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阳光明媚,窗内言辞切切。 <p> 10月13日上午,在环城小学的录播教室里,语文老师们正忙着在秋天里阅读。这是姚晓芳特级教师和他的工作室成员,以及来自婺城区各学校语文老师们的盛会。大家齐聚一堂,潜心聚力悟阅读。</p> 第一节是朱德康老师的《童年》推进课,朱老师通过精选人物的不同面进行对比赏析,引导学生从抓细节入手深入剖析,加入感受适时批注,进而在朗读时有情可抒。在整个过程中,朱老师不断渗透推进阅读方法的指导,借助人物关系的梳理、关注细节理解人物形象、时代背景助力理解,深挖人物形象,从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走进人物内心,让“外祖父”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变得丰富、立体而清晰;最后,朱老师巧妙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把阅读推向思考的更深处。 第二节是韦倩老师的《鲁滨逊漂流记》交流课。韦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着重体会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并由学生派代表一一汇报,最后还进行了主题式阅读的拓展,为后续开展系列阅读做铺垫。 第三节是陆晨老师的《西游记》导读课。导读课该怎么上呢?陆老师紧紧围绕着导读的“导”和“读”展开:通读厘清主要内容,品读感受人物形象,赏读借鉴文章写法,研读进行主题探究。通过教师的“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读”。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u>教而不研则浅</u></b></p> 课例展示结束后,姚特向大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对朱老师的《童年》推进课表示肯定:课堂流畅,脉络清晰,整体把握书中内容和思想感情,从读中感悟,贯穿阅读方法,就某一个具有思辨性问题,让学生思考、辩论,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大家收获颇丰。 滕小祎老师就阅读指导课三种课堂流程提出几点看法:导读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阅读方法为主,推进课提倡自由,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也没有固定的点。汇报课要以学生为主角,由学生汇报,老师的作用就是串场、兼职主持人。同时指出了小说的阅读要分4个层次:一是看了之后知道小说写什么,情节、人物;二是知道文章结构和写作上语言的一些特色;三是结合时代背景、大环境,关注为什么这么写;四是培养学生的认同感、思辨能力——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陈小丹老师再次明确了共读指导课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喜欢阅读,知道怎么更好地读这本书,整体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并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抓住一个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u>集思广益共进步</u></b></p> 整本书阅读教研活动的开展,让工作室的老师们再次明确了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需要教师利用阅读课进行巧妙的引导,给学生机会进行读书交流。而教师在渗透整体感知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精彩的内容进行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老师们唯有用心思考,用心实践,才能让整本书阅读活动变得有温度、有宽度、有深度!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次提升,每一次的探讨都是一次尝试。感谢这一路有姚特细致而耐心的引领,感谢这一路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同行!祝愿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在阅读的旅程中收获幸福! 图片:董益华<div>文字:张芳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