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世人劝学,经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读书倒不是因为这个吸引我,也不是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般高雅光彩,而是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更重要的是爱上阅读,从此不再孤独。</p><p> 一本好书,一种人生。当你拿起一本书,可能就是作者的一生,你用几个周就能过完别人的一辈子,并从中获得别人一生总结的经验,甚至从中得到心灵的救赎。</p><p> 无论读什么,一定要带着愉悦去读。毛姆曾说过“阅读能为你筑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p><p> 我是喜欢看新闻的,喜欢人物传记类的书籍,喜欢三国水浒类的历史剧,也喜欢唐诗宋词的婉约!常常一个人光顾夜市的书摊,就为淘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前买得都是纸质书,刚买来兴致很高,逐字逐句还做笔记,挺认真的,想着几天就能读完一本,可往往手机一声响铃,一条信息,一只飞蛾都能分散了注意力,以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书籍闲置在角落甚至几个月都不去翻看。刚开始看书,也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选择喜欢的段落句子,随意性的阅读,每次看得都不是同一本书,没有一本书是完整看完的,所以有的知识面记得不深。就拿“叒叕”这两个字吧,见过不下五次了,可每次遇到还是不确定读音。有时同样的一篇文章,之前好像在哪见过,就是想不起来,说明读书没有走入内心!记得往年坚持每天晨跑,会把一首诗词记在一页纸上,一个晨跑中的一个半小时就能记下这首诗词,也能更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自从疫情开始再也没晨跑了,反而养成了惰性,更谈不上读书背诗了。以前读的是纸质书籍,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各类读书网站,电子书,方便快速阅读,还可以听书,在户外一边运动一边听书,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既安全,又长知识!</p><p> 昨天有幸听了山下英子女士的《断舍离》,表面看《断舍离》是一种家居整理的归纳法,但实际是一种做减法的人生哲学,不仅是家里的物品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价值观和情感都可以分离和舍弃,扔掉不需要的东西,人生才能轻盈前行,整理内心的混沌,生活才能过得更舒适自由。我们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却可以改变自己,学会断舍离,好好规划剩下的人生旅途,让自己轻松上阵!昨晚听的另一本书是海鸣威的《老人与海》,这本书名早就耳熟能详,但其中的内容和精髓没有实质去了解过。听说这本名著影响了当时的一代人!《老人与海》展现的不仅是渔夫打渔的日常,更是人类斗争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每个人都会变老,会经历低谷,但人所以伟大,是敢于同命运搏斗!弱者被生活支配,强者改变命运!尽管生活的大海时晴时雨,只要积极向上,用乐观的精神,终究会成为一个强大的猎手,只要心态年轻,人生就不会老!</p><p> 因此,当你纠结迷茫时,不妨多阅读,从书中找到打开心灵的密钥匙;当你遇到人生的瓶颈时,不妨多阅读,在书中学会用另一种眼界来看世界!当你遇到苦难时,不妨想想那位孤身前往大海深处的老人,也许会令你更有力量!</p><p> 爱上阅读,我不再孤单!爱上阅读,沿途尽是风景!爱上阅读,笑谈天下浮华!</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