-block">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里要说,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说这个标准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要加一个“非礼勿思”。实质也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个“仁”要比这五个“礼”所规定的范围要广。</p><p class="ql-block">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思无邪,乃是要使人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使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桑中》、《溱诸》是爱情诗,在朱熹眼里当然是淫诗。但孔子不是这样认为,据记载,孔子收编《诗经》,依孔子对待“鬼神”,避而不谈,或敬而远之的性情,孔子不会收他眼中的淫诗入编的。所以我认为还是司马迁说的好,“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故而有些学者认为《诗经》中有些诗句攻击统治者,就认为孔子所说“思无邪”只限于《颂》和《大雅》是站不住脚的。孔颖达分析孔子诗教时说,夫子谓《诗三百》虽对王室政治有所讽刺,但不好做直接的,尖锐的揭露和批评,故而教人以“温柔敦厚”。(见《礼记正义》)</p><p class="ql-block">刘宝楠《正义》中说:“思无邪者,此诗之言。诗之本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包咸,邢丙(上加日字)注《论语》也有类似解释。孔子所谓无邪就是指思想纯正而不歪邪,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孔子对诗人也罢,还是读诗人也罢,他的主张就是“正”而“不邪”,这是不能分开的。</p><p class="ql-block">在论语中孔子的诗教是很有比重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兴于诗”《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曰:“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朱熹《集注》曰:“兴于诗,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朱熹这里将“兴于诗”的含义说的明明白白,他阐明反复吟咏诗教对于兴起的好善恶之心,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的道理。孔子认为学诗是修身厉行的开始,但还要学礼故曰:“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学了诗,学了礼,还要学乐,用音乐陶冶性情,坚定的形成德性。这样道德就修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人解读】</p><p class="ql-block">思无邪</p><p class="ql-block">浩浩汤汤历史长河五千载,多少文人骚客的诗赋,多少民间流传的辞章,宛如珍珠般在华夏的阳光下闪耀。侧耳倾听,伴着历史的车轮呼啸而来的,是经典回响的声音。</p><p class="ql-block">《诗经》,中国诗歌的源头。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它太久远了,久远到如果没有注释,我们将寸步难行。其实,它只是民歌,是我们普通人的歌,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千百年来,它就如盛开在彼岸的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只是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遗落在另一个时代。</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用朝圣的虔诚去倾听,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唱过的歌谣,我们前生无邪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p><p class="ql-block">雎鸠,是离爱情最近的鸟;蒹葭,是离爱情最近的草。三千多年过去了,雎鸠在河畔的“关关”叫声依然如在耳畔,仿佛男子在轻声呼唤所爱女子的芳名,如此深情,却又质朴;三千多年过去了,在水一方的伊人恐早已老去,可那比玫瑰平易却更繁芜的蒹葭,早已长在了心里。千年风雨,琴瑟未调,钟鼓未敲;千年风雨,秋水汤汤,芦苇大片大片寂寞地开过。我们把自己的声音留在了前世,徒留记忆的空壳在今生辗转。为何在渡河的时候不回首眺望,采采那参差的荇菜,赏赏那凝成霜的白露。</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都市多了太多的躁动与不安,连爱情也少了几分期许中的美丽与浪漫。看了太多玫瑰与巧克力的故事,突然想起了雎鸠与蒹葭,那平凡得已逐渐被人淡忘的美好。何时我们的生活,能重拾那一份朴实的诗意?</p><p class="ql-block">《关雎》与《蒹葭》,是爱情的极致。</p><p class="ql-block">《诗经》,不仅仅讲述爱情,它也记录那个不安稳的年代所有的动乱。兴盛衰亡,那些浓得化不开的哀伤,在尘封已久的诗句中,读来令人唏嘘感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彼黍离离。</p><p class="ql-block">世间最残忍的四个字莫过于“物是人非”。当年周室东迁后,一个周大夫回到故都镐京,追想往日繁盛,而今日所见,满目荒凉,不禁悲从中来。宫殿王城皆已成废墟,废墟之上是郁茂的黍苗。此后的千百年,故宫禾黍就成为亡国之思的代名词。从曹植唱《情》诗到向秀赋《思旧》,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黍离之悲”浸染着我们的诗文辞赋,与《诗经》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清醒的人恳切直白的自问。他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在时光的轮回里疲惫苍老。</p><p class="ql-block">其实早在周朝之前,历史就给我们讲了另一个故事,一个因不肯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上的故事。伯夷和叔齐在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已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p><p class="ql-block">这是关于采薇最早的记录。</p><p class="ql-block">《诗经》中的《采薇》,是一首征夫思归的诗。</p><p class="ql-block">你听,他在唱:“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p class="ql-block">靡使归聘。战乱的年代,何物最为珍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岑参也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征战在外,漂泊不定,生死难料,一封家信也成奢望,于是思念插上了翅膀。</p><p class="ql-block">《黍离》和《采薇》,如今读来,只剩一句轻叹……</p><p class="ql-block">夜阑人静,当我们凭几而坐,用从容珍重的心态来品一品《诗经》,或许我们能重新溯流而上到三千年前的小洲兰沚边,找回我们前世遗落的声音。生命如河,我们怎能在遗忘中度过?</p><p class="ql-block">《诗经》不仅是一部经典,它更是一种信念。我们文化的河流,从来没有断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众说纷纭】</p><p class="ql-block">《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杨伯峻说,“‘思无邪’一语本是诗经鲁颂駉篇之文,孔子借它来评论所有诗篇。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却引它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杨伯峻的翻译是:“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见《论语译注》p11)[1]</p><p class="ql-block">南怀瑾把“思无邪”解释为“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见《论语别裁》p71)南怀瑾又用“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来补充解释“思无邪”:“‘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句话,同时也是上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注解。一个人,尤其关于现实的思想,不要太不守本分。不守本分就是幻想、妄想,徒劳无益的。”(《论语别裁》p677)</p><p class="ql-block">李泽厚说,“思是语气助词,不作思想解,邪也不作邪恶解。”他赞同近代学者郑浩的解释:“夫子盖言于《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因此,李泽厚的翻译便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虚假。”(《论语今读》p50)</p><p class="ql-block">李零从《鲁颂·駉篇》着手解释,认为该诗中的八个“思”字是“祝辞”,“思”表示的是愿望,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并列起来看,“它们都是表示没完没了”(《丧家狗》p70)。李零又说,“汉代喜欢用的‘未央’,也是这个意思。‘无邪’的意思,估计与之相近。”(同上页)李零还指出,孔子引用这首诗,有故意断章取义的意味,不一定是说一点邪的歪的都没有。李零把“无邪”跟“未央”相提并论,非常好。</p><p class="ql-block">我认为最有意思的解释来自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他说,“这里所说的‘思无邪’,就是思索的垂直上升,根据定义把思考的方向确定之后,就必须把这种垂直的意向继续下来。”粗粗看起来,今道友信非常咬文嚼字,实则不然。今道友信认为,“孔子已经预感到诗的形象和象征性语言的升腾力量,预感到这种语言的飞翔的能力,已经感到只有使用这种语言才能使人的精神超越现象事物的限界,才能超越概念上的思考方法的平庸水准,知道了只有这种语言才能使人的精神和立足于概念的世界的彼岸相接触。”</p><p class="ql-block">我不免会想,如果今道友信把“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等等连缀起来考察,大概会说,思想是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的,思想是不知疲倦的,思想也是直线飞翔的。那么,孔子的真实意思,说的是要超越现实吗?</p> <p class="ql-block">诗三百</p><p class="ql-block">《论语》第二章第二节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今读》中的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注释中又说:“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所以“思无邪”就是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这是对《诗经》的高度概括,是理解《诗经》的关键。这三个字如何译成英文呢?我们看看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文:[2]</p><p class="ql-block">(1)Have no depraved thought.