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2020年9月28日下午两点左右到达日月山。</p><p><br></p> <p class="ql-indent-1">这条路从古至今就不是一条平凡的路。它的前世是唐蕃古道,承担茶马交易、汉藏文化交流的重任。</p><p class="ql-indent-1">皇帝走过,将军走过,公主走过……,所以这是一条充满传奇、故事的道路。</p><p class="ql-indent-1">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文成公主了。</p><p class="ql-indent-1">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一路上散落了很多美丽的传说……</p><p><br></p> <p class="ql-indent-1">日月山,地理位置非常特别,它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水岭。</p><p class="ql-indent-1">所以,这里是文成公主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p><p class="ql-indent-1">“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p><p class="ql-indent-1">相传,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曾经路过此山。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现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p><p><br></p> <p class="ql-indent-1">山下有条河,名叫倒淌河。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倒淌河偏不,从东向西,逆向奔流。人们也赋予它一个传奇的色彩,据说文成公主来到这里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p><p><br></p> <p class="ql-indent-1">遥遥相望的日月山顶,分别建有日亭和月亭,两个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亭子,这是1984年青海省政府拔专款修建的。日月亭位于青藏公路哑口(海拔3520米)两侧的山顶,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月亮图案,金碧辉煌,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区分日月亭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p><p><br></p> <p class="ql-indent-1">登上日山,山有小亭,亭中有碑,碑后是壁画。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立于亭中。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末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p><p><br></p><p><br></p> <p class="ql-indent-1">月亭也有壁画,主要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从中原带去的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传播情况。当时,唐朝已进入封建社会,而吐蕃则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因此,壁画逐一反映了公主带去的纺织、酿酒、音乐、舞蹈、天文、地理以及佛教等传播情况。</p><p><br></p> <p class="ql-indent-1">据说文成公主与比她大9岁的松赞干布一见钟情,松赞干布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祖父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p><p class="ql-indent-1">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了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这就是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p><p class="ql-indent-1">西藏真的很多她的痕迹。</p><p class="ql-indent-1"><br></p><p><br></p> <p class="ql-indent-1">当然,也有人为她不值。</p><p class="ql-indent-1">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松赞干布有过不少女人,有名分的就多达6个,文成公主无宠无子,且守了31年寡,松赞干布就给她建了个小寺庙。</p><p class="ql-indent-1">呵呵,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p><p class="ql-indent-1">和亲究其是和什么?难道真的就是图女婿不打丈人吗?</p><p class="ql-indent-1">文成公主进藏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p><p class="ql-indent-1"><br></p><p><br></p> <p class="ql-indent-1">据载文成公主进藏带有金质释迦牟尼等身像,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等,等等。</p><p class="ql-indent-1">其实,文成公主不仅仅是把自己贡献给了西藏,她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搬运工。她究其带去了什么呢?</p><p class="ql-indent-1">因为她,释迦牟尼金像得以进藏。从此,佛教慢慢在西藏流传。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释迦牟尼金像,正是公主当年带去的。</p><p class="ql-indent-1">因为她,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p><p class="ql-indent-1">因为她,中原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得以进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医学的发展。</p><p class="ql-indent-1">因为她,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进藏,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p><p class="ql-indent-1">因为她,耐寒抗旱的芜菁(通称大头菜)种子和一些优良的谷种进藏,促进了西藏农业的发展。</p><p class="ql-indent-1">…………</p><p class="ql-indent-1">因为她,松赞干布修筑了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而今这座因她而起的城堡成了藏传佛教的圣地。</p><p class="ql-indent-1">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p><p class="ql-indent-1">林芝的柳树多而美,据说也是她带去的。</p><p class="ql-indent-1">在西藏的四十年里,她一直致力于文化与各种先进技术的传播。</p><p class="ql-indent-1">唐人陈陶《陇西行》诗“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了,可证文成公主对吐蕃吸收汉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响。</p><p class="ql-indent-1">文成公主,一个不负重托的文化与文明的使者!</p><p class="ql-indent-1">这个有着特殊身份、传奇色彩的女子,永隆元年(680年),因患天花去世。