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霜降与养生</p><p><br></p><p>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p><p style="text-align: right;">——《月令七十二候集解》</p><p> 乐配:《秋鸿》</p><p><br></p><p> 一、霜降三候</p><p> (一)初候,豺祭兽</p><p> 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豺狼把捕获的野兽铺在地上,用来祭谢上天。古人认为,即便是凶残的猛兽,也懂得感报天地养育之恩。</p><p> (二)二候,草木黄落</p><p> 色黄而摇落也。秋天接近尾声了,草木枯黄而摇落。</p><p> (三)三候,蛰虫咸俯</p><p> 咸,皆也。俯,蛰伏也,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因寒气肃凛,百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p><p><br></p><p> 二、起居有常</p><p> 勿太早添冬衣。霜降是准备御寒,但还没到真的御寒的时候。霜降的秋风中带着寒燥之气(风刀霜剑),但此时气温还不至于很冷。所以一方面要避风、保暖,另一方面也不宜穿太多或太厚的衣服。在无风处,适当地让腠理接受这股清寒的洗礼,继续收敛固密,反而能提高人体抵御风寒的能力。这些也都是秋天的收敛之道。</p><p> 睡前泡脚解秋困。不少人在霜降前后会发现晚上早早地就困了,其实这就是人体与天地相应的缘故,所以我们要顺天时,秋冬季要早点睡。如果还是像夏天或初秋那样晚睡,白天只会更乏。睡前养成泡脚的习惯,既有助于睡眠,又能提升御寒能力。</p><p> 至于起床的时间,跟着太阳走,天亮了,代表可以起床了。因为秋冬太阳起得也晚,所以起床肯定比夏天要晚,这是秋冬“晚起”的本义,不是说要睡懒觉。俗话说“晚睡伤阴,晚起伤阳”,睡懒觉则阳气升发受阻,在越来越寒的秋冬之际无疑是雪上加霜。当然,偶尔补眠是可以的。天亮起床,吃早餐,有太阳就晒太阳,升发一天的阳气,比吃任何辛温助阳的东西更重要。</p><p><br></p><p> 三、饮食有节</p><p> 霜降是滋补的黄金期,为的是给人体迎接寒冬做准备。可以说,此时滋补的越多,冬天就收藏的越多。霜降正值脾土旺盛之时,所以人的消化功能还不错。可以多吃肉,包括阿胶之类的补品都行。但是现在的人脾胃普遍较弱,所以建议多煲汤,养护脾胃。烧烤、油炸、辛辣吃太多的话,会伤阴,尤其在这个秋燥明显的节气。所以,煲汤是最好的。</p><p> 滋补当有节制。虽说深秋宜贴秋膘,宜多吃肉,宜滋阴进补,但前提是不能吃太饱,不能造成消化不良。不然,吃进去的东西,不会化为人体津精气血,反而成为痰湿积食,久则郁而生热,反过来耗伤阴津。酒也是一样,适当喝些有升阳行气,进而御寒的作用。但酒毕竟是湿热之物,喝多了会造成体质上的湿热,同时也会伤阴。深秋本当收敛。但辛温的酒会打开毛孔,容易受寒。而出汗多,本身也是气阴两伤的,阳气随汗液而泄,反而不利于越冬御寒。</p><p> 正确认识腌制菜品。很多地方都有霜降后腌菜的传统。常见的腌菜有萝卜、茄子、芥菜、白菜、黄瓜等等。腌菜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能够开胃、化痰、助消化,例如:细嚼糟茄或酱茄咽汁,可治喉痹(即喉部红肿疼痛)。</p><p> 由于冬天的新鲜蔬菜很少,古人多以腌菜下饭,那如今农业科技发达了,是否冬天多吃新鲜蔬菜而非腌菜更好呢?非也。腌制或发酵过的蔬菜,其酸腐之气更合于冬令,因为腐能入肾。而且大棚蔬菜也是反季节的,与冬气不合,绿叶菜自然生长旺盛的季节为春天,故春天才宜多吃绿叶菜。不过,如果是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完全可以吃新鲜的,打了霜的蔬菜味甜,因为它里面的淀粉转化成了葡萄糖,这是蔬菜御寒的反应。</p><p> (一)九制肉苁蓉</p><p> 肉苁蓉有”沙漠人参“的美誉,温肾阳,填精血,是阴阳双补的药食,对于阳痿、不孕、腰膝冷痛无力有一定功效。之所以名”苁蓉“,正是取”从容“之意,其补力不峻,药力和缓,从容平和。