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影像:全景记载无锡,工运桥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呼唤遥远

一、桥名的由来 <h1>  </h1><h1> 清光绪年间,工运桥的位置原为渡口位置。1906年,上海至无锡的火车正式开通,随后数年,临近地区又建起不少纱厂和丝厂,原来的渡口仅靠渡船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改善火车站到城里的交通,1913本地士绅祝大椿等人捐资建造了一座四孔大木桥,这是无锡当时最大的一座四孔木桥。该桥桥桩以杉木为柱,桥身及面板多为洋松,取名“通运桥”,连接这座桥的道路也因桥而改称为“通运路”。由此,从火车站进入市区的渡口停止摆渡,结束了它的使命。</h1> <div><br></div><h1> 1923年的通运桥</h1> <div><br></div><h1> 1926年5月下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锡21家丝厂2万多工人上街请愿游行,开展了一场震撼沪宁地区的同盟总罢工。在通运桥上,罢工工人遭到荷枪实弹的反动军警阻拦,工人们以马桶刷、扫帚等物为“武器”,奋不顾身地与反动军警搏斗,击退了反动军警的镇压与封锁,捣毁了丝业公所的办公室,冲进光复门警察所,救出了13名工人代表,迫使资方接受工人提出的改善生活待遇、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等四项条件,坚持9天9夜的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在那次斗争中,由于此桥年久失修,桥身已腐朽不堪,罢工工人在与军警搏斗的过程中,一些工人跌入河中。因此,在北伐军进驻无锡后,多次要求政府重建通运桥,但政府以“无钱可支,难于实施”推诿,一直未列入政府的计划之中。</h1> <div><br></div><h1> 无锡丝厂大罢工,《工业改造》杂志1926年7月刊作了详尽的报道。</h1> <h1>  </h1><h1> 1927年10月9日,在当时的无锡县各业工会联席会议上,丝业职工代表首先提出“本业职工自愿牺牲一日之薪水捐作建桥资金”的倡议,得到纱厂职工会和其他行业职工会的响应,最后由丝纱两业工人每人捐献两日工资作为建桥资金,共捐19000余元,丝厂业、纱厂业(资方)公会亦捐助7500元,沪宁铁路局捐助3000元,市行政局资助2000元。建桥工作由当时无锡县工联总会牵头,成立桥工委员会,负责修桥工程的具体工作,项目由上海新顺记营造厂承包,改建成钢筋水泥桥。1928年2月11日动工,11月7日无锡历史上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就此落成。新桥长38米,3跨(11.9米+12.15米+11.9米),宽约10米。关于新桥的名字,在当时还引发了一番争议。时任无锡县长俞仲提议叫“中山桥”,工商界人士认为命名为“工商桥”更合适,但更多的人认为,建桥经费主要来自丝、纱两业工友罢工赔偿及工资,因此叫“工运桥”才合适。这个合理的要求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最终这座新桥被命名为“工运桥”,并在桥的两端树立石碑,以志纪念。由于当时人们把水泥叫成洋灰,而建桥的主要材料用的就是水泥,所以老百姓又把“工运桥”称为“大洋桥”。随后,始建于1912年的“通运路”也改为“工运路”。</h1> <div><br></div><h1> 改建通运桥筹建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各项改建事宜,1927年11月26日《锡报》专门作了报导。<br></h1> <h1>  </h1><h1> 20年代的通运桥</h1> 二、桥梁周边的配套建设 <h1>  </h1><h1> 工运桥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上世纪初开始,这里就是无锡最为重要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枢纽,其周边建造了许多配套设施及建筑,它既是无锡的重要门户,也是无锡的重要商圈,多少年来,一直见证着无锡的繁荣发展。</h1>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r></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热闹的火车站,《无锡童报》1933年第12期作了专题报道。</span><br></div> <h1>  </h1><h1> 工运桥东北面的火车站。1905年开始修建,1906年7月18日通车营业,开站时建筑面积275.18平方米,有办公室1间,票房1间,行李房2间,雨棚2间,货物仓库3座,每天开行客车2对。1949年政府接管,当时有客运候车室、行包房、售票房建筑面积1016.73平方米,开行沪宁、沪锡、沪常、沪镇、沪苏旅客列车16对,无锡至上海区间运行3小时零5分,年发送旅客135.99万人。