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古代执壶的演变

叶生

<p>“执壶”,又称注子、注壶或偏提,指有手柄(也称“把柄”)的壶,流行于唐至元。壶的手柄最早出现在东晋的鸡首壶上,“鸡首壶”并不是当时的称呼(晋时作“罂”),而是现代人依据器形而命名的,但它已具备了执壶的基本形状,可以看作是茶壶的祖先。东晋以后,历朝历代的壶身都安装手柄,有柄可执,由此便有了“执壶”的名称。</p><p>壶体上的手柄并非东晋瓷工首创,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可以用手握的突起部分,那就是最早的柄,但具体是作为装饰还是实用,目前的文献资料没有说明。后来商代的青铜器,如斝、觥等器物上都有可以提拿的手柄,称作“鋬”(见下图A)。但是自从瓷器问世时起(包括汉之前的“原始瓷”)直到东晋约1000年期间内,各类壶体上均不见手柄,究其原因只能是烧制技术上的问题。作为实用器的壶,装满了水,技术不过关的手柄就会断裂,这里涉及到瓷胎的质量、粘接的技术等问题。东晋时鸡首壶的出现表明有关技术上的难题已经攻破。</p><p>唐代以后,执壶的手柄由鸡首壶的粗圆形变为扁薄形,壶的造型更加美观。“执壶”这一名称就是从唐开始用起的,一直延续至明初。本文所论及的“古代执壶的演变”皆为这个时间段的各式执壶。</p> <p>图A</p><p><br></p><p>商晚期兽首鋬青铜斝,通高37厘米</p> <p>唐初,执壶(注子)取代了鸡首壶,原先的盘口改为撇口,壶颈变得粗短,器身增高,呈圆筒状,鸡头简化为短小的管状“流”。流与手柄的位置和鸡首壶一样在壶肩部的相对两侧,有的壶保留了双系,平底(后期有些改成圈足)。唐代执壶最初是盛酒的器皿,后来由于饮茶风气兴起而用作注水的茶具。当时的饮茶方法是先将碾碎的茶末放在茶盏内,再将执壶中的沸水注入盏中,是为“点茶”,此法始于唐,流行于宋。因点茶之需,也随着制壶技术的提高,后来执壶的流逐渐加长,呈曲流状。</p><p>下图中的北方窑口烧制的黑釉铁锈斑执壶体现了唐早中期执壶的典型特征。壶高19.5厘米,口沿直径和底足直径皆为8.7厘米,喇叭口,短颈,丰肩。肩部置一圆形短流,与其对应处有一个弓形双条纹扁状曲柄。腹部下收至底,平底足微外撇,造型美观大气,稳重端庄。釉色光洁透亮,施釉不及底,有流釉的蜡泪珠(见下图A)。这时期执壶器型的共同特征就是短流和短柄皆安置在壶肩部及肩以上部位。</p><p>唐中后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期,无论是皇宫贵族、文人雅士,还是社会中下层百姓,都喜好饮茶。唐人陆羽历时26年才完成的《茶经》记录了唐代社会的饮茶状况,是中国第一部阐述茶文化的专著。书中阐述了茶的种类、生产方法、饮茶的具体步骤、茶具种类及其优劣等,被誉为茶文化的百科全书,为当时茶文化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执壶,作为茶具,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功能愈加完善,造型和装饰手法不断创新,使得执壶不仅是饮茶的实用工具,也是手中赏玩的艺术品,其中以长沙窑和越窑所烧制的执壶最为出色。</p> <p>图A</p><p><br></p><p>施釉不及底,有蜡泪珠痕,平底,底足外撇。</p> <p>唐中后期生产执壶的诸多窑厂中,长沙窑的执壶最具特色,它将釉下彩绘、模印贴花等装饰手法运用到制壶工艺上,丰富了执壶的艺术表现能力。下图中的长沙窑执壶,高17.5厘米,口沿直径6.7厘米,底足10厘米,撇口,短颈,丰肩,鼓腹。器表施青黄釉,平底,胎体较厚,胎色灰白。在双系、流下方的三处均装饰了釉下褐斑贴花龙纹图案。肩部一侧置多棱形短流,另一侧为扁条纹弓形柄。整体造型较为矮胖,敦厚,具有唐中期执壶的特点。</p><p>下图A中的长沙窑执壶是唐后期的产品,器身明显瘦长,壶颈加长许多,肩部无系。此壶高20厘米,口沿直径9.5厘米,底足10.8厘米,溜肩,肩部两侧分别置多棱形短流和弓形柄。腹为四瓣瓜棱状,器身施青釉,假圈足式平底。流下绘一幅釉下褐绿彩童子持莲图,手法为线描“没骨画”,褐绿两彩互渗。很可惜,童子的面部及肩部被釉彩的流淌纹所遮蔽,仅隐约可见童子轮廓(见下图B)。