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剪影和联想

曾伏虎

<p>  2020年10月10日,江苏省泰兴市及黄桥镇党委、政府隆重举办了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p> <p>  当天上午9时,有关领导和市、镇干部群众及100多位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各地应邀前来的当年参战县团以上领导干部、著名英烈和支前模范后代的代表相聚在黄桥战役纪念碑广场,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默哀、致敬,敬献花篮、鲜花!</p> <p>  接着,代表们又驱车来到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新馆)前合影留念,并通过观看实物图片、听取讲解介绍,回顾了黄桥战役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重大意义以及当时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工作、群众支前、根据地建设、英烈模范等。</p> <p>  最后,代表们还先后参观了如通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p> <p>  来到这里,后代们都情不自禁地按父辈们当时所在部队合影留念。当年,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机关奉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关于“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和“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之命来到这里驻扎,更名为苏北指挥部,下辖以叶飞、王必成、陶勇为司令员的一、二、三纵队(相当于师旅级)。这就是后来新四军一师的基础,也是苏浙军区的主力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成一、四、六3个主力纵队,成为华东野战军的王牌。</p> <p>  这是粟裕和叶飞、王必成、陶勇子女的合影。</p> <p>  这是3个纵队的团以上领导干部的姓名和照片</p> <p>  下午,与会代表在黄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召开纪念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座谈会。</p> <p>  座谈会由黄桥镇党委书记顾刚主持,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宝田到会并向捐赠文物的后代颁发证书,泰兴市委书记刘志明致辞。</p> <p>  原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朱文泉上将,粟裕大将之子、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承云中将等在发言中充分论述了黄桥战役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深远影响。</p> <p>  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之长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宣读了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专门撰写的新诗作。</p> <p>  在全天的活动中,代表们每到一地都有许多群众自发到现场欢迎当年打鬼子的新四军后代,表现出浓浓的拥军情结和传承。后代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还和群众热情互动,同声歌唱《黄桥烧饼歌》。</p><p> 多家媒体已经对这天的系列活动从各个角度作了全面、详实、生动的报道,我就不累述了,只想谈谈自己比较熟悉的父辈们当年的故事,权当是拾遗补缺吧。</p> <p>  我的父亲曾如清1915年出生在江西吉安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31年追随本家长辈曾山参加红军,次年加入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警卫团战士、班长,因刻苦学习摘除“文盲”帽子,得到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长徐特立前辈的赞赏,并选送瑞金列宁师范学校培训,结业后历任教育部巡视员、扫盲委员会副主任,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共于都县委副书记兼潭头区委书记。