</h1> <div><br></div><h1> 上世纪20年代的火车站</h1> <div><br></div><h1> 上世纪50年代的火车站广场</h1> <div><br></div><h1> 火车站贵宾接待室(1959年)</h1> <div><br></div><h1> 1922年建造的机车库</h1> <h1>  </h1><h1> 工运桥西北堍的轮船站。解放前,无锡轮船站就设在工运桥西北堍。当时,无锡仅轮船公司就有几十家,比较著名的是申锡轮船公司和华东内河轮船公司,这两家是专门搞货运的,西南和西北轮船局是以客运为主。每天码头的人来来往往,大小船只穿流不息,一片繁忙景象。解放后,无锡轮船站更加繁荣,共有十多条客运航线及赴杭州、宜兴善卷洞、张公洞等旅游航线。</h1> <div><br></div><h1> 上世纪20年代的工运桥轮船站</h1> <p><br></p><h1> 上世纪30年代工运桥轮船站</h1> <div><br></div><h1> 上世纪70年代的工运桥轮船站</h1> <h1>  </h1><h1> 工运桥西北堍的汽车站。1930年,锡澄路筑成,商办锡澄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工运桥西北堍建立汽车站,运营无锡至江阴班线。解放后,锡澄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政府接管,改称为锡澄长途汽车公司,仍运营无锡至江阴班线。</h1> <h1></h1><h1> 解放初的无锡长途汽车站</h1> <div><br></div><h1> 早期的北门汽车站<br></h1> <div><br></div><h1> 工运桥东北堍的码头及仓储。解放前,无锡水运十分发达,工运桥东北堍码头极为热闹,码头上有许多仓库,用于进出卸货。解放后,作为火车站货运码头,1963年有木质码头7座,码头总延长67.2米。1978年有泊位54个,码头总延长795米,码头通过能力达65万吨。<br></h1> <div><br></div><h1> 早期的工运桥东北堍码头景象<br></h1> <div><br></div><h1> 解放后的工运桥火车站货运码头</h1> <h1>  工运桥东南堍的新世界娱乐城。1916年建成,由陈庸全创办,是与上海大世界相似的综合游乐场,设有旅馆、影剧院、书场,顶层平台是露天剧场,并备有升降电梯,由各种戏班日夜不停演出。尤其是盛夏时节,生意特别兴隆。京剧名伶孟小冬一生中的首演,就是在无锡的新世界屋顶花园,第一场唱的《逍遥津》,一炮走红,赢得满堂喝彩。新世界曾遭遇两次劫难,第一次是1925年不慎失火,烧到只剩下屋架,后修复重开;第二次是1937年毁于战火,后全部拆除。</h1> <div><br></div><h1> 通运桥畔的两大著名饭点,左侧为新世界娱乐城,右侧为无锡饭店。(1923年)</h1> <div><br></div><h1> 新世界娱乐城1925年不慎失火后的惨状</h1> <div><br></div><h1> 工运桥西南堍的中国饭店。筹建于1946年,由毛仲寅、章绥卿等合伙经营,地基租期12年,于1947年6月正式竣工,外观4层,内分3层,楼下有厅,楼上有房80间,有职工108人。解放后,中国饭店由苏南行政公署指定为会议住宿处,1951年6月,改为地方国营中国饭店。1965年、1975年中国饭店两度扩建,2002年在站前商贸城改造时拆除,在原址向北约一、二百米处重建。</h1> <div><br></div><h1> 早期的中国饭店广告</h1> <div><br></div><h1> 中国饭店新景象(2020年)<br></h1> <h1>  热闹非凡的通运路(工运路)。通运路建于1912年,路宽3米多。1914年拓建,成为宽12米的石片路。1918年,工运桥两侧已有旅社10多家,工运桥建成后,通运路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1928年这一带已有饭馆21家、旅社20家。到1949年,通运路及附近商店多达千余家,其中以服务、饮食、娱乐行业占多数。计有小旅社54家,饮食店38家、茶馆13家,浴室9家,影剧院7家。其繁华程度,可与城中心崇安寺一带相提并论。</h1> <h1>  早期的通运路(1906年)</h1> <div><br></div><h1> 1955年的通运路</h1> <div><br></div><h1> 50年代后期的通运路</h1> <div><br></div><h1> 通运路拓宽前的街景(1959年)</h1> <div><br></div><h1> 通运路上的大中华旅馆(1959年)</h1> <div><br></div><h1> 通运路上的第二百货商店(1959年)</h1> <h1><br></h1><h1> 通运路上的泰山饭店。1947年由陈庸全等集资创办,由工运桥侧堆栈翻建而成。由于地处火车站和轮船码头附近,交通方便,设备齐全、生意十分兴隆。该店曾将南大厅取名为“太湖厅”,设有茶室、舞厅、菜馆,菜肴名贵,服务对象多为巨富商贾,1948年3月蒋经国先生来锡时曾住该店。后泰山饭店在火车站地区旧城改造中拆除,1994年在工运路口重建28层新楼。</h1> <div><br></div><h1> 泰山饭店即将开业,上海《新光》报1947年2月17日专门刊发了消息。<br></h1> <div><br></div><h1> 独步梁溪的泰山饭店,上海《泰山》杂志1947年3月5日专门刊发消息。