(Legge)</p><p class="ql-block">(2)Let there be no evil in your thoughts.(Waley)</p><p class="ql-block">理雅各说:“不要有堕落的思想。”韦利说:“思想上不要走歪门邪道。”两人译的都是文字,都是从反面着想的,都没有谈到正面的内容。而从正面讲,不要弄虚作假,就是说真心话,流露真实的感情。孔子说话言简意赅,往往举一反三,所以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能会失其精而得其粗。因此,整句话可以有两种译法:</p><p class="ql-block">(1)There are three hundred poems in the Book of Poetry. In a word, there is nothing improper.</p><p class="ql-block">(2)In a word, there is nothing but heartfelt feeling.</p><p class="ql-block">第一句从反面说:《诗经》三百篇中,没有不正当的思想;第二句从正面说:流露的都是真情实意。第一句译的是表层结构,第二句译的是深层内容。到底哪种译法好呢?检验理论的标准是实践。我们就拿《诗经》的第一篇来看,诗中有没有不正当的思想?流露的是不是真情实意?第一篇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p><p class="ql-block">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p><p class="ql-block">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p><p class="ql-block">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p><p class="ql-block">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p><p class="ql-block">第一段四句说:春天河滨,鸠鸟叫春,青年男女,也开始春情发动。第二、三段八句说:夏天荇菜浮出水面,左右都有流水绕过。男子思念女子,日夜绕着她转,就像流水绕着荇菜左右一样。第四段四句说:到了秋天,荇菜成熟,可以采摘,男女感情也成熟了。于是弹琴鼓瑟,交友定情。第五段四句说:冬天农闲,男女结合,敲锣打鼓,煮熟荇菜,招待客人。这五段诗,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自然规律,青年男女由相思、追求、交友、定情而结合。这不仅没有什么不正当,而且流露的是真情实意。</p><p class="ql-block">《诗经》流传了三千多年,是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定为三百零五篇的,所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例如君子和淑女是什么人?关雎是什么鸟?荇菜是什么菜?“流之”、“采之”、“芼之”是不是意义相同?这些都可以用孔子的话“思无邪”来判断:看哪种解释说得好?哪种说不过去?是不是有什么不正当的,或是流露了真实的感情?</p><p class="ql-block">首先,君子从字面上讲,是君主的儿子,所以有人认为是周文王,那么,淑女就是王后或者妃子了。但是君王和后妃会去河滨采摘荇菜么?可能性不大,所以一般认为是普通人,尤其到了今天,要古为今用,更认为是青年男女了。</p><p class="ql-block">其次,雎鸠是什么鸟?一般说是水鸟,关关是鸟的叫声。但水鸟是吃鱼的,用在婚礼歌中,恐怕不合思无邪罢。有人说是斑鸠,斑鸠的叫声是咕咕,咕咕声音低沉,在歌词中不够响亮,加上“an”的元音,就变成“关关”了。所以斑鸠比水鸟更好。</p><p class="ql-block">最后,“流之”接着“在河之洲”,应该指水流过更加合理,如果说是左采右采,那就和前面的“河”没有关系,和后面的“采”又重复,可能低估了古代歌唱诗人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荇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和青年男女春天发情、夏天求爱、秋天定情、冬天结合,正好符合孔子说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就是说合乎天道,顺应自然,也就是说“思无邪”了。我将这首诗英译如下:</p><p class="ql-block">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 doves.</p><p class="ql-block">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fair maiden he loves.</p><p class="ql-block">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Of cresses here and there.</p><p class="ql-block">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For the maiden so fair.</p><p class="ql-block">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He cannot fall asleep.</p><p class="ql-block">He tosses all night long, So deep in love, so deep!</p><p class="ql-block">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The cresses sweet and tender!</p><p class="ql-block">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For the fiancée so slender!</p><p class="ql-block">Feast friends at left and right On cresses sweet and tender:'</p><p class="ql-block">O bells and drums, delight The bride so fair and slender!</p><p class="ql-block">这个译文用水作为第二段“左右流之”的主语,用人作为第四段“左右采之”和第五段“左右芼之”的主语,这样就可以看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看出青年男女你欢我爱的真实感情。再看看《大中华文库·诗经》中对(1)“流之”、(2)“采之”和(3)“芼之”的译法:</p><p class="ql-block">(1)There grows the water grass. The folk are fond topick;</p><p class="ql-block">(2)There grows the water grass. The folk are fond to choose;</p><p class="ql-block">(3)There grows the water grass. The folk are fond to gain.</p><p class="ql-block">中文意思大致是:(1)那里长着水草,人们喜欢采摘;(2)人们喜欢挑选;(3)人们喜欢得到。这虽然没有什么不正当的,但和男女青年的感情几乎没有关系,因此不如上面的解释好。这也说明:“思无邪”如果译表层结构,不如译深层内容,更合孔子原意。</p><p class="ql-block">-许渊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孔子说浅议</p><p class="ql-block"> 姚崇实</p><p class="ql-block">孔子是先秦诸子中最为重视文学,且对文学议论最多的人。他的文学思想十分丰富和深刻,有“兴、观、群、怨”说,“尽美、尽善”说,“文质彬彬”说,“思无邪”说等等。其中的“思无邪”说尽管古今的解释和评价甚多,但总令人有未尽其意之感,本文就此谈点一得之见[3] 。</p><p class="ql-block">《论语·为政》云:“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三百篇,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就是“无邪”。</p><p class="ql-block">“思无邪”是《诗经·鲁颂·駉》中的一句话。《駉》分四章,分别有“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的句子,“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其中的“思”字也是如此。有人把孔子所说“思无邪”中的“思”字解释成“意思”的思,引申为诗的思想、感情、意义,这是一种误解。当然,“思无邪”这句话,指的是诗的思想、感情、意义等方面“无邪”,但这不等于这个“思”字的意思一定是“意思”,即思想、感情、意义等。</p><p class="ql-block">宋人朱熹《四书集注》曰:“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唯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朱熹认为,诗可以劝善止恶,其作用都在使人情性归正,然而诗的语言是细微婉曲的,而且都是因个别的事而发,能够直接指出诗使人“归正”这种共同属性,没有象孔子“思无邪”这句话这样明白到家的,这句话足以概括诗的共同意义。</p><p class="ql-block">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注曰:“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刘宝楠也认为,诗或劝善,或止恶,都是要使人“归于正”,孔子“思无邪”这句话足以概括这一点。</p><p class="ql-block">朱熹和刘宝楠都认为,孔子“思无邪”这句话指的就是诗要使人归于正,“无邪”就是“正”。那么,什么是“无邪”即“正”呢?孔子在这里并没具体说明。但根据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可以看出,“无邪”或“正”,就是符合儒家推崇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即符合“仁”和“礼”的要求。</p><p class="ql-block">“仁”和“礼”是儒家学说的两个基本范畴,用仁支配人的思想,用礼规范人的行为,二者并用,相辅相成,这是儒家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理想的基本方法和途径。</p><p class="ql-block">“仁”是儒家道德的基础与核心,具有十分丰富的具体内容,表现在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论语·颜渊》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云:“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又云:“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阳货》云:“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子路》云:“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云:“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先进》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雍也》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宪问》云:“仁者必有勇”。又云:“仁者不忧。”孔子还从反面说明什么是仁。如宰予反对三年之丧,孔子说他不仁。不善于“处约”、“处乐”的人,孔子也说他不仁。“巧言令色”,也是不仁。“仁”与“不仁”还有很多内容和表现。</p><p class="ql-block">“礼”是儒家推崇的法律、制度、礼仪等。钱穆《国学概论》云:“礼者,《周语》:‘随会聘于周,归而讲聚三代之典礼,于是修《执秩》以为晋法。’故礼即古代之遗制旧例,与本朝之成法也。