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他在赣南坚持游击战,并负伤被俘入狱。</p><p> 抗战爆发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并分配到新四军政治部任民运部组织科长。他在安徽铜陵的工作中支持、整编了一支民间抗日武装力量并与当地的国军发生冲突,受到国民党第三战区的通缉和个别军领导的批评。陈毅司令员得知此事后说:国民党的通缉令就是群众工作做得好的“合格证”。于是通过袁国平主任把他调到江南指挥部任民运科长,从此就一直在陈毅、粟裕麾下战斗,直到全国胜利。</p> <p>  1940年7月黄桥战役爆发前,我父亲调任一纵队一团政治主任,参加了战役全过程。此后一直在主力部队担任团、旅、师的军政领导,先后参加了粟裕司令员直接指挥的反扫荡、反清乡、反伪化战斗和车桥、孝丰、宿北、鲁南、莱芜、豫东、孟良崮、淮海、渡江、京沪等著名战役。</p><p> 这是我和粟戎生大哥在黄桥战役纪念馆的合影。</p> <p>  这是我父母与粟裕伯伯和楚青阿姨在南京中山陵5号的合影。</p> <p>  这位小楠大姐的父亲就是叶飞上将,黄桥战役时任一纵队司令员,此后一直是我父亲的上级首长,直到解放战争后期他升任10兵团司令员而20军编入了9兵团建制。</p> <p>  1989年我父亲病危时,身为全国人大副主任的叶飞伯伯专程从北京飞到南京,亲临病床看望慰问。后来还为我父亲的纪念文集《爝火不熄》亲笔作序,并题词“一生正气”。</p><p> 1986年我从20集团军政治部组织处长调任58师172团政委时,叶飞伯伯的小儿子叶小崎任172团副团长。他亲自带车来开封军部接我,我们亲密无间地同团共事三年多。可惜他前些年因突发心梗,英年早逝了!</p> <p>  我当年敬请叶飞伯伯为父亲的纪念文集作序、题词时,他说: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我对你爸爸最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一生正气!”这是老首长对我父亲的盖棺定论式的崇高评价啊!父亲如在天有知,肯定会含笑九泉了!</p> <p>  叶飞伯伯的夫人王于畊阿姨也是新四军老战士,曾经当过我妈妈的直接领导。这是她们1947年在山东曲阜华野一纵后方留守处的合影,还有时任一纵副政委谭启龙的夫人严永洁阿姨。</p> <p>  这位狗牯大哥的父亲是钟期光上将,黄桥战役时任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是我军著名的政治工作领导干部。</p> <p>  狗牯的妈妈凌奔阿姨原名叫黄明英,在安徽芜湖女中读书时和我妈妈吴友廉是同班同学,也是无话不说的闺蜜。日军轰炸芜湖后学校被迫停课,她带全家人到我妈妈的老家泾县茂林避难,两人同时参加了新四军,成为出生入死的战友!</p> <p>  这是钟期光伯伯为我父亲纪念文集的题词,他把我父母的名字巧妙地嵌入挽联中,也对我父亲善于团结、清正廉洁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这是妈妈和凌奔、史凌阿姨在上海的合影。</p> <p>  这位泰阳大哥的父亲乔信明将军,红军时期是方志敏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红10军团20师参谋长,后受伤被俘,和我父亲是同狱难友,也是狱中秘密党支部的书记。</p> <p>  黄桥战役时,乔伯伯任一纵队一团团长兼政委,他和团参谋长王萱春、主任曾如清(我父亲)各带一个营分前、中、后三段对摆出长蛇形行军纵队的顽军王牌部队独立六旅发起突然攻击,和四团一起全歼该旅,击毙中将旅长翁达。接着又在叶飞司令员指挥下,配合二、三纵对顽军主力89军发起总攻,全歼该军,其中将军长李守维逃跑时溺水身亡。</p><p> 至此,黄桥战役以我军7千余将士打败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军队4万多人的围攻,以伤亡1千多人的代价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军事、政治双胜利,实现了与八路军南下部队的会师,开辟了广阔的华中抗日根据地!</p> <p>  乔信明伯伯的夫人于玲阿姨也是我父母的亲密战友,是苏中新四军中有名的女秀才和女区委书记。这是1959年我们两家人同到黄山疗养时的合影。疗养期间,乔信明伯伯约我父亲一起回忆了在国民党南昌军人监狱的经历,这成为他和于玲阿姨创作长篇革命历史纪实小说《掩不住的阳光》部分素材。</p> <p>  这是乔伯伯和我父亲在黄山疗养院小红楼前的合影</p> <p>  1941年4月姚家岱战斗后,乔信明升任二分区副司令员,王萱春和我父亲接任一团的团长、政委。