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防震减灾局赴通海一中地震科普宣传讲座

云梦泽

2020年10月12日,通海县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杜金玻赴通海一中进行“增强防控减灾意识,筑牢生命安全防线”主题讲座。 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br>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br>地球上90%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造成的,这类地震称之为构造地震。此外,火山爆发可造成火山地震;洞穴坍塌可造成塌陷地震;水库蓄水可造成水库地震;人工爆破也可造成人工爆破地震,由于这些类型的地震数量少、能量小,形成的破坏程度也小,因此,我们要预防的主要是构造地震。 我国防震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br><br>(1)准备好抢险救灾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和物资;<br><br>(2)大力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和自救互救办法;<br><br>(3)安排好危险地带或危险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撤离;<br><br>(4)建立报警系统和实施通讯保障;<br><br>(5)加强交通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br><br>(6)成立救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br><br>政府重视、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多路探索,群防群测,专群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对策的要点。 做好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灾害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条件。<br><br>(1)家庭的安全措施<br><br>·对大衣柜、餐具柜橱、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br><br>·在餐具柜橱、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br><br>·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橱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橱、壁橱的门上安装合页加以固定。<br><br>·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br><br>·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备好较厚实的拖鞋。<br><br>·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br><br>·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br><br>·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br><br>·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火源较近的地方。<br><br>·做好建筑物检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顶瓦等)。<br><br>(2)紧急备用品的准备<br><br>·饮用水;<br><br>·食品、婴儿奶粉;<br><br>·急救医药品;<br><br>·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br><br>·现金、贵重品;<br><br>·内衣裤、毛巾、手纸等。<br><br>(3)每月召开一次家庭防灾会议<br><br>·家里安全的地方在哪里?<br><br>·避难场所、避难道路的确认;<br><br>·学习应急处置救护的知识;<br><br>·家庭成员的分工;<br><br>·灭火器具放置场所的确认;<br><br>·万一情况下,家人的联络方法和汇合场所;<br><br>·用火器具等的检查;<br><br>·紧急用携带袋子的检查、放置场所的确认。<br><br>(4)建立平时邻里互助的协作制度<br><br>发生大地震后,会在很大区域内造成严重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时到达,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对有关地震、火灾和救助伤员等互助协作体制。<br><br>·平时邻里之间应建立协作制度;<br><br>·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br><br>·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2)在学校怎样避震<br><br>--一切行动听老师的指挥;<br><br>--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特别对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要多关照。<br><br>·正在上课时:<br><br>--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慎行);<br><br>--震时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有组织地疏散;<br><br>--如果教室是楼房,不要跳楼,不要拥向楼梯等等。<br><br>·在操场或室外时:<br><br>--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br><br>--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br><br>--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通过杜副局长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相信通过后续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一中师生面对大自然的不可控力时会有较好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