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箬岭古道之歙县里西坑~老虎寨的徽商古茶道

南江鱼儿

<p>  今天绩溪绿野户外和小红军户外一行25人来到老徽州歙县,行走箬岭古道中的歙县(徽商古茶道)里西坑~老虎寨这段古道。这是我们以前徽州人前往旌德挑米,去往安庆府做生意的古徽道,全长大约有30公里左右。</p> <p>  箬岭古道始建于隋朝,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箬岭古道位于黄山区、歙县以及宣城市的绩溪县、旌德县四地交界处。由于全程较长且位置特殊,古道有多个称呼,黄山区称为“隋唐古道”,歙县人称为“徽青古道”,而旌德人则称之为“旌歙古道”。</p><p> 我们今天走的老虎寨就是歙县上丰到茶坦的古道,与徽青古道相接。茶坦是徽青古道以前的驿站所在地。今天我们走的古道据说比箬岭古道还要早。</p> <p>歙县里西村和外西村统称为西坑村。</p> <p>  我们首先打卡了歙县溪源村西坑(里西和外西)两个村的祠堂。</p> <p>  NO1.外西宋氏宗祠“敦叙堂”</p><p> 敦叙堂为外西坑宋氏宗祠祭祖之宝地,约前清顺治八年建祠(辛卯年秋)即公元1651年,至今已有369年历史。外西村的宋宝良组长说目前外西村的村民正在自发捐款十万左右,另外政府拔一点款来修建祠堂。确实很不容易,他说这次村民投义工就有四百多个工来清理,祠堂后面的一进有600多平方米,是明代建筑,可惜被毁,期待维修。</p> <p>  NO2.里西王氏宗祠槐荫堂</p><p> 槐荫堂,看起来面貌一新,它是里西村刚刚修复的祠堂。</p> <p>  活动前,我们的领队紫金h联系了溪源村村委会主任王增光。(图右就是王增光主任)</p><p> 王主任有着山里人的质朴与好客,他对我们此次活动非常支持和重视,特意安排了一名村里的志愿者做我们的向导。</p> <p>  外西村组长宋宝良,我们此次徒步老虎寨古道的义务向导。</p> <p>  我们此行的古道起点:歙县上丰乡溪源村里西村。</p> <p>  </p> <p>  里西村的田野里,洁白的菊花正在开放。</p> <p>  崎岖的山路,青青的茶园里种满了梅花树,待到寒冬时节,洁白的梅花会把这里打扮成一片“香雪海”。</p> <p>  古道上远眺歙县许村</p> <p>  登高望远,青翠的群山连绵起伏,几个白色的小村落稀稀落落地点缀在山野之上。</p> <p>  古道台阶旁的山坡上有一个小小的土地庙,上面有一个佛龛,顶部还有一个宝葫芦,用来祈福平安。</p><p> 土地庙旁有口泉水。水质清澈,可供路人饮取。</p> <p>  徽商古道和“金水牛”</p><p> 在里西村到老虎寨这段徽商古道旁,有一处古道特别的陡峭险峻,古道旁有一处大石壁,石壁上一左一右有两处突起的石头,就像是水牛的两个角。这里当地人叫金水牛,牛头朝着许村,牛屁股朝着绩溪旌德方向,传说那里种田都不需要下肥料。</p> <p>  这里是古道最弯曲陡峭险峻的部分,当地人俗称“十八垛”,一侧靠山,另一侧就是悬崖绝壁,为了保护行人的安全和古道上行走的骡马不至于摔到坡外,也为了拦住传说中的“金水牛”,古道在这里外侧砌了由十八块大青石板组成的古道护栏。</p> <p>十八垛</p> <p>青石板护栏</p> <p>  古道石板非常古朴,已有千年的历史。</p> <p>  沿着横培路,我们走过一片杉树林</p> <p>  经过一片茂密的毛竹林</p> <p>  竹林外拐弯处是一片平坦开阔之地,这就是传说中的老虎寨,已经长满了茂盛的茅草。</p> <p>  外西村128号,就是老虎寨唯一的一户人家。</p> <p>  在外西村128号的门前空地上,宋宝良组长向我们说起老虎寨的故事。</p><p> 原来老虎寨以前叫旧圳庵,后来改名叫竹村庵。外西村128号是老虎寨山上唯一的一户人家。主人叫吴红季,他家上一代在那里开了一家客栈,供来往的客商在这里住宿,用餐,喝茶歇脚补给。据他回忆,他家门前原来有一个茶亭,边上还有一个和尚庙。老虎寨这里地势平坦,而且是东西徽商两条古道的交汇处。房子前面的那块空地是以前客商们停放骡马的地方。他家门前的寺庙一年到头都是香火旺盛。来往的客商们每每到这里都要去烧一柱香,祈福平安,可见这里当时是非常的热闹和繁华。汪红季家祖孙三代一年到头都住在这里,因为这里竹林幽幽,空气清新,水质好,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一家人生活的不亦乐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直居住在山里的缘故,他家的人胆子都挺大的,他家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每天早上都是六点多就起来沿古道走路去外西村上学,来回有近二十多里路。