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一般普通书法爱好者没有书法审美基础,很难辨别书法作品优劣。整理此篇,观者可以立竿见影的去辨别书法作品的优劣高下。知道那些作品是可以悬挂和收藏的。</p><p>好书法千年不朽,图名气过时不复。</p><p>佳作可赏心悦目,俗纸必过手难还。</p> <p>作者简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44, 230, 201); color:rgb(104, 49, 0);">丁修峰,字 冠杰,号 墨园主人。实力派青年书法家。 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44, 230, 201); color:rgb(104, 49, 0);">丁修峰先生认为 : 书法艺术要客观对待,没有厚积难得其妙,没有常年难有瞬间,形态易得质感难求,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span></p> <p>以下是中国传统书法,行书的经典之作。</p> <p>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p><p>中国书法妍美风格的经典之作,具有普遍的书法审美意义,流传影响极大。雅俗共赏做到了极致,这就是书圣。</p> <p>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p><p>不计工拙,悲愤而书,整篇波澜起伏,暗流涌动,实为表情达意之神品。书法不经十年以上之功,盖难领略其中真谛。</p> <p>天下第三行书,苏东坡《黄州寒食帖》</p><p>这是典型的尚意书法的代表之作,那份跃然纸上的孤独感,那份文人内心的清高你看懂了吗?</p><p>这是介于兰亭序的具象和祭侄文稿的抽象之间的文人书卷气的经典之作。</p> <p>让普通人看懂抽象书法的具象对比,以下1~5,5个对比为书法的负面对比。</p> <p>1、以下作品,品相低俗,江湖土气。</p> <p>1、以上作品低俗土气掉渣如此女</p> <p>2、以下作品:轻浮媚俗</p> <p>2、轻浮之气如此女。</p> <p>3、以下作品:甜腻无才情之作</p> <p>3、甜腻无才情之作如此女</p> <p>以下作品:实乃垃圾之作,美其名曰:书法的多样性探索发现。</p> <p>4、以上作品如图中之女:竭斯底里、搔首弄姿。</p> <p>5、以下作品:故弄玄虚,标新立异,为书法艺术所不齿。</p> <p>5、以上作品故弄玄虚如此女</p> <p>让普通人看懂抽象书法的具象对比,以下6~10,5个对比为书法的正面对比。</p> <p>6、以下作品:有清新之气</p> <p>6、以上作品单纯清新如此女</p> <p>7、以下作品有文雅之气</p> <p>7、以上文静雅致之作如此女</p> <p>8、以下作品:富有个性,如天外飞仙。</p> <p>8、以上作品富有个性如此女,自有锦绣。</p> <p>9、以下作品:厚重不失灵动,金石且有雅量。</p> <p>9、以上作品厚重不失灵动如此女</p> <p>10、以下作品:人书俱老,淡定从容。</p> <p>10、以上作品人书俱老,优雅淡定从容如以下的老太太</p> <p>揭秘书法骗局</p> <p>下面是 典型江湖杂耍书法,借助政要、名人、证书等包装手段抬高自己,蒙骗不懂书法的社会群众。</p> <p>邓XX,字智源,号铁研居士,庐北吴山庙人。中华奥运纪念品创意设计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民族文化传播中心客座教授,合肥政协委员。</p><p><br></p><p>邓XX,又号卧龙山人,清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七代后人,安徽“吴山铁字”非遗传承人,中国篆刻非遗邓派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华奥运会纪念品创意设计师。安徽佛学书画院院长。</p> <p>如若一时不慎收藏或者悬挂了上面这样低劣的书法作品,岂不贻笑大方。</p> <p class="ql-block">看懂书法艺术的必经之路——墨园主人丁修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通人如何进入书法的问题,说浅了是普通人如何学习书法艺术,说深了是如何把普通人变为艺术家。</p><p class="ql-block">书法,可以说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艺术。因为书法是基于汉字的艺术,说白了就是怎么写好汉字的方法。但实用性的写好和作为艺术表达的“好”并不完全一致。书法作为艺术有客观的标准。因此,学习、熟悉书法艺术标准就是普通人进入书法艺术的必经之路,除此别无通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会读帖,提高审美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事首先要明确目标。在学习书法中一个重大的误区是,一些人以为找到一本经典字帖就等于明确了目标,实际上远不是这样。把经典看清楚、记到心里、成为自己手摹心追的范本,才是明确目标。这种明确目标的过程称之为“读帖”。</p><p class="ql-block">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会读帖并养成读帖的习惯,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对书法的理解。提高书法审美能力,需要多看书法历史上的名作,多看高水平展览,耳濡目染,进行比较分析。当下的社会条件更加便利,身处一线城市就更为幸运了,可以经常到美术馆、博物馆欣赏原作。若是在古代,只有王公贵族和大收藏家才有机会接触真迹。</p><p class="ql-block">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书法这样形式元素比较单一抽象的艺术。对点画、空间、节奏、气息的敏感,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才可以获得,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返,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苏轼《苏轼全集》中的这段话讲的是,以欧阳询的水平来欣赏索靖的书作,也不是一下子就完全理解了。吴昌硕临摹《石鼓文》,自称“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也是经过“如啖橄榄,时有余味”式的逐步深入。当代书法名家欧阳中石读帖,就是把字帖记到脑子里再写出来,而且必须记准确,否则写出来只能是记忆错的内容,练得再多也是重复自己的错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主流经典作品入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积累了汉末以来书写经验、书写技术和审美理想的结晶,代表了东晋以前书法发展的最高典范。“二王”书风系统是1000多年以来文人书法技法的经验积累。后世的书风大多是在学习“二王”的过程中建立的。进入书法应该从这些主流经典中学习和继承,而避免学习那些风格个性强烈的书家,那样容易被风格的表象吸引,而忽视了书法的用笔等根本技法形式。</p><p class="ql-block">赵孟頫提出了自己对书法入门途径的看法。他也认为,入门书法的范本应该来自于“二王”等风格平和的经典作品。</p><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代书法教育奠基人沈尹默继承发挥了赵孟頫的观点,认为书法是运用毛笔的艺术,“因此,要论书法,就必须先讲用笔……用笔须有法度,故第一论笔法。笔法精通了,然后笔的运用才能自由……第二进而论笔势。形势已得,必须进一步体会其神意,形神俱妙,才算能尽笔墨的能事,故最后论笔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悟生活中的书法之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任何艺术都有两方面内容,即前人对艺术规律的研究认识和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只学习古人,就只能学习艺术的皮毛形式,没有个人的和时代的内容、热情;只重视个人感受,就没有艺术的高度,很难登上艺术高峰。深入书法艺术殿堂,必须是经典和生活并重。</p><p class="ql-block">要善于从生活中体悟书法的精神,师法造化,师法自然。向造化学习,也就是寻求书法之理,就是所谓的“悟道”。通过“悟道”,书法家可提高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事理的体悟,从现实生活中悟入书法,从书法中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社会生活中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书法中也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在复杂的矛盾对立中寻求统一。研究书法本身的特殊规律,同时也研究自然和社会,二者互证互参,可以启发艺术想象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书法千年不朽,图名气过时不复。</p><p class="ql-block">佳作可赏心悦目,俗纸必过手难还。</p> <p>墨园主人 丁修峰 书法微信182632190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