他俩搭档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却共同指挥一团参加了夏季反日寇“大扫荡”和高明庄、霍家庄、靖泰、宣家堡、等诸多激烈的战斗,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1942年9月苏中地区实行“主力地方化”政策,王萱春调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又分配去了东北地区,俩人就此失去联系。直到1985年我父亲最后一次回江西老家看望父老乡亲,两人才在南昌再次见面。久别重逢的两位老人都激动不已,彻夜长谈,回忆共同参加的战斗和牺牲的战友。他俩还一起努力寻找到在霍家庄战斗中牺牲的一营营长罗天的姐姐,把烈士的照片交给他的家人。</p><p> 这是前来参加活动的王萱春伯伯的女儿王里青,我们也好久不见了。由于活动安排比较紧凑,没时间专门叙旧,她先生张湘在餐厅抓拍了这张合影。</p> <p>  这位毛毛小姐姐的父亲是独臂将军廖政国,东进时是叶飞领导的老六团二营营长,指挥了著名的火烧上海虹桥机场战斗,黄桥战役时任一纵队四团团长。</p> <p>  我父亲和廖政国的同团共事是从皖南事变后重组新四军,廖政国任一师一团团长,我父亲任团政委。1942年苏中地区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政策,一、二团合并,我父亲率一团二营去重建被日寇扫荡打垮的泰县根据地,任县委书记兼独立团团长兼政委。到任前,叶飞司令员亲自谈话,就恢复泰县根据地的重大意义和武装斗争、减租减息、政权建设、群众工作、统一战线等做了全面指示。并关切地嘱咐:泰州独立团要以一团二营为基础逐步扩大,不但要担负恢复和建设好根据地的军事斗争任务,而且要打出一个“老一团”式的主力团来,象滚雪球那样把胜利的成果越聚越大,准备迎接新的斗争形势。</p><p> 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我父亲和汪海粟县长、吴立批副团长、梁竹吉主任以及丁翔雯、周泽、徐前、陆荫、顾亚南、申云章等县委、各区委领导坚决贯彻叶飞司令员的指示,连续取得东夏庄、缪家隶和三打孟家湾、袭击冯甸据点等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战热情,泰县根据地很快得到恢复、发展,独立团也陆续补充了2个营,成长为齐装满员的主力团。这支有红军成分的团后来编入其他纵队,成为宝贝疙瘩。</p><p> 圆满完成泰县的任务后,我父亲又奉命回老一团继续任政委,此后就和廖政国伯伯从一团、一旅(含一师教导旅和苏浙军区第四纵队)、一师同班子共事或搭档了6年多,直到1949年2月全军整编,廖政国升任20军(即华野一纵)参谋长,我父亲任58师(即一师)师长兼政委,解放上海后又调任27军政治部主任。</p> <p>  廖政国伯伯的夫人史凌阿姨和我妈妈一直同在一团、一旅伤兵治疗所担任所长、指导员,那时治疗所往往就设在老百姓家里,经常遇到鬼子、伪军扫荡,随时准备牺牲,群众也不顾安危地掩护新四军伤员和医护工作者,真的是军民鱼水情!</p><p> 这是我母亲和史凌、李励阿姨(伤兵治疗所副所长、蓝阿嫩烈士的夫人)战争年代穿便衣的合影。</p> <p>  插一条我老本行的信息:泰兴市对这次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也高度重视,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亲自主抓,从交通、治安、特警等部门抽调了600多警力分兵把口,确保活动安全顺利,万无一失!</p> <p>  我们住宿的黄桥镇维也纳国际酒店🏨也有多名派出所民警日夜值班保卫,其中有位小叶警官是江苏警官学院毕业生,还能记得老书记。</p> <p>  顺便打个软广告:我们住的酒店门口和卧室墙壁上之所以都有小提琴的形象,是因为泰兴市有“小提琴之乡”的美称,全球销售的小提琴三分之二产于这里。</p> <p>  应邀来参加活动的后代们的父辈们,人人都是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幸存者,个个都有传奇的人生,难以一一表述。</p> <p>  我们的父母战争年代同在沙场出生入死,后代们的成长往往是天各一方。说起父母都熟悉,彼此却难得一见,甚至从未谋面。</p><p> 所以特别感谢泰兴市、黄桥镇党委政府和纪念馆为我们提供这次共同缅怀先烈和前辈,传承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作风,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感谢我们黄桥战役后代微信群的群主谢蓉馆长长期以来为弘扬黄桥战役精神,为后代们的交流联谊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突出贡献!也祝福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人民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