另外,老年人寒性或燥性的便秘,吃肉苁蓉通便的效果也非常好。</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肉苁蓉</p><p> 《神农本草经》:肉苁蓉,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久服轻身。食疗方:</p><p> 肉苁蓉粥(《太平圣惠方》)。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细切) 粳米(三合) 鹿角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为末) 羊肉(四两,细切)。煮羊肉、苁蓉、粳米作粥,临熟,下鹿角胶末,以盐、酱、味末调和,作两顿食之。治五劳七伤,久积虚冷,阳事都绝。</p><p> 肉苁蓉臛(huò,肉羹)(《太平圣惠方》)。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 葱白(三茎,去须,切) 糯米(一两) 羊肉(三两)。将苁蓉羊肉细抹,和末糁及葱,都依寻常法,煮着盐、醋、椒、酱、五味调和,空腹食之。治脏腑虚损,四肢乏弱,不欲饮食。注:臛,音同霍,肉羹的意思。</p><p>注:</p><p> 癥瘕(zhēng jiǎ):女子腹内积块,隐而不见,但按之有形,若坚硬疼痛,固定不移者,为癥;推之可移,聚散无常,痛无定处者,为瘕。</p><p> 糁:有三个正确的读音 sá,shēn,sǎn。sá 鲁南方言,指煮熟的米粒;shēn 谷类制成的小渣;sǎn 涂。</p> <p> (二)新鲜铁棍山药(见立秋)</p><p> 霜降过后,新鲜的铁棍山药,也就是四大怀药之首,怀山药开始大量上市了。中原地区土气厚,而山药最得土气,能长到地下一米多,据说一块种过铁棍山药的地需要养5-10年,才能再种,不然山药的食疗价值就不行。所以,正宗的怀山药都是限量的。</p><p> 注:四大怀药是指河南怀庆这个地方产的四种药材,分别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p><p> (三)红颜羹(或糕)</p><p> 红颜糕可谓名副其实,所用食材基本都是色红,从中医的角度看,多有养血之功。它以红米、赤小豆(见立秋)、血麦等低热量谷物为主料,辅以枸杞(见处暑)、红参、红枣(见处暑)滋补气血,再加石榴汁、甜菜根、苋菜、亚麻籽油(糕用)、竹盐、麦芽糖调味调色,从内而外,美容养颜。</p><p> 其中的血麦是一种含高铁、高锌等微量元素的高科技小麦新品种,其铁含量是普通小麦的19.2倍,锌含量是普通小麦的4.1倍,居国内外现有农作物之首,且具有低钠,低脂肪,低糖等特性。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总含量高于普通小麦的35.1%,谷氨酸含量是普通小麦的8倍。若无,用普通小麦也可。</p><p><br></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米</p><p> 红米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粗粮食品,红米的功效是比较多的,对于补血、抗氧化以及延缓衰老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降血压血脂,适合所有人食用。食疗方:</p><p> 红米曲粥(《食医心鉴》)。曲(三片,为末) 红米(三合),煮作粥,空心食之。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下赤白不止。亦治小儿无辜痢。</p><p> 红米鲫鱼粥(《食医心鉴》)。鲫鱼(一斤半) 红米(三合),以纸裹鱼于煻灰中炮,令熟,去骨,研,煮粥,熟下鲫鱼,搅令匀,空心食盐、葱、酱如常。治产后赤白痢,脐肚痛不可忍,不可下食。</p><p> 红米羊肉粥(《食医心鉴》)。白羊肉(半斤) 红米(三合),调和五味、椒、葱,作粥食之。治产后血气不调,不能下食,虚损无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麦(浮小麦)</p><p> 麦子(麦片)(《备急千金要方》):味甘微寒,无毒。