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人说过:旅行中欲看每处的精华,最聪明的方法是~<b>跟着“联合国的世界遗产”走。</b></h3><h3>我们在印度南方的行程就是这么走的:</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朱罗王朝~“</b><b>海上丝绸之路”</b></p></h3><h3>随法国文化考察团,继续探秘南印的达罗毗荼古国~<b>朱罗王朝</b>。</h3><h3>2月6日早上从钦奈南下,来到坦贾武尔(Thanjavur):从历史时间表来说,</h3><h3><b>就是从3~8世纪的帕拉瓦古国,来到9世纪时朱罗王朝的国都,(相当于中国唐朝吧)。</b></h3> <h3></h3><h3>史料记载:印度南部,有三个属于达罗毗荼人系的古国:朱罗(Chola)、潘地亚(Pandya)、哲罗(Chere)。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孔雀王朝(前322年-前185年)之前就已经存在。</h3><h3>这里,我们要访问第二个达罗毗荼古国~朱罗帝国。</h3> <h3>朱罗王朝是南印度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h3><h3>王朝全盛的11、12世紀,影响了整個印度洋,是研究印度的历史学家,特別感兴趣的時期,也是我们行程的重点。<br></h3> <h3>这里有朱罗王国建于11世纪的三座著名神庙,1987年被同时列入<b>世界文化遗产:</b></h3><h3>1,“<b>恒河征服者朱罗城”湿婆神庙</b>(Temple de Gangaikondacholapuram dédié à Shiva. )</h3><h3>2,<b>“爱罗婆多”湿婆神庙</b>(temple d’Airavateshwara dédié à Shiva à Darasuram。)</h3><h3>3,<b>布里哈迪希瓦拉“坦贾武尔湿婆”大神庙</b>(temple de Brihadishwara )</h3><h3>三个神庙,建造于泰米尔纳德邦最荣耀的时代——朱罗帝国,距今已有大约1000年。</h3><h3><b>这三座庙被合称为“伟大的朱罗活神庙”</b>(Great Living Chola Temples)。</h3> <h3>历史记载:公元9世纪末,随“达罗毗荼国”帕拉瓦王朝衰落,从公元前3世纪就已存在的朱罗(Chola)古国,抓住了机会复国,开始了称霸南印和南亚的“朱罗王朝”。</h3> <h3>朱罗王朝(Chola)又名注辇,建立于公元前3世纪,灭亡于公元13世纪。历时超过一千五百年。</h3><h3>最早的文字记录,可参考到阿育王的孔雀帝国在公元前三世纪留下的铭文。</h3><h3>7世纪初,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内,称朱罗为珠利耶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十馀里…。”</h3><h3>9世纪中叶,朱罗王朝夺取坦贾武尔,设为国都。</h3> <h3>它曾是南印最雄心勃勃的国家,在朱罗全盛的11世纪,从陆上打穿东北印,进入了孟加拉国;从海上,吞并斯里兰卡,打下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成功入侵马来群岛,称霸印度洋。成为南印历史上,第一个可以被冠以“帝国”称号的国家。</h3> <h3></h3><h3></h3><h3>在整个11-12世纪,朱罗帝国是印度洋霸主。宋元时期来华经商的达罗毗荼人非常多,今天泉州有不少他们留下的印度教遗迹。</h3><h3>中国史料记载:宋元时期,注辇国和中国有交通。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朱罗王朝曾派使者朝見中國皇帝。 </h3><h3></h3><h3>宋代《岭外代答》、《诸蕃志》记载:从中国前往注辇,可从泉州乘海舶,取道故临,再转搭小船可达注辇国…。