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摄影小说《他从大洋彼岸来》工作照/1985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我与摄影小说</p><p> 梁 柏</p><p><br></p> <p>目录</p><p>1、“小人书”</p><p>2、摄影小说</p><p>3、电视剧</p><p>4、风光片/电视广告/电视散文</p><p>5、附: 笔者70.80年代部分美术.摄影作品</p> <p>(当年的“小人书摊”.)</p><p><br></p> <p> 1、“小人书”</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爱看“小人书”,还喜欢照着“小人书”画画,那是一片神秘活泼美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小人书摊”花一角钱看三本小人书是奢侈的乐趣。但去“剃头棚”剪头,就可以免费看“小人书”了,可一年到头也去不了几次剃头棚,因为小时候头发本来就少,又好像不怎么爱长。于是,就天天盼头发快点长,好不容易盼到头发长长了,爸爸却为省下那几角钱亲自给剪而使我一次次地错过免费看“小人书”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院里的小孩们相互串换着看的那几本小人书早就丢皮儿短页儿缺角儿被弄得“遍体鳞伤”了,但仍然坚强的、持之以恒地给我们输送着大千世界中一切的已知和未知。不过,我还是经常会把关羽和项羽愣给弄到一个朝代里,并要把这“真理”坚持到底。</p><p class="ql-block"> 求知欲的本能,“小人书”里强大的吸引力,驱使我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小人书”当之无愧成为了我的“启蒙老师”。</p><p class="ql-block"> “小人书”伴随着我慢慢长大了。</p><p class="ql-block"> 但长大后却发现那片神秘活泼美丽的世界(“小人书”)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看不见了,而且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遗憾之余,失落、伤感、怀念、期待。几十年过去了,“小人书”始终没有回来,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往日的光彩,老气横秋的出现在了文物市场上,像古罗马拍卖女奴般被进行拍卖了。</p><p class="ql-block"> 一位专家感慨道:“连环画(即“小人书”)脱离读者进入收藏领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p><p class="ql-block"> 罢了。别了,“小人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一.二.三.五.六.七.八.九: 60.70年代的“小人书”; 图四: 70年代笔者的绘画速写“小人书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笔者1977年冬于沈阳北陵公园.初雪.那年22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长大了的我和我们那代人,经常会有怀念“小人书”的一种记忆情怀。于是,我用我的所学和“摄影小说”交上了朋友:聊天、说话、侃艺术、唠家常。那是长大了的“小人书”,那是长大了的“我”。</p><p class="ql-block"> 摄影小说诞生于大约100年前(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以其成熟的态势传播到拉丁美洲(70年代)并很快流行起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有摄影小说作品出现。</p><p class="ql-block"> 中国影像第一次新浪潮极速涌来,于是,我搭上了这班车,创作发表了省里的第一部摄影小说《美,在春深处》。</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初,开始尝试创作摄影小说,一部接一部的拍摄、制作、发表、获奖。并参加了全国首届(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次)摄影小说展。 </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接到展览通知时,只有一天的制作时间,购买了当晚进京的火车票后,用仅有的大半天时间制作出两部摄影小说作品《他从大洋彼岸来》和《湖畔草青青》的展版,连夜进京。第二天早上赶到中国美术馆时,展览还有一小时就正式开始。组委会决定挤出展位,我的两部作品全部破例入选,但非常遗憾的告知我失去了评奖的机会。当时的我对评奖已经不敢奢望,能够参展已经是很辛运了。</p><p class="ql-block"> 在享受到那种真实的成就感之时,朦朦胧胧似乎看见了失踪多年的“小人书”在远处轻轻地扇动着好看的翅膀翩翩起舞。“小人书”排着队伍,五颜六色、浩浩荡荡,象鲍德温街斜坡上滚落下来的成千上万颗色彩斑斓的巧克力豆,香气在空中弥漫;“小人书”满载着朴素浓郁的文化记忆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但“小人书”终究没能再回到她出生的年代和成长的地方,带着那些美好的记忆飞走了。</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应运而生的摄影小说坚挺而骄傲地遍地开花、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摄影小说的视觉影像,以其不容撼动的视觉影像的真实性远远超过了“小人书”以线条绘画形式所展示的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但由于文字数量的限制,使得故事过于单纯、简短,又由于真实还原现实的影像而失去了更多的神秘性与更多想象力的空间。然而,摄影小说的力量仍咄咄逼人,快餐化、视觉冲击力、真实性极强的影像魅力、故事散文化的文字魅力、优势互补。人类敬畏真实影像的本能得到极大的满足,解决了人对真实影像再认的饥渴,那些似电影镜头般瞬间固定下来的画面强烈的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但毕竟这是大人们玩的游戏,与小孩子们群体无缘,况且,当今光怪陆离、眼花缭乱的绘本、读物已遍布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些曾经的“小人书”已成为了小孩子们的多余。可怜的当代宝宝们不知“小人书”为何物,不知道他们的前辈们在孩童时代为了看“小人书”可以不吃饭、可以上学经常迟到而被老师罚站,还有半宿睡不着觉的兴奋,这些是否算是缺憾!</p><p class="ql-block"> 摄影小说里的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成为了“大宝宝们”的特供“食品”并发扬光大。