《楚语》子木曰:‘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此所谓法、典,皆礼也。”钱穆认为礼就是“古代之遗制旧列,与本朝之成法”,就是“法、典”,这些包括了法律、制度、礼仪等。孔子推崇的礼是上古至夏、商、周三代之礼。《论语·卫灵公》云:“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颜渊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答以用夏朝的历法,乘商朝的马车,戴周朝的冠冕,听舜时的音乐。这里的“时”、“辂”、“冕”、“乐”并不仅仅指历法、马车、冠冕、音乐,而是泛指各种制度。孔子认为,历代制度对以前都是有取有舍,不断改造,不断发展的。《论语·为政》云:“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是说,商礼对夏礼,有取有舍;周礼对商礼,也是有取有舍;继承周礼者,当然也是有取有舍。对以前的礼,孔子最推崇的是周礼。《论语·八佾》云:“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认为和夏商之礼相比,周礼更加完善,所以要遵从周礼。朱熹《四书集注》云:“尹氏曰:‘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关于礼的具体内容,在《周礼》、《仪礼》等书中有具体的记载,此处限于篇幅难以详述。</p><p class="ql-block">儒家主张用仁支配人的思想,用礼规范人的行为,必然体现在对文学创作的要求上,孔子所说的“无邪”就是正,就是要符合“仁”和“礼”的要求。</p><p class="ql-block">“无邪”既是孔子对《诗》三百作出的根本性评价,也是孔子对诗歌创作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反映出他对文学思想内容的高度重视,体现出他的文学批评标准是思想内容第一。当然,他主张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这一点从他的“尽美、尽善”说、“文质彬彬”说可以看出,但从其整个文学思想体系中可以看出他还是更重视思想内容的,他只用“无邪”一言概括《诗》三百,未及其它,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有一点需要注意,即“无邪”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概括《诗》三百的内容。这一点鲁迅已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谈到:“诗三百篇,皆出北方,而以黄河为中心。其十五国中,周南召南王桧陈郑在河南,邶鄘卫曹齐魏唐在河北,豳秦则在泾渭之滨,疆域概不越今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四省之外。其民厚重,故虽直抒胸臆,犹能止乎礼义,忿而不戾,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虽诗歌,亦教训也。然此特后儒之言,实则激楚之言,奔放之词,《风》《雅》中亦常有,而孔子则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认为,“无邪”不能完全概括诗三百的内容,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诗》三百并不完全符合仁和礼的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孔子“思无邪”说的认识</p><p class="ql-block">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文学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思无邪”说是其一系列论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思无邪”可以看作是孔子提出的明确的文学批评标准,同时也反映出了孔子文学理论批评政治标准较宽泛的一面。</p><p class="ql-block">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理论批评标准,即“思无邪”。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本来是《诗经·鲁颂·駉》中的一句话。郑玄解释为描写鲁僖公“思遵伯禽之法,专心无复邪意也。”(《毛诗》笺)意思是说,鲁僖公在远郊放牧的时候,就是遵循伯禽治国的方法,专心致志,不胡思乱想。孔子借它来总括三百篇诗的意义。“思”字有两种解释:一是语助辞,没有实际意义;一是指思想内容。但对于解释全句意义来说,“这两种说法并无多大差别”①。简单地理解,孔子的意思是:《诗》三百,用一句话在概括它,就可以说,不胡思乱想。孔子巧妙地运用这个现成的句子高屋建瓴概括《诗经》的思想倾向,认为它们“无邪”,就是没有不正当的地方,即健康纯正,符合社会道德和礼仪规范。孔子站在他自己的立场,给予了《诗经》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思无邪”的观点还反映了孔子的文学批评实际有它宽泛的一面。《诗》三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不仅包括大量的民歌,还包括一些统治阶级下层人士的作品,此外还有不少统治者的赞歌和颂歌。它的思想也是相当复杂的,有些诗尖锐地揭示了阶级的对立,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些诗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腐朽,因此,就其表达的思想而言,不好一言以蔽之。而且以孔子“礼”的标准来衡量,《诗》三百中就有不少作品,非但不是“思无邪”,反而是“思有邪”。比如那些反映男女爱情方面的诗,例如:《将仲子》、《有女同车》、《风雨》等被朱熹称为“淫奔者之诗”的诗,又如《诗经》中大量讽刺统治阶级荒淫丑恶的作品等等,按照孔子他自己的标准应该不会赞许他们表达的思想,但是,他却把它们统统都纳入“思无邪”的思想体系之内,这并非他没有看到其中存在一些似乎极端甚至犯上的作品,大概只要是从诗人的创作动机和良苦用心着想,所谓“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诗谱序》)充分理解诗人的正直感和正义性。“思无邪”说表明了孔子对于《诗经》思想内容和诗人创作目的的认可,也反映出它衡量文艺作品的政治尺度比较宽泛,表明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观点有它实际比较宽泛的一面。</p><p class="ql-block">孔子“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中和”之美。“无邪”就是“归于正”,就是符合“正”,即“中正”,也就是“中和”。孔子曾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观都是那么得恰到好处。孔子认为男女关系、青年恋爱都应在“和谐”的分寸之内,在“合礼”的规范之内进行和完成,必须是合礼和合规范程序的。“《关雎》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这种儒家男女之间伦理规则的典范”②可见,孔子的“中和”思想是跟政治道德联系起来的,在他看来,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即“思无邪”,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可以说,《关雎》所讲的“中和”是“思无邪”的具体化。另外,“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论语·卫灵公》);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论语·阳货》)等也反映了孔子所提倡的“中和”之美,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思无邪”中体现出了“中和”之美,但是孔子的这种中和之美还处于朦胧阶段,直到荀子才对此从理论上作了概括和总结。</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①张少康、刘兰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32页。</p><p class="ql-block">②谢建忠:《中国文学批评史述略》,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9月,19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⑴张少康、刘兰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p><p class="ql-block">⑵吉林师大报编辑部:《中国古典文学论集》,吉林师大报编辑部编辑出版,1997年12月。</p><p class="ql-block">⑶谢建忠:《中国文学批评史述略》,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②谢建忠:《中国文学批评史述略》,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9月,19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 众说纷纭“思无邪”.</p><p class="ql-block">[2] 诗三百,思无邪.</p><p class="ql-block">[3] 孔子“思无邪”说浅议.</p> <p>【原文】</p><p>2.3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p><p><br></p><p>【注释】</p><p>①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p><p>②齐:整齐、约束。</p><p>③免:避免、躲避。</p><p>④耻:羞耻之心。</p><p>⑤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 二为“正”。</p><p><br></p><p>【翻译】</p><p>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p> <p>【原文】</p><p>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p><p><br></p><p>【注释】</p><p>①有(yòu):同“又”。古文中表数字时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关系。</p><p>②立:站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p><p>③耳顺: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五花八门的言论,能分辨真伪是非,并听之泰然。</p><p><br></p><p>【翻译】</p><p>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p> <p>【原文】</p><p>2.5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②。”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p><p><br></p><p>【注释】</p><p>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谥号“懿”。</p><p>②无违:不要违背礼节。</p><p>③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赶车。</p><p><br></p><p>【翻译】</p><p>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p> <p>【原文】</p><p>2.6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p><p><br></p><p>【注释】</p><p>①孟武伯:上文孟懿子的儿子, 名彘(zhì), “武”是谥号 。</p><p>②其:指孝子。</p><p><br></p><p>【翻译】</p><p>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p><p><br></p><p>【解读】</p><p>珍重自身就是孝,别再让父母为你操心。