</h3><h3>~<b>这就是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了吧。</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恒河征服者朱罗湿婆庙</b></p> <h3>对这个达罗毗荼人古国的都城~坦贾武尔。宋代《岭外代答》、《诸蕃志》如此记载:</h3><h3>“注辇都城有七重,城高七尺,第一、二城为民居,有环城水濠隔离。第三、四城为官府,第五、六城为王府,第七重为王宫。</h3><h3>注辇国好战,畜养战象六万,每头战象高七八尺,象背驮小屋,战士用弓箭远战,和近距离用长矛格杀,战士英勇善战,视死如归,战胜者得到奖旗表功。 ”~可见朱罗当时盛况。</h3><h3>武力上的强盛,撑起了商业的繁荣,带来艺术的黄金时代。</h3><h3>9~11世纪,正值佛教尚存,印度教复兴,伊斯兰教尚不是敌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太平盛世,令人想起中国的“盛唐时代”。</h3><h3></h3> <h3></h3><h3></h3><h3>我们首先拜访的,是“Gangaikonda Cholapuram temple”湿婆庙,是由拉真陀罗一世(名号“Rajendra”~众王之主),在国力最强时建立的。</h3><h3>在这里可以看到,在前代帕拉瓦王朝的基础上,朱罗又创造出了新的艺术繁荣。</h3><h3>神庙全称“Gangaikonda Cholapuram temple”,</h3><h3>“Gangaikonda”一词,字面意思是“取恒河之水”,</h3><h3>“Cholapuram”一词,意为“朱罗之城”。</h3><h3>这座“朱罗城”的建立,是为了纪念朱罗王“拉真陀罗一世”征服了恒河边的国家。所以这座大庙,也可称为“恒河征服者朱罗”湿婆庙。</h3><h3>我们感兴趣的,它是至今仍在进行祭司活动的神庙。</h3> <h3>神庙大门,很有点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感觉。</h3><h3>在古印度建筑中,总是似乎能看到古埃及古希腊的影子,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借助亚历山大大帝,印度与埃及自古就有许多联系。后来与古罗马也是贸易来往频繁,相互影响在情理之中。</h3> <h3>主神庙高塔中供奉的,是湿婆的“林迦”(Lingam)~湿婆崇拜里最典型的符号。</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湿婆的神话</b></p> <h3></h3><h3>三座大庙,都是“湿婆”庙,为什么专给他立这么多庙?这就要重点了解印度教中,这个最“叛逆”,也是最受崇拜的“大神”~“湿婆”。</h3><h3><br></h3><h3>首先得说:历代印度的神,都来自“神话”,又与时代变迁相连。因为“印度教”史,从某种意义说,本身就是个“神话”史。</h3><h3><br></h3><h3><b>印度宗教史大概如下:</b></h3><h3>~公元前1500年,早期吠陀神话里,因陀罗是天帝。他带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是古印欧的英雄,死后成神。<br></h3><h3>~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出现了佛教与耆那教,这两大教派又各自繁衍着不同的神和神话。<br></h3><h3>~公元前四世纪,印度最大的两部史诗出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印度神话回到最初的梵天,毗湿奴、湿婆三神体系。</h3><h3>~公元前6世纪~公元8世纪,佛教在古印度占据了1300多年的优势。</h3><h3>~八世纪,婆罗门教开始复兴运动。湿婆派大师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去掉古婆罗门教的糟粕,结合印度的民间信仰,形成了古印度教。“三神体系”发扬光大。