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杏林大观园揽胜

心怡璞玉

<p>  杏林大观园旅遊度假风景区,座落在阿诗玛的故乡一一云南昆明石林县,距昆明78km。</p> <p>  杏林,乃中医学界的代称。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便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p> <p>  进园伊始,左侧便是《中医文化展览馆》,由“岐黄之术馆”、“滇南本草馆”、“中华医史馆”、“中华药史馆”、“云南少数民族医药馆”五个展馆以及“历代经典处方长廊”组成。</p><p> 馆内陈列字画、匾额、楹联、睢塑、书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 <p><br></p><p> 园之正中,便见黑色大石碑,镌刻着该园林所在地黑石箐的神奇传说。</p> <p><br></p><p> 石碑背面,有神态逼真的“九龙戏珠”跃然壁上。</p> <p><br></p><p> 入园,苍翠挺拔的树木,娇艳欲滴的鲜花让人眼前一亮,神清气爽。</p> <p>  景区以黑石林为旅游主体。在杏林大观园的中心地带有一处长800米、宽30~80米的黑石箐,遍布黝黑的石头,或怪石嶙峋、或千奇百怪、或婀娜多姿。传说为八仙斗法所造。石箐中遍布千种草药,引来鸟语花香,成为古滇国仙境之一。</p> <p>  远古传说之一: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黑石箐没有石头,只是一大片荒草丛生的土凹塘而已。凹塘底部有无数个大小不等的落水洞,一到雨季,四面八方的雨水就向凹塘奔来。久而久之,凹塘冲成了箐沟,沟底形成了地下河,远远听去,地下河水有的叮咚作响,酷似神仙弹琴,有的轰轰隆隆,宛若雷鸣闪电,万马奔腾,让人敬而生畏。</p> <p>  远古传说之二:大唐盛世年间,传说吕洞宾等八人得道成仙,一日相约赴南海蓬莱仙岛拜会观音大士以谢提携之情。这天恰好风和日丽,八仙乘风登云路经古滇国宝地上空。俯首看去,忽见好大一片浩瀚石林,蔚为壮观,众仙不禁拍手叫绝!只见铁拐李将手中拐杖朝石林东南方几箭之遥抛去,拐杖落地崩裂,顷刻间膨胀长大,化成一具千姿百态,巍峨雄踞的石头长龙,稳稳地盘在土凹塘中。土凹塘即刻成了黑石箐,众仙亦声喝彩。</p><p> 兴致既起,众仙一起做法:先是张果老让坐骑老驴变成一块巨大的“驴石头”;汉钟离从怀中掏出一枚佛手果变成了一块小山大的“佛掌石”;曹国舅解下腰缠玉带,变成一弯“玉带峰”;何仙姑难忘凡间情怀,用颈上玉佩变成了一块“夫妻两面石”;吕洞宾不甘示弱,手指向地下一点,点出一枚形同手指、顶天立地的“一指挚天柱”。黑石箐从此变成人间仙境。</p><p> 黑石箐美了,周围几十里的红土地也肥沃了。散居在几十里外各个山头的撒尼人纷纷来这里开荒种地,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大家在黑石箐盖起房子,形成村落。为了世世代代守护这块风水宝地,这个村子就取名为“高石哨村”。</p><p> 后来为了纪念铁拐李首造黑石箐的功德,这个村最早来到这里落户的撒尼部落长老聪扎玛干脆改汉字姓李,认铁拐李为山神祖宗,修建了这里最早的山神庙。</p> <p>  远古传说之三:明朝末年,这里的人们患上了一种“打摆子”的怪病,患者感觉时冷时热相继痛苦死去。</p><p> 一日,高石哨村的彝族头人兼巫师那古木斯得一梦,梦见一位着宽袍袒胸的大和尚曰:吾药师阿波多罗蜜是也,尔可去黑石箐采摘青蒿草煮水喝,三日后怪病可愈。其醒后照此方服用并推广,果使患病村民们全愈。</p><p> 由此,亦发现了鸟语花香的黑石箐中生长着的千百种能够治病救人的中草药。</p> <p>  占地180亩的黑石箐景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天坑密布,石柱林立,由“讳疾忌医”、“川芎救鹤”等27个中医药典故和生态景观组成,园区内80%的绿化植被皆为中草药,形成独特的医药生态环境。</p> <p>  园内的云南少数民族医药馆,集云南彝族、苗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等民间医学医药为一体的中医治病养生之精粹。中草药治病救人的神奇在这里熠熠生辉。</p> <p>  樱花峪里的南药馆,栽种着的这些奇花异草都是珍贵的治病救人的良药仙丹。</p> <p>  出得园来500米处,一朵朵一株株一簇簇一片片香艳的格桑花在秋阳下向人们展开丽颜。</p><p> 走近花海,只觉满眼绚烂多彩心旷神怡;</p><p> 走进花海,鼻端沁香滿怀欣喜若狂!</p><p> 只愿时光啊永远停留在这一刻!</p> <p>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奇石与秀雅清幽的山水园林刚柔相济相映成趣;药香浓郁的奇草异卉展示治病救人医药神奇;多姿多彩的格桑花海怒放增艳扮靓人间仙境;2020国庆中秋双节揽胜,沉醉其中。……</p><p> 幸乎一一吾中华民族国泰民安兴盛大美之好时代!</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