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诗歌之于人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需要。借由诗歌,我们不仅可以安于现状,更可以到达诗意的远方。</p><p> 继七八年级学习了一些现代诗歌之后,同学们有过对“天上的街市”的遐想,有过对“未选择的路”的怅惘,有过对黄河“一泻万丈”的赞颂,有过对北方“银装素裹”的向往……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诗词之后,同学们不仅学习热情高涨,更有了写诗的冲动,想体验下诗歌创作的快乐。</p><p> 于是,我们放手,让学生大胆的拿起了笔,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以我笔写我心”,一个个稚嫩的小诗人的作品应运而生。</p> 更换意象,小试牛刀 <p> 对于学生来说,诗歌创造是陌生且又充满挑战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老师,《乡愁》因其意象、用词和结构上的浅易,是相对容易仿写的诗歌。</p> 更换主题,渐入佳境 <p>对于“乡愁”这一主题,尚未经历过别离的学生们的感触并不深刻,因此在仿写时,自由更换主题,如友谊、梦想、满足等,学生们的创作兴趣与热情更浓烈,更能做到情真意切。</p> 自由创作,尽其所长 <p>经历了一系列仿写以后,学生们对诗歌创造有了自己的切身体验,诗歌的创作也更灵活,更自由了。不信,你看!</p> <p> 一字一句,情真意切。这些诗,或质朴,或纯真,或激昂,或悲伤,风格迥异,但每一首都凝结了学生们的智慧与光芒。</p><p> </p> <p> 曾经的我们,都认为写诗是诗人的专利,写诗很难。但大胆尝试之后,我们发现原来稚嫩的学生们也能写下动人的诗篇。</p><p> 从学诗、读诗到写诗,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那一颗赤子之心。有了诗,人生不在孤独;有了诗,生活不在单调,有了诗,学习不在枯燥。</p><p> 愿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颗诗意的心灵,去书写自己灿烂的人生!</p> <p>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精心设计的作业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p><p> 精心设计作业吧!相信学生会有无限的潜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