时过境迁的影像和故事瞬间牢牢定格于摄影小说丰富而珍贵的影像画面里,成为了特殊的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 笔者1986年拍摄的摄影小说《爱护》的外景地,是始建于1902年位于沈阳市铁西、皇姑、和平三区交界处雄伟决绝的“老道口桥”(原名叫“公和桥”,很像电影《魂断蓝桥》里的那座始建于1817年的滑铁卢桥)。粗粝刚劲的老道口大铁桥以其强烈的地域文化符号深深地镶嵌于北方人的性格与大地之中。2001年,这座百年铁桥在改革的大潮席卷之下,没能逃过一劫,竟被粗暴的拆除了,只留下了几方孤零零的桥墩底座,静静地躺在那里,残缺而凄凉。</p><p class="ql-block"> 今天,老道口桥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深深的记忆挥之不去,那是我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那是一座可爱的铁桥,是那个年代每一个沈阳人都忘不掉的桥,她的每一寸肌肤都记忆犹新。30多年前拍摄的摄影小说《爱护》似乎早有预设,把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永久的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由此联想到1994年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张惠中执导的24集电视连续剧《老道口》,在获得“最佳摄像奖”的优秀摄像师张兵拍摄的“老道口桥”精彩的空镜头诸多影像中,能读到、读懂、读透那份珍贵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摄影小说巧妙勇敢、不知疲倦地记录着过往、诉说着如昨,载着回忆、带着思考,在文字里提出警示和忠告,在影像中解读历史和现实。</p><p class="ql-block"> 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区别于“小人书”的摄影小说(原本就是小众艺术)也莫名其妙的看不见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数码相机、横空出世,卡片替代了胶片、数字取代了银盐,全民都成了摄影家。后来又出现了美篇、微摄等自媒体平台,良莠不齐的摄影图片使其专业性大大打了折扣。大众参与的天地里齐聚着创作的大军,任驰骋、任翱翔。 </p><p class="ql-block"> 摄影小说因没有了纸质的神秘诱惑,像是丢了灵魂;</p><p class="ql-block"> 手捧电子书的感觉,像是丢了一段珍贵的感受过程,就像数码相机里的卡片区别于胶卷:期待成片的过程是多么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如今,专业的摄影小说创作由于没有了“利益”驱使,已躲到了九霄云外; </p><p class="ql-block"> 大众因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而不会再去欣赏、青睐摄影小说;</p><p class="ql-block"> 当今,带有“小资”色彩之嫌的摄影小说仿佛不合时宜了。</p><p class="ql-block"> 联想到相声派生出了一个叫“小品”的东西,相声自毁长城; “当相声不再讽刺时,人们便开始讽刺相声了”(高深语)。相声最终让位于小品,结果小品也快成了强弩之末了,因其紧步相声之后尘,就像“彩色胶卷泛滥之后,照片变得丑陋”(陈丹青语),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摄影家了一样。市场与大众审美取向、审美疲劳、审美趣味的差异,大量产生的"视觉文盲",湮没了神圣的"专业性"。</p><p class="ql-block"> 摄影小说的影像牢牢锁住记忆的功能就像“小人书”线条构成的丰富想象力一样,构图驰骋自如的“小人书”画面和影像态度严谨的摄影小说其美术与摄影的专业性无不令人敬畏,真爱和善待这对姊妹艺术、维护和捍卫其艺术专业的权威性是一项持久的必修课,但现在似乎成为了一去不复返的历史记忆而被遗忘的一干二净。</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爱看的“小人书”,长大后喜欢拍的摄影小说,仿佛都被变成了古董,载着记忆走丢了,在文物堆里晃来晃去,很难再寻觅。</p><p class="ql-block"> 那么,“小人书”还会回来吗!</p><p class="ql-block"> 还能读到优秀的摄影小说吗!</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样尴尬的提问,没人能给出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1986年,美术大学毕业后手捧多部摄影小说和绘画作品调入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开始拍起电视剧了。又是一部接一部的拍摄、制作、参展、获奖,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那里的画面渗透着“小人书”成熟的影子;那里的影像能看见“摄影小说”成熟的样子;那里洋溢着满满的艺术创作趋于“成熟”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感谢“小人书”!</p><p class="ql-block"> 感谢“摄影小说”!</p><p class="ql-block"> 感谢“电视剧”!</p> <p> 2、摄影小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5年秋,摄影小说《他从大洋彼岸来》剧照。摄制组于沈阳北陵公园景地拍摄现场(左为男演员诗人.作家张瑞在摄影小说中饰演美籍华人青年摄影家罗雪松,右为女演员贾梅饰演卖雪糕的姑娘)。</span></p> <p> 一、摄影小说《他从大洋彼岸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点击放大读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摄影小说作品《他从大洋彼岸来》(1985年) 。该作品1985年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00期);1987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入选作品。演员:1.男演员诗人.作家张瑞(剧中饰演人物.美籍华人青年摄影家罗雪松)、2.女演员贾梅(剧中饰演人物.卖雪糕姑娘)、3.女演员康迪(剧中饰演人物.微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点击放大读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摄影小说作品《他从大洋彼岸来》(1985年) 。该作品1985年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00期);1987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入选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点击放大读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摄影小说作品《他从大洋彼岸来》(1985年) 。