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部“我的假期生活”主题班会

💭

<p>  “贺祖国之诞,赴明月之约”。今年国庆和中秋喜相逢。2020年10月11日基础教育部各班级的班主任们在张凤芹主任和申利平主任的带领下利用晚自习时间各班进行了以“我的假期生活”为主题的班会。</p> <p>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p><p><br></p> <p>中秋节的由来</p><p>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岀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是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的另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怡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p> <p>  我们对双节的到来热情高涨,假期也接踵而来,工作者放假与家人团圆,为祖国欢呼,同学们也迎来了十二天的假期生活,在这欢庆喜悦的日子里,同学们也纷纷大展身手,节日中在家也不忘复习功课,画画,练字,做手工,跳舞,写假期感受,做家务……</p> <p>假期,我们帮着父母干起了地里的农活与家务……</p> <p>假期,我们干起了兼职锻炼了自己……</p> <p>在欢快的假期,我们也没有忘记学习……</p> <p>  最后,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