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高县

王克成

<p>  2020年10月11日早上6点,在镇巴县蚕技站支部书记康树仁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24人蚕桑产业培训班的学员,乘车从山城镇巴前往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参加“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组织的培训学习。</p> <p>  晚上6时,远道而来的我们到达离家750公里的高县,得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及蚕桑站刘站长的热情接待。</p> <p>  12日早上8时,我们在刘站长的引导下对全县蚕桑产业进行了参观。刘站长忍着晕车的难受,循循善诱地为我们作各种介绍,有问必答。</p><p> 天不作美,秋雨一直在淅淅沥沥的下着 ,但挡不住我们向兄弟企业学习的热情。大家不顾旅途疲劳,积极参加了观摩学习。</p><p> 高县地方产业由“三个带”组成。山上是茶叶产业带;山下是竹园稻田经济带;中间是蚕桑产业带。</p> <p>  两个县的蚕桑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学员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心领神会。</p> <p>  嘉乐镇热情好客的美女镇长乐此不疲的给我们当向导、讲解员。</p> <p>  学员们都兴致勃勃,认真学习听讲。</p><p> 本次学习中唯一的两名女学员更是独秀一枝,巾帼不让须眉,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为大镇巴这样的女能人点赞。</p> <p>  翠绿的竹园,与我们镇巴的竹子是有区别的。</p> <p>  我们的技术指导张圣文先生帅吧?</p> <p>  参观彩色蚕茧基地。</p> <p>  参观桑枝食用菌。</p> <p>  嘿!无意间发现了老乡二楼阳台下的天然艺术品,漂亮吧?</p> <p>  还在进行第六茬秋蚕养殖的基地。</p> <p>  参观陈村乡村振兴大课堂。</p> <p>  参观桑园种苗园区。</p> <p>  老话说得好,大树底下好乘凉哦!</p> <p>  桑园林下土鸡养殖。</p> <p>  是不是当地奉为的“树神”?</p> <p>  参观蚕茧收购烘干车间。</p> <p>  桑园鱼塘,用桑叶喂鱼。</p> <p>  高县属于丘林地带,与云南相邻。发展蚕桑产业已久,有自己独到的经营经验。 </p><p> 站在高处,俯视一斑,虽然细雨蒙蒙,仍然能够感受“蜀南桑海”的雄伟气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奇的地貌,宛如一屉大蒸笼上面大大小小的绿色馒头,在烟雨缭绕中散发出桑树诱人的馨香,智慧勤劳的高县人民就是规划这宏伟蓝图的能工巧匠!</p> <p>  13日凌晨5点,我们冒雨返程。</p> <p>特别感谢:</p><p> 杨凌培训学院及学院老师、高县农业农村局的各部门领导、镇巴县农业局、蚕技站相关领导的辛勤付出,为我们提供了学习观摩机会,开拓了视野,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为今后的乡村振兴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p><p> 我们回去应该因地制宜,在取得真经的基础上灵活变通运用,找出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更希望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实行“扶上马送一程”的扶持政策,让所有的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地方发展、让企业与父老乡亲共同走上和谐富裕的康庄大道!</p><p><br></p><p><br></p> <p>【作者简介】</p><p>王克成,男,汉族,70后,共产党员,农民。系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巴山镇人,痴爱文学,二十年前偶有作品发表,二十年后依旧头顶朝阳、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去努力丰满梦的翅膀。</p><p>为人理念:万年宽 、诚信为本。</p><p>处世格言:心存善念,总比恶强。</p><p>创业信念:给我一片绿茵,我会努力托起一片蓝天。</p><p>诚交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共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