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之行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李枫

<p>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从1936年-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主观客观条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p><p><br></p><p>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长期血与火的斗争中,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他的精髓和基本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p><p><br></p><p>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保证: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亲自倡导培育了延安精神,延安军民依靠延安精神战胜了各种困难和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p><p><br></p><p>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p><p><br></p> <p>航拍延安宝塔山</p> <p>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毗邻枣园革命旧址,成立于2012年,是中共延安市委批准成立的县级建制事业单位、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目录库培训单位。 学院立足枣园独有的红色历史资源和政治影响力,秉承“传承精神、资政育人”的宗旨,按照“质量立院、特色强院”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创建全国卓有影响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的办学定位,全力打造“红色历史研究、延安精神传播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三大基地。在办学实践中,探索了以“专题教学为引领,现场教学为主阵地,激情教学、体验教学为特色...</p><p><br></p><p><br></p> <p>2020年10月12日至16日,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开班</p> <p>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就“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进行专题讲座。</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延安杨家岭进行现场教学。</p> <p>现场教学: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延安党校教授为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院授课</p> <p>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旧址参观学习</p> <p>杨家岭周恩来旧居</p><p>(1939年5月至1944年11月)</p> <p>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参观学习</p> <p>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名录</p> <p>毛泽东主席在杨家岭种过的菜地</p> <p>延安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国家AAAAA级景区。</p><p><br></p><p>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最著名。宝塔山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p><p><br></p><p>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夏季平均气温较内低3~4摄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p> <p>陈毅题词</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延安圣地宝塔山参观学习</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中国革命圣地合影留念</p> <p>张思德纪念碑。山上有毛泽东题字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p> <p> 为人民服务 </p><p>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p><p> 毛泽东 </p><p>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⑴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⑵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⑶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注释 这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 〔1〕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在一九三三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2〕司马迁,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史记》一百三十篇。此处引语见《汉书·司马迁传》中的《报任少卿书》,原文是:“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p><p><br></p> <p>现场教学:张思德及其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启示。</p><p>  张思德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精神。</p><p> 张思德同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历经平凡的人生,却成为了时代的楷模,成就伟大的精神。时代造就了张思德精神,张思德精神又丰富着时代精神。</p><p> 张思德精神具有永恒性也具有发展性,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功效和引领作用。它吸纳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不断增添鲜活的时代内容。</p><p> 张思德的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思德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艰苦苦奋斗、无限忠诚于党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p><p> 要学习张思德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还是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本色。张思德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三过草地,“勇尝野草”,张思德同志当过警卫、养过猪、烧过炭,他每做一行,便爱一行、精一行,从来都是任劳任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艰苦奋斗,都是我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不二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张思德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积极应对“四种考验”,不断战胜“四个风险”,奋发有为、担当作为,真正把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筑牢。</p><p> 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忠诚于党的精神。“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张思德同志一生对党忠诚,把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张思德精神,要始终对党忠诚,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终身必修课和基本的政治素养,始终保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做到始终如一、绝对忠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p><p><br></p><p>要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下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发表了《为人民服务》演讲,高度赞扬张思德为人民利益的牺牲“重于泰山”,张思德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广大党员干部要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p> <p>枣园革命旧址</p><p> 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同时还有章丘市枣园街道,镇平县枣园镇以及兴化市枣园居。</p> <p>中央军委枣园作战室(1945年11月至1947年03月)</p> <p>中央书记处礼堂</p> <p>毛泽东旧居</p><p>(1943年10月至1945年12月)</p> <p>朱德旧居(1945年8月至1947年3月)</p> <p>伟人铜像</p><p>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从保安进驻延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是延安时期中央书记处的五位书记。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延安时期5位书记的铜像前合影留念。</p> <p>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延安枣园路中段,展馆面积14324.05平米,展陈面积近6080平米。</p><p> 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参观学习</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参观学习</p> <p>知青生活用品</p> <p>劳动工具</p> <p>战天斗地</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来到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参观学习。</p> <p>梁家河民间艺术馆</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梁家河现场教学</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梁家河参观学习并重温入党誓词。</p> <p>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p><p>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p><p> 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2008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p><br></p><p><br></p> <p>红军不怕远征难</p> <p>实事求是 力戒空谈———毛泽东</p> <p>八路军百团大战示意图</p> <p>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p> <p>   王家坪位于宝塔区西北约4公里处,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 </p><p>  王家坪革命旧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1937年10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总政治部,任命任弼时为主任,次年10月,王稼祥接任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委实际工作由主席团办理。1943年3月,刘少奇任军委副主席,10月,中共中央又任命彭德怀、王稼祥为军委副主席。1945年8月,由毛泽东等11人组成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军委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刘少奇兼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彭德怀兼任军委总参谋长。军委秘书长和中央办公厅主任由杨尚昆担任。在此期间,毛泽东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朱德为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军事战争》、《克服困难,向前迈进》等文章,1947年4月5月在《解放日报》发表了著名散文《母亲的回忆》。</p><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延安王家坪参观学习</p> <p>王家坪周恩来旧居</p> <p>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p> <p>南泥湾稻田</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南泥湾展馆参观学习。</p> <p>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他是第一代领导人挽救革命成果,进行抗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了解当时抗战历史的主要历史遗址之一。</p><p> 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1]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党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p><p> 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来到凤凰山革命旧址参观学习。</p> <p>凤凰山毛泽东防空洞</p> <p>防空洞内</p> <p>凤凰山周恩来旧居</p> <p>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以加强对干部的培养。1937年初,“红大”迁往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抗大逐步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主要内容的抗大精神。</p><p><br></p> <p>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在抗大展馆参观学习。</p> <p>10月16日,山西省人防办“锤炼党性 坚定理想信念”培训班学员圆满结束在延安的参观学习并返回太原。</p> <p>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p><p>———毛泽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