该作品1985年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00期);1987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入选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5年秋,摄影小说《他从大洋彼岸来》摄制组,剧照、工作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图一: 1987年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入选证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图二: 前为大学同学.画家.记者刘野、后为女演员贾梅(饰演剧中人物卖雪糕姑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图三: 笔者在外景地北陵公园拍摄现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图四: 剧照, 左为男演员.诗人.作家张瑞 (饰演剧中人物.美籍华人青年摄影家罗雪松),右为女演员贾梅(饰演剧中人物卖雪糕姑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图五: 摄影小说摄制组主创人员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图六: 工作照:左为记者刘野、中为演员张瑞,右为中学同学.沈阳市政府接待处代武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图七: 右为演员齐丽(曾出演摄影小说《湖畔草青青》饰演盲女小提琴手),左为作家杨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图八: 工作照:外景地沈阳北陵公园拍摄现场,车上右1为笔者,右2为作家杨凯,右3为记者刘卫东,右4为演员张瑞。</span></p> <p class="ql-block"> 摄影小说《他从大洋彼岸来》(1985年秋) 摄制组主创人员于外景地沈阳北陵公园拍摄现场合影。左起:1.演员康迪(饰演剧中人物微微)、2.好友小洁、3.演员贾梅(饰演剧中人物卖雪糕姑娘),4.演员齐丽(曾在摄影小说《湖畔草青青》中饰演盲女小提琴手)、5.好友王存福、6.男演员诗人.作家张瑞(饰演剧中人物.美籍华人青年摄影家罗雪松)、7.演员董吉福(曾在摄影小说《窄窄的小巷》中饰演小男孩父亲)、8.摄影家石斌、9.好友肖凌、10.笔者、11.大学同学.画家.记者刘野(曾在摄影小说《人生的价值》中饰演男青年)、12.作家杨凯、13.沈阳市政府接待处代武祥。</p> <p> 二、摄影小说《湖畔草青青》</p> <p>(1985年,摄影小说《湖畔草青青》摄制组工作照:</p><p> 图一、1987年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入选证书;</p><p> 图二、笔者在外景地拍摄现场;</p><p> 图三、左为摄影家石斌,右为笔者;</p><p> 图六、摄制组合影;</p><p> 图四、图七、工作照:右为笔者,左为演员张冬梅剧中饰演“她”、演员齐丽剧中饰演盲女小提琴手。</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湖畔草青青》(1985年创作) 。该作品1985年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03期);1987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入选作品;获1985年度辽宁画报社摄影作品一等奖;演员:1.女演员张冬梅(剧中饰演“她”)、2.女演员齐丽(剧中饰演盲女小提琴手)。</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湖畔草青青》(1985年创作) 。该作品1985年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03期);1987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入选作品;获1985年度辽宁画报社摄影作品一等奖。</p> <p> 摄影小说《湖畔草青青》(1985年秋) 摄制组主创人员于外景地沈阳南湖公园拍摄现场合影。左起:1.演员肖凌、2.作家杨凯、3.演员张冬梅(剧中饰演“她”)、4.演员齐丽(剧中饰演盲女小提琴手)、5.摄影家石斌、6.笔者。</p><p><br></p> <p> 摄影小说的盛会</p> <p> (1987年·北京·中国美术馆“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展”)。</p> <p>《摄影小说的盛会》新闻报道。</p><p><br></p> <p> 三、摄影小说《爱护》</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爱护》(1986年) ;该作品1986年12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17期)。演员:1、女演员(辽宁省体操运动员剧中饰演女主人公)。2、男演员杨志民(饰演剧中男主人公)。</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爱护》(1986年) ;该作品1986年12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17期)。</p> <p> 1986初秋,摄影小说《爱护》摄制组主创人员于沈阳市皇姑区老道口桥拍摄景地合影。左起:1.同学.好友沈阳市政府接待处代武祥、2.好友.演员杨志民(饰演剧中男主人公)3.4.群众演员、5.好友.画家聂涌、6.笔者、7.好友肖凌、8.演员梁伟、9.女演员辽宁省体操运动员(剧中饰演女主人公)。</p><p><br></p><p>注:【拍摄景地“老道口桥”始建于1902年,位于沈阳市铁西、皇姑、和平三区交界处,原名叫“公和桥”。(很像电影《魂断蓝桥》里的那座滑铁卢桥)。2001年“老道口桥”这座百年铁桥被拆除了,只留下了几方孤零零的桥墩底座,静静地躺在那里,残缺而凄凉】。</p><p><br></p> <p> 四、摄影小说《美》</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美》1987年8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25期)。演员:1.男演员刘永志(饰演剧中人物医生表哥)、2.女演员邹辉(饰演剧中人物李雪)、3.女演员裴燕(饰演剧中人物姐姐)。</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美》1987年8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25期)。</p> <p> 1987年夏,摄影小说《美》摄制组主创人员于沈阳市新乐电工厂厂区内的拍摄景地合影。左起:1.男演员刘永志(饰演剧中人物医生表哥)、2.女演员邹辉(饰演剧中人物李雪)、3.摄影家石斌、4、女演员裴燕(饰演剧中人物姐姐)、5.笔者。