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十月的秋天,虽然不像满目萃绿的春天那样充满生气,五彩缤纷,也不像绿树成阴的夏天那么充满活力,繁枝绿叶。却有着诱人独特的多彩秋色和蓝天白云吸引我们。</p><p><br></p><p>尤其在当下我国疫情缓解的今天,禁固在家多时的我们,不约而同地又想放飞自我的身心,这不,就在中秋、国庆双节结束的第一天,我们一起相聚来到了汉唐古郡——泰州。</p> <p>泰州,简称“泰”,古称海陵,是江苏省地级市。</p><p>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p><p>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王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泰州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泰州老街</span></p><p>泰州老街是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的一个景区, 是国家AAA级景区。泰州老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老街,随着东城河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泰州老街才于2007年正式动工,历经两年时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p><p><br></p><p>一座气势宏伟的牌坊矗立在老街的正前方,牌坊正面楹联上写着:</p><p>“赵朴初词云州建南唐文昌北宋;</p><p>林散之书曰汉唐古郡淮海名区”,</p><p>横批”老街“二字,这一副对联也说清了泰州的历史变迁和地理区位。</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柳园</span></p><p>为纪念一代评话宗师柳敬亭,泰州早年建有柳园。柳园位于泰州东城河南岸打渔湾,为古“海陵八景”之一的“南濠渔唱”。园外柳堤环绕,园内柳树、竹林、桂花林、广玉兰林相互渗透,曲径通幽、古韵犹存,景色别致。</p> <p>“昔泰州城南,有打渔湾,河水清澈,远通长江。明末,艺人柳敬亭,生于打渔湾畔。自幼聪慧,志存高远。听说书于街肆,慕侠义于传奇。长而艺成,扬名江浙,蜚声遐迩。王侯将相,士农工商,以一睹其技为快。当时名家,后来文豪,纷纷描其神态,记其轶事。笔舞墨飞,华章交织,赞誉之盛……”</p><p>这篇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撰文并书写的600字的《柳公祠记》镌刻在60吨重的巨石上。</p> <p>我们下榻的泰州“鹏欣国际大酒店”夜景。</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望海楼</span></p><p>江苏泰州凤城河景区望海楼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是凤城河的核心景观。</p><p><br></p><p>望海楼历史上数次被毁又数次重建, 皆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明清时期重建后始称“望海楼”,最后一次被毁也是因为战乱而毁于抗战初期,如今盛世重现,望海楼得以再次重生。</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山寺</span></p><p>南山寺的名称由来,是因为该寺位于泰州城的东南方而得名,这与泰州的东山寺、西山寺和北山寺情况一样。泰州无山,而饶有趣味地称四方的寺院为山,颇富想象力。南山寺又称南山律寺,这一说法是宋代嘉定年间时寺院设立戒坛,传扬道宣律师创立的南山律宗,故称南山律寺。</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乔园</span></p><p>泰州乔园——“淮左第一园”</p><p>乔园,又名日涉园,是一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私家园林,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日涉园”的名字取自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不过,现在当地人大多称这里为“乔园”,因咸丰年间太平军占领了扬州,当时驻扎在扬州的两淮盐政机构不得不迁离扬州,来到了泰州,当时的两淮盐运使乔松年买下了这座私家园林,而得名乔园。</p> <p>乔园美人照镜石是块太湖石,据说是宋徽宗年间,在建造皇家花园时,江南地方官进贡的花石岗其中的一块,它历经湖水千百年的冲刷,才得以形成。是太湖石中不可多见的精品。深受宋徽宗的喜爱,后来流落至民间。</p><p>再后来就被园林第一任主人陈应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购得。</p><p><br></p><p>湖石行家见到此时无不高度赞赏,这一块湖石,因特别像一位美女照镜子,从某个角度看,这是美女的头,这是 S 形的身躯,所以为她起了一个“美女照镜”的芳名,对于其独有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字:“漏、透、皱、瘦”。此湖石镶嵌于墙壁之中,象漏窗一般,似透非透,起到了障景和藏景的作用。</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凤城河风景区</span></p><p>泰州市区的凤城河风景区,于泰州市海陵区,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风景区包括望海楼、桃园、老街等主要景点。</p><p>望海楼是泰州的著名景点,也是泰州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泰州凤城河风景区内。</p> <p>凤城河上泛舟赏夜景。</p><p>凤城河是古泰州的护城河,这天晚饭后,我们一行来到河边游览码头,坐船夜游凤城河。与白天在望海楼上观望的凤城河相比,夜幕下的河景,河岸边小巧玲珑的亭台楼榭更多了些精致和韵味,在灯光的缠绕下,婉约流畅。</p><p><br></p><p>游船在水面缓缓移动,清凉的湖风徐徐佛面,整个身心顿时清静下来,别有一番滋味。</p><p>老友章洪权触景生情,即兴来了一句:</p><p>“琵琶声中吟古风,</p><p>游舫栏外赏美景”。</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溱潼古镇</span></p><p>溱潼古镇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这里河港交织、气候湿润,境内多处发现麋鹿化石遗骨和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器。溱潼一度 临海 ,夏商时属 扬州 ,春秋时属吴。这里水草丰茂,麋鹿“千百成群”,农民“不耕而作”。镇区四面环水,波光粼粼,环境优美,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溱潼盛产稻米、棉花、鱼虾、簖蟹,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p> <p>现在的溱潼古镇经重新整修开发,仅存院士旧居、山茶院、古酒坊、民俗风情馆、绿树禅寺、婚俗馆、高二适故居、水龙局砖瓦馆等景点。镇区的景点,大致分布在原有的私家庭院。由于这里的民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小巷九曲十八弯,最窄处仅可通人,巷端常设共门(春秋时称闳閈)一旦走进,如同进入神秘的迷宫一样。</p> <p>感谢同行老友为大家拍摄和本篇提供不少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