</p><p><br></p> <p>图A</p><p><br></p><p>唐后期长沙窑执壶</p> <p>下图B</p><p><br></p><p>釉下褐绿彩童子持莲图</p> <p>这一时期,长沙窑的工匠们别具匠心运用堆塑手法烧制出玩具式执壶(见下图),既可以注水,又可以作为玩具把玩。这件玩具式狮形执壶高9厘米,口沿直径5.5厘米,底径6厘米,狮头前伸,狮口大开,双眼直视前方,腮部有团扇状髭须,狮口即为执壶的出水流(见下图A)。狮身壶体为瓜棱形圆球状,平底,狮尾上挑成鋬,以便提握(见下图B)。壶口外撇,短径,肩部点绘酱绿色斑点和褐色斑点,外罩青釉;头部髭须处、尾部和口沿也有类似的釉下彩装饰。整体造型新颖别致,色彩淡雅,是一件集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艺术珍品。</p> <p>图A</p><p><br></p><p>狮首采用模印成型,然后堆塑在壶上用作出水流。</p> <p>图A</p><p><br></p><p>狮尾是手捏成型,然后堆塑在器身上。</p> <p>唐后期越窑执壶的流开始加长,呈弧形,底足由平底改为圈足。越窑是我国最早的瓷窑厂,可以说是我国瓷器的发源地,制瓷的质量一直领先于其他窑厂。唐代早中期越窑执壶的特征与其他窑厂相差无几,到了后期,执壶的形制有所改变。流的加长和弯曲是执壶的一次突破性变革,为后来执壶的演变提供了思路。圈足的使用,在保持壶体稳定的情况下,既节省材料也使得整个器形更加挺拔,而且具有隔热功能,因为底足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起到了保温效果。此壶(见下图)高24厘米,口沿直径11.5厘米,底足直径8厘米,喇叭口,长颈,丰肩,鼓腹下收至底,圈足(见下图A)。肩腹交界处置一多棱形流,流身较长且弯曲,弓形扁状手柄与其对应,柄与壶身的连接点下移到壶的上腹部, 手柄明显加长。壶身呈瓜棱形,通体施青灰色釉,釉层光洁均匀,造型典雅,富有曲线美。</p><p>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唐中晚期的越窑青瓷执壶与此执壶基本相同(见下图B),另有图片资料标出了与此件完全相同的越窑青瓷执壶的确切生产时间为公元848年(见下图C)。</p> <p>下图A</p><p><br></p><p>唐晚期越窑青瓷执壶的圈足,圈足内施满釉。</p> <p>图B</p><p><br></p><p>国家博物馆藏唐中晚期越窑执壶(图片来自网络)</p> <p>图C</p><p><br></p><p>848年越窑执壶(图片来自网络)</p> <p>五代时期的执壶器型是在唐代器型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唐代短直流的基础上,流身变得弯长,手柄与壶身空间增大,便于提握。唐代执壶以素器为多,而五代时期执壶的装饰工艺开始逐渐增多,执壶壶盖也开始配置使用。这时期的执壶生产依然是以南方窑厂为主导,创烧不久的景德镇湖田窑(元代称景德镇窑)在执壶烧制工艺上展露出非凡的潜在实力,越窑依旧保持着技术领先地位。</p><p>下图中的五代越窑刻花青釉执壶,工艺精湛,造型新颖,充分体现了五代时期执壶的烧制水平和艺术风格,代表了越窑的最高水平。壶高17.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足7厘米,撇口,直长颈,平肩,鼓腹,圈足。壶身布满花纹,腹部两面开窗,内刻三层连弧纹图案。两面开窗之间和其他相隔处均刻有两根竖阳线作为分割线,其他部位皆用草纹或S纹点缀。通体满釉,釉色青亮淡雅,玉质感强。胎釉结合紧密,只有颈部上端积釉处有些开片。</p> <p>此越窑刻花执壶的流设计得相当巧妙,流体线条流畅,如同一条向上斜抛起来的弧线,从壶的肩部向空间延伸,呈抛物线状。流的顶端和壶身保持较大的距离,构成大约30°的角。流的顶端渐细,增加了自然飘洒的感觉,避免了唐代短流的突兀钝重的缺点。流口与流的顶端尖部为水平面,流口朝上,一改唐代流口朝前上方的设计,有利于向茶盏内注水点茶(见下图)。</p> <p>壶身另一侧的手柄像一根四条纹彩带,婉转地配置在壶身上。手柄与壶体的连接方式有所改变,手柄下端与壶体的连接延伸至腹部以下,与壶体的接触面增大,相互结合更加牢固。