</p><p><br></p> <p> 五、摄影小说《人生的价值》</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美》1986年7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12期)。演员;1.大学同学.记者.画家刘野 (剧中饰演男青年)、2.演员蒋连珠 (剧中饰演“老汉”吴长顺)。</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美》1986年7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总第112期)。</p> <p> 六、摄影小说《电梯,向顶层飞升》</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电梯·向顶层飞升》,1985年2月18日发表在《沈阳青年》报(第四版)。演员:1.演员杨慧(饰演剧中人物女总经理)、2.沈阳话剧团演员王成 (饰演剧中人物张大猛)。</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电梯·向顶层飞升》,1985年2月18日发表在《沈阳青年》报(第四版)。</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1985年,摄影小说《电梯·向顶层飞升》摄制组主创人员合影。前排左起:1.演员齐丽(曾在摄影小说《湖畔草青青》中饰演盲女小提琴手)、2.作家杨凯、3.“辽宁“卫生与生活”报记者、著名作家、诗人张新光 (笔者多篇摄影小说的文字作者,笔名:凡丁);后排左起:1.演员杨慧(饰演剧中人物女总经理)、2.沈阳话剧团演员王成 (饰演剧中人物张大猛)、3.画家、同事、好友祝崇伦、4.同事、好友周宁。</p><p><br></p> <p> 七、摄影小说《美,在春深处》</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美,在春深处》,1984年6月17日发表在辽宁《卫生与生活》报(第四版)。演员:1.女演员宋培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宋永坤之女) 剧中饰演女清洁工、2.男演员王智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王秋颖之子) 剧中饰演画家。</p><p><br></p> <p> 八、摄影小说《最佳讲演》</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最佳讲演》,1986年1月日发表在辽宁《职工教育》杂志 (封四)。演员:女演员康迪 (剧中饰演方婷婷,曾在摄影小说《他从大洋彼岸来》中饰演微微)。</p><p><br></p> <p> 九、摄影小说《窄窄的小巷》</p> <p>摄影小说作品《窄窄的小巷》(剧照) 1986年</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窄窄的小巷》,1987年10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演员朱学 (辽宁芭蕾舞团演员.剧中饰演男主人公“他-青年电工”)、演员王美虹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剧中饰演女主人公“她”)。</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窄窄的小巷》,1987年10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摄影小说作品《窄窄的小巷》,1987年10月发表在辽宁《新春画报》。</p> <p> 1987年创作的摄影小说《窄窄的小巷》,拍摄景地为沈阳市沈河区正阳街“张作霖大帅府”西侧的一片民宅,现在的街名为“通天西街少帅府巷”。</p> <p> 1987年秋,摄影小说《窄窄的小巷》摄制组主创人员合影。左起:1.好友.演员肖凌、2.摄制组邀请的警察朋友、3.好友.摄影家徐凯、4.好友.画家聂涌、5.演员董吉福 (剧中饰演男孩父亲)、6.笔者、7.演员朱学 (辽宁芭蕾舞团演员.剧中饰演男主人公“他-青年电工”)、8.演员王美虹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剧中饰演女主人公“她”)、9.演员金玉殊 (剧中饰演男孩母亲)、10.摄制组邀请的女演员朋友。</p><p><br></p> <p> 3、电视剧</p> <p> 一、9集电视连续剧《袁崇焕》(1987年)</p> <p>九集电视连续剧《袁崇焕》剧照/工作照(1987年)。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陈家林、袁崇焕(中国大陆演员张孝中饰演)、女儿兆慧(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傅艺伟饰演)。</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笔者拍摄的《袁崇焕》摄影系列作品,1988年参加沈阳市艺术节赴北京展览,获“最佳系列”奖;1988年发表在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环画》杂志;1989年获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环画》1988年度“最佳剧照”摄影奖。</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 <p>(点击放大读文字)</p><p> 笔者拍摄的《袁崇焕》摄影系列作品,1988年参加沈阳市艺术节赴北京展览,获“最佳系列”奖;1988年发表在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环画》杂志;1989年获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环画》1988年度“最佳剧照”摄影奖。</p> <p>(获奖证书)</p> <p> 1987年冬至1988初春,历时四个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陈家林导演拍摄的九集电视连续剧《袁崇焕》摄制组工作照:</p><p> 图一、笔者(左)与上影演员王志华(右)剧中饰演崇祯皇帝;</p><p> 图二、笔者(左)与长影演员刘威(右)剧中饰演皇太极; </p><p> 图三、笔者(左)与大连话剧团演员侯永生(右)剧中饰演努尔哈赤;</p><p> 图四、笔者(左)与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周舟(右)剧中饰演熙宗皇帝;</p><p> 图五、笔者(右)大陆演员张孝中(左)剧中饰演袁崇焕;</p><p> 图六、外景地俯瞰台.后排右为长影摄影师刘建魁.左为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像师张兵.前排右为笔者;</p><p> 图七、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1)与饰演崇祯皇帝的上影演员王志华(右2)、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像师张兵(左1)、长影摄影师刘建魁(左2)。</p><p> 图八、右为著名导演陈家林在外景拍摄现场给演员说戏.