</h3><h3>~11世纪,伊斯兰入侵印度,佛教被摧毁,佛教徒部分回流印度教,成为今天的印度教“一家独大”的态势。</h3> <h3>总之,历史上分分合合,印度教综合了多种教派,包括吠陀诸神和婆罗门教,甚至佛教诸神,。</h3><h3></h3><h3>其中“湿婆”,作为印度教最“当红”的神,号称傲视其他“三亿三千三百万神”,自是其中“神话”最多的。所以,了解印度教,必须得了解“湿婆”,而了解“湿婆”的方法,就是听“神话”。</h3><h3>好在这样的“学术研究”很好玩,也很有意思,“考察”变成“神话故事”会,大家也开始嬉笑调侃,气氛变得轻松起来…。</h3><h3>下面就开始我们的“<b>神话之旅”</b>:</h3> <h3>湿婆(Shiva),毁灭之神,印度教三相神之一。</h3><h3>他来源于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梨俱吠陀中的风暴之神“鲁陀罗”。</h3><h3>早期文献中,湿婆神的地位并不高,后来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印度教主神之一,与梵天、毗湿奴齐名。</h3><h3>湿婆的形象是一头三眼四臂,纵览世界。</h3><h3>与“正襟危坐”“衣着华贵”的其他诸神相比,湿婆显得格格不入。绝对是网络游戏中的“超级英雄”!</h3><h3>看看资料中是怎么描述的吧:</h3><h3>其面貌威严英俊,</h3><h3>常穿着苦行者的褴褛衣衫,</h3><h3>发间有恒河女神,</h3><h3>脖颈上挂一串骷髅项链,</h3><h3>肩头有象征迅捷的鹿,</h3><h3>身缠眼镜蛇,更能飞快地冲向敌人喷毒。</h3><h3>四臂各持致命武器:</h3><h3>三叉戟,象征闪电,驱策风暴。</h3><h3>沙漏状小鼓,代表了生命与世界的节奏,在毁灭的瞬间新的生命诞生,维持宇宙的平衡。</h3><h3>身背的黑色弓箭,能够传播瘟疫。</h3><h3>跨下一头雪白的神牛。</h3><h3>且变化无常,神通广大。…怎么样?酷吧?!</h3> <h3>湿婆是苦行修炼之神,居住于“世界中心”~喜马拉雅山上的卡拉萨山。(即西藏普兰县的冈仁波齐峰~印度教称其为“世界中心”)。</h3><h3>最严格的苦修和最彻底的沉思,使他获得控制世界的神奇能量。(传说希特勒曾派人来冈仁波齐考察,期望获得这个“神奇能量”。~于是才无意中发现了“香格里拉”,有了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当然这都是后话啦。)</h3> <h3>湿婆”喜怒无常:能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h3><h3>他可以是清心寡欲的苦行者。一高兴,他能自己“阴阳结合”,持“半男半女”之主相,根本不需寻找“另一半”。</h3> <h3>他是将敌人“开膛破肚”的凶猛黑天神,现“恐怖相”、</h3> <h3>也能一只横笛在手,尽显风流浪漫的“温柔相”、(博物馆内不许拍照,速写像)</h3> <h3>他有最著名的“舞王相”、璃伽之主相、他的舞蹈,标志着世界的毁灭。</h3> <h3>他能随时变幻多臂,形体,持各种神奇武器,显“超人相”、</h3><h3>他有一柄称作“阿贾伽瓦”的三叉戟,是闪电的象征,标志湿婆是风暴之神;</h3><h3>有一口剑;一张称作“比那卡”的弓;和一根称作“卡特万伽”棍棒。</h3><h3>3条蛇缠在他身上,能飞快地冲向敌人:一条蛇缠在他束起的头发中;一条蛇缠在他的肩上或颈上;另一条蛇构成他的圣线。</h3> <h3>他也常与妻子“雪山女神”相拥相伴,显温柔“爱情相”,</h3> <h3>他发起飚来逮谁灭谁,他的狂怒会让整个宇宙颤抖,他的第三只眼中,可喷出毁灭万物之火;</h3> <h3>温柔起来,又感情丰富,对人给予慷慨的恩惠,是治療疾病的治癒神。</h3> <h3>湿婆是毁灭之神,但湿婆所毁灭的,并不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世界,而是所有的存在本身。</h3><h3>~在印度神话里,让人类的文明和自然世界一同陷入灾难的,是恶魔,但他们只不过是破坏者,远达不到毁灭者的程度。