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堂 行 ( 中 集 )

理想同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诸君,诗和远方如是说,要么来读书。要么去旅游,世界这么大,历史太长久,如果你不走出家门,,你就无法领悟这世间的至纯至美;人生那么短,如果你不读书,你就可能永远活在自定的框架里而无法获取人生最顶级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旅行,让我们适应陌生,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读书,教我们学会思考,开阔我们认识万物的视野,旅游长见识,行走既读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辗转迂回到西藏,</p><p class="ql-block">感染温良恭俭让,</p><p class="ql-block">汉族千年好传统,</p><p class="ql-block">却在藏地大发扬,</p><p class="ql-block">生活勤俭无私欲,</p><p class="ql-block">笃定宗教有信仰,</p><p class="ql-block">社会风气严律己,</p><p class="ql-block">保持山水老模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我们是九月十四日正午在滇藏线跨入西藏地界的,从洛阳启程已经是第八天中午了,途经陕西,四川,云南三省,个中滋味,各有春秋;</p><p>子午古道翻秦岭,</p><p>稳中持重念孔明,</p><p>贡嘎康定折多山,</p><p>难忘四川游稻城,</p><p>滇地也是可恋处,</p><p>圣尊卡瓦格博峰,</p><p>如今方到西域界,</p><p>崭新旅途天堂行。</p><p><br></p> <p>经过了入藏的第一个检查站,就要爬进藏后的第一座高山——红拉山口,汽车<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开始了无尽的上坡,为什么说红拉山垭口难爬呢?主要是因为坡度既陡且长!1600米的海拔落差,在崎岖迂回的山谷里是从地上到天上的概念,一共有37公里的长坡,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滇藏线大落差的特色。</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但是辛苦之后的回报也是颇为丰厚,在观景台上,我们立马欣赏到了红拉山口的丰姿,这里海拔4448米,远远望去,嘎托雪山洁白晶莹,云层似移动的飘带,阳光洒下,飞雾流云,辉煌一片,真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p><p>垭口感觉不一般,</p><p>极目远眺小群山,</p><p>体青峰黛白云绕,</p><p>胜似蓬莱众八仙。</p><p><br></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0, 240, 240); color: rgb(26, 26, 26);">红拉山,易于被遗忘的一块静地,和她的相遇,要么匆匆而过、要么细细品味,这座“红色的神山”并不为之所动,看一辆辆汽车从她身边经过,她并不试图挽留,只有有心之客,有缘之人才能读懂她的风情与内涵。才能理解她的低调和坚韧。</span></p> <p>下午三四点,我们来到了西藏芒康县城,滇藏线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并入到318川藏线,根据西藏人民政府的要求,每辆进藏的大巴车限定二十五人,并上来一位随车的女警官卓玛,她将在今后的十余天一直陪同我们直到我们离开西藏。</p> <p>车辆继续前行,出了芒康<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道路沿着河流前进,河水在大山里辗转腾挪,道路也便随之在山谷里蜿蜒曲折。随着海拔的不断提升,灌木丛和草地逐渐显露了出来,树木却少很多,海拔4338米的拉乌山口就到了。由于刚才壮观的红拉山景观影响,该山似乎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一片片脆嫩的绿色点缀着黄色的小花,国旗在房顶上随着微风轻轻飘扬,荒凉的大山瞬间便有了勃勃生气。如美镇是红色的,山是红的、土地是红的,房屋村舍也都是红的。村子依山而建,一方方田地、一幢幢村舍错落有至地被安排在山坡、谷底,然后用一棵棵大小树木将他们有机的揉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自然和谐的层次感。</span></p> <p class="ql-block">十五日一早大巴车就是在顺着山势开凿出来<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道路上行驶,这就是川藏线上最难爬、最险峻的觉巴山路了。公路在绝壁上延伸,既没有护栏也没有路标,不少地方都是在半山腰紧靠山体硬生生地开凿出来的,上依绝壁,下临深渊,不敢向下窥视,经常可以看到被遗弃在山中的冲下路面而毁坏的车辆。给人一种紧张压抑感,嘴里不停念颂佛号,心里却产生着西藏只能来一次,决不会来第二次的念头。偶然也会想起进藏前购买保险的必要性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觉巴山并不高,垭口的标高也只是3940米,但由于澜沧江千百万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这里就是横断山区的著名险段之一,30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危险的一座山。在行车的时候从山坡上俯瞰,你会看到裸露着泥土的陡峭山壁,这仿佛一个蛮荒之地。路面的两边,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随时会掉下落石的峭壁。这个时候,双手本能地紧紧抓住坐椅,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直至抓出汗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下了觉巴山紧接着便又要盘山而上,而且越走越高。东达山垭口海拔5130米,是川藏线上最高的山口。这里寒风萧瑟,冷气横飞,有的人都已穿上羽绒服,可乱石嶙峋的山坡上的小草竟然可以安然地生活在这里,默默地,顽强地维持着这里的绿色生物链。