</p> <p>【杨伯峻译文】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关心父母的健康。”</p><p>【钱穆译文】孟武伯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让你的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p><p>【李泽厚译文】孟武子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p><p>【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p><p><br></p><p>【游梦僧详解】这句话字都很简单,看着都认识,但意思却少有人领会之。难点在于“疾”与“忧”应作何解释,特别两字之间的“之”字。三大家之解,莫名其妙,不足以信人。钱李之解更是雷人,按他俩的解释,孔子完全可以说另一句话:“父母唯忧其之疾”了。</p><p>“唯”此处为助词,表示肯定,译作“一定、必须”。“其”,意“他”,指“子女”,问孝,肯定是问子女如何对待父母才为之孝,“其”字就是孔子承接孟武伯的问话,这里用以指“子女”。“疾之忧”,“疾”与“忧”其实是一个递进关系,此话怎讲呢?“疾”有“担忧、忧虑”之意,如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二》有言:“商(梁商)疾边吏失和,使羌戎不静。”较轻的忧为“疾”,较重之忧为“忧”。就如较轻的病说“疾”,较重的病说“病”一样的道理。“之”,本义就“往,朝某方向走,到……去”,这里取它的本义就行;“忧”作“担忧、忧愁”。故“疾之忧”意思为“忧虑以至忧愁”。整句的意思就是——孟武伯问孔子:“子女怎么做才算为孝?”孔子说:“有关父母的事(包括身体、事情)一定是子女所忧虑以至忧愁(之事)。”即于父母之事,“疾”甚至于“忧”。把父母的所有放在心头,即心的最重要位置,这样,就能事事唯父母在先,又怎么能不孝呢!有人可能会说:“你心到有什么用,没有做到!”没有做到,那是因为你心头还有其他事更重要的,比如你的工作、享乐、身需,以至于最终“没有做到”,实则还是“心没到”。比如,父母病了,你很担心很记挂,但是觉得工作重要,就没有返家照顾侍奉,那就是代表此时你作过对比,还是得出“此时工作为重”,也就是说此刻,放在心的头位的是你的工作,并不是父母,你所“疾之忧”的是工作。</p><p>肯定会有人蹦出来质疑:“疾之忧”解为“忧虑以至忧愁”,凭什么?咱拿孔子最喜欢的《诗经》出来说话,就从几首诗节选部分出来:</p><p>1)《园有桃》: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p><p>2)《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p><p>3)《沔水》: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p><p>4)《小弁》:弁彼鸒斯,归飞提提。民莫不谷,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p><p>5)还有很多,详细或更多内容,自己可以去翻《诗经》!</p><p>“心之忧矣”,意为“心里充满了忧愁”。译为“心变得忧愁”就更容易理解这个“之”的含义了。是否与“疾之忧”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孔子喜读《诗经》,日常说话时引用《诗经》里的话或套用《诗经》里的句式,不就最正常不过之事了!</p><p>这里常常看历史所写的忠臣孝子的艰难处境——“忠孝两难全”,选择了忠,就没了孝;选择了孝,就失了忠。难道他们为国家上东征西伐之时,就没有记挂父母吗?不是的,实际在那样“生死在顷刻间”的沙场,更思念更记挂父母,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们在“忠”与“孝”之间,选择了“忠”,虽心为孝(实际也不孝,因为孝已非心头大事,忠才是),行为也没做到孝。所以,徒叹“自古忠孝两难全”!</p><p>何以见得“心到至上”呢,《论语》中接着就有所表述!</p><p>【第02篇为政第07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p><p>【游梦僧译文】子游来问何为孝。孔子说:“现在通常人说的孝,就是能赡养父母,狗和马也能饲养啊;有赡养,没敬意(心里无父母),这两者(养父母与养犬马)又有什么分别呢?”</p><p>接着就是下一句:</p><p>【第02篇为政第08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p><p>【游梦僧译文】子游夏问何为孝。孔子说:“面露不爽、不悦之色。有事,后辈子女去做;有酒有食(指吃饭)时,年长者先吃。难到这也是孝吗?”</p><p>这由上一句的“不敬”到这句的“色难”,其实是有进步的,但仍没达到孝的标准。</p><p>从几个不同的人来问孝,孔子回答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但着重点很明确:不只重表面功夫,而要心行合一,要“行孝”,更要“心孝”。</p><p>综上所述,解得此句!</p><p>【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p><p>【游梦僧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女怎么做才算为孝?”孔子说:“有关父母的事(包括身体、事情)一定是子女所忧虑以至忧愁(之事)。”</p> <p>【原文】</p><p>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p><p><br></p><p>【注释】</p><p>①子游:孔子的高足,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p><p><br></p><p>【翻译】</p><p>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p> <p>【杨伯峻译文】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p><p>【钱穆译文】子游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处作分别呀!”</p><p>【李泽厚译文】子游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今天所谓孝只讲能够养活父母。人也一样养活狗、马。不尊敬,那有什么区别?”</p><p><br></p><p>【游梦僧详解】三大家的断句都是“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本僧不敢苟同。本僧认为“皆能有养”,应该在中间断开,问题是关于“孝”的,所以,“是谓能养”是“是谓能养父母”的简略。“至于犬马皆能”是“至于犬马皆能养”的省略,因为前面已经讲了“养”,在这省掉后也不影响别人理解,古文惜字如金故省略掉也很合理,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p><p>当然,两种断法,对此句话的理解影响不大。</p><p>再者,“有养,不敬”之“有”对“不”、“养”对“敬”,“有养”与“不敬”前后两字相应,一肯一否,强调有此无彼。“有养,不敬”是先总结前事(有养)的基础上,加多一个条件(不敬),形成新的条件,以推出新的结论:“何以别乎?”。</p><p>如此一断,一句话中的三个子句,都可独立成意思完整的句子。</p><p>“今”,当今,现今;“至于”,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可不作任何解,见《国语·周语中》:“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於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何以别”是“以何别”变体,加“乎”字反问表示否定,意为“有何别”,没不一样,就等于说“对待父母有赡养但没敬意,就像养猫养狗一样,没区别,所以不算是孝。”。</p><p>换个角度来说这句庆,意思更容易使人明白:如果只养但不敬也算孝顺的话,既然犬马你也喂养,那是不是说你也孝顺犬马呢?</p><p>【第02篇为政第07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p><p>【游梦僧译文】子游来问何为孝。孔子说:“现在通常人说的孝,就是能赡养父母,狗和马也能饲养啊;有赡养,没敬意(心里无父母),这两者(养父母与养犬马)又有什么分别呢?”</p><p><br></p><p> </p> <p>【原文】</p><p>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③,先生馔④。曾是以为孝乎⑤?”</p><p><br></p><p>【注释】</p><p>①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做到和颜悦色为难;一说难在承望、理解父母的脸色。今从前解。</p><p>②弟子:年轻的子弟。</p><p>③食:食物。</p><p>④先生:与“弟子”相对, 指长辈。馔:吃喝。</p><p>⑤曾:副词,竟然的意思。</p><p><br></p><p>【翻译】</p><p>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p> <p>【杨伯峻译文】子夏问孝,孔子说:“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吗?”</p><p>【钱穆译文】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p><p>【李泽厚译文】子夏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不给父母好脸色看。有事时,年轻人效劳服务;有酒饭,让年长的先吃,这难道就是孝吗?”</p><p><br></p><p>【游梦僧详解】句中,把“色难”,即面露不情愿、不悦的样子,提至句首,表示着重于此。非出自本心,即“色难”的话,无论你怎么做,都不是孝!这无非是“有养,不敬”的另一范本而已,当然,由“不敬”到“色难”是有进步的。但仍未到位,孝的行为仍然非出自本心,而碍于礼俗、不得而为之而已!</p><p>“曾是以为孝乎?”中的“曾”字为副词。用来加强语气。“曾是以为孝乎?”是“曾以是为孝乎?”,“是”,指代前面一长串的操作(色难、服其劳、先生馔)。这个让我想到《红楼梦》中的焦大,活他都干了,但整天骂骂咧咧的,你觉得他是真心干活吗?说回这孝,表面上看,做的都是“孝”的样子,但心里总是不乐意而致于面露难色,甚至是不悦的表情,这当然不是孝了。</p><p>【第02篇为政第08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p><p>【游梦僧译文】子游夏问何为孝。孔子说:“面露不爽、不悦之色。有事,后辈子女去做;有酒有食(指吃饭)时,年长者先吃。难到这也是孝吗?”</p> <p>【原文】</p><p>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p><p><br></p><p>【注释】</p><p>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的门生。</p><p>②退:从老师那里退下。省(xǐng):观察。私:私语,指颜回与别人私下讨论。</p><p><br></p><p>【翻译】</p><p>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p> <p><br></p><p>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p><p>解说:</p><p>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有那么多疑问,要我解决。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疑问有发挥,是新思路。回也不愚,自有主见。”一方不耻下问请教老师,一方诲人不倦教化学生。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学道无所不说,不耻于在下问。这段话说的是充分沟通的诀窍。</p><p>补充:不提问的学生肯定不是好学生,好提问的学生必然是好学生。这段原文关键是“不违如愚”,不违背老师的说法,不反对老师的说法。只是提了很多疑问,让人感觉到他愚笨。“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老师不往下讲了,退而考虑他的疑问,挺有主见的,又能发挥出新思路来。“回也不愚”,有主见有思想能上进。既能“巧言令色明了仁(1.3)”,又能“察言观色(《论语 子路》)”融和人。