</h3> <h3></h3><h3>这个是个既善又恶,矛盾的神:</h3><h3>即是复仇者也是庇护者,<br></h3><h3>既是智慧的象征,也是愚昧者的偶像,</h3><h3>也许正因为他这种喜怒无常,矛盾重重,且又无所不能,我行我素的性格,几乎满足了,也斩断了人类所有的欲望。</h3><h3>当地讲解员说:印度人对他又爱又怕,又迷又惧。现在他成为印度教中,最受敬畏和崇拜的神,到处是他的庙,在印度民众中,“人气爆棚”!</h3> <h3>湿婆(Shiva)的神话故事太多了,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吧:</h3><h3>1,去过柬埔寨吴哥窟的,都会记得“諸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的故事:</h3><h3>印度神話中,神祇也有生老病死 ,諸神與恶魔“阿修羅”爭執不休,梵天決定大家同去攪拌大海,令大海出現長生不老的靈藥——蘇摩。</h3><h3>就在乳海(因大海已被攪拌成乳海)出現蘇摩时,背負宇宙最高山峰——須彌山的巨蛇婆蘇吉,忍受不了剧痛,噴出海量毒汁,汇聚成江河,流入大海,毒害三界眾生。</h3><h3>情势危急。于是众神向湿婆求助。湿婆不忍众生受苦,只得硬生生将毒液吞入口中。而湿婆的妻子雪山女神扼住了湿婆的喉咙,阻止了毒液进入湿婆的身体。最终三界得以保存,但是湿婆的喉咙被毒液灼成了青紫色,因此湿婆又被称为青喉者(Nīlakaṇṭha)。~维基百科</h3> <h3>2,“恒河的故事”:恒河发源于喜馬拉雅山,环梅盧山上的梵天之城,從山上洶湧奔瀉而下。<br></h3><h3>為了緩衝激流使之不至於釀成災禍,濕婆站在河水下面,河水蜿蜒流經他的头发之後,分成了七股,這七股河水便成了印度的7條聖河。~维基百科。(发中左上方的小女神像,就是恒河女神。)</h3> <h3>国际上按他的英文发音Shiva,称其为“希瓦”。</h3><h3>不知为何,中文翻译叫他“湿婆”,听上去有点“娘”。但在印度教中,他十分强悍,为所欲为: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而且最重要的:他是男人性能力的“圣祖”,显“林伽相”。</h3><h3><br></h3><h3>我们在这里看到他的雕像,是印度众神中,最英俊潇洒的美男子,神通广大的英雄,也是最性格多变的“霸道总裁”!</h3><h3>~这尊11世纪的造像,绝对“美少年”,不是吗?!😜<br></h3> <h3></h3><h3></h3><h3>现在,再回到这个朱罗王朝的“湿婆神庙”吧。</h3><h3>第一眼的感觉,是完全不同于以前看到的精致小巧的庙宇,而是震撼视觉的高矗圣塔,远看乳白色塔的线条有向内凹的弧度,看起来更加优美。走到近处看,圣塔的雕刻精美绝伦!</h3> <h3>中央大殿上装有方锥形圣塔(vimana),内部中心放置“林伽”。塔高55米,形似冠冕,建筑学上,这是朱罗王朝的独创。</h3> <h3>从上面看,则是受佛教影响的“曼陀罗”型状。</h3> <h3>进入所有印度神庙,必须在神庙外面就脱鞋,(可穿袜子),上不许露肩,下不许露膝盖,以示敬畏。</h3><h3>大堂内森严的廊柱,很有点埃及神庙的感觉,穿过漆黑的圣殿长廊,走到尽头有亮光处,才开始进入供奉“林伽”的圣塔。</h3> <h3>对比一下我在埃及阿布辛拜勒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神庙拍的照片,二者的气势像不像?</h3> <h3>这里三大神庙,都四时有信徒朝拜,庙内祭火常燃,祭祀按时普祭,专有祭司照看着“林伽”前的“圣火”,神像也有人照顾。</h3><h3>拜访神庙,全部免费,对照国内什么人造景点都天价的门票,让人有点意外惊喜。</h3> <h3>神庙内十分肃穆,由祭司给朝拜的人,用白色香灰点额头。</h3><h3>湿婆教认为,火能使一切变成灰烬,但灰烬即是“毁灭”,也代表“永恒”,(挺有哲理性是吧?)</h3><h3>~故湿婆教徒前额,以三道白色灰表示。</h3><h3>接受完点额仪式后,手上多余的白色粉末,必须全部掸掉,或拍在墙上,以示“<b>没带走神的一片云彩。”