左为摄影师刘建魁.中为笔者;</p><p> 图九、笔者(左)与河南省话剧团演员颜彼得(右)剧中饰演满桂。</p> <p> 1987年冬至1988初春,历时四个月拍摄的九集电视连续剧《袁崇焕》剧照.工作照:</p><p> 图一、笔者(左)与上影演员王志华(右)剧中饰演崇祯皇帝;</p><p> 图二、兴城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与长影摄影师刘建魁(左)。</p><p> 图三、笔者(左)与饰演崇祯皇帝的上影演员王志华(右)、饰演熙宗皇帝的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周舟(中)。</p><p> 图四、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左)与长影摄影师刘建魁(右)。</p><p> 图五、《袁崇焕》外景地现场剧照,左一画面中剪影人物为笔者;</p><p> 图六、左一为笔者在剧中客串饰演了宫廷戏中的一个群众演员小角色;</p><p> 图七、与演员合影:左为笔者;右为饰演皇太极的长影演员刘威;</p><p> 图八、剧照.袁崇焕家人被流放;</p><p> 图九、与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同事摄像师张兵于兴城外景地拍摄现场。</p> <p> 1987年冬,九集电视连续剧《袁崇焕》摄制组,长春电影制片厂门前与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同事,摄像师张兵(左)、录像师赵越(中)、笔者(右)。</p> <p> 1987年冬,笔者(右)与电视连续剧《袁崇焕》的饰演者大陆演员张孝中(左)。</p> <p>(1987年,九集电视连续剧《袁崇焕》剧照/工作照。图一:导演陈家林(中)在外景地拍摄现场给演员说戏、左1为长影摄影师刘建魁、左2为笔者;图二至图七:剧照、工作照;图八:袁崇焕各地家人被流放三千里,远处回头者为长影演员傅玉伟饰演的袁崇焕女儿兆慧。)</p> <p>【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9月22日)明太子太保、蓟辽督师、兵部尚书、年仅46岁的袁崇焕以谋反罪,判处凌迟极刑。在北京西市,在万目睽睽下被处以磔刑,寸斩而死。</p><p> 袁崇焕死时,家宅萧条,贫苦、无余资分文。其妻叶夫人悬梁自尽。袁崇焕的七旬老母、幼女及各地家人被流放三千里,悲惨之至。</p><p> 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爱国将领袁崇焕含冤而死。袁崇焕被斩时,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向前,剜他的肉,割他的皮,砸碎他的骨头,一代英烈就这样被消灭了。真可谓千古奇冤!</p><p> 袁崇焕背着通敌卖国的骂名沉冤了140多年才被昭雪。清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冤平反。那位自许为“中兴之主”的崇祯皇帝,自毁长城,杀了“一身生死系一国存亡”的一代名将袁崇焕,造成了明代的大悲剧,民族的大悲剧。14年后,清军入关,崇祯煤山上吊,明王朝就此宣告灭亡】</p><p><br></p> <p> 二、3集电视剧《堕落与毁灭》(1989年)</p> <p> 1989年,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赵天林执导的三集电视剧《堕落与毁灭》工作照、剧照。</p><p> 图一、图二:外景地大连拍摄现场;</p><p> 图三:1989年,电视剧《堕落与毁灭》外景地拍摄现场,导演赵天林(左)、录音师赵雪(右1)、笔者(右2);</p><p> 图四:电视剧《堕落与毁灭》外景地拍摄现场,导演赵天林(右)、长影摄影师于镇海(左1)、录像师赵越(左2)、笔者(左3)、照明师李士杰(左4);</p><p> 图五:外景地大连拍摄现场,左为男女主人公,中为导演赵天林,右1为笔者、右2为长影摄影师于镇海、左1.左2为演员男女主人公;</p><p> 图六:电视剧《堕落与毁灭》女主人公(右)、笔者(左);</p><p> 图七:电视剧《堕落与毁灭》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剧中男女主人公(左);</p><p> 图八:电视剧《堕落与毁灭》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录像师赵雪(中)、剧中女主人公(左);</p><p> 图九:电视剧《堕落与毁灭》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剧中演员(左)。</p><p><br></p> <p> 三、7集电视连续剧《艰辛》(1990年)</p> <p> 1990年,国家一级导演李龙跃执导的七集电视连续剧《艰辛》剧照/工作照。</p><p> 图一: 电视剧《艰辛》摄制组内景拍摄现场,左1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左2为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沙金燕,左3为沈阳军区话剧团演员张永祥,右1为笔者;</p><p> 图二: 电视剧《艰辛》剧照。</p><p> 图三: 左1为曾主演电影《青松岭》饰演张万山的著名演员李仁堂在该剧中饰演税务局长,右1为辽艺演员刘金强,右2为笔者;</p><p> 图四.图六: 左为辽艺演员辛毅,右为笔者;</p><p> 图五: 电视剧《艰辛》剧照,右为演员赵丽娟、左为北京人艺演员徐卫;</p><p> 图七: 左起1.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鑫,2.该剧总监制辽宁税务局局长郑树模,3.国家一级导演李龙跃;4.笔者;</p><p> 图八: 电视剧《艰辛》工作照,左1为演员沙金燕、左2为导演李龙跃、左3为场记寇小婉、右1为笔者、右2为场记.演员辛毅;</p><p> 图九: 电视剧《艰辛》首映式新闻发布会剧组主创与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合影留念、《艰辛》摄制组演职员合影留念;</p><p> 图十: 电视剧《艰辛》摄制组合影,后排右5为电影李龙跃、右6为照明设计关中魁、右7为副导演刘今强、右1为著名演员于德安、右2为美术设计杨辉、右3为演员薛伟刚;后排左4为笔者;第二排右1为演员何冰(曾饰演“大宋提刑官”)、二排右3为长影美术设计齐明、前排左1为场记寇小婉、左5为著名演员贾华、前排右5为著名演员李仁堂、二排左2场记辛毅、左3为制片主任辛珉航、二排左4为著名演员刘绍华。</p> <p>七集电视连续剧《艰辛》首映式(1991年)</p> <p>1991年.笔者(右)与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p> <p>2019年.笔者(右)与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英力。</p><p><br></p> <p> 四、4集电视剧《调解主任》(1991年)</p> <p> 1991年,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李龙跃执导的三集电视剧《调解主任》摄制组工作照、剧照。</p><p> 图片中持摄像机者为笔者;</p><p> 图五:右为导演李龙跃、中为照明师孙强、左为笔者;</p><p> 图六、图九:剧照.