与人善而共商成事,“攻其恶无攻人之恶(12.21)”。</p> <p>“廋”字小篆误作“庾”。</p> <p>【原文】</p><p>2.10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 ”</p><p><br></p><p>【注释】</p><p>①以:为。所以:所做的事。</p><p>②所由:所经过的途径。</p><p>③安:安心。</p><p>④廋(sōu):隐藏,隐蔽。</p><p><br></p><p>【翻译】</p><p>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p> <p>【原文】</p><p>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p><p><br></p><p>【翻译】</p><p>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p> <p>【原文】</p><p>2.12子曰:“君子不器。”</p><p><br></p><p>【翻译】</p><p>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p> <p>【原文】</p><p>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p><p><br></p><p>【翻译】</p><p>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p> <p>【原文】</p><p>2.14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p><p><br></p><p>【注释】</p><p>①周:团结多数人。</p><p>②比:勾结。</p><p><br></p><p>【翻译】</p><p>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p> <p>【原文】</p><p>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p><p><br></p><p>【注释】</p><p>①罔:迷惘,没有收获。</p><p>②殆:疑惑。</p><p><br></p><p>【翻译】</p><p>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p> <p class="ql-block">“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考辨*</p><p class="ql-block"> 李世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p><p class="ql-block">(原载《汉字汉语研究》2023年第3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nbsp; 要&nbsp; </p><p class="ql-block">历代学者对《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不同理解,目前尚无定论。本文认为其中“罔”应为“欺骗”义,“殆”应为“疑惑”义,整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全文根据文献例证指出:先秦时期没有用例可以支撑郑玄“罔,无知貌”与包咸“罔然无所得”的旧注,但有用例可以支撑“罔”有“欺骗”义,在章句中“罔”可理解为“受骗”;与陈蒲清对于“殆”有“疑”义的质疑进行商榷;从思想史的角度给“思而不学则殆”的“殆”理解为“疑惑”提供一条补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键词:论语&nbsp; 罔&nbsp; 殆&nbsp; 训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论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文献,但由于年代久远,且文句简短,后人对于其中的章句常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令人困惑。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这句话是孔子对学习与思考二者辩证关系的描述,今被选入了中学课本。部编本中学教材中“罔”的注释为“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的注释为“疑惑”。在现代汉语中,“迷惑”与“疑惑”为近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疑惑:怀疑困惑”,“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汉语大词典》“疑惑:①迷惑,不理解”。然而在此句中,“罔”与“殆”的意义一定有别,一说“学”,一说“思”,二者是相对的,言及两件事情,因此中学教材的注释有误无疑。现在我们尝试考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求得其原意。为了更加准确解读,明白现今释义来源,先来看历代各家的理解(程树德,1990:106)。常见解释有:</p><p class="ql-block">东汉包咸、三国何晏:学而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p><p class="ql-block">南朝梁皇侃①:罔,诬罔也。言既不精思,至于行用乖僻,是诬罔圣人之道也。</p><p class="ql-block">南宋朱熹: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p><p class="ql-block">清王念孙:思而不学,则无所依据,故疑而不决。</p><p class="ql-block">杨树达:罔者无也,学而不思,其失止于丧己;殆者危也,思而不学,其病可以误人。殆之害甚于罔。</p><p class="ql-block">钱穆:仅向外面学,不知用思想,终于迷惘了。仅知用思想,不向外面学,那又危殆了。</p><p class="ql-block">杨伯峻: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p><p class="ql-block">以上众多理解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从。其实这句话的句法很简单,“而”“则”都是连词,“而”表转折关系,“则”表连接关系,所以白话译成“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理解此句的关键就在于对“罔”与“殆”的解释,前人理解的分歧也正在于此。综合考察历代注释,前人对“罔”的理解有“罔然无所得”(包咸)②、“受骗”(杨伯峻);对“殆”的理解有“精神疲怠”(何晏)、“危险”(朱熹)、“疑惑”(王念孙、王引之)。对于整句话,将上述理解前后两两组合共有6种可能,可以涵盖前贤及今人的所有解释,分列表示如下:</p><p class="ql-block">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所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怠。</p><p class="ql-block">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所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危险了。</p><p class="ql-block">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所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p><p class="ql-block">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怠。</p><p class="ql-block">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危险了。</p><p class="ql-block">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p><p class="ql-block">如此多的解读可能性让人无所适从,从作者撰写时的用词看,词义一定是单一的,亦即上述诸说中只有一种为准确的。那么,究竟哪种解读符合《论语》的原意呢?这涉及到如何准确地解读“罔”“殆”二字含义的问题。我们以为要考虑语言的社会属性,词义的体现离不开当时的语言背景,要考察先秦时代二字在文献中的意思是什么,如此才能保证词义的准确性,符合词义的时代性特征。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儒家典籍中有关学与思之间关系的论述。下面我们分别从汉语史视角、思想史视角来考辨这一章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汉语史视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nbsp; 学而不思则罔</p><p class="ql-block">首先来看“罔”。《说文·网部》:“网,庖牺所结绳以渔。从冂,下象网交文。凡网之属皆从网。罔,网或从亡。”可知“罔”是“网”的异体字,从网,亡声,本义是渔猎用的网。前文所述“罔然无所得”和“欺骗”都是“罔”的引申义,这两个义位在字典中解释如下:</p><p class="ql-block">《王力古汉语字典》:①欺骗;诬陷。②迷惑,失意。也作“惘”。</p><p class="ql-block">《汉语大字典》:①蒙蔽;欺骗。②通“惘”。1.迷惑无知貌。2.忧愁;失意。</p><p class="ql-block">《汉语大字典》中把通“惘”的义位(罔然无所得)又区分为“迷惑无知”和“失意”,加之其“欺骗”义,这三个义位是对于“学而不思则罔”理解产生分歧的根本由来。我们下面来看“罔”的这几个义位在文献中是否有用例支撑。先看出土文献,“罔”在“先秦甲骨金文简牍词汇资料库”中共见14条例证,多用来表示“捕猎工具”,未见例证表示上述分歧的义位。再看传世文献,“罔”在“语料库在线→古代汉语语料库”③中共见159例西周文献用例,几乎均用来表示“捕猎工具”或“无,没有”,未见表示“迷惑无知”“失意”的例子;仅1条表示“欺骗”义:</p><p class="ql-block">(1)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诗经·小雅·节南山》)</p><p class="ql-block">向熹(2014)认为例中的“罔”是“欺骗”,“勿罔君子”即“不要欺骗君子”。此例中“殆”的理解有分歧,而且仅仅一例,我们存而不论,主要讨论“罔”。</p><p class="ql-block">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传世文献中,“罔”出现74次,主要用法仍如西周时期,但作“欺骗”义的用法逐渐增多,有以下4条:</p><p class="ql-block">(2)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p><p class="ql-block">(3)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万章上》)</p><p class="ql-block">(4)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p><p class="ql-block">(5)虽曰圣知、巧佞、厚朴,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然。(《商君书·赏刑》)</p><p class="ql-block">在例2、例3中,“欺”与“罔”作为对文出现,杨伯峻(2017)认为这两个例子正 好说明“欺”与“罔”的区别,校人的欺骗子产,是“欺以其方”,而宰我的假设是“罔以非其道”。王凤阳(2011)则认为,“罔”与“欺”不同,而与“诬”相近,是诬陷的意思。我们认为,这两人的观点未必恰当,因为他们都是仅通过这两例得出了“欺”与“罔”的分别,而在先秦典籍中再也找不到能印证他们观点的其他例子。例2的“罔”,杨伯峻译为“愚弄”,根据上下文,这里的“罔”肯定与“欺”意思相关。例3中“欺”和“罔”应是同义对文,只是在上下文的语境中随文释义有了区分,这种区分正如刘聘君所言:“欺,谓诳之以理之所有。罔,谓昧之以理之所无。”(程树德,1990:416)例4在《汉语大字典》中解释为“陷害”,但是先秦文献中没有其他例证表明“罔”有“陷害”义,因此我们认为例4的“罔”是“欺骗”义。