</b></h3> <h3>外面的大门,有着很雄伟的阶梯,和装饰华丽的雕刻。</h3> <h3>喜欢后面这个雕像,“湿婆”和他的一家子,显得很“暖爸”。</h3> <h3>花园里,有许多来参观的小学生,团里的法国女老师立刻与孩子们玩成一片。</h3> <h3>大殿前的神牛南迪,是“湿婆”的坐骑,每个湿婆庙前,必须有它的雕像。</h3> <h3>据说13世纪时,朱罗帝国衰退。老对头潘地亚王朝复兴,曾攻入恒河征服者朱罗城,大肆破坏报复。都城被毁灭,只剩大庙残存…。<br></h3><h3>威武的雄狮,高耸的圣塔,无言的向人们讲述那最辉煌的时刻。</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最美的“爱罗婆多湿婆庙”</b></p> <h3>下午,来到位于达拉苏拉姆的“爱罗婆多湿婆庙”(Temple d’Airavateshwara dédié à Shiva à Darasuram.)。第二座世界文化遗产神庙。</h3><h3>“爱罗婆多”是天帝因陀罗的坐骑,是一头大白象。因被诅咒,颜色不再纯白,直到在这座神庙里沐浴,才变回白色。</h3><h3>此神庙的建造者是罗茶罗乍二世,自他开始,帝国江河日下。他所建造的爱罗婆多湿婆庙,是三座朱罗神庙中最小的,其圣塔就“只有”24米高。</h3><h3>但相当精细美丽,小巧玲珑。是三座神庙中,最美,也是我最喜欢的!</h3> <h3>神庙主殿前面都有个“千柱厅”,像征着“神的战车”。当时的人会认真地给它配马和轮子。</h3> <h3>这份精细,也体现在了主殿前大厅内的柱子上。</h3> <h3></h3><h3>毕竟是朱罗王朝的皇家寺庙,庙内雕刻精致非常。特别喜欢这个大象🐘的楼梯,因为大象是天帝因陀罗的坐骑,这里许多大象雕像。</h3><h3>匆匆画就这个活灵活现的楼梯,想像着大象真能跑出来,那就有意思了!哈哈😄!</h3> <h3>神庙大厅里也有千柱亭,虽数量稍少,但每一根柱子上都有一幅精致的雕刻,讲述不同的故事。</h3> <h3>主神庙内无例外,供奉着“湿婆”的“林根”。</h3> <h3>突然发现这个现代金属大桶,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一问,原来是印度政府收香火钱的桶。统一规格,上锁,信徒的香火钱必须放入此处,专人开锁收取。</h3> <h3>历经千年,墙上壁画的色彩还在。</h3><h3></h3> <h3>如同在南方所有访问的地方,千年古迹,竟然没有多少游客。难得遇到二个印度女子,很腼腆的要求合影,何乐不为!说实在的,我很喜欢她们的印度女子服饰~“莎丽”。</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印度莎丽”</b></p> <h3>晚上参加印度民间歌舞晚会,我也特地穿上了我的“印度沙丽”。</h3> <h3>此沙丽10年前在印度新德里买的,但忘了怎么穿,一直放在箱子里。趁这次来印度,又重新学习了,才付诸实践,终于记下了穿着程序(见图):</h3><h3>所谓“沙丽”,实际上是一块10米左右长的布,(或丝绸、或乔其纱料),很简单,没有剪裁,只有一边带镶有装饰;</h3><h3>加一件同款料子的短袖小背心。</h3><h3>另配一条白布衬裙,(或一条无弹性的布腰带) </h3><h3>穿时程序:</h3><h3>~先穿衬裙,系紧腰带,</h3><h3>~把纱丽一角紧紧塞入腰带,</h3><h3>~然后用手拉开一臂长的一折料子(約1米半),打成小褶子后塞入腰带,形成主要的裙子褶。</h3><h3>~剩下的料子,沿腰部陆续塞入腰带,围满一整圈后,把剩下的料子披在肩上,或头上,即可。</h3><h3><br></h3><h3>~想来最初的人类服装,应该是差不多的,古希腊,古罗马人不也是一块白布,缠帔在身上吗?</h3><h3>当地人习惯了莎丽,连清扫的大妈,也时时穿着色彩鲜艳的“纱丽”扫大街,煞是好看,给城市凭添了不少风景和色彩。</h3><h3>在印度,天很热,但进入神庙时,不许露肩,露膝,不许穿鞋。参考了她们的方法,我把“纱丽”改成“大纱巾”,随身携戴。进庙帔在头上,出庙天热系在腰上,冷时可帔肩,太阳🌞下可遮阳。好洗,好看,很是方便,~但注意,最好是薄棉布(丝绸太滑),吸汗,不易滑落。