</p><p class="ql-indent-1">大唐与吐蕃都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p><p class="ql-indent-1"><br></p><p><br></p> <p class="ql-indent-1">据载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把脸涂成赤褐色的习俗),松赞干布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松赞干布自己也脱下毡裘,穿上纨绮,逐渐仰慕唐风。松赞干布还派出吐蕃贵族们的子弟,请求进入国学学习《诗》、《书》,又请唐朝文人典其表疏。</p><p class="ql-indent-1">这是不是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p><p><br></p> <p class="ql-indent-1">有关她的故事很多很多……边走边读,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有悟有感有得!</p><p><br></p> <p class="ql-indent-1">山顶广场竖有“日月山”青石碑和回望石碑,这是文成公主站在呼呼的山风中最后一次流泪回望故乡的地方。</p><p class="ql-indent-1">一个年仅16岁的柔弱的少女,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永远的和平安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民族团结的沉重担子,明知前途艰险,但毅然前行,可敬可佩!</p><p><br></p> <p class="ql-indent-1">今天登上日月山的人们,大多为游奇览胜而来,但很多人心中还是充满了敬意的。</p><p><br></p> <p class="ql-indent-1">坚持自己走上山走下山的小朋友实在是可以奖励一个小礼物。</p><p><br></p> <p class="ql-indent-1">从山顶广场继续西行,坡道边上有转经筒。 转经的时候,耳边响起熟悉的音乐……</p><p class="ql-indent-1">那一夜摇动所有的经筒</p><p class="ql-indent-1">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p><p class="ql-indent-1">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p><p class="ql-indent-1">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p class="ql-indent-1"><br></p> <p class="ql-indent-1">坡道两边的坡地上一个一个的洞穴,不时有小家伙探出头来,继而跑出来溜达一圈。</p><p class="ql-indent-1">原来是土拨鼠。</p><p class="ql-indent-1">不知为什么,一向讨厌鼠类的我,这个时候却觉得它们有点可爱。</p><p><br></p> <p class="ql-indent-1">冷,今天当地温度在8到10度左右,山上风大更冷。想现在的深圳,正是花红草绿,与大好春光无异。现在环望四周,无论是东面的黄土高原还西面的青藏高原都草黄地干,“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感觉了。</p><p><br></p> <p class="ql-indent-1">山下的经幡飘飘扬扬,在为过往的人们祈福吗?</p><p class="ql-indent-1">很多人都认为藏民们悬挂五颜六色的经幡很漂亮,它可是有讲究的呢!</p><p class="ql-indent-1">蓝色幡条象征蓝天;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绿色幡条象征绿水;黄色幡条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幡条必须依序挂放,不可乱序。</p><p class="ql-indent-1">在高山上挂经幡也是一种祈福的方式。</p><p><br></p> <p><br></p><p class="ql-indent-1">古道一个大平台上,正中是高达9米的文成公主雕像。贵族装束的公主身着披风,怀抱宝镜,坚定地目视前方。</p><p class="ql-indent-1">她的背后,是一组再现她进藏故事的青铜浮雕。</p><p class="ql-indent-1">浮雕长20米,宽6米,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古都送别。文成公主跪拜唐王,李世民率众王公大臣送别,在盛唐歌舞“反弹琵琶”的美妙乐声中,公主告别家乡父老、兄弟姐妹,踏上西去的漫漫路途。第二部分叫赤岭摔镜。第三部分是藏王迎亲。松赞干布率众臣、僧侣、头人,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內)举行盛大热烈的迎亲仪式,并向护送公主前来的李道宗执子婿之礼,而后和文成公主一同进藏。</p><p><br></p> <p class="ql-indent-1">远望西去之路,无限感慨!</p><p class="ql-indent-1">当年进藏的路何其艰难!</p><p class="ql-indent-1">日月山下就是闻名中外的青藏公路。</p><p class="ql-indent-1">青藏公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止西藏拉萨市。于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全长近西千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每公里造价2.52亿呢!我们今天走的路段路面宽十米,非常平坦。</p><p class="ql-indent-1">1950年没有机械化设备的年代,全靠修路的工程兵战士肩挑背扛,双手双脚,一点点的推进,万分艰辛。每推进一公里就牺牲一个战士。说实话,青藏公路和铁路(包括川藏公路),如果不是具有钢铁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部队官兵承担,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p><p class="ql-indent-1">山口中还有1950年10月1日由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树立的“日月山修路纪念碑”,记载了人民解放军修建青藏公路的业绩。</p><p class="ql-indent-1">今天走过这条公路的人必须心怀感动、感激和感恩。</p><p><br></p> <p class="ql-indent-1">小时候常听母亲讲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故事。今天走一走她当年走过的路,感觉自己好幸福。当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走到日月山历时一年,然后这里停留两个月学习骑马,再继续西行。</p><p class="ql-indent-1">我们昨天从深圳来,飞机飞四小时左右到达西宁,今天下午我们已经在日月山上了。</p><p class="ql-indent-1">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p><p class="ql-indent-1"><br></p><p><br></p> <p class="ql-indent-1">王先生现场作诗:</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蕃古道见日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熙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蕃古道见日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思文成指秋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千思绪掷宝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片丹心毅然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亲兼传文与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行遍誉美加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吾崇名人三光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欲留家诗藏书阁。</p><p class="ql-indent-1">我们感悟相通,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也。故以此诗为美篇结尾。</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