例5在《汉语大字典》中释作“搜罗,收取”,蒋礼鸿(2001)认为是“网取”,但是“罔”的宾语是“上利”,“君上的财利”怎么能搜罗收取呢?所以例5的“罔”还是理解作“欺骗”比较好,结合上下文应是“骗取”义。因此以上几条例子中的“罔”可以解释作“欺骗”。退一步讲,即使上述分析不完全正确,“罔”表示“陷害”“网取”等意思,但是以上四条例证,没有一例中的“罔”可以理解为“迷惑无知”(罔然无所得)。</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的传世文献中,还有以下一些例证值得注意:</p><p class="ql-block">(6)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礼记·少仪》)</p><p class="ql-block">(7)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庄子·庚桑楚》)</p><p class="ql-block">(8)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楚辞·九章·悲回风》)</p><p class="ql-block">例6在《汉语大字典》中引为“罔”表“迷惑无知貌”的例证,并引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这个说法是孤例,值得怀疑,因为先秦文献中未见其他“罔”表“无知貌”的例子。退一步说,即使假设这一解释能成立,“罔”在此处的用法是名词,而“学而不思则罔”的“罔”应为动词或形容词,因为此处“则”只连接谓词,表示顺接关系,“罔”应该与“学而不思”的性质一样。而“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的“罔”跟在“为”后面,应是一个名词。王力(1962/2015:316)在谈语言的社会性时曾说过:“如果我们所作的词义解释只在这一处讲得通,在别的书上再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那么,这种解释一定是不合语言事实的。”从这个角度看“无知貌”的解释也值得怀疑。</p><p class="ql-block">例7与例8,都是“惘惘”,姜亮夫(2002)对此论述甚多:“惘惘皇皇一声之变,皇皇用作惶惶之借字,意思是惶惧。”例7中的“惘惘”是“惶惶如有所失之意”,且“此惘惘当作罔罔”。又说《楚辞》中的“罔”有“忧”的意思,“即怅惘一词之急言,后世又造专字惘以当之”,“忧之引申,则为失志”。姜亮夫的论述表明先秦文献中的“罔”有“失意”义,且多出现在《楚辞》④中,举例如下:</p><p class="ql-block">(9)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楚辞·九章·悲回风》)</p><p class="ql-block">(10)罔兮不乐,怅然失志。(战国·宋玉《神女赋》)</p><p class="ql-block">(11)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汉·庄忌《楚辞·哀时命》)</p><p class="ql-block">(12)志蓄积兮未通,怅敞罔兮自怜。(汉·王逸《楚辞·九思》)</p><p class="ql-block">因此先秦没有可靠用例表明“罔”有“迷惑无知”义。在汉及以后的文献中,有双音词“罔然”,例如:</p><p class="ql-block">(13)秦王曰:“丈人罔然乃远至此,甚苦矣。魏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矣。”(汉·刘向《新序·杂事》)</p><p class="ql-block">(14)文吏自谓知官事,晓簿书。问之曰:“晓知其事,当能究达其义,通见其意否?”文吏必将罔然。(汉·王充《论衡·谢短》)</p><p class="ql-block">(15)罔然若酲,朝罢夕倦。(汉·张衡《东京赋》)</p><p class="ql-block">(16)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宪传》)</p><p class="ql-block">以上例证,《汉语大词典》皆有引用,例15、例16释作“失意貌;心中若有所失貌”,例14释作“恍惚不解貌”,例13释作“窘急惶遽貌”。姜亮夫(2002)说:“古双声状语下字用然者,与重叠字词同义。故罔然即罔罔,怅然即怅怅,悠然即悠悠,其例甚多,不烦详举也。”“罔然”释作“失意貌”“窘急惶遽貌”其来有自,详见前文论述。“恍惚不解貌”与“迷惑无知”意思接近,但最早见于《论衡·谢短》,东汉以前未见用例。“迷惑无知”所本的旧注出自包咸“罔然无所得”,郑玄“罔,犹罔罔,无知貌”,包咸和郑玄也都是东汉人。所以“罔然”的“迷惑无知”义最早只见于东汉文献,先秦并无用例。</p><p class="ql-block">归纳以上分析,从汉语史角度看,单字“罔”在先秦不能表示“迷惑无知”,因为只有1条例证,值得存疑,且在该例证中“罔”应为名词;可以表示“欺骗”,有充分的文献支撑;可以表示“失意”,但是不适合解释“学而不思则罔”。双音词“罔然”可以表示“迷惑无知”,最早见于东汉文献。列为表1,更加清晰:</p> <p class="ql-block">因此将先秦时期的“学而不思则罔”的“罔”理解为“欺骗”有文献支撑,较为合理,结合上下文应为“受骗”。但是,蒋绍愚(2018)认为:“‘诬罔’的‘罔’通常带宾语,是施加于人的动作,如果解释‘罔’为‘诬罔’,则需如《论语义疏》所云‘诬罔圣人之道也’,而不能表示‘受欺’。”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上举例2、例3的“罔”都不带宾语,而且在“欺骗”义上“罔”与“欺”相通,而文献中正有“欺”表示“受欺”的意思(如下举两条例句⑤),故而“罔”可以表示“受欺”。</p><p class="ql-block">(17)琅邪王刘泽既欺,不得反国。(《汉书·燕灵王刘建传》)</p><p class="ql-block">(18)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战国策·魏策三》)</p><p class="ql-block">所以从汉语史的角度看,“学而不思则罔”的意思应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受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nbsp; 思而不学则殆</p><p class="ql-block">接着来看“殆”。《说文·歺部》:“殆,危也。从歺,台声。”殆的本义是危险。《王力古汉语字典》收4个义项:①危险。②近乎,几乎。③大概,恐怕。④通“怠”。懈怠。</p><p class="ql-block">前人对“思而不学则殆”中“殆”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精神疲怠”(何晏),二是“危险”(朱熹),三是“疑惑”(王念孙、王引之),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何晏《论语集解》: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p><p class="ql-block">朱熹《论语集注》: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p><p class="ql-block">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扁鹊仓公传:“拙者疑殆。”此殆字非危殆之殆,殆亦疑也。公羊传襄四年注曰:“殆,疑也。”思而不学,则无所依据,故疑而不决。下云“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殆亦疑也。经义述闻:何休襄四年公羊传注:“殆,疑也。”谓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也。</p><p class="ql-block">自高邮二王阐发“殆”有“疑”义以来,学者大多服膺其说,也有人不赞同此说,但并未给出具体理由。目力所及,只有今人陈蒲清(2004)认为“殆”有“疑”义不妥,并提出了三条理由。现在我们来看这三条理由是否能成立。</p><p class="ql-block">第一,《公羊传·襄公四年》何休注的“殆,疑也”不能成立。我们赞同这条理由。王引之在此处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在“殆”条下用何休注“殆,疑也”作为论据;在“往殆乎晋”条下已指出此处的“殆”应训为“治”,却还说“家大人曰,何训殆为疑,往疑乎晋,则为不辞,故加谳字以增成其义,然殆可训为疑,不可训为谳也。”王引之认为“殆可训为疑”,只是在此处应该训为“治”,但是在他论证“殆可训为疑”时引用的第一条证据却是何休的注解(对于应训为“治”的“往殆乎晋”)。所以王引之的这条例证不可信。</p><p class="ql-block">第二,解释词义应该尽量遵循词的固有义项,也应该使解释既通于此又通于彼,“殆”的固有义项是“危险”;且“殆”在《论语》中出现4次,解释成“危险”则4句可通,解释成“疑惑”则最多只能通于2句。这条理由是有问题的。此处的“殆”表示“危险”还是“疑惑”是需要论证的,但是陈蒲清已经预设了“殆”是“危险”的意思,所以才说“疑惑”不是“殆”的固有义项。此外,解释未必要既通于此又通于彼,“殆”在《论语》中只出现了4次,并不能说明这4个“殆”的意思就必须一样,正如蒋绍愚(2018)所说:“为什么在《论语》中每个字都只能在同样的意义上使用呢?”所以这条理由不能成立。</p><p class="ql-block">第三,它有随意使用通假的嫌疑。陈蒲清指出,在古书中,“殆”通“怠”的用例颇多,而“怠”通“殆”几乎没有用例;通假中,甲词可通乙词,乙词不可通甲词,这几乎是一个常规。但是“怠”通“殆”,《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古文字通假字典》《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中的“怠”字条下皆有例证⑥,摘引如下:</p><p class="ql-block">(19)古(故)智(知)足不辱,智(知)止不怠。(郭店楚简本《老子》甲简三六)</p><p class="ql-block">(20)君以逆德入,怠有后患。(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鲁庄公有疾章》)</p><p class="ql-block">所以陈蒲清对于“殆”有“疑”义的质疑值得商榷。除高邮王氏所举例证之外,文献中还有“疑殆”连用的例子,这几条例句吴铭(2019)也曾指出:</p><p class="ql-block">(21)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p><p class="ql-block">(22)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p><p class="ql-block">(23)学微术昧,或见仿佛,疑殆匪阙,违众迕世,浅为尤悔,深作敦害。(《汉书·叙传》)</p><p class="ql-block">这些连用的例子正说明了“殆”有“疑”义,在文中理解为“疑惑”文通字顺。此外,吴铭(2019)还给出了“疑”“殆”互文的用例和“殆”书作“怠”的用例,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24)故闻君一言,虽有微远,其志不疑。仇雠之人,其心不殆。(汉·贾谊《新书·匈奴》)</p><p class="ql-block">(25)隆秋之时,收藏不殆;饥春之岁,散之不疑。(汉·刘歆《与扬雄书从取〈方言〉》)</p><p class="ql-block">(26)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汉书·翟方进传》)</p><p class="ql-block">这些例子中,“殆/怠”与“疑”是互文,因此意思肯定是一样的,都是“疑惑”的意思。上述例证文献中,《黄帝内经》属于战国时期,其余例证属于汉代。这里有两种情况,先秦古书的编纂情况很复杂,假设《黄帝内经》中这两条例证出现的时间与《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闻阙疑,多见阙殆”出现的时间相近,应可证明确实“殆”有“疑”义,因为有“疑殆”连用、互文的例子。假设《黄帝内经》中这两条例证出现的时间晚于上述两则《论语》的时间很久,仍不能排除前者是受后者的影响,再加上其余例证都晚于《论语》,所以亦可以说这些例证都是误解了《论语》中的“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论语》中“思而不学则殆”“多见阙殆”的“殆”并非“疑惑”的意思。但是,相比于宋人和今人,汉人离孔子的时代更近,他们的语言更接近,没有充分的证据,应该更相信汉人的语感。