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12日星期日,我和老伴慕名来到《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纪念碑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与五号堤路交口附近的滨河公园。来到这里,远远看到河边矗立着一组造型独特的碑体。碑体分左右两座并排矗立,依河而建。靠近西侧的纪念碑底座上,镌雕刻着“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的字样;在东侧的纪念碑上端不规则的石头上,则铭刻着“一九四九年一月14”,以纪念平津战役解放天津革命烈士们的英雄壮举。</p><p class="ql-block">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14日下午1:32,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如今郁江道附近的国民党城防,向市区进一步扩大战果,最终取得了解放天津的伟大胜利。2002年,天津市政府修建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纪念解放军战士的丰功伟绩。2009年,该纪念碑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为推进解放战争的进程,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进行淮海战役的同时,在华北地区发起平津战役。天津战役就是平津战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战役中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在全市工厂、学校、街道基本保存完好的情况下,解放军仅用29个小时就一举攻破天津,创造了城市攻坚战的一个奇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民党军队守备北部兵力强、南部工事强、中部平常的特点和天津地形情况,解放军前线指挥部确定了“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的作战方针,既可以打乱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又能自由地将兵力向两翼扩展并尽量减少对城市的破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津市委党校地方党史资料记载:“人民解放军投入天津战役后,在1949年1月3日至12日,发起了扫清外围的战斗,扫除了天津外围万新庄、东局子、李七庄等18个据点,歼灭守军近5000人,形成了对天津市区的紧紧包围,为总攻天津做好了准备。1949年1月14日10时,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刘亚楼发布向天津守军发起总攻的命令。首先由炮兵集中火力向城防工事实施破坏性射击,摧毁国民党守军的前沿工事。1个小时后,解放军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在不同突破口同时展开进攻。在战斗中,攻城部队从东、西、南3个方向,共用16个小时,将10处突破口成功打开,分别是:津东方向,由44军从民族门北侧,45军从民权门北侧分别实施突破,两路军共打开3个缺口;津西方向,由38军从和平门南侧和北侧的小西营门实施突破,39军从南运河南、北两侧实施突破,共打开4个缺口。津南方向,由46军从尖山和纪庄子,49军145师从前尖山以西山东义地和小王庄之间分别实施突破,共打开3个缺口。”</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如今,《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已被市委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br></p> <p><br></p><p> 经过疏浚整治的复兴河,河面宽阔,河水清澈,河畔建成了沿河公园,柳丝低垂,绿草如茵,空气清新,曲径通幽,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p><p><br></p> <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谢 谢 观 赏</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制作: 栗振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10-1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