我们不敢逗留过久,蜷缩着身子回到车上,匆忙地向山下驶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没想到这神来之笔在业拉山更是登峰造极,打造了一个完美的人间仙境,甚至可以说仙境落凡间。云中的层峦叠嶂并非仅仅是凡间的苍翠、雄浑、险峻……,单单那似火烧光炙过的或灰或褐的颜色便已有了天韵,何况这里还有传说中一天过三山,两山分三江的奇特的地理鞍状坳口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江说起来哪一条都大名鼎鼎,都是我们从小就在地理课本上耳濡目染的大江。竟然都流经这横断山脉,并在这里交汇,而后各自奔向大海。这十个多小时所集合的地形、地貌却让人目不暇接,触目惊心。汽车反反复复在几千米落差的高山谷底间盘桓,看了太多的山太多的水,经过风经过雨我们内心所受的冲击比起单纯的旅游大了许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垭口顶端是风化严重的土黄色沉积岩层,裸露在外的喀斯特石灰岩,峥嵘突兀,象一座巍峨的天然城堡。这就是令人称奇的业拉山天门洞,仿佛这座城堡的城门,</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衬上那雪山、乌云、白云、蓝天、日光调配出的变幻莫测的天光云影,你一定会由衷地感叹“此山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这一方美丽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这段318国道上,你可以尽情享受冰火两重换寒暑,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感觉,又有很多美丽的景观看点,不然也不会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但是最富盛名,众所周知的也就那么几个!这其中就是即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天路七十二拐!也叫做怒江七十二拐!之前因为在众多的报道中看到过它的悠柔美丽,所以心情不由得期待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318国道在这里呈之字型盘旋,因山势所限,这段公路只能在山间往返折回,从业拉山口到怒江边,海拔落差接近2000米!由于公路在这里的折回次数连续集中,竟然一连拐了上百个180度的回头弯,是川藏线上拐弯最多的路段。之前在过雅江县城后遇到的天路十八弯,和这里一比,竟然显得非常小儿科,不堪比较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其实康巴藏地的翻越的每一座大山都似这般山路十八弯,而这里的名气便是来自于它巨大落差造成的更多的连续弯路,以及气候和生态的巨大反差。</span> 这正是;</p><p>登高壮观天地间,</p><p>大江东流去不还,</p><p>浮云万里动风色,</p><p>白波九道流雪山。</p> <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初领略九十九道拐,我们兴奋至极,孩子般开始数:一道拐、两道拐、三道拐…..二十道拐…这时,车里突然安静下来,我们凝视前方,遥望远方,只见&nbsp;怒江峡谷深极就远,悬崖弯梁急转连连,转弯处与迎面来的车擦肩而过,前面又一个急转弯等着我们,弯弯曲曲,一个弯连着一个弯,看不到尽头,我们在悬崖峭壁上扭转方向,一拐连一拐,一坡接一坡,看一坡到头,忽地峰回路转,又是一坡。真是险绝人寰,路在头顶之上,路又在我们脚下呀。</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望断层梯瑞石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思连绝顶叹云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怒江壮景千重浪,</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魔鬼奇观四百旋。</p><p>山坡连续写之字,</p><p>旅人不敢车窗前,</p><p>稍有闪失成齑粉,</p><p>两世为人坡下叹。</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业拉山海拔4658米,怒江大桥2740米,如果不是亲眼经历你一定会觉得怒江两岸应该在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然而,这里的植被覆盖状况还不如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道路在荒山野岭里折来叠去,仅在一些大的山谷里才会惊喜的出现村庄梯田。</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道路从山上下来便沿怒江而行,江两岸绿色愈发的稀少,满眼都是灰色、土黄、褐色、黑色,以及到八宿前慢慢出现的红色,整个世界就只有愤怒的江水和嶙峋的巨石。江水在强悍的大山里冲撞,道路就在河边的峭壁间穿梭,听着咆哮的江水在荒凉寂静的大山里回响,那冷峻凌人的气势让路过之人都不由得屏气凝神,产生敬畏。</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接下来的怒江峡谷两岸,黄褐色的山体,层层叠叠,光秃秃的看不到一颗绿色的植物,不时有几块落石从山上滚了下来,落尽奔腾的怒江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怒江在狭长的深谷里奔腾着,翻滚着,咆哮着,难道这就是之所以称之为怒江的缘故吗?</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从业拉山七十二拐下来,汽车一路下坡几十公里,海拔从4658米陡降至2740米,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接下来一头投入到怒江峡谷里,走不多远,就来到了著名的怒江大桥,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令人动容,万人传颂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为了建造这座七十四米长的川藏咽喉桥梁,我军牺牲了大约一个排的兵力,大桥完工后,排长过分悲痛,跳江而亡。这其中就有一位叫刘纪明的战士不慎掉入桥墩里牺牲了,当时没办法将他救起来,便被浇筑在桥墩里长眠于此,现在虽然老的怒江桥已经拆掉了,但这个桥墩要长久的保留在了怒江上,作为一个永恒的纪念丰碑。