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刘克猷

信子

<p>我爷爷一辈子没照过相,年轻时很帅气求学,革命到处奔波。年纪大了形象不好了,(有点背陀,脚有点跛)不肯照,但我爸像他。看见我爸就像看见了他。</p> <p>这是解放后重建的旧居</p> <p>刘克猷,大陇镇乔林村人,1901年出生。刘家系解放前井冈山区域的豪富人家,其父刘应岳曾任江西星子县县长,在反袁称帝时弃官回乡,1929年被国民党杀害。刘克猷在省清江师范读书期间受到姻兄龙超清、连襟刘辉霄的影响,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龙超清等受党组织派遣,回乡开展共产党的秘密活动。刘克猷由团员转为党员,担任中共宁冈党支部组织委员。1928年2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决定建立中共宁冈县委,刘克猷为常委、组织部长。</p><p>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多次在乔林刘克猷家出入,与刘克猷极为熟悉,毛泽覃在乔林建党期间也在刘家食宿,乔林党支部就设在刘克猷家。1929年1月中旬,朱毛红军主力转战赣南,刘克猷被留下坚持守卫井冈山。同年1月底,井冈山军事根据地被湘赣敌军打破,刘克猷率东南特区赤卫队300余人在横石垅山区坚持了20多天。因天寒地冻,敌军频繁搜山,赤卫队粮尽弹绝,大部分遣散。在山里无法坚持的刘克猷冲出包围圈来到南昌,由岳父龙钦海安排在南昌、南京潜伏,没有任何背叛党组织,危害革命的行动。抗战爆发后回到家乡,但坚不涉足政界,以教书为职业。建国之初因家境小康,被划为地主成份。</p><p>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主席重上井冈山时,站在黄洋界指着乔林村问:“这底下有个叫刘克猷的人,现在怎么样?”陪同在侧的宁冈县委书记郭德润(辽宁人),没有听过刘克猷,便回告说“不在了”。毛泽东听后不胜感慨地叹出一口气。(出自《井冈山英烈》第160页)</p><p> 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宁冈县“宣办”(后为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多次找刘克猷进行访问,对当年斗争情况非常熟悉的老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史料,亲笔写了多篇回忆文章,部分刊载在中共党史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面。</p><p> 1977年10月,随着拨乱反正运动的展开,以及国家对阶级斗争政策的调整,刘克猷被摘掉了四类分子的帽子。1978年3月,何长工同志重访井冈山,指名将刘克猷接到宁冈宾馆,在一起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与之共进午餐,走时将一件军大衣相赠。宁冈县民政部门也在考虑对刘克猷晚年生活的优抚问题。就在1978年12月26日,刘克猷在当时宁冈县鹅岭乡儿子刘仪腾家因病去世,终年78岁。</p><p>从历史上讲,刘克猷系中国共产党井冈山地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担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他积极地投身于井冈山的武装割据,与毛泽东等人极为熟悉,毛泽东对他也有较深的印象。后来迫于形势恶化,刘克猷无奈地中断了自己的革命历史,建国后被划为地主。但他没有任何叛党行为。</p><p>刘克猷作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有相当影响的人物,一、他是袁文才的入党介绍人之一,直接促成了袁文才放弃绿林生涯走上革命道路。二、他亲自参与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为前委建立宁冈这样巩固的中心区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为甚有威望的党政领导人。历史的原因使爷爷刘克猷长时间默默无名,甚至背上政治重负。这就是我可怜的爷爷,为井冈山革命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却默默无闻的人,没有恢复政治身份和中国共产党党籍。</p><p><br></p> <p>现在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克猷是宁冈县大陇乡乔林村人,出身书香世家,秉性诚笃忠厚,富有正义感。</p><p class="ql-block">青年时期在外求学,因病休学在家治疗,得到名师刘忠甫悉心调教,修炼神功(气功)。师傅传度,"此功只能自卫,不能打人,一动手就要顶人命,凡事忍让为本。并且忠告∶“徒弟,你今生有个难度,无人可救。那时,你只要记到了我就没事"再三叮嘱∶"此功,父不能传子,兄不能传弟,只能传给忠诚老实的,有情有义的人。"病好以后回到学校读书,参加一次校际足球赛。一个富家子弟牛高马大,足穿铁皮包头的球靴,横冲直撞,锐不可挡。