~这也是我得出的女士们到这些宗教国家(包括伊朗等国家)旅行的“小窍门”,供参考。</h3> <h3>晚上的印度舞蹈表演,注意,女孩子的舞姿,正是“湿婆”的“宇宙毁灭之舞”!</h3> <h3>印度舞蹈,多来自神话故事,“湿婆”更是印度舞蹈的始祖,被尊称为“舞神”。</h3><h3>他在欢乐与悲哀时都喜欢跳舞,或独自,或与他的妻子一起跳。</h3><h3>传说湿婆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分为女性式的柔软舞,和男性式的刚健舞。神庙上有许多湿婆神的舞蹈动作,成为丰富的素材。</h3><h3>尤其是女孩子们跳起来,活泼灵动,手,眼翻飞,十分可爱,脚下的节奏感更是了得,配上脚腕上的响铃,清脆悦耳。</h3><h3>~<b>据说,吉普赛人就是来自印度的流浪“贱民”,而西班牙的弗拉门戈,也源自吉普赛~印度舞。</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着的神庙</b></p> <h3></h3><h3>2月7日</h3><h3>今天例外,不拜访“湿婆”了,改拜访一座11世纪的“斯里兰甘纳萨斯瓦米”~毗希奴神庙(Temple Sri Ranganath Swami ~ Vishnu)。</h3> <h3>还记得吗?毗湿奴Viṣṇu~保护神。印度教主神二之:常为四臂,分别持海螺,园碟,莲花,铜锤。坐骑为金翅鸟迦楼罗(Garuḍa),</h3><h3>因其为保护之神,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h3><h3>印度人大多信仰湿婆和毗湿奴,甚至说佛教的佛陀也是毗湿奴化身。</h3> <h3>Tiruchirapalli(Tricky),历史上朱罗王国11世纪的都城。公元11~12世纪,是它的黄金时代。</h3><h3>这个建立于14世纪,拥有10座圣塔的毗希奴神庙,是南印度最大的神庙群,以千柱厅著称。</h3> <h3>问过他们为什么神庙塔上,放了那么多人物?</h3><h3>答复是:因为一般老百姓都不识字,像所有的宗教一样,只有把教义用型像的人物表现,才能起到宣讲的作用。(欧洲天主教堂中,也使用相同的方法,不是吗?)</h3> <h3>达罗毗荼神庙的下部雕塑还是用古朴的岩石刻成,美丽的令人惊叹!<br></h3> <h3>进到这座庙宇中,最令人印像深刻的,首先是到处都是人,外面骄阳似火,凉爽的大殿中,一群群的人们或坐或躺,十分随意。讲解员说:神庙是所有人的家,很多人每天习惯性的到神庙,吃饭,睡觉。这个神庙里,每天起码供应3000~5000份免费餐饭给穷人。</h3> <h3>气宇轩昂的祭司,颇具古埃及祭司的风采。眉心的那道“U”型纹,是毗湿奴教派的标志,也表明此人为“婆罗门等级”。</h3> <h3>与其他五颜六色的达罗毗荼神庙不同,一座美丽的白色塔庙,竟然是穆斯林入侵时,有一位穆斯林寡妇,为了保护此神庙,从最高层上跳下。</h3><h3>为纪念她,保留白色。当地也宽容各种宗教。</h3><h3>在这里也学了个“诀窍”:印度南方神庙,上面如果雕塑五颜六色,是达罗毗荼神庙的特征, </h3><h3>如果是白色雕塑,是普通印度教神庙;</h3> <h3>在这里,还看到“孙悟空”的前身,不过叫“哈奴曼”,也是个英雄。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故事太长了,感兴趣的可自己查看。</h3><h3>了解古印度文化,很有意思的是,可以发现千丝万缕与佛教,以至今天中国文化的联系…。</h3><h3>二郎神的三只眼,是不是很像“湿婆”?</h3><h3>平时爱说的“缘分”,“来世”,“业障”,“投生”…,其实都是源自“佛教”,也同样是“印度教”呀。</h3> <h3>不过最令我感动的,是神庙外卡韦里圣河(fleuve sacré Kaveri,)边,为夭折的孩子们做返生的地方。</h3><h3>印度教认为,孩子去世6天后,灵魂才会离开。(有点像中国的守七)。这时才把骨灰放到水里。</h3><h3>印度教之所以火葬后撒入水中。是因为:</h3><h3>印度教义中,子宫如荷花,其中含水,孩子的生命从水中来,还要回到水中去,所以骨灰要撒到水中,才能循环往生。