</span></p> <p>为了悼念先烈,缅怀斗志,牢牢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全车人员在领队红箭先生的提议下,全体列队,面对新旧桥梁,面对存有烈士遗骨的桥墩,庄严地举起了我们的右手,表示了一个来自河南普通人崇高的敬意,也表达了今天我们能够平安进藏的敬礼。</p> <p>怒江大桥和怒江隧道,地理位置重要,大有一夫当关,呃川藏之咽喉,其地之险,扣西藏之中枢之势,前段时间还有驻军看守,来往车辆,不许在桥上停留,不许下车,严禁拍照,现在新桥已经建成,老桥不在使用了,故形势也解禁了吧。可是我们今天所经过的地势山貌,英雄事迹将铭刻心中永不磨灭。</p> <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我站在峡谷上方的老桥上,放眼四望,峡谷两岸危崖绝壁,高山急流,水打暗礁,奇峰秀岭,山鸟飞绝,山高谷幽,气象万千,山体基本是砖红色,江水也随之变红,翻滚急泄,层层叠叠,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江两边岸陡壁直,岩峰峡谷,真是壮观,这就是&nbsp;看过后就令人难忘的怒江大峡谷呀。</span></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天的思绪随着翻越的山势三起三伏,总的感觉是,觉巴山险,让来第二次就丧胆,东达山缓,五千米海拔没觉感,业拉下坡实在远,车辆就是在旋转,怒江峡谷很刺眼,寸草不生光光脸,江水就像红浆染,声传四野在呐喊,真心佩服大自然,培养游客学勇敢,心不狂跳气不喘,上天能把月亮揽,问询嫦娥寒与暖。</p> <p class="ql-block">十六日一早开车,九点许就来到了八宿县著名景点然乌湖,<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然乌湖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千米的然乌乡,面积为22平方千米,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米。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井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狭长的阿木错湖向西蜿蜒十余千米逐渐收缩成一道河谷,随季节的不同 ,河水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河道中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如进梦幻之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拽雪铺山诗有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携春眠鹤梦生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风推云影调湖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月印波光写吉祥。</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下午两点钟我们又来到了相距不远的米堆冰川景区,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米堆河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它在川藏公路84公里道班处,从帕隆藏布南岸汇入帕隆藏布。米堆冰川靠近川藏公路,规模大,进入方便,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特征典型,类型齐全,以发育美丽的拱弧构造闻名,是罕见的自然奇观。在这里,冰川、湖泊、农田、村庄、森林等融会在一起,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旅游的绝好去处。</span></p> <p>米堆冰川冰洁如玉、景色优美、形态各异、姿态迷人,周围有成群的牛羊、古朴的藏式民居、雄伟壮观的雪山,有常年不离的攀羊、猴子等野生动物。此处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开发潜力巨大,可操作性强。 米堆村有3个自然村,米堆村虫草资源较为丰富,年虫草收入就达到了上万元。</p> <p>九月十七日,我们从波密出发,不得不加大笔墨喧染一下今后几天的景点了,随着地势逐渐降低,离号称的西藏江南林芝地区越来越近,环境也都一改前几天那种寂寞苍凉,褐土高天的感觉,怎么就越来越像内地山区栾川县的环境了呢?</p><p>上天其实很公正,</p><p>创造万物有典应,</p><p>每人均分优缺点,</p><p>高矮胖瘦先天定,</p><p>如若这处有瑕疵,</p><p>肯定那面来补充,</p><p>本是遒髯冷漠汉,</p><p>竟配娇羞美貌容。</p><p><br></p><p><br></p><p><br></p><p><br></p> <p>我们一出波密县城,就被这里的优美景致所振憾了,昨夜的小雨让宽宽的帕隆藏布江河谷中水气充盈,以片絮状散落在空间,还有<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许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几个山巅笼罩起来,似乎要给它们披上了几片神秘的的轻纱捉迷藏玩游戏的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忽闻水上有琼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山在虚无缥缈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楼阁玲珑五云起,</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其中绰约见神仙。</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白云像一叶叶洁白的风帆,在湛蓝悠远的天空逍遥自在地遨游。天空像一只大鸟丰满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浮云。白云一朵朵开放在山谷里,显示出朦胧、洁净和神秘,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莲,四周的绿色变成了白色。瓦蓝瓦蓝的天空里,悬着几朵白色的云,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上的小白帆船。