<br></h1> <p><br></p><h1> 通运路上的醉月楼。1933年由杨阿泉、杨永昌父子创办,名为四时新菜馆,位于通运路中段,创办时仅一间矮脚楼。抗战胜利后,杨氏在原址重建了二层二开间小楼,改名为四时新面饭店。1956年公私合营,文革时改店名为“工农饭店”,1976年扩建成六层大楼,1986年,更名为“醉月楼”。车站地区改造时,被拆除,现重建于建筑路溪南公馆内。</h1> <p><br></p><h1> 通运路上的启泰栈旅馆。清光绪后期,顾达山在北门外黄泥桥堍开设了启泰栈旅馆,生意不错,几乎天天客满。随着通运路的兴旺,黄泥桥一带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顾达山即把启泰栈旅馆搬至通运路汉昌路口,成为当时占地面积较大的一家旅馆,也是自备游览艇的旅馆。启泰栈旅馆一直保持一个传统习俗,即由店小二打着灯笼到官道、车站、码头接客,灯笼上闪烁着启泰栈的金字,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h1> <h1></h1><h1> 早期的启泰栈旅社</h1> <h1>  </h1><h1> 通运路上的京沪饭店。创办于1917年,主要经营旅馆、茶室、书场和餐饮。抗日战争胜利后扩充为兼营歌舞和戏院的大型饭店,是苏南地区最负盛名的高级社交场所之一。1985年10月,京沪饭店进行翻建,新楼高5层,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1986年由旅游公司与香港华耀雄基公司合资经营,1992年,饭店解体注销。</h1> <h1>  通运路上的真正老陆稿荐。该店由陆步高夫妇于1871年创办,地点在通运桥堍,生熟兼营,生意日渐兴隆。1904年,陆步高长子陆稿在苏州开办了苏州陆稿荐,二儿子陆荐在无锡开办了无锡陆稿荐。1927年,无锡陆稿荐改名为真正老陆稿荐,解放后公私合营中改名为公私合营真正老陆稿荐。1992年,原老三珍肉店、新阳肉店、裕兴肉店并入陆稿荐成立真正老陆稿荐肉食品总店。</h1> <div><br></div><h1> 公私合营真正陆稿荐旧貌(1959年)</h1> <div><br></div><h1> 早期真正老陆稿荐广告<br></h1> <p><br></p><h1> 通运路上的人和菜饭店。该店由谢盘声等人于1937年创办,是无锡地区特色饭店之一。靠近中百二店,以供应经济实惠的大米猪油菜饭为主要经营特色。高峰时,年销售猪油菜饭7万公斤,同时还供应各种炒菜、卤菜和面饭。后因站前商贸区改造,于2004年拆除。</h1> 三、桥梁的四次拓宽改建 <div><br></div><h1> 解放后,随着无锡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工运桥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修建和拓宽改建,每一次修建和拓宽改建,都给工运桥带来了全新的面貌。</h1> <h1>  </h1><h1> 1954年,工运桥进行第一次修建,修建后混凝土桥面虽然能通行汽车,但只能单向行驶,不能在桥面进行交汇。据说当时动工时围观的人非常之多,场面十分热闹。</h1> <div><br></div><h1> 工运桥第一次拓建后的情景(1960年初)</h1> <div><br></div><h1> 工运桥第一次拓建后的桥堍情景(1960年初)</h1> <h1>  1960年3月起,工运桥进行第二次拓宽改建,桥两边各拓宽了2.5米,但汽车在桥面仍然不能双向交汇,工程于12月30日竣工。其后,1962年又对工运桥的驳岸进行了修建。</h1> <div><br></div><h1> 1960年工运桥拓建时的施工场面</h1> <div><br></div><h1> 1960年拓建后的工运桥<br></h1> <div><br></div><h1> 1983年,工运桥进行第三次拓宽改建。在原基础上桥面两侧又各拓宽了3.2米,这个时期的工运桥桥宽达到21.5米,与1927年相比,桥面加宽了一倍多。这次拓宽改建后,汽车终于可以在桥面进行双向交汇。</h1> <h1>  2002年,正值无锡火车站改造之际,市政府对工运桥又同步实施了第四次拓宽改建。工程历时7个月,于2002年9月25日,一座全新的工运桥展现在市民眼前。桥长81.4米,桥面宽40米,尽管依然还是三跨,但是跨径已增至71.6米,与解放前的老桥相比更长更宽更大也更加平坦。</h1> <div><br></div><h1> 2002年工运桥改造后的景象</h1> <div><br></div><h1> 工运桥新景象(2020年)</h1> <div><br></div><h1> 工运桥洞中展示的《工运桥的繁华风情》长卷画<br></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一书以“三亲”(亲历、亲闻、亲见)史料为载体,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反映无锡市工业企业解放以来70年的发展变迁历程,文稿均为历史当事人、见证人、知情人的口述或文字记载史料,全书总计七册,420余篇文稿,220余万字,2200余张照片,是我市工业企业发展史中极为珍贵的史料。敬请期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