山里的小孩子胆子特别大,一点都不害怕。山里的水土养人,他们家的人身体都是挺棒的。后来他儿子和女儿长大了,他们前几年才搬到山下的罗家湾村来。</p> <p>  这里曾经是一处驿站,也曾经有座观音庙。 古道上往来有多少个客商和多少匹骡马曾在这里歇过脚。</p> <p>  人去楼空物依然</p> <p>  我们的到来给幽静的老虎寨带来了欢笑,拨开密密的草丛,石板路清晰可见。</p><p> 我们在老虎寨留影。</p> <p>  过了老虎寨,这条古道走的人就少了,古道淹没在杂草丛里。宋宝良向导拿着刀在前面为我们砍去灌木和茅草,挑开荆棘,为我们开路。</p> <p>  我们在古道上一直拔高走累了,有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无数条灿烂的光影。</p> <p>  我们往茶坦方向沿着山脊,爬了一段古道,快到金鸡石了。</p><p> </p> <p>  休息的时候,宋向导还和我们津津乐道起一段金鸡石的传说</p><p> 据说从前金鸡石这里是徽商古道的一处驿站,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的场所,当地人也在那里开茶馆、旅馆、饭店。来往的客商都在那里歇脚,休息,吃饭,非常的热闹。</p><p> 有一天,有一个高人来到了这里,一到村里就问大家生活得怎么样,当地人告诉他,我们天天吃肉,但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变,我们都是吃腌肉,我们腌肉都快吃腻了,我们想换个口味,搞点吃新鲜肉吃吃。仙人就告诉他说,要想吃新鲜肉那不容易,要把村里后面的那处巷子挖开。于是村里人就按照高人的指点,就开始破土开挖了一天,可第二天早上去看后却大吃一惊,原来挖好的那个地方不知为何又复原了,于是村里人又来问高人。高人指点他们说,你们明天杀一只狗,把狗血洒在那个开挖的地方,第二天人们按照高人说过的做法挖着挖着,突然两只大公鸡飞了出来,一路飞到对面山头的鸡公尖,拉了一点鸡屎,于是鸡公尖那里就有了灯笼柿(屎)的传说,现在鸡(姬)公尖就是歙县上丰花果山灯笼柿的主要产地。</p><p> 传说后来这两只金鸡又飞到了歙县棠樾那个地方,后来棠樾那里就出了很多大官,很多大徽商。不知为何,自从飞走了金鸡,金鸡石这个地方就开始衰落了,人们就陆续地迁走了,遗址就是现在的白蛇坑村那里。</p> <p>  向导说对面很远处群山就是绩溪县上庄镇金坑村了。古道通往金鸡石那里的路段沿途都是茅草,非常难走。向导说古道还有待开发。</p><p> 向导决定带我们沿古道回撤下山。</p><p> 我们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来走走。</p> <p>  由于走的人少,古道异常古朴幽静,古道两旁的灌木丛林里还有不少野果,有八月炸,猕猴桃🥝,野山莓,野山楂等。</p><p> 我们一路上也收获了不少美味野果。</p> <p>  采摘野果</p> <p>  猕猴桃垂挂在枝头</p> <p>  野山莓,吃一口酸甜可口,解乏之神器。</p> <p>  一路上还有红艳艳的映山红,长得奇特的野蘑菇。古道真是四季如春,鲜花相伴。</p> <p>  古道上的奇石</p> <p>  古道上也可见几处古石亭的遗址,有的淹没在野葛的藤蔓丛里面。有的只剩下断壁残垣,它们在无声地诉说着古道的悠久历史。</p> <p>  我们回到老虎寨,稍作休息。</p> <p>  我们在老虎寨房子边左拐,踏上另一条古道,往寨下村的方向前进。</p> <p>  古道经过一片茶园</p> <p>  这条古道是村民们下地干活时行走的古道,所以经常有人打理,路面非常干净。</p> <p>登高俯瞰上丰乡寨下村</p> <p>寨下村</p> <p>  罗家湾村外的菊花田</p> <p>  来到歙县上丰乡溪源村罗家湾自然村,在这里的村民家歇脚,享用了自带的干粮午餐。</p><p> 罗家湾村的村民很热情好客,为我们搬来了凳子、桌子和备足了茶水。</p> <p>  罗家湾村子里的壁画</p><p> 一家老屋门头上面还有上世纪60年代具有时代特色的三个“忠”字。</p> <p>罗家湾村子里墙上的毛主席诗词</p> <p>  罗家湾村里的红豆树</p> <p>  罗家湾去往里西村的古道</p> <p>会合我们早上走过的古道</p> <p>  回到里西村</p> <p>  谢谢溪源村的王增光主任和外西村的宋宝良祖长。</p><p> 谢谢紫队一路记录下我们的行程。</p><p> 感谢众驴友提供的精美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