</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只见水气时而滚作一团团的棉絮,时而化作长长的绫罗,绕着这个山峰飘忽而来,又悠然地从另一处山峰飘忽而去。有时它们迷漫一片,使整个河谷形成茫茫的海面,只留最高的峰尖,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山含黛,水潋波,还真像是出现在面前的海市蜃楼。</span></p> <p>这里距我国最后一个县城通公路的墨脱县城最近,<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主体段在该县境内,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墨脱公路正式通车,&nbsp;结束了&nbsp;中国最后不通公路的县城的历史。虽然通车,但由于地质灾害,因塌方、泥石流而经常中断,2014年7月30日,因为公路中断滞留137名自驾游客,是历史滞留游客最多的一次。117公里的路程,经历地球上几个地理划分带,沿路因为零星塌方和泥石流,工程作业沿途不断,有些路段也是&nbsp;仅仅一部车能通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第一大峡谷,也是观赏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地点,但是每年平均只有65天能看到南迦巴瓦峰的容颜。</span><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nbsp;墨脱县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海拔4000米到800米,高原气候到亚热带的雨林,只要50公里的3个小时的时间,这里距印度最近,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很多的野生香蕉。</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别称“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虽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不成熟,如这里的路开通了但还是异常难走,现在又规定晚上八点后不准出县城等,这次墨脱之行我们并没有成行,多少有点遗憾,还是用那句话来麻痹一下自己,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哈哈哈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田园细雨,清辉淡撒如此人间仙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野岭青烟,雅韵轻飞这般世外桃源。</p><p><br></p> <p>最宜停住脚步休息两天的地方,是波密县古乡巴卡村。它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十几户人家,几户家庭旅馆,牛,马,猪,自由散养。自然风光独特,江南没有这里雄伟壮丽的雪山和茂密的森林,此地却有江南的烟雨空濛和云雾飘渺的柔美。</p> <p>巴卡村位于318国道旁,距波密县城30公里,距美丽的古乡湖约2公里。由于巴卡村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起点,是许多进峡谷探险的驴友的极好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巴卡村是波密乃至川藏线知名度极高的村庄,背靠的喜马拉雅山脉气势壮阔,旗云缓逝,村庄则被帕隆藏布包围,让人一去就会爱上这里的山山水水的。</p><p class="ql-block">岭头飞雪日,</p><p class="ql-block">河上冰如银,</p><p class="ql-block">唯有西流水,</p><p class="ql-block">饮马涤征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值得在这里休闲一天的地方,完全可以感受藏家生活,穿上藏家衣服也做一回地道的藏族人。太美了,远处的雪山,近处的河流,淳朴善良的藏家人,在这里可以安静下来也可以疯狂地尽情玩耍,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手机相机随便一举就是大片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林芝波密县古乡巴卡村邀请你,一定要进来玩玩的呀。</span></p> <p class="ql-block">而这里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说,高原反应已经消失,近期逐渐已经适应了高山峻谷,山恶水险的环境后,就犹如相处已久长满络腮胡须,粗口高嗓的西北大汉突然变成了窈窕可人,低眉顺眼绝美的吴乡软语小娇娘般,还真的要适应一阵子呢,不过这种美丽也是会给人带来愉悦感的,由此产生的种种异想天开的好事来治疗长途跋涉所产生的心理障碍。</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下午我们来到了鲁朗风景区内,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长约15公里,平均宽约1公里。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崐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错落有秩,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鲁朗是位于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的自然景区,距八一镇以东70公里。鲁朗意为“龙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库”之美誉。更好听的名称叫瑞士小镇,真的是;</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遮天蔽日,绿染重峦,花艳迷千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叠嶂流溪,山涵淡霭,果香醉万村。</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藏族文化、自然生态、圣洁宁静、现代时尚是这个小镇的核心理念。