手柄空间的扩大,调整了流与壶体之间因距离偏远造成的失衡,使得整个壶体左右均衡,不偏不倚,重心适宜。</p><p>壶肩部的对称两侧各堆塑一个云头形印花纹系,中穿一孔,便于系绳提拿。这种形态别致的壶系安装得灵巧而恰当,填补了因平肩所产生的空白感,增强了执壶的装饰效果(见下图)。</p> <p>此壶通体施青釉,包括底部和圈足,整个壶体外部看不出露胎处,可见其做工极其讲究。圈足上的六处粘砂点是垫烧留下的痕迹(见下图)。</p> <p>景德镇湖田窑创烧于五代,由于北方战乱,北方窑工纷纷来景德镇落户谋生,带去了烧制白瓷的经验,因此湖田窑的起步档次就很高,以烧青白瓷著称。下图中的青白釉执壶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高17厘米,口径4.8厘米,底足5.5厘米)。壶口为直口,口沿无釉,说明原来是带盖执壶,盖已缺失。直颈,溜肩,腹部呈瓜棱状,肩部分别置抛物线形细长流、扁状弓形手柄和两个扇形系,相互对应,呈十字交叉状。壶身施青白釉,釉层均匀,釉不及底,圈足微撇。可能是因为刚创烧不久,未采用匣钵烧制,壶的肩部釉面上粘有一些窑炉的落砂,影响了釉面的光洁。</p><p>值得一提的是,湖田窑的这把执壶将流的高度提高到了与壶的口沿等高,改变了过去流低于口沿的现象。这是执壶工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流低于壶口,造成壶内水位低,也不便于向外注水。流口的提高,增加了壶内的贮水量,水位可以增高至口沿位置。此后,各时代执壶的流,除非特殊器型,基本上都与口沿平高或略高于口沿。</p> <p>此执壶施釉不及底,胎质细密,胎色灰白,外撇的圈足增加了壶身的稳定性(见下图)。</p> <p>宋代执壶的整体造型呈现出刚劲、挺拔、秀美的风格。宋代执壶多为长曲流、喇叭口、瓜棱腹,这是根据执壶在斗茶时所起的作用而设计的。宋代沿袭唐代饮茶之风,尤其是宋徽宗皇帝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斗茶取乐,并亲自撰写《大观茶论》,致使宋人品茶、斗茶盛行。从皇室贵族到普通百姓,以相聚斗茶为雅。但是,斗茶必须要学会“点茶”,点茶就是用执壶向置有茶末的茶盏内注入沸水,注水的动作称为“点”,点茶特别讲究“点”的技巧。水流要顺畅,水量要适度,落水要准确。为了适应点茶的动作需求,宋代执壶的流比五代时期的更加细长,流口基本与壶口平齐,流的安放点也逐渐下移至腹部。执壶的手柄也变得细长,空间更大,便于使用。</p><p>随着饮茶之风大盛,宋代越来越多的窑厂烧制执壶,如南方的湖田窑、龙泉窑、吉州窑,北方的定窑、磁州窑等,其中以南方湖田窑和北方定窑最为著名,代表了当时执壶烧制的最高水平。</p><p>下图中的北宋青白釉执壶高22厘米,口径7.8厘米,底足7.3厘米,色泽淡雅、青白如玉,造型挺拔、轻盈秀丽。喇叭口,长颈,溜肩,腹部在肩下微鼓后渐收至圈足,腹部有八根凸起的等分竖线,圈足微外撇,壶身显得格外清秀。流与壶口基本等高,流身从肩部往上逐渐变细,然后呈抛物线状向上延伸,流口尖细,微倾斜,利于点茶。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执壶在“点茶”中的作用有专门论述:“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其中谈到,壶嘴(流)的末端要是圆小而尖,那么,注入茶盏的沸水力度就会紧密,茶生发的快,适中而且有节制。这件执壶的设计完全符合宋徽宗所规定的“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的要求。</p><p><br></p> <p>该执壶的长颈分为两段,上段较下段细,两段呈台阶状。肩部也有一层浅台阶,流根部一圈的平面较低。肩部与腹部的连接处有一圈突起旋纹与腹部突起的垂直线相交。这种看似简单设计使得光素的釉面富有层次感,不呆板。另外,因为壶颈上端较细,手柄是沿着壶的口沿垂直而下与壶体连接,这种垂直的手柄和壶体依然保持较大的距离,而且和流形成了平行、对称的平衡结构(见下图)。如此科学合理的设计足见当时窑工们之匠心精神,他们不仅要考虑到执壶的实用性,还要顾及执壶的艺术特色。</p> <p>此壶采用支烧法,圈足内无釉,圈足上留有支点痕(见下图)。