克猷自恃练了神功,特意上前拦阻,使他连连失利。因此恼羞成怒,当球滚到克猷面前,该生使出平生气力,一脚劲射,直中克猷腹部。克献毫不躲闪,小腹轻轻一挺,把对方弹出一大多远,跌在地上打滚,疼痛不止,顿时脚肿如冬瓜,当场剪开皮靴,送进医院治疗,整整半年才出院,克猷却安然无事。从此证实此功的厉害,以后再也不敢有意撞人。事后有人问该生∶"明明是你踢他,为什么自己还伤得那么重?"该生内疚的说∶"</p><p class="ql-block">是呀,真奇怪!那个同学的身子比磐石还硬。"该生以后也涌改前非,变得文明礼</p><p class="ql-block">貌了。几十年以后,克猷在劳改服刑,和一伙囚徒到遥远陡峭的山上砍木,对面山坡的人发出信号要倒树了,他不以为然,认为相隔很远,只稍稍闪开一点,继续打杈。谁知大树走兜,直射对岸,树枝呼啸而过,将他的右脚扫断,倒在荒山老林里,血流如注,众人不所措,七手八脚像蚂蚁一样抬他下山,断脚摆动,痛如刀绞,苦不堪言。忽然灵犀一闪,想起了师傅的忠告,顿时疼痛立止。断脚可以任意摆布。本欲抬出山去求医治疗,克猷说∶"不要,我的脚自己会好。"结果静养百日而自愈。只是留下跛脚的后遗症。</p><p class="ql-block">克猷记忆力强、思维缜密、心静如止水,在读书时期可在睡梦中解出数学难</p><p class="ql-block">题。他通晓中医,熟悉汤头,了解药性,善于切脉,处方简炼、用药精确,花钱少,疗效高,深受病友赞赏。他认识不少草药,掌握不少单方、验方。传授止痛、止血、消肿等方法,毫不保守,救死扶伤,造福人民。治好许多疑难病症。如本村妇女吴春妹,产后出血不止,他叫她用头发烧灰,白布包好炖酒服,又好又快无副作用。此方传出去,救治了很多出血病症的人。又如大陇老鸦坪贫协主席肖炳炎的父亲,解放前心气痛,多方求医无效,因家贫无钱再治。克猷路过他家,为他开方用药,并联系药店出钱为他买药。治好后,老人杀鸡请他吃饭,拿出防老的十块银洋酬谢,克酰婉言辞谢不收。最后老人感激地说∶"你真是有情有义的恩人!我祖上珍藏一担书,送给你就是最合了。"克猷欣然接受,上楼选了一部分带回去研读。大革命时期,克猷就读于清江师范,有机会阅读进步书籍,接受新思想,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尔后回到乡与龙超清、刘辉霄等进步青年,积极投入宁冈的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1925 年,宁冈实施"禁烟运动(禁止吸抽和贩买鸦片),克猷"邀集进步青年,</p><p class="ql-block">抓获抽吸和贩卖鸦片烟的官僚、劣绅游街示众。是年暑假与龙超清等人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为争取武装力量,参与四处游说,招安绿林武装(即袁文才领导"马刀队")改编为宁冈县的保卫团。</p><p class="ql-block">翌年署假,克猷参加龙超清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参与领导宁冈的农</p><p class="ql-block">民运动,先后建立农会、工会、商会、妇女解放协会等组织,响应支援北伐战争。同年十一月底,正式成立中共宁冈支部,克猷任组织委员,爱人龙佩云(号斋正)为妇女主任。</p><p class="ql-block">1927年10 月,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来到宁冈,全县的土地革命运动蓬勃开展。克猷积极发动和带领群众进行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首先从自己家里开始,打开楼门分粮食,因而得到群众的拥户。可是也遭到家族的非议。"麓樵(即</p><p class="ql-block">应岳)养了个败家子。" </p><p class="ql-block">1928年2月,中共宁冈县委成立,克猷任县委组织部长兼县委秘书,协助县委在全县四个区建立区委,协助毛泽覃在乔林村开办农民夜校,建立第一个湘</p><p class="ql-block">赣边界农村党支部,在自己家里的"洋楼"上办公。同时挑选身强力壮有一技之长的青年骨干,建立"地步哨",以乔林为据点,以做生意,做手艺为名,到四方去侦察情况,收集情报,用特殊的暗号联系,传递消息,发布命令,在湘赣各县(宁冈、酃县、茶陵、莲花、永新、遂川)建立秘密情报网,供党支部综合分析,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在军事方面,协助红军改造袁文才、王佐部队,选拔人才、筹办军晌。协助袁文才部队配合各县农军在永新城,内外夹攻打败前来进剿的白匪王东元部队,为开辟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在大陇动员区委朱开卷、朱述安、陈次谋等人倡头建立"大陇红色圩场"打开</p><p class="ql-block">了遂川、宁冈、鄙县的经济通道。把内地的粮食、茶油、竹木、土特产运出去,把外地的盐、铁、布匹、纸张、煤油、药材、肥皂……等日用品引进来,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起了很大作用。大陇圩场从开办以来,总没有停过圩,一直是经济的交换点、信息的传播点。