至少在贾谊、刘歆、班固眼中,“殆”有“疑”义是正确的。在没有更强力的证据之前,笔者赞同“殆”有“疑”义。</p><p class="ql-block">此外,何晏将“思而不学则殆”的“殆”释作“精神疲怠”,有增字为训之嫌。“殆”可通“怠”,“怠”有“疲怠”义,但先秦文献用例均表“身体疲惫”义,未见“精神疲怠”义。</p><p class="ql-block">因此从汉语史角度看,“思而不学则殆”的“殆”可以理解为“危险”或者“疑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思想史视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从汉语史的视角论述了先秦时“罔”有“欺骗”义,没有“迷惑无知”义,“殆”有“疑惑”义。我们接着再从思想史的角度考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论语》及其他典籍中有关“学”与“思”的论述如下:</p><p class="ql-block">(27)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p><p class="ql-block">(2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p><p class="ql-block">(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p><p class="ql-block">(3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p><p class="ql-block">(31)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灾必及身矣。”⑦《诗》曰:“其何能淑,载胥及溺。”(《韩诗外传·卷六》)</p><p class="ql-block">(32)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说苑·建本》)</p><p class="ql-block">(33)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中论·治学》)</p><p class="ql-block">(34)子思谓子上曰:“白乎!吾尝深有思而莫之得也,于学则寤焉;吾尝企有望而莫之见也,登高则睹焉。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孔丛子·杂训》⑧)</p><p class="ql-block">(35)颜回问君子,孔子曰:“爱近仁,度近智,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君子也夫。”回曰:“敢问其次。”子曰:“弗学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孔子家语·颜回》)</p><p class="ql-block">其中,例28与例29意思接近,都强调既要博学,又要深思。例30-32、例34显然同出一源,其源头正是例27,这些话的意思都在强调学习的好处就是增加知识,就像登高望远一样,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学得越多知识越多。只思考不学习,无法获得知识。</p><p class="ql-block">例33和例35相关,强调“学”和“行”、“思”和“得”的关系,认为学习后才能实践,思考后才能领悟。这和包咸“学而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的理解一样,不思考就不会“得”。参考这两句,“学而不思则罔”中“罔”的意思好像就是“不得”,即没有真正领悟。但是再看例34,子思说他曾经努力思考却无法领悟,一学习就明白了,因此学习就可以没有疑惑。可见“学而不思”或者“思而不学”都无法真正领悟知识。</p><p class="ql-block">综合这些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儒家认为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学而不思”或者“思而不学”,都不能“得”。至于“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的具体表现的后果是什么,没有足够的论述,只有例34子思说学习后可以没有疑惑,可以补充说明“思而不学则殆”应理解为“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有些人把“思而不学则殆”理解为“只思考不学习是很危险的”,认为这是从反面证明儒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把“殆”理解为“危险”太宽泛了,如果“思而不学”可以是危险的,那么“学而不思”也可以是危险的,从而反面证明儒家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故而把这里的“殆”理解为“危险”不恰当。</p><p class="ql-block">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应为“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p><p class="ql-block">从义理角度看,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理解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也比较合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人云亦云,就会受骗,因为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当然就会受骗,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因为没有知识的思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如对《论语》章句的考辨一样,如果不去查考相关文献,只是一味地空想,当然会疑惑,不知究竟如何去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结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从汉语史角度指出先秦时期的“罔”没有“迷惑无知”义,有“失意”“欺骗”义,且“罔”可以表示“受骗”,“学而不思则罔”的“罔”解作“受骗”更合适。与陈蒲清对于高邮王氏“殆”有“疑”义的质疑进行商榷,更加确定先秦时“殆”有“疑”义。从思想史角度指出儒家认为学和思不可偏废,具体到二者间的关系,有《孔丛子》的一条例证可以给“思而不学则殆”理解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疑惑”做补证。我们最终的结论与杨伯峻一致,但不赞成他把“殆”翻译为“缺乏信心”,“殆”直译为“疑惑”就可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应是“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黑维强师的悉心指导,匿名审稿专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谨此致谢。</p><p class="ql-block">①皇侃列举了两说,这是第二种说法。</p><p class="ql-block">②后人对此句中“罔”的理解除“欺骗”外,还有“迷惘”“迷惑无知”“徒劳”,意义杂糅,大都本于包咸的话,所以用“罔然无所得”概括。</p><p class="ql-block">③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和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并未发现其他有力例证,故本文仅采用“语料库在线”的统计数据。</p><p class="ql-block">④需要注意的是,《楚辞》是刘向所编,其中作品的时代并不一致,“语料库在线”将其统一归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恰当,所以对属于汉代的例句,在括号内列出时代及作者。</p><p class="ql-block">⑤例17,王先谦《汉书补注》引王念孙说“既欺,本作既见欺。”“今本脱见字,则文不成义。”例18,《史记·穰侯列传》作“不然必见欺”,何建章《战国策注释》认为“必欺”“必见欺”皆可。按,古汉语中同一个词可能兼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用法,故而我们认为“欺”可以表示“受欺”。参《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施受同辞例”(杨树达,2013:214)。</p><p class="ql-block">⑥按,这些通假的例子中,“怠/殆”都不作“疑惑”解。</p><p class="ql-block">⑦引自《韩诗外传笺疏》(屈守元,2012),《韩诗外传集释》(许维遹,1980)中作“灾必及其身矣”。</p><p class="ql-block">⑧关于《孔丛子》及《孔子家语》的真伪问题,学界有许多讨论,但无论这两种文献出于先秦或是魏晋,它们体现的都是儒家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清]王引之(撰) 钱文忠等(整理) 2012 《经义述闻》,上海书店出版社。</p><p class="ql-block">陈蒲清 2004 《论〈论语〉中的“殆”以及“对文见义”》,《古汉语研究》第3期。</p><p class="ql-block">程树德(撰) 程俊英 蒋见元(点校) 1990 《论语集释》,中华书局。</p><p class="ql-block">姜亮夫 2002 《楚辞通故》(第四辑),《姜亮夫全集》第4卷,云南人民出版社。</p><p class="ql-block">蒋礼鸿 2001 《商君书锥指》,《蒋礼鸿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p><p class="ql-block">蒋绍愚 2018 《论语研读》,中西书局。教育部(编) 2016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p><p class="ql-block">钱 穆 2012 《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p><p class="ql-block">王凤阳 2011 《古辞辨》(增订本),中华书局。</p><p class="ql-block">王 力 2015 《龙虫并雕斋文集》(一),《王力全集》第19卷,中华书局。</p><p class="ql-block">吴 铭 2019 《读〈读书杂志〉札记(3)——疑殆》,微信公众号“吴铭训诂札记”。</p><p class="ql-block">向 熹(编著) 2014 《诗经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p><p class="ql-block">杨伯峻(译注) 2017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中华书局。</p><p class="ql-block">杨树达 2006 《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p> <p>【原文】</p><p>2.16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②!”</p><p><br></p><p>【注释】</p><p>①攻:做。异端:中庸的两端,指“过”和“不及”。</p><p>②斯:连词,这就、那就的意思。也已:语气词。</p><p><br></p><p>【翻译】</p><p>孔子说:“做事情过或不及,都是祸害啊!”</p> <p>【原文】</p><p>2.17子曰:“由①!诲汝,知之乎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p><p><br></p><p>【注释】</p><p>①由:孔子的高足,姓仲,名由,字子路,卞(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人。</p><p>②知:作动词用,知道。