</p> <p>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造执壶,其他名窑多为皇室或达官贵人烧制陈设品,生活用品相对较少。定窑是以民间日用品为主,兼烧皇室御用瓷的宋代名窑,当然执壶也在定窑的烧制之列。定窑烧制的执壶造型丰富多彩,有瓜棱形、葫芦形、仿生形等,本文论及的是定窑白釉瓜瓞形提梁执壶(见下图)。</p><p>这件定窑白釉瓜瓞形提梁执壶通高18厘米,壶体高12.7厘米,提梁高5.3厘米,足径4.7厘米。“提梁”是瓷器上供提携的梁状部件,一般为向上弯拱的条形,两端粘接在器物肩部。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由青铜提梁卣、提梁盉演变而来。此件定窑白釉瓜瓞形提梁执壶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壶口内敛,形成一个很小的圆口。壶体接近瓜形,有较深的瓜棱压槽。拱起的瓜藤为提梁,提梁前部分为三股瓜藤,每股附有模印花饰分别与壶体相连接。后部分有一圆箍将三股瓜藤紧紧捆绑在一起用同样的方法与壶体相连。在提梁的前下侧,有一抛物线状流,流口稍低于壶口。底部为挖修规整的圈足,足内施釉。此壶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色均匀,温润如玉。壶体形象生动,恰似一只盈盈可握的瓜瓞。</p><p>这种瓜瓞形执壶是定窑的一种造型独特的器物,产量不多,弥足珍贵。遗憾的是,该壶出土时已成5块残片,幸而有内行人在场,收拾起残片,粘接成现在的品相。</p> <p>此瓜瓞执壶器形较小(见下图),与常见的点茶执壶的体积相差较大,其使用功能耐人寻味。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有它的理由,瓜瓞执壶的烧造肯定体现了北宋时期人们的某种思想意念。结合唐宋时期执壶的腹部多呈瓜棱状的设计,说明“瓜”自古以来具有吉祥幸福的象征含义。《诗经·大雅·绵》开首第一句就是:“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意为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人民生活也像瓜瓞一样不断兴旺。所以,“瓜瓞绵绵”一词常被用来祈愿子孙昌盛,绵延不绝。因此,取意绵绵瓜瓞以期子孙昌盛的吉祥器物和图案自古以来长盛不衰。由此可知,“瓜”自周朝以来即有美好的寓意,取其式以制器,自然亲切。且有使用时的亲切感。</p> <p>壶身的前后两侧各有一朵定窑器物上常见的萱花纹,花瓣清晰,线条疏朗流畅。运用刻花和划花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得瓜瓞壶富有情趣,品味愈浓(见下图)。</p> <p>此壶胎体纯白,致密细腻,是定窑巅峰时期最优质的胎质特征。因而,其施釉的方式也有独到之处,即通体施釉后,将圈足底部的胎釉削去用于支烧,烧成后器体外部见不到胎痕(下图的局部图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刀削痕)。这种施满釉后再削底足的方法是一种非常讲究而精细的支烧工艺,较少使用。</p> <p>元代在茶文化上是一个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时期,在饮茶习俗上发生了改变。一方面,上层社会沿袭宋朝的点茶法,皇室所需之茶仍以茶饼为主;另一方面,作为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蒙古人看不惯宋人悠闲文雅之风,因而在民间提倡用沸水直接冲泡芽茶的饮茶方式。由于点茶法在上层社会仍有一定的存在空间,因此执壶依然在使用之中。在元人的文学作品中就有描述点茶和使用唐宋茶具的诗篇。如,“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元蒙古人耶律楚才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黄金碾畔香尘细,碧玉瓯中白雪飞,扫醒破闷和脾胃。风韵美,唤醒睡希夷。”