</h3> <h3>神庙中到处都有“莲花”装饰。门口也处处有卖荷花。都知道佛教喜莲花,应也源自印度教义:</h3><h3>男女孕育孩子,如同荷花含苞;因为孩子在荷花苞内(母亲的子宫)孕育成长,所以荷花是生命象征…。</h3><h3>~<b>这是我听到过的,最美,最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对生命的诠释啦!</b></h3> <h3>很多父母为孩子在这里祈福,这个年轻父亲的温柔眼神,格外令我感动,父母对孩子的爱,全在那无言之中。</h3> <h3>有通人性的大象为每个人祝福。我也“借借光”!</h3> <h3>祭祀专注于仪式,目不傍视,(不像中国寺庙,他们根本不屑于拉游客捐款);信众虔诚、友好,执着自己的祈祷,唱经声不绝于耳。</h3><h3>尽管我不信神佛,但宗教的虔诚,总是令人感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湿婆的“宇宙之舞”</b></p> <h3>附近有个很棒的古铜器博物馆,其中许多11世纪的美丽雕塑,令人叹为观止。</h3><h3><br></h3><h3></h3> <h3>佛教的痕迹处处可见。</h3> <h3></h3><h3>印度教现存的圣像中,最重要、最著名的,就是铸造于朱罗时代的湿婆铜像,称为“纳塔罗阇”,意为“舞蹈之王”。</h3><h3><b>这是流傳至今的古印度濕婆像中最多的,最著名的舞蹈,通常被称为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宇宙之舞”:</b></h3><h3>他在火圈中起舞,一只脚踩着代表无知的侏儒,另一条腿和手在空中扭摆,舞姿曼妙绚丽。</h3><h3>他随着舞蹈而飘散开来的头发上,有传说中被他分流过的恒河女神。</h3><h3>湿婆左手中的小朵火焰,和那轮环四周的火焰,象征宇宙之毁灭,这朵小小火焰能使一切化为灰烬;</h3><h3>上侧右手所持沙漏状小鼓,它代表生命与世界的节奏,在毁灭的瞬间,新的生命诞生,“创造”维持了宇宙的平衡。</h3><h3>下边推出的右手,表示“无畏”,令信徒们放心,</h3><h3>下边左手为“象手”(gaja hasta),这种“旗子”手势,像是抚摸象鼻,以抚慰他的信徒。</h3><h3>“象手”指向从无知的侏儒背上翘起的左脚,据说这一象征手势,能使信徒解脱摩耶的苦难。</h3><h3>相传在一个旧时代结束时,他会通过跳这个坦达瓦之舞,来完成世界的毁灭,并使之回归到宇宙精神中。所以也有人称此为“<b>宇宙毁灭之舞”</b>。</h3> <h3>最近看到报道,目前全世界物理最高水平的一个地方,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欧洲粒子对撞实验室,它的中心树立着一尊湿婆·纳塔拉迦特神像。</h3><h3>在这个大约拥有了世界上粒子物理学圈子一半科学家参与的,属世界最高科学研究机构之地,竟然也着迷于湿婆的“宇宙之舞”!</h3><h3>“<b>不破不立”!“毁灭”的同时,也在“创造”世界!</b></h3><h3><b>~“湿婆”还真是“舞”出了新“高度”!</b></h3><h3></h3> <h3>这一段的“游学”,初始似乎是“听神话故事”,但事后,开始认真反思印度教的“神话”。</h3><h3>说实在的,以前看印度教,很不以为然,觉得是:“花里胡哨的庙,胡说八道的神。”。</h3><h3>记得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过:这是个有着“三千六百万零四个神”的国家。~当时就想:天啊!这哪里是宗教,整个一个“大杂烩”嘛!</h3><h3>所以几次来印度,对其宗教,从来没作为严肃的文化看待,以异国风情看看雕塑,听听热闹,也就罢了。</h3> <h3>但这次跟着专家学者,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探讨,尽管很浅浮,但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h3><h3>印度教能历数千年至今,且拥有10亿信徒,仅次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人数上,比佛教多), 自是有它的道理。