长春话剧院曾学斌饰演剧中男主人公、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赵凤霞饰演剧中女主人公。</p><p><br></p> <p> 五、电视剧《永远的呼唤》(1992年)</p> <p> 1992年,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杜世明执导的电视剧《永远的呼唤》工作照。</p><p> 图一:笔者(右)在电视剧《永远的呼唤》外景地拍摄现场;</p><p> 图二:电视剧《永远的呼唤》拍摄现场,导演杜世明(左)、笔者(中)、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部主任战长海(右);</p><p> 图三:外景地拍摄现场,导演杜世明(左)、笔者(右);</p><p> 图四:外景地拍摄现场,导演杜世明(右2)、笔者(左1)、场记景明(左2);</p><p> 图五: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2)、场记(右1)、服装设计师(左1)、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部主任战长海(左2);</p><p> 图六:电视剧《永远的呼唤》摄制组主创人员合影,左起1场记王铁实、左3笔者、左4导演杜世明、左5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王阿力、右1场记景明、右2电视剧《永远的呼唤》女演员.女主人公。</p><p><br></p> <p> 六、12集电视连续剧《万岁·高三·二》</p> <p> 1992年,12集电视连续剧《万岁·高三·二》外景地拍摄现场: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斯琴高娃(左)、影视演员马崇乐(中)、笔者(右)。</p><p><br></p> <p> 七、28集电视连续剧《离别广岛的日子》</p> <p>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28集电视连续剧《离别广岛的日子》</p><p>,该剧获日本NHK放送大奖、获第十四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三等奖。</p><p> 图一:剧组主创人员合影:左起1为笔者,左2为国家一级导演李龙跃,左3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陶可,左4为制片铁骑,左5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周寰,右1.2.3.4分别为该剧的副导演.场记等(照片拍摄地点为外景地内蒙古大草原锡林浩特);</p><p> 图二:笔者(右)与演员刘彦(左);</p><p> 图三:导演李龙跃(左)、笔者(右)、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陶可(中);</p><p> 图四:笔者在蒙古大草原剧组外景地拍摄现场;</p><p> 图五:与当地牧民合影,左1为笔者、左4为国家一级导演李龙跃,右2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陶可;</p><p> 图六:电视剧《离别广岛的日子》剧照(演员杜宁林饰演女主人公崔乔乔)。</p><p><br></p> <p> 八、电视剧《老宅的主人》(1993年)</p> <p> 1993年,电视剧《老宅的主人》外景拍摄现场工作照:</p><p> 图一:1993年冬,电视剧《老宅的主人》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3)、女主人公.演员曹翠芬(左1)曾在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饰演二姨太;场记王铁实(左2)、照明师王刚(右2)、导演张天生(右1);</p><p> 图二、图五:1993年,笔者在电视剧《老宅的主人》外景地拍摄现场 (工作照)。</p><p> 图三:1993年,电视剧《老宅的主人》笔者(左)与饰演老村长的长影演员梁音(右)曾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扬排长。</p><p> 图四:电视剧《老宅的主人》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中)、场记(右)、剧中演员(左)。</p> <p>(笔者拍摄的单本电视剧《老宅的主人》获个人单项奖:“最佳摄像奖”,获奖证书。)</p><p><br></p> <p> 九、4集电视剧《空白季节》(1993年)</p> <p> 1993夏,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马成林编剧并执导的四集电视剧《空白季节》工作照。</p><p> 图一:导演马成林(左1)、演员于月仙(右)、持摄影机为笔者(中);</p><p> 图二:外景地大连海边拍摄现场工作照,导演马成林(左1)、笔者(左2)、演员于月仙(右1);</p><p> 图三:工作照,笔者(左)、演员袁立(右);</p><p> 图四:笔者(右)与演员袁立(左)。</p><p> 图五:笔者(左)、导演马成林(中)、服装设计师张可心(右1)、演员袁立(右2);</p><p> 图六:笔者(左)与电影学院表演系演员(右)</p><p> 图七:演员袁立(左)、笔者(中)、导演马成林(右);</p><p> 图八:工作照,笔者(左)、演员袁立(右);</p><p> 图九、笔者(中)与演员于月仙(左),电影学院表演系演员(右)。</p><p><br></p> <p> 十、8集电视剧《闯海》 (1993年)</p> <p> 1993年夏,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与沈阳军区政治部电视剧制作中心合作拍摄的八集电视连续剧《闯海》外景地拍摄现场,工作照。</p><p> 图一:电视剧《闯海》外景地拍摄现场,左2为笔者;</p><p> 图二:电视剧《闯海》外景地拍摄现场,导演王默(右1)、笔者(右2);</p><p> 图三:笔者在电视剧《闯海》外景地拍摄现场;</p><p> 图五:笔者笔者(左)、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由长明(右);</p><p> 图六:电视剧《闯海》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左);</p><p> 图七:电视剧《闯海》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左)、演员王卫国(右);</p><p> 图八:电视剧《闯海》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左)与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卫国(右)剧中饰演男主人公;</p><p> 图九:电视剧《闯海》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1)、沈阳军区政治部导演王默(右2)、制片唐军(右3)。