你可能真的去过很多藏式小镇,但是这么有艺术氛围,有设计感,高端时尚的藏式小镇你可能真的没见过!它美得能让你忘记家。舒适得能让你忘却一路的疲惫。它风景如画,静谧祥和,还有令所有吃货流连忘返的美食:鲁朗石锅鸡!在素有“东方瑞士”之称的天然牧场,吃着美味的石锅鸡,何等的自在满足!</span></p> <p>当天下午我们通过的通麦大桥是川藏线南线318国道著名的通麦天险路段上的咽喉工程,在同样的位置分布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座跨江大桥,主要通车的为通麦特大桥为单塔斜跨大桥,原来的两座已经暂停了机动车辆的通行。如今三座大桥成为了一道风景线。最低矮的那座为一座铁索桥。</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天险中这个老虎嘴的路况极为特殊,下行车辆行驶到拐弯处,如果和上行的车辆在此交汇,由于彼此看不到对方,下行车往往由于惯性,使车辆失去控制。最恐怖的后果就是径直冲下山崖,掉入江中。这里一面悬崖,一面临江,常常会发生江水冲刷,路基塌陷的事件。</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安全驶过老虎嘴后,虽说路面还比较平整,但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严防对面突然出现的车辆,这里又是两车迎面相撞的事故多发地带。公路管理部门在这里设立岗哨,采用单向通行的办法以确保过往车辆的安全。</span></p> <p>九月十八日,领队红箭先生决定放慢一下西进的脚步,给既将进入拉萨前一个缓冲休整的机会,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叫巴松措的五A景区,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p> <p>该湖位于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巴松措在1994年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同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国家4A级景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2017年8月,成为西藏首个也是唯一的自然风景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首先乘车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观景平台的顶部是一个凉亭。望出去,似乎没有人,它静静地躺在深湖的边缘。在它的背后,一座美丽的山脉保护着您。拍照后,就快步下山去找车。第二站是在湖心岛。从湖中部到岛上有一条木板路,可以俯瞰它,在岛中部有一个大师陵墓和佛教寺庙。毫无疑问,这条线很漂亮,</span></p> <p>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p> <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湖水是很清澈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nbsp;&nbsp;水里&nbsp;面的石头。因为那边的湖有一些神圣,就没人敢去污染湖水,正是因为有这一份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巴松措湖里永远都会是干干净净的。</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在高原晴朗的天空下,湖水清澈幽蓝,四周雪山倒映其中,湖岸原始森林密布,风景如诗如画,呈现一处绝美的人间仙境。更为特别的是,巴松措中央那座秀丽、奇妙的扎西岛,设有一座古庙,宛如神仙居住的地方,让人遐思万千。</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湖心岛可以通过建设在湖面上的步行栈道登岛,岛上有措宗贡巴寺,祈福圣地。顺时转动的经筒旁,经幡飘飘,香火也很旺盛。岛上的树木可谓郁郁葱葱,一株千年青冈树,苍龙遒劲。枝干上的苔藓,向人昭示这里空气的清新湿润。</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岛上的措宗贡巴寺建于唐代末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属藏传佛教宁玛派。</span>岛上有措宗贡巴寺,<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内供奉着莲花生大师,是生活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圣地。 寺院规模很小,僧尼宗教影响却很大。措宗寺原有一本寺志,但在60年代被毁,如今只能靠当地老人的口头传说以及仅有几页篇幅的巴松湖地理志来追溯其历史。</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倘若你有足够的时间,在这里露营是很好的选择,早上还可以沐浴到藏区神圣的第一缕阳光。感受原始的村落风貌,的确惬意,运气好,碰到下雨天,会看到不一样的&nbsp;巴松措,但是我们这些外来客人都是担负着旅游重任,是不会那样惬意地浪费每一分钟的。</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虽然我们不停地拍照,但是当我回来时,我发现并没有什么满足感。没有人能描述巴松措的美丽。努力地写这些词,却发现它是更多的无法描述的词语,任何言辞都是苍白无力的,身蔚芬芳,口吐莲花也无法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巴松措,一个令人怀念的地方。</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万顷碧波霞如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扎西古寺扬芳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迎宾合掌存禅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富裕神湖展画屏。</p><p><br></p> <p>这天下午,我们又游览了距林芝市不远的卡定沟景区,景区不大,核心景点是天佛瀑布,山体岩石姿态万千,竹海树林野草鲜花颇具观赏。