(除了它的“出身种族等级制”)。</h3><h3>1,印度教具有“多神论”的特点,很人性化,“每个神有其特殊的技能、需求及欲望。” 才使它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神话”。记得有学者说:“宗教是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的,”纵观在人类文化进化史,无论那一个宗教,其实也都经历过一样的进化过程:人性,神话,哲学,宗教,…最终是串在一起的。</h3><h3>印度教看似“无厘头”,实际上它正是把独特的知识或哲学观点。用“神话”的方式表达出来。</h3><h3>~试想,湿婆的“亦正亦邪”,他的矛盾性,何尝不是人们内心的反射 ?</h3><h3>~三界本就因“欲”而生。宇宙本就有阴才有阳。它把“性”神化,是为在“纵欲”与“禁欲”之间寻找平衡。</h3><h3>~“神”是人造的,这个“神”,不正是人们内心的“希望”吗?我们祈祷神佛,何尝不是在祈祷自己呢?!</h3><h3>2,印度教能囊括了各种不同的知识,价值观的宗教,这也反映出,它采取了一种包容柔性的劝导,而不是一套刚性共同的信仰。<br></h3><h3>它最后能包罗了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许多的教派,说明了它的宽容。</h3><h3>也许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教派的“不统一”国家,正好需要这样“不统一”的宗教。</h3><h3>3,原来认为,有这么悠久文明史,竟然还处于“多神论”,似乎与宗教的“一神”进化论,有点格格不入。但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也许这正是印度教“古朴神义论”的高明之处,自有其“辩证”生存的道理。 </h3><h3>~它的教义,是以业、法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法论。用各种不同的“神”,迎合了不同的人群。</h3><h3>尤其是它的“转世说”,有效地转移了对现实的不满,约束了现世的行为道德。(也被佛教采纳。)</h3><h3></h3><h3>~更现实点说:如果不是印度教的“多神包容”和“接地气”,怎能最终收罗了各种其他教派的“信徒”,“笑到最后”呢?</h3><h3>~如果不是它的“神话”性,使之游离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没有明显的“严肃性”、“对抗性”,又怎能历经千年变迁,从各种统治者的宗教“灭绝”中,得以剑缝求生呢?(佛教就没逃过一劫。)<br></h3><h3>~它对“毁灭”和“创造”的辩证,不正是今天哲学与科学最精髓的终极寻觅吗?</h3><h3><b>“大愚”者,“大智”呼?</b></h3> <h3>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生活,…,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每个人都有他活着的追求和道理,也有他生活和追求的权利。<br></h3><h3><br></h3><h3>余光中曾说:</h3><h3><b>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b></h3><h3><b>而是带来一种改变</b>。</h3><h3><b>旅行给人最大的改变,</b></h3><h3><b>就是让人的心胸变得宽容。</b></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ymgshq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印度南方~达罗毗荼古国(一)</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