</p><p class="ql-block">1929 年1月以后,红军撤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白军卷土重来,反动豪绅</p><p class="ql-block">疯狂反扑,根据地惨遭蹂躏。党内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滥杀无辜,克猷家产被抄,房屋被烧,父亲刘应岳惨遭杀害,袁文才、王佐被误杀,赤卫队官兵被缴械,留下的党员东逃西散,克猷被迫携家带眷逃离宁冈到南昌,在岳父龙钦海(江西省参议长)多方保护,未予受害。克猷想方设法与在家的党员联系,联名写信向党申诉(有联名信为证),要求澄清是非。信中指出杀害袁、王、捕杀赤卫军官兵是不符合党的纪律,违背党的宗旨。"令人犀疑满腹,切齿痛心"。如能澄清宽容"则不但我们之幸,党亦万幸。以期将上级之明了我们苦衷也。"(摘自联名信)表现对党的无信赖、无限忠诚。抗日战争爆发后,克猷返回宁冈,以耕读为业,不涉足政界。担任四区中心国民学校校长,以培养后代为己任。开学时写了一盲对联∶(嵌"大陇区小" 四字)区区应效微劳,见同胞,庚癸频呼,大千世界谁收拾;</p><p class="ql-block">小小也为校务,嘱父老,辰昏留意,陇上儿童谨护持。</p><p class="ql-block">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家耕田种土,垦山造林,勤劳度日,安享田园</p><p class="ql-block">乐趣。他拟了几副年对、抒发胸臆。(自己的情怀)</p><p class="ql-block">大地好风光、春宴桃李秋赏桂;</p><p class="ql-block">陇亩多胜景、夏游幽谷冬寻梅。(嵌"大陇"村名)</p><p class="ql-block">蔚翠及时,春到人间花并发;</p><p class="ql-block">起居咸瑞,福从天降德同修。(嵌"蔚起"堂名)</p><p class="ql-block">1949年全国解放,蒙党的关怀,应邀参加了宁冈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受到省地县党政军各界领导的接见。省委副书记刘俊秀见到老同志还健在,高兴地称赞∶</p><p class="ql-block">罗霄青松松长青;</p><p class="ql-block">井冈红旗旗永红。</p><p class="ql-block">克猷恭敬地赋和∶</p><p class="ql-block">中国新生不离毛主席;</p><p class="ql-block">井冈出世紧跟共产党。</p><p class="ql-block">以后又得到中央首长何长工、肖克等领导的召见,克猷无限感激,写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p><p class="ql-block">三生石上旧精魂,弄月吟诗莫比伦。</p><p class="ql-block">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相同。</p><p class="ql-block">1965 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站在黄洋界上眺望,指着山下山重水复的乔林,关切地问∶"那里有个叫刘克猷的人,现在怎么样?"当时宁冈陪同人员说"他已经</p><p class="ql-block">死了。"毛主席听后,沉默良久,好像在思索什么。毛主席离开井冈山三十多年,南征北战,历经风霜,操劳国事,日理万机,已经时过境迁,还记得同一起战斗过的部下,还清楚记得他的住所,准确地呼唤他的名字,由此可见克猷在毛主席心中的印象是多么深刻!其实,当时刘克猷还健在,才六十五岁,只是贫困潦倒,衣衫褴缕,背驼脚跛,不堪入众而已矣。</p><p class="ql-block">晚年,他为宁冈党史办,井冈山博物馆,提供了许多详实的苏区反革命斗争</p><p class="ql-block">的资料。人们称他是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活词典,他写了《宁冈县的党组织》一文,载入《宁冈县苏区志》。他从来不谈自己,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下。受到种种打击和折磨、诬蔑和陷害。他泰然处之,行若无事,从来没有怨言,不谈功劳,不计疲苈,不谈索取,只作贡献,表现了老共产党员的坦荡胸怀。有人说他是叛徒,他微笑作答∶"对。我背叛了家庭,投身共产。以后被迫脱离了革命队伍。但是,我没有出卖组织,没有出卖同志。问心无愧。"一九七八年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决定为他落实政策。他写好了自传(有手稿),填好了《井冈山苏区干部登记表》,交给党组织。同年十二月在白石逝世,终年七十八岁。</p><p class="ql-block"> 嗣孙刘湘春抄自《刘氏宗谱》</p><p class="ql-block"> 二0一九年十二月</p> <p class="ql-block">奶奶叫龙斋正也叫龙佩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