凭心而论,看惯了栾川山水,太行天麓瀑布的人表示不屑一顾。</p> <p>二0二0年九月十九日下午十五点,我们终于来到了拉萨,安顿好了住处,不约而同都在第一时间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布达拉宫前,刚刚看到它的雄姿,心情还是颇为振憾的,毕竟,这次长途跋涉就是来瞻仰这座心中的佛殿,了结梦里的宿愿,这时这刻,是不是该举杯庆祝一下,大声呐喊几句,“西藏,我来了”。</p> <p>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p><p><br></p><p><br></p> <p>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布达拉”系舟岛,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拉萨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p><p><br></p><p><br></p><p><br></p> <p>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最。</p> <p>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p> <p>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旭日生辉,龙腾锦绣,宫阙奇观千古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佛光耀彩,燕舞和谐,红山胜迹四时新。</p><p><br></p> <p>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p><p>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办事机构所在地,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这里是达赖嘛嘛坐床、新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场所。最高处第7层有两套达赖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p> <p>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积达725.7平方米。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达赖宝座。</p> <p>二十日一早,我们根据前一天的网上预约,购票进入布达拉宫内参观,由于布宫限制,进入第四道门后严禁拍摄,故无法取得宫内图像资料以飨读者,,只能笼统说几句,虽然内部摆设琳琅满目,极尽奢华,但总是给人一种格局窄狭,房间拥挤,有失宫殿大方之嫌。</p> <p>倒是去年曾经去过的俄罗斯沙皇的位于圣彼得堡的冬宫和夏宫,留给我的印象难以磨灭,不从建筑式样上做任何议论,也不在宗教信仰上说什么评价,参观之后总要有那么几分激动吧?产生想要居住几天的心理冲动吧?开玩笑了,哈哈哈哈哈,这个还真没有。</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旭日生辉,龙腾锦绣,宫阙奇观千古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佛光耀彩,燕舞和谐,红山胜迹四时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二十一日,全体人员又一起来到几世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参观,该宫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p> <p>罗布林卡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p> <p>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现在被辟为人民公园,也有人戏称罗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两排工艺品商店、以及围绕着动物园的几座宫殿"组成的。</p> <p>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阁楼,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达赖喇嘛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的场所。</p><p><br></p> <p>解放前,罗布林卡只是达赖和少数达官贵人游乐休息的“夏宫”,解放后,经过修缮,面貌一新,里面有苍松翠柏等树木49种,有牡丹、芍药等名花异草62种,飞禽走兽各类动物15种。园内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珑别致的凉亭水榭,还有戏台和木制的桌凳。</p> <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午饭后,来到了大昭寺,位于西藏拉萨的老城区,外围就是拉萨著名的商业街“八廓街”。大昭寺是一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院,松赞干布所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门口可以看到非常多磕长头的人,也有许多围绕八廓街磕长头的人。进去之后是个天井式的院落,这里反而非常冷清,和外面很大反差。</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大昭寺一共有四层,二楼有个平台,只在早上对外开放,三层不对外开放,是僧人们打坐修行的地方,四层就是四座大金顶了。这是一个到了拉萨不能错过的地方,值得一看,二楼平台的风景很棒,尤其是那些壮观的金顶。</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惹萨觉康净腐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转经林廓庇黎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禅灯香火千秋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传递人间美善真。