养肝气,去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止漏血、唾血,令女人孕必得。</p><p> 麦芽(《雷公炮制药性解》):味甘、咸,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去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癥结,消痰痞。炒去芒,再炒焦黄,研用。</p><p> 小麦粥(《饮膳正要》)。小麦(淘净,不以多少)煮粥,或炊作饭,空腹食之。治消渴,口干。</p><p> 麦豆饮(《圣济总录》)。大麦仁 绿豆(水浸退去皮,各半升),上二味净淘。于星月下各贮一铛中,用水二升,慢火煮熟,次取绿豆过麦仁铛内,同煮令烂,并汁收在瓷瓶内,渴即饮,食后仍吃三、两匙麦仁、绿豆尤妙。治消渴。</p><p> 小麦汤(《食鉴本草》)。小麦(一升) 通草(二两),水煎渐饮,须臾即愈。治五淋不止,身体壮热,小便满闷。</p><p> 小麦曲粥(《圣济总录》)。小麦曲(炒黄,一两) 粳米(淘净,二合)。上二味合和,用水煮作粥,空心食之。治赤白痢不止,脾胃气虚,粥食不消。亦治小儿无辜痢,加减多少食之。</p><p> 小麦鸡血粥(《民间方》)。小麦150克 鲜鸡血1碗 米酒100克,用小麦加水煮粥,鸡血用酒拌匀,放入小麦粥内煮熟。每日分2次服。【功能主治】养心,益肾。适用于气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参</p><p> 红参其实就是蒸熟凉干后的人参。红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等证。红参在补虚作用方面强于人参,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红参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可见红参的药用价值之高,但是价格也很昂贵,中药材市场上存在许多与红参相似的伪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参</p><p> 《神农本草经》: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食疗方:</p><p> 人参粥(《食鉴本草》)。用人参末、姜汁各五钱,粟米一合,煮粥,空心食。治翻胃吐酸,及病后脾弱。</p><p> 人参汤(《饮膳正要》)。人参(四两,去芦,剉) 橘皮(一两,去白) 紫苏叶(二两) 沙糖(一斤),用水二斗,熬至一斗,去滓,澄清,任意饮之。顺气、开胸膈,止渴生津。</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榴</p><p> 石榴果(《随息居饮食谱》):甘酸温涩。解渴析酲(chéng醉酒)。多食损肺伤齿,助火生痰,最不益人。但供观美而已。</p><p> 石榴果皮(《玉楸药解》):味酸,性涩,入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敛肠固肾,涩精止血。</p><p> 石榴皮酸涩收敛,治下利遗精、脱肛便血、崩中带下之病,点眼止泪,涂疮拔毒。</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甜菜(即胭脂萝卜)</p><p> 《备急千金要方》:(菾菜),味甘苦大寒,无毒。主时行壮热,解风热恶毒。</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苋菜</p><p> 《备急千金要方》:苋菜,味甘大寒滑,无毒。可久食,益气力,除热。不可共鳖肉食,成鳖瘕。</p> <p> (四)芝麻丸(见处暑)</p><p> 秋冬二季干燥,最适宜吃芝麻以润肺润肠。除此之外,芝麻能补肾,尤其是其乌发止脱的功效非常显著,但需要久服,且日常不过度消耗,方能见效。秋天也是人和动物换毛的季节,秋天可能会掉比较多的头发,但也是生新头发的高峰期,故这个时间段更适合吃芝麻丸。九蒸九晒工艺制作的芝麻丸,更易被消化吸收,传统用蜂蜜作丸,对有些有乳腺结节等不宜吃蜂蜜的人,可将蜂蜜换成麦芽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