(元人李德载的《赠茶肆》)诗中的“碧玉瓯”、“黄金碾”等都是对点茶和唐宋茶具的描述。</p><p>元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元青花瓷器达到了青花瓷的巅峰,致使明清两代的青花瓷无法僭越,只能望其项背。元代的钧窑、磁州窑、龙泉窑等窑场,仍然烧制传统瓷器品种。元代执壶在宋代执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执壶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长流与壶颈间则以S形饰件相连。尤其是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执壶以其硕大、敦朴、美轮美奂的造型和装饰工艺,深受世人喜爱。青花瓷不属于笔者探讨范畴,本文仅对元代龙泉窑青釉葫芦形执壶作一简单介绍。</p><p>下图所示元代龙泉窑葫芦形青釉执壶,通高23.5厘米,壶身高21厘米,壶口3厘米,底足直径7.6厘米。壶体上小下大,上为唇口,有盖,口沿下如蛋形,中部束腰,下腹圆而硕大。流的安置部位下移至壶体的下腹部,流身恰似鹅颈向上伸展,呈鸣叫状,流与壶身之间与两个交错的如意形饰件相连。手柄犹如彩带自下腹延伸而上,略高于壶口。壶口上有圆饼状带钮盖。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翠,明亮;釉层肥厚,滋润。</p><p>葫芦作为瓷器的造型始于南宋龙泉窑烧造的葫芦瓶,具有吉祥、福禄、多子等寓意。因为葫芦的形状与汉字“吉”相似,葫芦二字读音颇似“福禄”,且葫芦内多籽,所以葫芦瓶一直深受百姓的喜爱。当时有许多窑厂烧制葫芦瓶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下图A是元代钧窑烧制的葫芦瓶。</p> <p>图A</p><p><br></p><p>金元时期钧窑葫芦瓶(高22.5厘米)</p> <p>此件葫芦形龙泉窑执壶的圈足修整规范,精致,圈足内满釉。足底无釉,用于支烧。足底露胎处呈朱砂红,这是龙泉窑器物所特有的现象,由于当地瓷土含一定数量的铁元素所致(见下图)。</p> <p>明代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饼茶,改用叶茶,确立了叶茶泡饮法的主导地位。饮茶方式的改变影响了执壶使用方法,将茶叶直接放入瓷壶里泡茶成为时尚。“茶壶”的名称就此出现,此后不再称作“执壶”,执壶的功能由烧水壶和当今的热水瓶所代替。</p><p>明代以后,茶壶在造型上与宋元时期无大差异,但从专门泡茶的角度考虑也有少许改进。除了茶壶的器型更加多样化外,最主要的是茶壶体积变小。明人冯可宾的《茶笺》中叙述得很清楚:“茶壶以小为贵,每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p><p>进入明代,我国的瓷器生产基本上由景德镇所垄断,南北方的其他窑厂纷纷偃旗息鼓。瓷器生产进入了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釉上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瓷器的生产阶段。虽然釉色有了众多创新和突破,但在器型上依然可见先朝的遗风。下图中的明早期釉里红岁寒三友图茶壶(高28厘米,口沿直径7.5厘米,底足9.5厘米)与元代执壶的形制基本雷同,去掉壶流和手柄,壶身就是一件玉壶春瓶。</p> <p>执壶的演变经历了唐、五代、宋、元各时期,从短口直流,到弯曲长流,从壶身的矮胖到秀丽挺拔,从无盖到有盖,从手柄与壶体之间的狭小空间到空间的不断扩大,从光素无纹到多种装饰工艺的使用,所有的演变都是伴随饮茶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体现出来的。所以,执壶的演变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从唐到元这段历史的社会风貌,同时也佐证了我国高古瓷器发展过程中最为灿烂辉煌的这一段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