</p><p><br></p> <p>而八廓街是围绕大昭寺修建的一条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西接藏医院大楼,南临沿河东路,北至幸福东路,东连拉萨医院河林廓东路。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p> <p>其实,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据说,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p> <p>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多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上千家店铺里卖买兴隆,呈现出一片祥和团结的气氛。</p> <p> 藏传佛教亦悠长,</p><p> 夙秉虔诚礼拜忙。</p><p> 布达宫中香住久,</p><p> 大昭寺外风月香。</p><p> 扎西德勒吟真善,</p><p> 神圣慈航送吉祥。</p><p> 雪域高原天路宽,</p><p> 民族和谐佛恩光。</p> <p class="ql-block">在拉萨住了三个晚上,二十二号我们就要动身东返了,前面还有三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还有八百公里的高原天路,还有海拔五千二百多米的唐古拉山口,但是,我们经过长途拉练的老头老太太们的潜力不可低估,旅行的动力永远充足。</p> <p>旅行在外半个多月,基本上是在路途中奔忙,于车上看风景一晃而过。看各地风景一知半解,我们是报着学习的态度来了解西藏的地理和人文的,当有一天我们疲倦了,就会停下脚步,整理和翻看照片记录,心里想到的是幸亏自己当时在路上,是一路拍摄下来,才有此时美好的回忆,这就值得了。</p><p><br></p><p><br></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人生就是一场且走且看的旅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我们不清楚下刻发生什么变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大伙所追寻的一个又一个愿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喜欢看到一处接一处景点记录,</span></p><p>不怕艰辛何惧疲惫的晓行夜宿,</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不变的是永不凋谢的美颜笑目,</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只要永不停歇着丈量世界脚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是必归我属。</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8, 68, 68);">旅行,其实是需要具有一些流浪精神的,这种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乐。旅行,有一种苍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隐入苍茫自然,自有一种孤独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种逍遥,在与大自然互敬互动,相亲相融的境界中,你就会赐给自己澎湃的活力,这种精神会让你浑然忘我,血脉喷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如果生命给你带来偶尔哭泣的理由,告诉它你有更多的理由来拥有旅途。我们都是生活在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时代,把你的生活变成一个梦,把你的梦想变成现实。就是要靠双脚的付出,就如西藏旅游之梦,只要你能迈出第一步,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多半了,因为上天都会眷顾胸有成竹的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有着传统的文化信仰。是藏羚羊的摇篮,牦牛的乐园。蓝天,白云,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这独特的异地风情。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这个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由于我们的来到而山水起舞,熠熠生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我可以说318果然是景观大道,其中不乏美,惊,险!每一段的路程风景都不同,高山草甸,戈壁沙滩各有各的美法,各有各的壮观。只要你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脑去交流,艳阳霏雨皆诗意,山翠水绿总关情,就会发现果然美景都是在路上的,途中的一切都富有生命,来一次大巴车游西藏,成就卓著,功德圆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有着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朵,纯净的天空,稀薄的空气,连绵的雪山,安静的湖泊。在这佛教圣地,有繁多的寺庙,虔诚的教徒,这里民风纯朴,全民信佛。我们在这里都学习到藏民的长出,补足了自己的短板。增长了享誉终身的见识,辉煌了我们的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这一方美丽强烈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你也一定会明白,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信仰绝不是空穴来风,藏地人民对宗教的崇信绝非只是缘于愚昧无知。生命自有敬畏,自然不可小觑。说到这里算一段,如果各位看官已经看了拙作“天脊行”,“天堂行”后,请君继续欣赏下集“天路行”吧。</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span></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