</p><p><br></p> <p> 十一、5集电视剧《绿缘》(1993年)</p> <p> 1993年,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哈门执导的5集电视剧《绿缘》工作照。</p><p> 图一:电视剧《绿缘》外景拍摄现场,导演哈门(右1)、笔者(右2)、著名演员杜雨露(左1)、该剧男主人公(左2);</p><p> 图二、图六:电视剧《绿缘》外景地拍摄现场,笔者(右)、副导演邓恩(左);</p><p> 图三:1993年,电视剧《绿缘》制作组:照明师孙强(左)、笔者(中)、副导演邓恩(右)。</p><p> 图四:电视剧《绿缘》外景地拍摄现场,右为笔者、中为导演哈门、左为演员;</p><p> 图五:1993年,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哈门执导的六集电视剧《绿缘》外景地拍摄现场:导演哈门(右1)、笔者(右2)、剧中女主人公(左);</p><p> 图七:电视剧《绿缘》工作照,左1为演员饰演剧中女主人公、左2为导演哈门、右1为笔者、右2为场记;</p><p> 图八:1993年,笔者(左)与著名演员杜雨露(右),于《绿缘》电视剧摄制组。</p><p><br></p> <p> 十二、电视剧《走向原乡的人》(1993年)</p> <p> 1994年,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哈门执导的电视剧《走向原乡的人》摄制组于沈阳外景地“大杂院”工作照。</p><p> 图一:电视剧《走向原乡的人》外景拍摄现场,持摄影机者为笔者(右2)、摄像助理马卫东(右2)、画面中间两人为男女主人公钟理和(右6.刘忠虎饰演)、钟平妹(右5.李青青饰演);</p><p> 图二:与长影灯光师赵振刚(左1)、长影美术设计师王子伟(左2)、长影道具师(左3)合影,笔者(右2)于外景拍摄现场。</p><p> 图三:电视剧《走向原乡的人》摄制组演职员合影留念。</p><p> 图四:电视剧《走向原乡的》摄制组主创人员合影(中为导演哈门)。</p><p> 图五:电视剧《走向原乡的人》外景拍摄现场工作照,笔者(左)持摄像机拍摄一个长镜头段落、前排右1为钟理和(刘忠虎饰演)。</p> <p>辽宁电视杂志刊登电视剧《走向原乡的人》剧照/文章。</p> <p> 1994年拍摄的电视剧《走向原乡的人》(上.下集) 于2002年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二十世纪全国优秀短篇电视剧回顾展”中获《中国优秀短篇电视剧贡献奖》。</p> <p>电视剧《走向原乡的人》剧照 (辽宁电视杂志)</p><p><br></p> <p>十三、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p> <p> 1994年,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哈门执导的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内景拍摄现场工作照。笔者(左)、演员田珉(中)剧中饰演电视台记者、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刘玲子(右)。</p> <p> 1994年,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哈门执导的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工作照、剧照。</p><p> 图一: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内景工作照,笔者(左1)、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田珉(左2)剧中饰演电视台记者、著名演员刘文治(右);</p><p> 图二:剧照,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田珉(左2)剧中饰演电视台记者;</p><p> 图三:笔者在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内景拍摄现场;</p><p> 图四:笔者在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内景拍摄现场,演员田珉(左)剧中饰演电视台记者、笔者(右2)、摄像助理马卫东(右1);</p><p> 图五:1994年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笔者(左)与演员田珉(右);</p><p>图六:1994年,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笔者(左)与演员田珉(中)、演员关新伟(右);</p><p> 图七:工作照,笔者(左)、演员田珉、演员刘彦;</p><p> 图八:12集电视连续剧《拐到风巢去的孩子》内景拍摄现场,左1导演哈门、左2演员田珉、左3录像师盖其军、右1笔者。</p><p><br></p> <p> 十四、30集电视连续剧《今天是个好日子》</p> <p> 2000年,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导演张惠中执导的30集电视连续剧《今天是个好日子》。该剧获辽宁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p><p> 图一: 演员张云开(右)饰演剧中人物陈大龙、长影著名演员赵凤霞(左)饰演剧中人物林桂芳;</p><p> 图二: 电视剧《今天是个好日子》剧照,陈满金家大院;</p><p> 图三: 演员李长发饰演剧中人物陈六爷;</p><p> 图四: 演员张宏杰饰演剧中人物陈满金;</p><p> 图五: 演员王志恒(左1)饰演剧中人物艳梅、小演员谷天(右1)饰演剧中人物铁子、演员张云开(右2)饰演剧中人物陈大龙;</p><p> 图六: 演员张宏杰(左2)饰演剧中人物陈满金、演员李长发(右2)饰演剧中人物陈六爷、演员李海(右)饰演剧中人物李福禄、该剧执行导演李春明(左1)饰演剧中人物张老万、演员陈佩芸(左3)饰演剧中人物老万妻;</p><p> 图七: 长影著名演员赵凤霞(左)饰演剧中人物林桂芳;</p><p> 图八: 演员李长发(右)饰演剧中人物陈六爷、长影著名演员赵凤霞(左)饰演剧中人物林桂芳、演员王蔚(中)饰演剧中人物英子;</p><p> 图九: 该剧副导演.演员王晓義(右)饰演剧中人物杨长水、演员张惠志(中)饰演剧中人物何二两、演员刘继超(左)饰演剧中人物二遢邋; </p><p> 图十:演员王志恒饰演剧中人物艳梅;</p><p> 图十一: 30集电视连续剧《今天是个好日子》剧照。</p><p> 图十二:演员刘晓哗饰演剧中人物老逑子;</p><p> 图十三: 兴隆屯村三代共产党员,演员李长发(左1)饰演剧中人物陈六爷、演员张宏杰(中)饰演剧中人物陈满金、演员张云开(右)饰演剧中人物陈大龙; </p><p> 图十四: 演员张宏杰(左)饰演剧中人物陈满金、长影演员赵凤霞饰演剧中人物林桂芳;</p><p> 图十五: 长影演员赵凤霞饰演剧中人物林桂芳;</p><p> 图十六:演员张宏杰饰演剧中人物长满金;</p><p> 图十七:演员李长发饰演剧中人物陈六爷;</p><p> 图十八: 演员王志恒(右)饰演剧中人物艳梅、小演员谷天饰演剧中人物铁子。</p><p><br></p> <p> 4、电视风光片/电视广告片/电视散文</p> <p> 一、拍摄电视风光片《桂林山水》(1992年)</p> <p> 1992年,拍摄电视风光片《桂林山水》工作照。