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露头角 三尺讲台展风采——娄底三中新教师汇报课活动纪实(初中篇)

娄底三中

<p>  为了给新进教师提供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学校师资水平,教科室联合初、高中教导处出品的饕餮教学大宴—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如约而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讲台上的你们很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刘玉芝 温杰 伍银清 肖丽鸿老师风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周青 付霞 刘雄丽 夏明霞老师风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肖淑贤 张博文 曾璐 郭婷华老师风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b></p> <p>  9月14日至10月13日,科教科六楼录播室、博远一楼多媒体教室,师生满堂,时而掌声阵阵,时而赞叹声声,汇报课活动在此如火如荼展开。46位青年才俊在各自的汇报课中,或风趣幽默,乐在其中;或严谨有序,字字珠玑;或娓娓道来,润物无声!到场领导、老师、同学无不伸颈、侧目、默叹,以为妙绝!</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谢江 曾兴 彭柳 彭彬老师风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陈毅 廖艳钰 刘鏖赟 王丽老师风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谭诗婷 朱红权老师风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p> <p>  四十六个人,四十六堂风格各异而又精彩纷呈的汇报课,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场难忘的视听盛宴!精彩的背后离不开教科室、教导处的统领全局,精心组织;离不开教研组团结协作,精心指导,不断磨课;离不开青年教师在这次活动中的努力付出,精心准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不厌其烦地磨课是上课精彩的关键</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i></b></p> <p>  多年以来,娄底三中坚持定期举办了青年教师比武、示范课展示、公开课展示等各种教研教改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深化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学校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区各种教学比武和活动中获得大奖!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踏实苦干的三中人,定能携手并肩,不断耕耘,创造出新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教研组评课——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b></p> 初中语文组 <p>  <b> (一)温杰 《散步》</b></p><p> <b>初语组</b>:本节课教学问题设计环环相扣,用“赏”“析”“读”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精准把握了教材的“情”,用充满激情的分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感情的天地,师生充满感情的朗诵和作者共鸣,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学之美、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p><p><br></p><p> <b>(二)伍银清 《天净沙 秋思》</b></p><p> <b>初语组</b>:本节课主要采用对话法与对比探究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于反复朗诵中让学生准确地整体把握课文,还学生阅读的自由权;抓词句,抓想象,美表达,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悟情感,同时自觉提炼美化自己的表达;抓意象,溯意境,让学生感觉诗歌的诗情画意,又适时的引导出了“乐景衬哀情”的表现手法。最后对“断肠”进行深度解析,富有深度。</p><p><br></p><p><b>(三)周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b></p><p> <b>初语组</b>:本节课设定两个目标,一是在吟咏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二是能够描绘画面,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导新课、知作者、明背景、解诗题、吟诗文、理诗意、悟诗情、拓外延的步骤,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环节紧凑。师生互动良好,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抓住关键词句,达成了体会诗人的情感的目标。</p><p><br></p><p><b> (四)刘玉芝 《散步》</b></p><p> <b>初语组</b>:“慢慢走,欣赏啊!”是刘老师这节课的节奏。在教学方法上,适时地选用各种朗读法(范读、小组、齐读,男读、女读等),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在不慌不忙中分析中,在深情的朗诵中,学生加深了对亲情的理解,感悟到了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老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结合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p><p><br></p><p><b>(五)肖丽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p><p><b> 初语组:</b>肖老师将学习目标设计为通过阅读课文审美的感受鲁迅的童年往事,体会鲁迅写景叙事的独特妙处。重点品读百草园的乐趣,依次是泥墙根的趣味美、故事叙述中的起伏美、雪地捕鸟的过程美以及快乐中的遗憾美,通过各种朗读、情景表演让学生体会到百草园的乐趣,在乐趣中感受遗憾,在遗<span style="font-size: 18px;">憾中体会</span>作者对百草园的留恋。最后从课文延伸到生活,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由人及己,再推己及作者,教学效果很好。</p> 初中数学组 <p><b>  (一)肖淑娴《用字母表示数》</b></p><p> <b>初数组:</b>教态亲切,语言清晰,环节非常明晰。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课堂容量大;紧紧围绕目标,察学情,重延伸,重思考,倡讨论。课堂语言简练,指导性极强,问题导向明确,点拨干净利落。课堂针对性强,知识能力兼顾,课堂气氛活跃。</p><p><br></p><p> <b>(二) 付霞 《有理数的乘法》</b></p><p><b> 初数组:</b>教师教态自然,亲和能力强,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要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从两个正数相乘开始,再到异号两数相乘,最终到同负两数相乘,同时借助数轴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例题的题型设计上也追求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p><p><br></p><p><b> (三)刘鏖赟《用字母表示数</b>》</p><p> <b>初数组:</b>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从有趣的数学读心数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从具体例题出发,直观形象的讲授本课重点,明确代数式书写规范的要求,还对解答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给予了强调和说明,对比前面所听的课程,进步明显。</p><p><br></p><p><b><i> (四)廖艳钰《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i></b></p><p><b><i> 初数组:</i></b>本节课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完整,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法则的引出较为详细,明了,总结到位,例题习题的选择层次分明,使用导学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与学习的激情。</p><p><br></p><p> <b>(五)夏明霞《数轴》</b></p><p> <b>初数组:</b>夏老师整节课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教学扎实、细致,充分考虑到初小衔接的问题,分析教材透彻,充分考虑到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断的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所有的知识点都在这一个一个的小问题中得到解决。 课堂中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p><p><br></p><p><b> (六)初中数学 张博文《绝对值》</b></p><p><b> 初数组点评:</b>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适当,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堂组织有序,师生互动良好,学生能融入课堂。