</p><p><br></p><p>【翻译】</p><p>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p> <p>“干”小篆误作“乾”</p> <p>【原文】</p><p>2.18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余,则寡尤③;多见阙殆④,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p><p><br></p><p>【注释】</p><p>①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zhuān)孙, 名师,字子张。干禄:谋求禄位。</p><p>②阙疑:把疑难问题留着,不下判断。阙,通“缺”。</p><p>③尤:过失。</p><p>④阙殆:与“阙疑”对称,同义,故均译为“怀疑”。</p><p><br></p><p>【翻译】</p><p>子张请教求得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边,谨慎地说出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少犯错误;多观察,不明白的就保留心中,谨慎地实行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p> <p>【原文】</p><p>2.19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②诸③枉④,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p><p><br></p><p>【注释】</p><p>①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将,鲁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哀”是谥号。</p><p>②错:同“措”,安置。</p><p>③诸:“之于”的合音。</p><p>④枉:邪曲。</p><p><br></p><p>【翻译】</p><p>鲁哀公问道:“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则百姓就服从了;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p> <p>【原文】</p><p>2.20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③。”</p><p><br></p><p>【注释】</p><p>①季康子:鲁大夫季桓子之子,鲁国正卿,“康”是谥号。</p><p>②以:通“与”,可译为“和”。</p><p>③劝:勉励的意思。</p><p><br></p><p>【翻译】</p><p>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p> <p>【杨伯峻译文】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勤勉?”孔子说:“举止端庄,能赢得尊敬;敬老爱幼,能赢得忠诚;任用贤良、培养人才,能使人勤勉。”</p><p>【钱穆译文】季康子问:“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呀?”先生说:“你对他们能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慈其幼,他们自会忠于你。你拔用他们中间的善人,并教导他们中间不能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了。”</p><p>【李泽厚译文】季康子问:“要使老百姓尊敬、忠诚而相互勉励,如何办?”孔子回答说:“严肃地对待他们,老百姓就会尊敬;孝顺父母,慈爱幼小,老百姓就会忠诚;提举好人而教育那些无能的人,老百姓就会相互勉励。”</p><p>【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p><p><br></p><p>【游梦僧详解】季康子,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p><p>敬,恭敬,《诗经》雅、颂部分多用为严肃、恭敬之义;忠,忠心、忠诚;以,文言连词,作“而”意;劝,勤勉;“如之何”,“何如之”,何,怎么样,如,达到,之,代前句,“何如之”即“怎么达到那样”。(当然,“如之何”有“拿它怎么办”之意。但此处如此解不通)</p><p>季康子问:“怎么做才能使得民众恭敬、忠诚并且勤勉?”</p><p>“临”者,居高而向下,所谓“君临天下”;之,代指“民”;庄,南宋大儒朱熹之《论语集注》有:庄,容貌端严也;“临之以庄”,则为“示民以容貌端严”。李老之“严肃地对待他们”,严肃对待别人,光严不端,别人怎会恭敬于你!</p><p>《论语集注》有:孝于亲,慈于众。“孝慈”,是为“临之以孝慈”之省略,意为“示民以孝于亲慈于众”。钱老之“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明显有误,这是目的,不是手段。</p><p>“善”与后面的“不能”相对,指“有才之人”;举善,起用有才之人(非好人,好而无才,怎么用!);“不能”,指“不才”,无才之人。举善而教不能,“善者举之而不能者教之”(《论语集注》)</p><p>此章是季康子向孔子请教为官之道,重点在于要达到目的,他自己需要怎么做,即重点在于求诸于己。故孔子的回答就是围绕季康子自身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使民敬、忠以劝”的目的而展开。</p><p>综观三老之所解,钱李之解略有瑕疵,杨老之解意旨通达。【游梦僧译文】季康子问:“怎么做才能使民众恭敬、忠诚和勤勉?”孔子答:“示民众以容貌端严之态,则民众会恭敬;示民众以孝亲慈众之貌,则民众会忠诚;起用有才之人而教育无才之人,则民众会勤勉。”</p><p>【游梦僧译文】季康子问:“怎么做才能使民众恭敬、忠诚和勤勉?”孔子答:“示民众以容貌端严之态,则民众会恭敬;示民众以孝亲慈众之貌,则民众会忠诚;起用有才之人而教育无才之人,则民众会勤勉。”</p> <p>【原文】</p><p>2.21或①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②?”子曰:“《书》③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④,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p><p><br></p><p>【注释】</p><p>①或:有人。</p><p>②奚(xī):疑问词,当“何、怎么、为什么”讲。</p><p>③《书》:指《尚书》。“《书》云”以下二句见伪《古文尚书•君陈》,略有出人,可能是《尚书》逸文。</p><p>④施于有政:“有”在此无实在的意义。</p><p><br></p><p>【翻译】</p><p>有人问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中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才能推广到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精神扩展、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参与政治呢?”</p> <p>【原文】</p><p>2.22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②,小车无軏③,其何以行之哉?”</p><p><br></p><p>【注释】</p><p>①而:如果。信:信誉。</p><p>②大车:指牛车。輗(ní) :大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关键。</p><p>③小车:指马车。軏(yuè):马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p><p><br></p><p>【翻译】</p><p>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牛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马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p> <p>【原文】</p><p>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①?”子曰:“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p><p><br></p><p>【注释】</p><p>①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一世为一代。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也:表疑问的语气词。</p><p>②殷:殷朝,即商朝,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来就称商朝为“殷”。因:因袭,沿袭。</p><p><br></p><p>【翻译】</p><p>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制现在可以预知吗?”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继承殷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朝代,就是在一百代以后,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p> <p>【原文】</p><p>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p><p><br></p><p>【翻译】</p><p>孔子说:“祭祀不该自己祭祀的鬼神,那是献媚;见到合乎正义的事而不做,那是没有勇气。”</p> <p>孟庆栋,字朴,号槐村,斋号三乐居。己酉(1969)年生,江苏沭阳人,祖籍山东邹城,亚圣孟子七十三世孙,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江苏省骨干教师,宿迁市、沭阳县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沭阳县书法家协会理事,宿迁市教育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准)。晨读《大学》,昼教中学,晚习“小学”。1989起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主编出版教辅用书十余种。业余爱好古文字和书法,书法研习以金文为主,兼习甲骨文。书法先后得陈振濂、韩天雍、张业建、李啸、仇高驰、王友谊等先生指点。古文字研习先后得曹锦炎、王蕴智先生指点。1997年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全国第一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学习,2019年参加“全国第一期甲骨文书法研修班”学习。2010年毛笔、硬笔作品双获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师生书法展示赛教师组金奖,2016年入展“第十届江苏省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2016年9月获“微拍堂·我有匠心”书法大赛篆书金奖,2017年11月入展“江苏省首届经典家训书法展”。2017年12月获“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大展及论文与文献展”书法优秀奖。2018年8月入展“威海第二届中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展”。2019年5月入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全国硬笔书法小品展”。2019年9月入展“大美中国古文字”——庆祝新中国70华诞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书法作品捐赠展。2019年11月入展“2019扬州市书法双年展”。2019年12月,入展“纪念司马光诞辰千年全国书法册页展”。2020年4月,受邀参加“第四回广岛国际艺术交流展”。2020年6月入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江苏 • 吉林硬笔书法作品联展”。2020年7月参加“中国硬笔书法名家篆书作品展”。2020年8月入选“‘劝学杯’全国大中小学教师篆隶书法作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