</p><p> 图一:1992年,笔者(右2)与国家一级导演李龙跃(左5)于广西桂林拍摄风光片“桂林山水”,左4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右1为照明师孙强、右3为该片制片辽艺著名演员辛敏航、右4为录像师赵越、右5为著名作曲家;</p><p> 图二:笔者在风光片《桂林山水》拍摄现场;</p><p> 图三:风光片《桂林山水》摄制组与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中)、笔者(右)、制片人的小女儿思思(左);</p><p> 图四:风光片《桂林山水》拍摄现场,笔者(右). 导演李龙跃(左前). 照明师孙强(左后);</p><p> 图五:1992年,拍摄风光片《桂林山水》制作组:右1为笔者、右2为导演李龙跃、右3为录像师赵越、右4为照明师孙强;</p><p> 图六:笔者(右)与国家一级导演李龙跃(左)在广西桂林拍摄风光片“桂林山水”。</p><p> 图七:1992年,拍摄风光片《桂林山水》制作组:左1为笔者、左3为导演李龙跃、左4为该片制片人、右1为录像师赵越、右2为制片辛敏航、右3为著名作曲家、右4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p><p> 图八至图十六: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p><p><br></p> <p>二、拍摄电视风光片:鞍山《玉佛苑》(1998年)</p> <p> 1998年,拍摄鞍山“玉佛苑”风光片。</p><p> 图一:1998年,拍摄风光片“玉佛苑”,左1为笔者、左2为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张天生;右1为辽宁电视台照明师贾宝胜;</p><p> 图二:鞍山玉佛苑主体建筑玉佛阁;</p><p> 图三:鞍山玉佛高7.95米、宽6.88米、厚4.1米、重达260.76吨的“玉石王”雕刻而成,正面为“释迦牟尼佛”、背面为“渡海观世音菩萨”,120名玉雕师历时17个月精雕细琢成释迦牟尼-渡海观音玉佛;</p><p> 图四.图五:1998年,拍摄鞍山“玉佛苑”风光片,升降机上持摄像机为笔者;</p><p> 图六:玉佛背面的“渡海观世音菩萨”;</p><p> 图七:鞍山玉佛苑外景。</p><p> 图八:1998年,笔者(中)在风光片“玉佛苑”拍摄现场。</p><p><br></p> <p> 三、拍摄化妆品电视广告片 (1993年)</p> <p> 1993年夏与国际影视明星酒井法子(日本)拍摄“派力新一族”化妆品广告片。</p><p> 图一: 广告片拍摄现场,笔者(右)与日本影.视.歌星:酒井法子;</p><p> 图三: 广告片外景地沈阳北陵公园拍摄现场,日本影.视.歌星:酒井法子(左)、照明师:孙强(中)、笔者(右);</p><p> 图四 广告片拍摄现场,笔者(右1)、录像师:盖其军(右2)、导演:李晓强(右3);</p><p> 图五 广告片拍摄现场,创意/导演:李晓强(左)、笔者(右);</p><p> 图六: 广告片关机仪式酒会上,酒井法子 (右1)、笔者 (右2)、照明师孙强 (左);</p><p> 图七: 广告片拍摄现场(沈阳北陵公园);</p><p> 图八:酒井法子在拍摄现场(沈阳北陵公园)。</p><p><br></p> <p>四、拍摄“秦池酒”电视广告片 (1993年)</p><p>五、拍摄电视散文《我看见了大海》(1994年)</p> <p> (1) </p><p> 图一:1993年,电视广告片“秦池酒”外景地拍摄现场,右3为笔者、右四为该广告片创意.导演李晓强;</p><p> 图二:笔者在广告片拍摄现场;</p><p> 图三.图四:1993年笔者(右)与曾饰演过蒋介石的西安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孙飞虎(左)拍摄“秦池”酒广告片;</p><p> (2) </p><p> 图五.图六.图八:电视散文《我看见了大海》,该片获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二等奖。</p><p> 图七:笔者(右)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师影视演员潘雨辰(左)拍摄化妆品广告片。</p><p> </p><p><br></p> <p>5、附:笔者70.80年代的部分美术摄影作品</p> <p>美术大学期间的课堂作业/静物水彩写生</p><p>(1983-1986)</p> <p>美术大学期间的课堂作业/实习写生.毕业创作作品(1983-1986)</p> <p>水彩写生习作1984年夏于青岛</p> <p>美术大学毕业创作/油画《大漠与文化》系列之一(1986年秋)</p> <p>美术大学毕业创作/油画《大漠与文化》系列之二(1986年秋)该作品于1987年在前苏联等东欧五国巡展 </p> <p>80年代美术大学课堂作业水彩风景写生作品(1983-1986)</p> <p class="ql-block">美术大学期间的课堂作业/着衣人体习作。(1983-1986)</p> <p>美术大学期间的课堂作业/油画人体习作。(1985年冬)</p> <p>美术大学期间的课堂作业/油画人体习作。(1985年冬)</p> <p>70-80年代部分美术摄影作品</p> <p>70-80年代部分美术作品</p> <p>临摹的前苏联“星火”杂志插图(1973年)</p> <p>临摹的前苏联“星火”杂志插图(1974年)</p> <p>临摹的前苏联“星火”杂志插图(1974年)</p> <p>临摹的前苏联“星火”杂志插图(1974年)</p> <p>临摹的前苏联“星火”杂志插图(1974年)</p> <p>临摹的前苏联“星火”杂志插图(1974年)</p> <p>70-80年代部分摄影、绘画作品</p> <p>摄影作品《祖国·母亲》1982年(右为笔者的妻子、左为笔者1岁的女儿)</p> <p>摄影作品《开放》1978年秋于北京八达岭长城.</p> <p>摄影作品《光影》1978年于北京故宫。</p> <p>70-80年代部分摄影、绘画作品</p> <p>为革命多画速写1979年6月5日剪裁的报刊文章</p> <p>1975年在山东“审干”时的部分速写作品.</p> <p>1975年在山东“审干”时的部分速写作品.</p> <p>1975年在山东“审干”时的部分速写作品.</p> <p>笔者收藏的部分50-80年代外国电影海报和文学名著插图。</p> <p>笔者收藏的前苏联影片《带阁楼的房子》电影海报</p> <p>笔者收藏的俄罗斯作家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插图(前苏联)</p> <p>笔者收藏的俄罗斯作家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插图(前苏联)</p> <p>笔者收藏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插图(前苏联)</p> <p>90年代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p> <p>笔者1977年冬于沈阳机场,迎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纸型到辽宁(那年22岁)</p> <p>2013年12月14日于山东济南“趵突泉”(那年59岁)</p> <p>2014年1月5日北京八达岭长城.那年60岁</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