如果板书设计更精美点,上课的语言再精炼点,那么这节课的亮点更多。</p><p><br></p><p><b> (七)初中数学 刘雄丽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b></p><p><b> 初数组评课:</b> 刘雄丽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流畅合理,目标明确。本身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教态自然大方,富有青在教学中,注重了新旧知识的上下联系教学,让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渗透了类比教学的数学思想。教学中也注意了与学生的互动,能充分地给予学生表扬与肯定,体现了奖励式教学。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了拓展延伸,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了升华,开阔了学生视野,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教学理念。以后如果能在课堂中充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那课堂气氛会更好!</p> 初中英语组 <p><b>  (一)曾璐 《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SectionA1a~1c》</b></p><p> <b>初英组:</b>曾璐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口语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全程用英语教学,条理清晰,能围绕教学目标,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完成教学任务,重点突出!在传授知识时,能做到循序渐进,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愧为一堂精彩的汇报了。</p><p><br></p><p><b> (二)谢江老师 《Unit2SectionA1a~1c》</b></p><p> <b>初英组:</b>谢老师全程笑容可掬,亲切甜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堂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在,有效消除学生对英语的畏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展现自我。谢老师用简约而精美的课件,有趣的卡通人物,结合图片,单词抽认卡,视频,小组竞赛活动,从单词呈现到句型引入,从句型到对话操练,从对话操练到脱稿实际交际,从自由交际到以爱家(famiIy),爱家人为结尾,从能力目标到情感目标一一实现。课堂表现活而不乱,高潮迭起,形成性评价丰富且具有鼓励性。&nbsp;&nbsp;&nbsp;&nbsp;&nbsp; </p><p><br></p><p><b> (三)郭婷华 《Unit 1 My name's Gina SectionA 1a-1c》</b></p><p> <b>初英组:</b>本节听说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中,全程贯彻小组竞赛机制,并加入了丰富多彩的游戏的环节,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挑选幸运数字环节,则将本课推向了高潮。此外,朗诵形式多样化,给了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踊跃,教学活动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恰当地引导,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知识点,也充分提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p> 初中理科 <p>  <b>(一)初中生物 彭柳《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b></p><p><b> 生物组:</b>在教学过程中,彭老师能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课程结构安排严谨,抓住了食物链食物网这一重点内容,环环相扣,自然过渡到能量流和物质流的难点突破上,并设计了诊断评价环节,进一步巩固了学习目标,落实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不失为一堂精彩有效的汇报课!</p><p><br></p><p> <b>(二)初中生物 彭彬 《动物细胞》</b></p><p><b> 理科组:</b>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基础上进行的。彭老师的这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这与彭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以及备课组的组织磨课是分不开的。在教学过程中,彭老师利用分组竞赛组织教学,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使整个课堂生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验操作,相得益彰,生动有趣,特别是最后的动手制作动物细胞模型,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是难得的有灵魂的汇报课!</p><p><br></p><p><b> (三)初中物理 曾兴《温度》 </b></p><p><b> 物理组:</b>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各个环节层层相扣。教师的教态大方,使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直观,形象。学案不但</p><p>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师生互动好。教学语言简洁精炼,课堂组织能力较强,课件制作精美,重点难点把握比较到位。</p><p><br></p><p><b> 初中化学 朱红权《我们周围的空气》</b></p><p><b> 理科组点评</b>:朱老师教态自然稳重,激情四射,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要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从空气发现史开始,再到用探究实验测定空气组成,最进行误差分析和实验装置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予以重点强调,做到重、难点都有所突破。但感觉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略显不足。若普通话讲得更标准一点的话,本堂课会更加出彩。</p> 初中文科 <p class="ql-block">&nbsp;&nbsp;<b>(一)初中道法 陈毅 《合理利用网络》</b></p><p class="ql-block"><b> 文科组点评:</b>陈老师这堂课,教学环节完整,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如“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教学环节设计,引入本校的高一学生的舞蹈“你笑起来真好看”、初一学生的朗诵表演《少年中国说》在网络广泛传播的事例。上课过程中,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该节课稍有不足之处:时间稍稍紧张,板书设计应更合理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二)初中道法 王丽《爱在家人间》</b></p><p class="ql-block"><b> 文科组点评:</b>王丽老师的这堂课,关注的是亲子关系,内容贴近生活,整堂课教学设计完整有序。引入了学生十分熟悉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亲子之间经常存在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问题。但本堂课同时也存在不足:最后“如何处理亲子矛盾”是本堂课重点,学生讨论思考时间太短,重点不突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初中历史 谭诗婷 《青铜器与甲骨文》 </b></p><p class="ql-block"><b> 文科组点评:</b>谭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充满激情,对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制定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应用,充分利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让中华传统文明——青铜文化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若是能及时纠正学生回答的小错误就更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文稿提供:孙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文稿审定:范彬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照片提供:廖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美篇制作:范彬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教学

学生

老师

课堂

教师

教态

设计

目标

过程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