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王淑惠

杨五贵(耀州)

<p>喜收西安文友王淑惠之赠书</p><p>&nbsp;</p><p>昨询地址今送达,西耀百里若邻家。</p><p>凤凰鸟飞衔甜苦,生命计程历冬夏。</p><p>笔书素笺千字文,墨泼萱纸十张画。</p><p>友情不惧人隔远,寒梅岂畏冰凌花。</p><p>2020.10.11</p><p><br></p><p><br></p> <p>夜访王淑惠</p><p>杨五贵</p><p> 去灞桥参加樱桃诗会,下榻在灞桥区武装部招待所,诗友王淑惠的家就在离这儿不远处的席王街道办水沟村,于是,在参会咸阳何琼电话的约见下,王淑惠很快来到住处,我将题有“漏屋不惧雨,水滴尽作诗”的拙作送她,了却积久的一桩心事。</p><p> 王淑惠是一位性情中人,感情极其丰富,她来时带着他写的书《漏屋水滴》,还有她画的许多福牡丹,一一送给参会者,热情之至。</p><p> 认识王淑惠是2006年,在陕西农村广播的一次征文颁奖会上。当时他穿着一件文化衫,上面满是“记者”的签名,分外引人注目,后来在故里耀州又见过一面,再后来,她托人送书给我,让我至今感动不已。</p><p> 那年我担当陕西农村广播文字点评嘉宾,曾点评过她的文章,她听后高兴异常,多次打来长途电话,每次听电话,我都有点于心不忍,我知道她生活很苦,钱来的不容易。</p><p> 见面后不久,到了吃饭时间,何琼邀她一块去用餐,她坚辞不去,说是他在这儿等着。餐罢,我等返还,可能是时间久了,她已离去,给我留下了一封信。</p><p> 何琼便打出电话,一会儿,她便匆匆返回,其间,她拿出来自己写的文章,热情洋溢地用他那地道的陕北口音诵读起来,她读得是那样的眉飞色舞,忘情专注,尽管我们听得不大清楚,但还是被她的热情所感染,和他一道沉浸在她的欢乐之中。</p><p> 天晚了,我提出去她家看看,这也是我昔日的一个夙愿,她欣然应允。来到她家,在一间小房内,她从箱子里取出她的习作,呵!诗歌集大大的16本,散文集大大的6本,还有她编绘的“心飞”小报,8开大的白纸上分栏有序,一篇篇诗歌和散文整齐地抄在上面,时而横排版,时而竖排版,边角及分栏处还别具匠心地画着一些蝴蝶、花鸟和小卡通画做点缀,简直美不胜收。</p><p> 王淑惠是一位普通的农妇,但她却不满足于田间地头的生活。1984年,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王淑惠开始尝试写诗,且一直坚持下来。“我的每首诗都源自生活,全部是真情实感。”</p><p> 自然,每一个写文字的人都有发表欲,时间一长,她便强烈地渴望能让别人欣赏她的诗,夙愿终于以偿,再别人的资助下,她的诗变成了铅字。看了王淑惠的介绍资料,这次才算深层次的了解了眼前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奇人。王淑惠又名王惠,小名雕,别名漏屋诗人,西安市群艺馆特聘艺术家。</p><p> 王淑惠1949年腊月生于缓德县砚池洼村,1976年毕业于子洲中学。她自幼热爱文学,无奈命途多舛,生路坎坷。经历了各种苦难,然而,她却以坚韧的意志超越了苦难,身居漏屋而又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诗意人生。</p><p> 1984年,王淑惠开始写诗,先后创作诗歌4000余首,以及散文、小说等数百篇。1998年发表处女作,2008年出版诗集《漏屋雨滴》,作品及其人其事先后被省内外媒体二十余次报道,其超越苦难用诗歌点亮生命的努力感召了身边众多的人。</p><p> 闲谈中,在王淑惠这张被岁月沧桑磨砺的坚韧脸庞上,出现了抑制不了的激动。她感谢生活,细数那些善良的陌生人给予她的的关怀。她虽然只是一个农民,但是一颗善良的心包容了万物,在捡食菜叶的苦难生活中,她从来没有叹息过人生,给人的总是积极向上的意志和力量,让人们在清水中洗涤了心灵,。</p><p>时间不早了,告别的时候,她为我们深情地唱了一首歌,歌词是她创作的,她唱得好听极了,我的心儿随着她的歌声飘荡,仿佛飞到了陕北那道道山梁沟峁之上……</p><p>返还住所的路上,她送了一程又一程,临分手的时候,路灯下她紧紧的拥抱了何琼,并握别了我,这一刻,我百感交集,不知是高兴还是伤感,百味杂陈,难以自已。</p><p>看到王淑惠,我终于知道了,一个人只要有梦想,苦难中就有欢乐,阴云后定有太阳在!2013.5.11</p>